技术回顾:光存储发展回顾

来源 :个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R和CD-RW让光存储技术变得丰满起来,用户可获得完整的存储功能。
  
  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光存储家族也衍生出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LD、CD(包含CD-ROM、CD-R、CD-RW等)、Combo、DVD(包含DVD-ROM、DVD-RAM、DVD+RW、DVD-RW等)等等大量的技术标准,再加上MO、UMD、SACD等非国际化的企业标准汇聚一堂,阵容颇为强大。如果你并非专业人士,可能很难知晓这些技术标准各自的特点以及发展背景,有鉴于此,《个人电脑》将对此作一番完整的技术回顾。
  
  LD和CD-DA的诞生
  
  光存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1年,美国的史丹佛大学率先从事光学技术承载视频/声音信号的可行性研究,但这项研究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真正的先驱应该是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它在六十年代末开始进行激光束记录和重放多媒体信息的研究,并于1972年获得了成功,利用激光技术来记录多媒体节目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在这之后,飞利浦开始着手实际产品的研发。1978年,飞利浦公司成功推出激光视盘(Laser Vision Disc,简称LD)系统,由此揭开光存储技术的序幕。
  LD系统由驱动器和LD光盘两部分组成,这与今天的光存储产品是一样的。不同的是LD光盘直径较大、达到12英寸,两面都可以记录信息,它的主要应用场合是作为视频、音频节目的载体。但是,LD所记录的并不是我们熟知的数字信号,而属于模拟信号体系,其实现原理也同现在的光存储产品完全不同—数字信号借助“0”、“1”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不同的信息,而模拟信号则是通过FM(Frequency Modulation)频率调制、线性叠加以及行限幅放大来表示信息,在LD光盘中,这些模拟信号以0.5微米宽的凹坑长短来表示,凹坑的长短与反馈激光的稳定时间一一对应,控制电路可以据此对信号进行解调。
  飞利浦与美国MCA公司进行合作,成功地制造出LD影碟机。但飞利浦并没有为它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确实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这就导致LD系统的开发、制作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与此同时,日本的先锋(Pioneer)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市场,便加紧脚步同MCA共同规划成立Pioneer Universal公司,并于1981年10月推出了先锋品牌的第一部LD影碟机,竞争由此开始。不过,双方的产品半斤八两,价格同样昂贵,短时间内都没能实现普及,但它的历史意义显然不可以此来衡量。
  1982年,飞利浦与索尼联手推出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 Book)标准,一种不同于LD的新型激光唱盘由此诞生。与LD系统不同,CD-DA激光唱盘引入了数字化处理技术。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首先通过PCM(脉冲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再经过EFM(8-14位调制)编码之后记录到光盘上,CD-DA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数字光盘。数字技术的引入有效避免了信号干扰和噪声的困扰,让存储的音频信号干净纯粹,不会产生失真,即便盘片本身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划伤或者污渍,可能引发的错误也能够被主动校正,光盘可以长期保存。其实,CD-DA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现在的光存储设备完全一样,可以说是数字光盘时代的开创者。CD-DA在技术和商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2年10月,索尼推出第一台CD播放机CDP-101。同年底,市场上就出现了100多种CD唱片,CD由此成为数字音频唱片的事实标准,直到今天依然是该领域的绝对主宰。
  


  LD与CD-DA并非属于相互接替关系,二者应用上各有侧重:LD主要用于视听领域,竞争对手是当时的VHD(Video Highdensity Disk)录像机。VHD不隶属于光存储系统,它是利用电容感应方式来读取盘片上的信号,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很不理想,最终LD还是成功赢得主导地位,成为影碟机的主流技术。而CD-DA则针对音频应用,所面向的是音乐系统,同LD不存在什么冲突。为了兼容二者,飞利浦还联合了日立、先锋、索尼、松下电器、东芝、雅马哈等公司在1987年7月推出一种名为CD-V(CD-Video)的新型影碟机。简单点说,我们可以将CD-V看作是CD-DA、LD的结合体,它除了保留与CD-DA相同的数字音轨外,还增加了原有的LD模拟影像和声音音轨。这样一来,除了能够大幅提升影像光盘的音效之外,还可以让厂商设计出同时兼容LD、CD格式的影碟机产品。理所当然,优秀的CD-V技术大获成功,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CAV(Contant Angular Velocity,恒定角速度)以及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恒定线速度)两个概念也是在该系统中首度出现的。
  
