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旋转门”模式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虽然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客观地说,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的汽车工业强国。培养具备扎实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不但是我国汽车工业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强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正是我国高等车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1]-[2]。
  但车辆工程专业相应的人才培养却略显薄弱,尤其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经常遭受诟病,因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而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已经成了企业普遍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原因。目前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传输教育,这种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教学方式由于面向实际对象和环境下的浸入体验过程不足,无法使学生充分获得基于知识基础之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其它的必要工程素质的训练。现有实践教学的过程只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延伸,而并非基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能力训练过程,对于实现优秀车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欠缺的。
  大学本科阶段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素质,以及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职业准入者所具备的企业文件了解、企业规章制度遵循等基本素质。而所有上述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让学生系统性地贯穿参与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专业实习作为车辆工程实践教学的环节,不但提供学生一个实际认知和感受的机会,同时也是为学生后续的专业高级课程学习和从事实际的工程问题解决提供实践的依据和基础,指导学生从“纸上谈兵”的学习者转变为实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专业实习,尤其是进入企业实习是目前公认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据调查,在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德国,55%以上的学生在本科第一年就有过相应的实习经历。部分大学甚至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前需要自己完成2个月左右的认知实习。同样是在德国,大多数工科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前需要完成20周左右的相关实习,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本科累计完成一年的实习。
  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汽车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知识认知过程到以现场生产实际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结构和制造工艺技术感知过程的过渡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新型的专业实习教学需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原则,即让学生融入企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展现场问题解决的参与式实习。
  但是由于部分主观上的不足和客观上的困难,目前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和实习经历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在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很多学生本科毕业的时候,只有过一次到两次正规的实习经历,而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无论从次数方面还是时间方面,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状态都与发达国家的相同专业有较大差距,难以令人满意,这种状况也难以应对未来工作的需要。另外,就现有的专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而言,大规模集中实习和观摩式体验的实习,对于学生获取专业知识运用机会和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的效果有限,对于形成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还是有欠缺的。因此,探讨以培养综合工程能力为目标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新时期培养卓越车辆工程科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汽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还没有很好地发挥有效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无论是和国外的工科实习市场相比,还是和我国其他领域如金融、人力资源等行业相比,我国车辆工程领域的关于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理论和组织方式及对学生工程教育效果的评估方面相对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
  大规模集中式的实习是目前汽车专业实习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的一个优点,是方便高校的教学日程和企业接待的安排,同时也便于学生系统性地了解常规的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但随着企业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这种实习组织方式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首先,就组织方式而言,这种集中大规模的实习一般以企业技术人员的大课堂方式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工艺培训和大规模的现场参观讲解为主,实际上是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延伸。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方式的培训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研讨和互动,往往体现为一种类似于书本知识的单向传输;而企业的生产现场由于环境嘈杂、场地有限等多种原因,学生对于现场工艺知识讲解的获取效果也大打折扣,企业现场实习流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活动。由于企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自动化加工设备和流水线日益增多,现场工艺的可看性日益下降,导致学生观摩性质的实习其结果不太理想。再者,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工艺过程的体验不足且缺乏与现场技术人员的互动,导致其必然无从深度系统地了解零部件生产的工艺过程的制定和实施,现场实习的效果仅停留在汽车零件加工制造工艺的感性认知阶段,无法获得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由于这种大规模集群式的实习活动是一种类似于课堂教学的单向知识传输活动,所以其效果受实习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学生个人对企业实习作为一种工程素质培养训练环节的认识深度不够,以及由于现在大学生就业面的宽泛,导致很多有到汽车以外行业就业意向的学生对实习活动失去兴趣,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应付了事。
  综上所述,目前广泛采用的大规模集中观摩式企业实习方式无法满足作为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客观困难和主观不足两方面的原因。
  车辆工程专业实习面临的客观困难包括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主要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和理念下,目前四年制的车辆工程专业课堂教学安排非常充分,而实习、实践方面的安排则显得较为不足。很少有院校愿意并且能够集中安排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没有学校的统一实习安排,学生自己客观上难以兼顾同时进行的企业实习和校园学习。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自负盈亏的经济运营单位,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首要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而接受学生实习则是附加的责任和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目前许多企业接待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积极性不强。即使一些大型企业意识到汽车后备人才的重要性,也会因为这方面人员缺少而力不从心。同时,部分企业因为商业机密、技术专利或者安全问题等原因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是在接待实习的情况下,也是尽可能地集中安排,在生产线上按流程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
  专业实习的主观不足其实就是本专业学生的态度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导致目前专业实习效果不甚理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们没有从内心把走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的过程当作一个自身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积累工程实际经验的机会,而仅仅是把它被动地当作一个像课程学习一样为了取得学分成绩而不得不做的一项任务。相当一部分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也没有将认识提高到这样的一个层面,而仅仅将专业实习视为一个骨干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现场进行的专业实习的组织形式和最终能够取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为了实现卓越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对企业专业实习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并开辟新的实习模式和督促、考评机制。
  二基于车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旋转门”实习模式
  被赋予了知识传输与学生能力锻炼双重使命,理想的汽车专业实习须将其作为教学的实施目标存在。其教学过程应该围绕这个知识感知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相应的教学项目,并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的目标导向行为和动机强度,以最终达成目标的实现。
  从学生培养方面来看,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过程实施解决问题和过程总结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技术素质和人文素养。所有上述素质的培养,可以在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定一个具体的工程实践任务来完成。
