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口,以开放塑新局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轮世界大变局,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契机。抓住契机的中国,总能实现国家发展的蜕变。2020年,又是一个必须抓住的契机。
  近年来中国外部环境变动幅度之大,冷战结束以来未曾有过。2020年是大变局中的一个节点。冷战格局瓦解时,中国坚定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2020年的外交,承载着相似的功能。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的抉择,不仅事关崛起的继续,还将影响国际格局。
  如何恢复经济,是后新冠时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让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继续崛起的必需。2020年以后中国外交的布局,主要还会围绕经贸议题展开。就外交影响而言,双循环就是“内外兼修、主动塑造”,这也是中国外交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上一系列双边、多边关系与国际机制,都将面临重塑。

历史启示


  对于中国外交来说,2020年的挑战不言而喻。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几乎是孤军奋战的中国承受了巨大压力。疫情向全球蔓延,尤其是美欧成为疫情震中后,中国从新冠病毒的受害者,变成了政治病毒的受害者。特朗普政府紧咬“中国责任”不放,欧洲暗批中国以医疗援助搞“新冠外交”。而且,新冠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使此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中,开始带有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警惕。突如其来的新冠危机,使中国的外部环境遭遇变局。
  最大的变局,莫过于中美关系。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把美中关系恶化到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并营造出新冷战的氛围。明年入主白宫的拜登,在双边层面不会刻意制造危机,但很可能在“外围”给中国造成更大的压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拜登对华外交的突出特点,将是打造“统一战线”,尤其是争取欧洲。虽然欧洲也明白,跨大西洋关系回不到特朗普时代之前,但不得不承认,欧洲的很多政治人物,确实在“等待拜登”。
如今中国在东亚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都是始于那时的外交布局。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可以说是开新局的经典案例。

  历史似乎在押韵。2020年以后的中国外交,很可能遇到在某些问题领域,美欧的政策“同步”,甚至协调。可能出现的外部环境之变,冷战末期曾经出现过。1989年7月,美国对中国实施政治、经济制裁,中美关系遭遇危机。随后,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成员国一致通过制裁中国的决议,事实上冻结了与中国的关系。虽然当时美欧没有正式的政策协调,但事实上形成了针对中国的“统一战线”。
  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十多年,而开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美欧的“统一战线”,对中国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时,中国的应对策略是:政策不变、多做工作、利用矛盾、打破制裁。其中,“政策不变”的要义之一,就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多做工作”的效果,率先体现在对欧外交上。1990年夏,欧洲国家逐渐放松对中国的制裁、恢复了各层级的交流。随后,美国跟进,主动缓和对华关系。
  打破外交孤立最为成功,同时也影响更为深远的,不在欧美方向,而在东南亚。面对冷战结束的国际变局,中国加大了对东南亚的外交投入。1991年,中国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启动;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体现外交关系升级的动作,中国都是东南亚域外大国中的“首个”。日本和美国的脚步,都在中国之后。
  与中国类似,东南亚是以发展为诉求的区域。中国的东南亚外交,抓住了这一关键利益契合点。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与中国和东南亚关系的升级,呈现的是正相关性。与东盟自贸协定的生效,中国走在日本前面。而美国在这一点上,可能还遥遥无期。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时期,中国外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如今中国在东亚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都是始于那时的外交布局。中国的东南亚外交,可以说是开新局的经典案例。
  历史已经留下启示。30年前的国际变局,中国在坚定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以稳住美国、争取欧洲、深耕东亚,成功地化解了外部压力,拓展了自身的战略回旋空间。2004年,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东盟跻身中国贸易伙伴前三甲,位居欧盟、美国之后。2020年前11个月的数据显示,东盟已经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伙伴排序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外交着力点和成效。

现实布局


  新冠疫情打乱了全球议程,也影响了中国外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考验中国外交,2020年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压力测试。这一年不容易,既有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危机管理,也有局势动荡背景下的前瞻性布局。尽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继续崛起,还依赖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这就意味着,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仍将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
  1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致电哈里斯,祝贺她当选美国副总统。细心的人会发现,中方领导人发贺电的时机是有讲究的。此前一天,美国正式启动了大选后的权力交接。美国的大选争议,以及权力交接的磕绊,被闹得不安宁的不只是美国,还有对外关系。这一点,在当下微妙的中美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在坚持原则下的谨慎,意在稳定中美关系。
无论是追求与欧洲的利益绑定,还是坚持在东亚的经济融入,都是因为中国有开放的决心。新的历史关口,开放决心尤为关键。