  光存储技术进入计算机
  
  CD-DA系统完全采用了数字化技术,这使得它与计算机具有先天的关联性,只要将CD唱片中的音乐文件用数据文件替代,便能够得到一种适用于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在CD-DA获得空前成功之后,飞利浦与索尼很自然想到这一点,光存储技术由此开始进入IT领域。
  但是,要将CD技术引入到计算机中,有两个问题还需要解决:第一,CD-DA的数据结构为顺序读取,而计算机数据要求随机读取,建立一套支持随机读取特性的文件结构势在必行;第二,CD-DA的误码率为10-9,但计算机存储系统要求误码率在10-12以下,必须提升其精度。这些困难在后续研究中被顺利克服,1985年,飞利浦与索尼联手推出针对计算机数据承载的CD-ROM标准黄皮书(Yellow Book),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光盘上的数据采用数据块的形式统一组织,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地址,逻辑块与记录块再组成扇区,这样组织之后,不管数据放在光盘上哪一个区域,都能够被迅速找到。为了降低误码率,CD-ROM则借助错误检测和错误校正技术。针对前者,CD-ROM采用了我们熟知的CRC循环冗余检测码;而在校正方面,CD-ROM则采用里德-索洛蒙(Reed Solomon)码。另外,黄皮书还对CD-ROM的其他规格作了严格的定义,如使用780纳米的红色激光,5英寸(12厘米)标准光盘,光盘的最短记录点长度(即数据凹槽的最小长度)为0.83微米,数据轨道间距为1.6微米等等。不过,飞利浦和索尼并没有对CD-ROM的文件结构进行具体定义,导致初期不同厂商生产的CD-ROM产品因采用不同的文件结构而混乱不堪,后来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一套统一的方案,这就是大家常看到的“ISO9660”标准。因此,CD-ROM必须符合两项标准:一是飞利浦、索尼制定的黄皮书,二就是附加的ISO9660文件格式。
  CD-ROM标准制定完成之后,飞利浦与索尼不断进行完善,衍生出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子规格,包括CD-I、CD-R、CD-V(前面提到过)、CD-ROM XA、PHOTO CD、Video CD等等,除了CD-R和Video CD外,其他的子规格要么是没有以独立的产品形态出现,要么就是昙花一现,但它们的技术后来都被融合到CD大体系中。
  然而,在CD-ROM标准制定完毕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束之高阁,原因在于当时的计算机仍处于DOS时代,软件普遍很小,多媒体应用尚未起步,CD-ROM毫无用武之地。直到九十年代之后这种情况才开始得到改变,1991年,多媒体PC工作组(Multimedia PC Working Group,为Software-Publishers-Association,即“全球软件出版联合会”的下属机构,该联合会的成员包括全球1500多家软件厂商)颁布了第一代多媒体PC标准,该标准赋予PC具备视频、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内容的播放及处理能力,由于CD-ROM光盘在该领域的明显优势,多媒体PC的理念很自然带动了CD-ROM的流行,软件产品开始采用光盘介质发行,计算机光驱开始出现。不过,那个时候的光驱速度很慢,其数据传输率只有150KBps(国际电子工业联合会定之为单倍速光驱),平均寻道时间达到1秒之久,加上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专业机构才装备得起。