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以及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学
有道是:“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还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
首先,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既当“引导者”又当“合作者”。 一旦学生学习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及时将他们引回正路;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中,与他们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操作,为他们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突破难点。其次,耐心对待每个学生。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要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批评甚至挖苦,使他们产生畏惧、冷漠等不正常心理。再次,关心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我们知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求知欲的向导。我们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惊喜连连,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有特异功能,你们信不信?请同学们报出一个数,老师能马上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一试果真如此,这时学生被教师的“特异功能”所折服,心里面便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地判断出来”的疑问,萌发了愿意学的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判断方法,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三、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乐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乐于学习。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练习:“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圈出一个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图形。”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反复操作,围出了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这些真实、有趣、可操作的问题情境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以及创设的问题情境,依托情境或再现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东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他买了一份礼物送给妈妈,为了使礼物更加美观大方,他把礼物放在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打算外面包一层包装纸,至少要裁多大呢?你能幫他出出主意吗?”这位教师较好地引入了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问题情境,学生在愉悦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五、组织有效的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是单纯的由教师垄断,也应让学生对各自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地就学生的发言质量做出引导评价。评价时,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更应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努力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最大潜能。
例如,我在教学加法算式:4+4+4+3时,要求学生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写出:(1)4×3+3,(2)4×4-1,(3)4×3+1。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其中有一个学生却写了5×3。我欣喜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可是有的学生却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这个式子进行比较、思考、讨论。此时全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减轻了心理压力,有效地发展了个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创造性地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以及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寻求开放、生动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学
有道是:“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还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建立一种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
首先,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中,既当“引导者”又当“合作者”。 一旦学生学习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及时将他们引回正路;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中,与他们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操作,为他们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突破难点。其次,耐心对待每个学生。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要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批评甚至挖苦,使他们产生畏惧、冷漠等不正常心理。再次,关心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我们知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求知欲的向导。我们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惊喜连连,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有特异功能,你们信不信?请同学们报出一个数,老师能马上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一试果真如此,这时学生被教师的“特异功能”所折服,心里面便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地判断出来”的疑问,萌发了愿意学的欲望,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判断方法,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三、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乐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乐于学习。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练习:“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圈出一个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图形。”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反复操作,围出了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特别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这些真实、有趣、可操作的问题情境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以及创设的问题情境,依托情境或再现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有位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东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他买了一份礼物送给妈妈,为了使礼物更加美观大方,他把礼物放在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里,打算外面包一层包装纸,至少要裁多大呢?你能幫他出出主意吗?”这位教师较好地引入了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问题情境,学生在愉悦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五、组织有效的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是单纯的由教师垄断,也应让学生对各自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地就学生的发言质量做出引导评价。评价时,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更应该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努力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最大潜能。
例如,我在教学加法算式:4+4+4+3时,要求学生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写出:(1)4×3+3,(2)4×4-1,(3)4×3+1。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其中有一个学生却写了5×3。我欣喜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可是有的学生却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这个式子进行比较、思考、讨论。此时全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减轻了心理压力,有效地发展了个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创造性地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以及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寻求开放、生动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