  习近平在贺电中说,“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12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当前的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当口。“当务之急是,双方应一道努力,排除各种干扰阻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拜登对华政策的基调依然是强硬,但在行为方式上不会像特朗普那样毫无底线。中方主动展现诚意,也是一种有限的期待。   虽然中美关系依然重要,但中国外交的成效,更体现在对美外交之外。11月24日,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那是截至目前,两位领导人之间今年的第四次单独通话(即不包括在中欧平台这样的多边场合)。同样达到四次通话频率的,还有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通话次数,是今年中方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频率最高的,没有之一。在新冠疫情造成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与欧洲两个重量级的国家之间的这种互动,其意义不言自明。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是今年双边关系的重点。习近平在与默克尔通话时表示,中方愿同欧方就下阶段中欧重大议程继续密切沟通,努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对此,默克尔作了积极的回应,“德方祝贺中方同有关各方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希望同中方加大努力,推动年内完成欧中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是一种利益绑定,谈成的希望越大,中国应对美国“脱钩”的底气就越足。
  另一个重点,在东亚。11月15日RCEP的签署,其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曾经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西方,近年来刮起逆全球化之风后,东亚给出的首个最为明确也最为有力的回应。从中不难解读出趋势、格局之变。这个目前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贸易协定,与中国30年前开始深耕东亚,两者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关联。如果说RCEP的签署是东亚经济融合的历史性节点,那么中国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必将是东亚经济融合升级的前奏。
  中国主动融入东亚经济为何重要?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去年1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经济对外影响力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以数据模型推测,包括美国但不包括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CPTPP的前身),每年能对全球收入制造4920亿美元的增量;目前的CPTPP每年产生的增量是1470亿美元,中国加入之后,增量将猛增到6320亿美元。对区域和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中国应对“脱钩”的底气。
2020年11月15日,越南河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现场

  无论是追求与欧洲的利益绑定,还是坚持在东亚的经济融入,都是因为中国有开放的决心。新的历史关口,开放决心尤为关键。这些年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无需太多理论论证,只要对比中国与印度就能得出结论:开放为何如此重要。设想一下,如果目前中国经济的区域融合度,还是处于“印度水平”,那么化解美国“脱钩”威胁的战略压力,无疑会更吃力。中国主动“入群”,也是开放心态的升级。

内外兼修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2020年之后的变局,与冷战格局解体后存在本质的不同。世界不太可能重复冷战历史,但也绝无可能延续后冷战时代的格局。长期主导世界的美欧,对中国的认知都发生了变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自不待言,欧盟对中国的定位里,也有“系统性竞争对手”这一项。拜登入主白宫后,美欧在对华政策上“协调”的影响,很可能与冷战末期不在一个量级。这将是中国今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突出特点之一。
世界不太可能重复冷战历史,但也绝无可能延续后冷战时代的格局。长期主导世界的美欧,对中国的认知都发生了变化。