同时,第一部CD-R刻录机也是在该时期出现,它的售价高达25000美元,我们当然别指望它能够进入到普通家庭中。此后,光驱的发展依然非常缓慢。1993年,二倍速CD-ROM光驱才开始出现,它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到300KBps、平均寻道时间则为400毫秒;1995年,四倍速光驱出现,数据传输率提升到600KBps,寻道时间不高于250毫秒,并可兼容CD-Audio、CD-Mode1/2、CD-ROM/XA、photo-CD、CD-R、Video-CD、CD-I等各种CD光盘格式。由于价格昂贵,需求未启动。1-4倍速光驱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为光驱的后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业界也将它们归类为“第一代光驱”。
  第二代光驱的标志是从4倍速发展到24速阶段,此过程中以速度提升为主旋律。1995年之后,多媒体电脑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光盘相对于软盘的巨大优越性得到体现,CD-ROM光驱逐渐成为计算机的标准存储设备之一。加上计算机性能在这个阶段快速提升,几十MB、上百MB数据量的游戏/软件逐渐多了起来,廉价且大容量的光盘便成为最佳的发行载体。这个时候,光驱读取速度慢的缺陷开始凸现,当时许多游戏都在光盘上直接运行,而游戏载入或存盘的时间经常长达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之久,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将光驱提速。我们可以看到,在不长的时间内,CD-ROM光驱的速度从4倍速迅速提升到24倍速,CD-ROM真正进入了普及时代。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光盘转速很快,噪声和发热量都变得很大,加上高转速带来可怕的震动问题,可能使激光头难以定位甚至受损伤,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代光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舞台。这个时代,各光存储厂商各显其能,光是为了对付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便涌现出大量的解决方案:NEC在光驱四角上安装悬浮式减震橡胶、Acer公司采用悬挂技术和橡胶减震支架、Lite-on采用悬浮承载技术、ASUS公司采用双重动态悬挂系统等等。至于光驱的噪声和纠错问题,也有大量的新技术或新概念,这个期间也涌现出许多黑马品牌,可以说是光存储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段时期。这些技术果然有效,随后的光驱产品的确变得安静了,震动和发热量高的弊端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光驱的速度提升到40倍速。当然相对前一代产品,第三代光驱的速度提升给实际应用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此后,光驱产品开始进入到完善期。大约在2000年,CD-ROM的速度达到50倍速以上,光驱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光驱产品由技术竞争转移到价格竞争阶段。
  