  另一方面,企业全部的技术和生产活动都体现为不断持续的工程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将这些工程问题进行细分,围绕汽车生产实习课程关于锻炼学生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拆解为诸多专项的实习任务,在学校的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项目的研究和任务的完成,那么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应该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及达到对企业社会的预先体验和适应。同时从企业来看,青年大学生具有思想灵活、敢想敢做的典型特点,大量具备广泛知识基础和高素质的青年大学生参与生产过程也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思路,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并有可能获得潜在的企业新鲜血液。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基于上述背景,如果在汽车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锻炼工程素质为目标、以辅助解决企业现场工程问题为任务,将具体工程问题的解决贯穿实习的整个过程,并兼以零部件构造和制造工艺知识的认知,则有望开辟一种新的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和专业实习教学改进形式。
  同时考虑到本科阶段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和渐进的过程,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应该采取分阶段多次数的模式。在专业实习的安排方面应该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层次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项的实习训练任务和教学目标,即根据不同时段,有步骤地安排汽车认知实习、汽车结构实习、零部件加工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实习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完整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
  比较适合目前我国车辆工程学生专业实习的理想教学安排应该是一种类似“旋转门”机制的实习模式。所谓“旋转门”式实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应该多次参加实习,自己的身份定位多次反复于在校学生和企业实习生之间。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进入企业现场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实习,完成阶段性专业实习之后回到学校课堂继续理论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之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经历和训练。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校园学习和企业实习像旋转门一样反复地变化,让学生们进入“旋转门”体验不同的身份转变。这种变换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简单的重复,而是体现为一种学生综合知识基础和工程实践素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校和企业为学生集中性安排如此长时间的企业实习显然不现实。那么,就需要根据中国学校和企业的客观情况,以及我国车辆工程学生的主观态度来规划制定一份能够对学生起到实际帮助作用并且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理想实习计划,以真正地帮助学生走进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综合工程素质培养的“旋转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必须克服几个主要的因素。
  首先是专业实习的主体人学生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实习价值观,在实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沟通交流、动手操作、统筹规划这些校园课堂中不容易接触学习到的能力。
  其次是实习的组织者学校必须要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在德国和美国,比较成熟的工科专业都设有专属于每个院系的实习指导办公室。该办公室全职负责与学生们实习有关的所有事务。这样可以保障实习过程中从联系企业,到制定实习要求,再到最终考核标准、实习认证等全部问题均由专门的老师负责解决。全职的办公室可以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筹划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细致周到的实习环境。我国工科院系可以借鉴学习这种方式。学校还应该创建多元化实习模式,鼓励学生自己走向企业创造实习机会,加强对工程实践训练的认识,同时对于主观能动性不强的同学加强实习活动的监管和控制,确保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工程能力的训练过程。
  除了组织之外,学校还应该更多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责任。通过较大限度的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合理统筹实习车间、实验室的使用,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学校还应该适当地为部分实习生提供绿色通道。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减免部分同学的理论课程。为获得优质实习资源的学生提供合理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刺激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企业作为实习生的接收单位和工程实践的现场,对于学生的实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和企业是整个社会中有着不同功能的两个子集,双方都希望通过实习等交流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结果。在国际上,很多大公司都非常愿意接收学生前来实习。比如微软公司的“领跑之旅”、IBM公司的“蓝色之路”、通用公司的“早期人才发现”等都是通过实习为企业选拔优秀的工作人员。企业通过提供实习机会不仅可以“廉价”地发掘优秀学生,大幅度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可以通过实习为企业内部老员工创造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成就感与公司归属感的机会。通过在实习中筛选并最终录用的实习生,在正式入职之后可以节省公司大量的培训时间和培训精力。即便最终企业没有录用该实习生,也可以争取通过实习期间的培训熏陶使学生对企业产生好感。这些实习生在将来都可能成为该企业最强大的客户。企业不应该将实习生视为负担,而应该将实习生看作未来的员工或者潜在的客户。
  总之,专业实习是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参观企业实习方式无法全面满足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和工程素质培养的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实习模式变动和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以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参与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任务的分时段、多层次的“旋转门”式新型汽车企业实习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不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旋转门”的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经历过实习之后回到学校时,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之后可以再次进入企业参加不同的实习而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成长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俞强,丁永红,刘春林.探索生产实习模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3(4):48-50.
  [2]刘菁.工科本科生的工程素质培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其他文献
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医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医生具备独立分析与创造的精神、对事物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1-2]。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8年10月联合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强调医学教育中科研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今后解决不断产生的医学难题和终身学
本文从四个层面分析介绍了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它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它将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
进入高中,学生思维发展、数学课程深广度、新课改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了质的变化。因此,应顺应初、高中基础知识及新、旧教材差异的变化;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引导学生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国内对于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教育研究能力重要性以及培养理念的阐述上,实证研究较少。有限的实证研究又多关注硕士研究生层面的教育研究能力培养,针对本科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专门论述很少。本研究以本科师范生为调查对象,旨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本科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本科
所谓的微课是指借助视频对教学过程中的莱部分或者是重难点内容进行的讲解,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理解相关的知识点,进而确保高效英语课堂顺利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港口的业务在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的设备投入到生产一线,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新的形势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的增强,港口企业在进行设备管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走出经济危机影响的美国,美国家庭的消费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带动了国内整体经济的增长,并且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
前言:   在正常成人及成年哺乳动物体内肝细胞是一种稳定细胞,很少见到核分裂现象,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肝细胞会从低分化状态中迅速改变,手术切除造成的肝损伤是引起肝再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要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