  12月2日,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共同发布了一份题为《全球变局下的欧美新议程》的政策文件。这份文件是欧盟对拜登的“喊话”,意在重建被特朗普破坏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应对包括中国崛起在内的新变局。但需要指出的是,与美国以“击败对手”为目的的对华战略竞争不同,欧盟更在意如何在新变局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欧盟唯美国马首是瞻,不会有太大意愿继续推进与中国的投资协定谈判。中美之间类似的谈判,已经停滞四年。
  欧洲是中国能够而且应该争取的对象。国际贸易的一个常识是,终端消费市场的影响力,更具实质意义。虽然有中国参与的RCEP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协定,但其内部的贸易很大比例都是中间产品。在可预见的未来,东亚经济的升级,还需要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发达市场提供助力。中国经济“外循环”部分,不能也不会只依赖东亚“内循环”。欧盟与日本,尤其是与越南签署自贸协定,显然是捕捉东亚机遇的序曲。欧盟这些外交动作,美国都没有。
  东亚与欧洲经济的连接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甚至世界经济秩序。中国经济的体量与影响力,决定了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如果中国与欧盟能在市场准入、竞争中性、劳工标准等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中欧投资协定今年敲定绝对可期。无论是中欧投资协定,还是中国加入更高水平自贸协定CPTPP,都涉及国内一系列重大改革。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国内的改革越来越具有外部效应。这决定了中国在历史关口的抉择,不得不做到“内外兼修”。
  “德不孤,必有邻。”中国正在朝“内外兼修”这條路走。11月4日,习近平在第三届进博会上表示,中国愿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他还说,“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其他文献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城市研究院院长  这些年,有关部门一直在动员中青年父母生“两孩”。这让我想到一位朋友。  她是一位“虎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总是猛虎出笼,咆哮如同雷霆一般,而孩子的成绩却并没有太大进步。而且,孩子对她的发火已经产生某种免疫,她辅导作业的“边际效果”开始逐日下降。她很苦恼。  更要命的是,她开始相信“遗传学”—子女的智商主要是母亲遗传的,而情商是父亲遗传的。发生家庭纠纷的时候
“中美脱钩论”愈演愈烈。  5月,继将疫情甩锅中国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发表中美“脱钩”的言论称,“我们可以切断与中国的所有关系。”随后,美国参院通过了“中国公司监督法案”,即“中概股法案”,颇有在落实与中国“脱钩”的意味,也引发新一轮中美“脱钩”的讨论。  一直以来,美元体系一直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美元货币金融霸权更是美元体系的核心。此次美国强推和中国“脱钩”有何意图?是否会发展对中国采取金融制
武汉战疫故事,正在迎来尾声。  3月11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按照病情分别转到金银潭医院和该院的两个分院,开始恢复医疗秩序,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  3月12日,作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在医院里处理一些工作,她以为3月13日她就可以先回家了。晚上收到通知,“明天要去医院消毒”。  医院做空气消杀,还有一些物体消杀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做,比如擦桌子。跟武汉当
地方财政压力与政府支出效率—基于所得税分享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分析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徐超、庞雨蒙,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迪本文节选自《经济研究》2020年第6期  本文借助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捕捉财政压力的外生变化,考察了财政压力对政府支出效率的现实影响,是对中国式“压力型”激励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宽。  本文研究发现,所得税分享改革造成的地方财政压力对政府支出效率产生了显著的
荣智慧主笔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那么一些科技殡葬公司希望大家早点动手准备起来。  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早就出手了,据Crunchbase统计,仅过去三年,就有超过26笔新型殡葬服務企业的融资。从2020年5月1日起,美国华盛顿州允许使用自然有机还原和碱性水解的方法处理人类遗体。此前,华盛顿州法律只认可土葬和火葬。  新型殡葬,带来的仅仅是殡葬形式的改变吗?  流行时间最长的土葬,棺木和陪葬品
3月10日,广州天河路,下班的市民步行至BRT站台  3月29日,河南省漯河市通报的一例本土新增案例引发关注。事情是这样的:确诊的病例是漯河人,他因为在平顶山与当地两位后来被测出核酸阳性(其中一位是“单阳性”)的医生接触,随后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才确诊。  这个案例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讨论,争议点分别在于:首先是那两名在核酸筛查中检测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生,其情况没有在平顶山郏县的官方途径及时公布; 
中国帮助本土学术期刊崛起  英《自然》2019年12月19日  中国正在采取重大措施以提高本土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声誉;数百种中文图书出版商将获得政府资助,目的是提升本土出版物的质量,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出版物。  此前,政府已经提高了大约500本英文学术期刊的含金量和来自国际的投稿率,但还有部分期刊发表了大量质量低劣甚至是数据作假的研究性文章,而且期刊编辑们表示,来自国内外顶尖研究人员的投稿寥
4月20日,丹麦哥本哈根,理发店恢复营业  当新冠疫情在欧洲暴发之际,欧盟各成员国正就2021—2027年的欧盟预算展开角力。在没有新冠疫情的情况下,欧盟北部成员国和南欧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已经紧绷,一场让所有欧洲国家受虐的疫情,却彻底改变了欧盟内部关于财政分配的计划。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直言,疫后欧盟的经济状况将会是一次生死劫,欧盟的存在价值和欧洲团结的意义将会迎来大考。为了提振整个欧盟的
说中国人,离不开三国,说三国,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搭档”更是绕不过去。  他们都是中国人眼中的英雄,诗人所谓的“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被持续评说着,形象很可能离本相已经越来越远。  他们又是中国人对政治人物进行道德评价的两极,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贤相的楷模;一个是老谋深算,几起几落,终成乱臣贼子的样本。  正好,最近以司马懿为主角的电视剧《虎啸龙吟》也快播完了,为我们再次回味诸葛亮和司马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峰顶挺进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推迟的全国“两会”终于召开了。5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非常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今年的政府工作部署主要也是围绕非常形势的有效应对而展开。不提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众所周知,这个非常时期指的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是1949年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