  实现完整的数据存储功能
  
  CD-ROM可满足软件、游戏和多媒体数据的发行需要,而计算机用户只能被动接收并在光驱上读取,但不可能将电脑中的数据写入到光盘中,这样的“光存储技术”显然是不完善的。CD-R标准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它允许用户将数据自行写入到专门的CD-R光盘,实现真正的“数据存储”。为了让CD-R盘片保持对CD-ROM的兼容,CD-R采用与CD-ROM相同的文件结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记录层。CD-ROM要求大批量生产,它采用的是一种母盘灌制的方法:用事先编制的程序控制激光刻片机(LBR,Laser Beam Recorder)对玻璃基板做蚀刻,玻璃基板被高强度的激光刻出一个个数据凹槽,制作完成后便成为大量压制CD-ROM光盘的模具。然后,将制造光盘所需的“聚碳酸脂”物质融成膏状并倒入模具中,冷却之后就变成具有玻璃基板相应凹痕,厚度为0.6毫米的透明盘片—它被称为“塑胶基片”(Substrate)。然后,在基片的数据凹槽上均匀镀上一层厚度为500埃(1埃=100亿分之1米)的铝质反光涂料,通常将它称为反射层,作用是将读取激光反射回去。接下来,再在反射层方向上覆盖上同样的0.6毫米侯聚碳酸酯保护层,一张CD-ROM光盘就此形成。与之相比,CD-R并不需要预先记录数据,但它需要有一个可供用户自主写入数据的存储层,该存储由上介电层、记录层和下介电层三部分组成,上、下介电层分别位于记录层的上下两面,由硫化锌及二氧化硅等无机成分组成,其作用是为记录层提供散热面。关键的记录层则采用一种可变性的有机染料,刻录时激光光束通过透明保护层对该有机染料进行加热(此时要求激光加大功率),有机染料会因此产生形变或发生化学变性,进而产生相应的沟槽,数据便这样被成功写入。因有机染料的变性不可逆转,CD-R盘片便只能够写入一次,无法进行多次读写,这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飞利浦在1995年4月提出了一种可兼容CD-ROM、CD-R的相变型可擦写光盘CD-E(CD Erasable),该技术获得IBM、惠普、三菱、松下电器、索尼、3M、奥林巴斯等许多公司的支持。1996年10月,飞利浦、索尼、惠普、三菱和理光(Ricoh)五家公司将该标准共同推出,并将其更名为CD-RW(CD-ReWritable)。CD-RW的原理也很直观:以可恢复的材料代替不可恢复的有机染料作为光盘的记录层,这种材料一般由Ag(银)、In(铟)、Sb(锑)、Te(碲)或再加上Ge(锗)等多种元素所构成。刻录时高强度的激光聚焦到记录层上,记录层受热后会在“晶态”与“非晶态”间反复转换,由此实现数据的多次写入和擦除。
  第一部CD-R刻录机在1991年诞生,但它并没有得到持续发展,直到CD-RW刻录机的出现命运才改观。CD-RW刻录机可同时支持CD-R、CD-RW和CD-ROM三种规格,其中CD-ROM与CD-R的速度最快,CD-RW擦除时的速度则要慢得多。与其他类型的光驱一样,CD-RW刻录机早期的问题是成本过高、速度太慢,速度提升到8倍速后又遇到“Buffer Under Run”缓存区欠载的问题,导致刻录失败,但这些困难都被陆续克服,CD-RW刻录机也在近几年间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不管是CD-R还是CD-RW,都必须借助专门的刻录软件才能够写入数据,加上多数刻录软件的用户界面并不直观,安装设置也比较为繁琐,方便性根本无法同操作硬盘相比。为此,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旗下的OSTA(光学存储技术协会)制定出“CD-UDF”通用磁盘格式,只要对每一种操作系统开发相应的驱动软件,便可以使操作系统直接将CD-RW驱动器当作一个逻辑分驱,数据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拷贝、粘贴、剪切命令或拖曳移动的方式直接写入。到此为止,光盘刻录技术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现代化”。
  
  未完待续
  
  LD开创了光存储时代,CD-DA引入数字技术,在自身获得辉煌成功的同时为进入计算机领域做好了准备,CD-ROM则向此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CD-R和CD-RW让光存储技术变得丰满起来,用户可获得完整的存储功能,光存储技术由此全然成型。篇幅所限,我们暂时只完成CD技术的回顾,在下一期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DVD标准族以及MO、UMD、SACD等光存储技术,有兴趣的读者不妨适时关注。
其他文献
多功能一体机的出现,不但减少了我们的部分花销,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有了不少提高。在我们日趋拥挤的办公环境中,只需要购买一台一体机,这不仅仅是节省了空间而已,更重要的是你不用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选购单独的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并且维护起来也容易不少。而且如果一旦你真正使用上了多功能打印机,你就会发现,现在的产品在各种功能的衔接上已经日趋完美,无论是通过一体机的控制面板来完成各种任
期刊
开发代号Bearlake的英特尔3系列主板芯片组已于早些时候正式登陆桌面计算市场。没有盛大的发布会,没有前期的隆重造势和铺垫,3系列芯片组的亮相方式似乎与近期悄然问世的英特尔Petium Dual Core处理器异曲同工。尽管是低调出场,但3系列芯片组所提供的几项崭新技术特点依然让它立刻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曝光的焦点。各大主板厂商更是一改过去对新问世芯片组的矜持态度,甚至在芯片组发布之前就已经有基于3
期刊
多功能一体机    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上的7家主要的多功能一体机生产厂商送测了共计19款产品参加了《个人电脑》此次多功能一体机的专题评测。在本次评测中,我们要求参加的多功能一体机产品应当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以及SOHO用户,具备A4幅面纸张输出功能的桌面多功能一体机,且至少应同时具备打印、扫描、复印、传真功能中的任意三项。事实上这些生产厂商多以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传统办公外设的设计、制造起家,而各
期刊
众所周知,Print Screen键是一个拷屏键,通过Print Screen键可以迅速抓取当前屏幕内容,然后粘贴到“画图”或Photoshop之类的图象处理程序中即可进行处理或保存。但是,下面的这几个非典型用法许多朋友可能还不是很熟悉,今天就让笔者给各位介绍一下,看后,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没想到Print Screen键还可以这样用!     启用高对比度    高对比度的作用是用可选的颜色组合
期刊
Windows Vista对图形性能要求甚高,而芯片组又必须保持较低的功耗水准,这对于任何一家芯片组厂商来说都是一个极高的挑战。同时,移动图形芯片也必然面临一场变革。  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笔记本的图形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注重娱乐性的消费机型中,图形性能显得尤其重要。即便在商务机型或便携机型中,图形性能也将逐渐凸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需求就是,微软将在明年推出Windows Vista系
期刊
Kingston miniSD/RS-MMC存储卡  参考价:miniSD 199元(128MB)/  RS-MMC 188元(128MB)   厂商:金士顿科技公司北京代表处   电话: 800-810-1972   网址: www.kingston.com/china    六七年前,《个人电脑》实验室曾经使用过一台数码相机,它的存储介质是一块PCMCIA卡闪存,容量128MB。那时很难想象,
期刊
受硬盘大小和使用习惯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所有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在使用时又会经常遇到某版本的Windows不具备或逊于另外一个版本所具有的功能,此时该怎么办呢?其实,Windows各版本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固然有其优势,但低版本的也不见得就都不行。而且,有些时候把一个版本的Windows组件移动到另外一个版本下,也是可以的,而这些只需一个小小的“手术”即可
期刊
背景:《个人电脑》杂志的编辑王欣最近乔迁新居,房子不大,感觉却非常温馨,几乎是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到了。不过前去温居的同事们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没错,没有一台电脑!确切的说,没有台式机。这对于《个人电脑》的同事们,尤其是负责台式机产品线的编辑王丁而言,实在有点难以适应,于是一场小小的讨论由此开始。    王欣:我家小,所以我不会买台式机,没地方放桌子。我玩的游戏笔记本都能玩,包括什么FIFA、CSS
期刊
价格便宜的S-2206采用了漂亮的钢琴漆外观,更难得的是其卫星箱竟然采用了两分频设计,而非常见的由一只全频带扬声器负责整个中高频播放。由于使用了球顶高音单元,S-2206播放音乐时高频和超高频细节明显丰富了许多,人声润泽、乐器的泛音丰富。另外它的中频表现也值得夸奖,饱满自然,厚度适中,播放歌曲效果不错。和出色的中高频表现相比,低频段稍显逊色一些。低频量感十足,夸张的表现对于各种电子乐曲和游戏音效的
期刊
上网聊天可少不了耳麦,三诺新推出的M760采用可抽拉伸缩的耐弯钢片,结构坚固耐用,不用担心被折断。耳机采用了折叠设计,折叠收起后变得非常紧凑,外出携带时一点也不占空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麦克风连接采用金属软管,可以自由变形扭曲,调整灵活而且很结实。M760佩戴起来很舒适,松紧适中。其声音也表现不错,虽然不像HiFi耳机那么出彩,高频和低频延伸稍显不足,但是声音整体的平衡感不错,清晰顺耳,对于人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