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提要
AB百货公司是某省一较大商业公司,经营品种繁多,经营范围广泛,在全省商业领域有较大影响。2005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连续3个月为零,税负异常,2006年4月15日被主管国税局列为纳税评估对象,随即该局成立了纳税评估项目组,由税源管理、征管、计统等部门相关人员对该户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评估人员以毛利率和税负率入手,围绕企业往来账,运用总局制定的通用指标评析法,对企业2005年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深入评析。于2006年5月24日纳税评估程序终结,发现了该公司将返利收入直接冲减了当期成本而未计入应税收入,造成少计提销项税金34,740元的事实。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做出了抵顶期末留底税款的税务决定。此次评估活动的成功实施,对当地其他商贸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当地商业宏观增值税税负已由原来的0.3%提高到现在的0.44%,纳税评估收到预期效果。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由于××铁路的成功开工建设,特别是国家将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设在该市,众多参建单位常驻当地,加大了流动人口数量,使得商贸流通行业营业额大幅增加,商贸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经测算全市商贸企业增值税平均税负为0.2%。而该户企业在当地属于较大规模商贸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出现不利局面,而2005年税负却为零,这与当地商贸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这引起了税源管理部门的注意。(数据采集情况如下图)
2、对象筛选
选取收入变动率、利润变动率、毛利率和税负率等4项常用指标,经过比较分析确定了评估对象。评估人员从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中查询出了该企业2005年各月的纳税申报资料,参照市局建立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运用EXCEL分析软件逐月计算出了该企业2005年各指标值平均值,经与同期市局测算参照值比较(见下表所示),最终确定了该纳税评估对象:
经比较发现该户企业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参照值,属于指标异常户,遂将企业列入纳税评估对象。
3、指标选择与分析
(1)进项税额核算分析
在对企业的收入变动率和税负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后可发现,收入变动率为-0.09低于参照值,同时税负率也低于参照值,据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可将企业进项税额列入疑点范围。需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比较进项税金控制额与申报进项税金。
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761,614.5元。
同期企业申报进项税额为1,473,650.88元,经比较前者明显小于后者,进一步判断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问题。
(2)往来账户分析
将企业收入变动率与利润变动率配比作进一步分析,经计算二者比值为0.29<1,两者之间数值相差较大且均为负,此时应结合企业各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判断企业收入核算问题。
经整理各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期末数形成下表。在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看出,“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往来帐户余额均为正数,这表明企业存在多列成本费用问题。“预收账款”呈逐月增长态势,经计算该账户月平均余额为239,755元,并且在8月份到11月份之间,连续4个月超过该帐户平均余额,增幅较快,不合常理,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3)销售成本关联分析
因该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为进价核算方式,为此评估人员针对商业企业特点,对“销售成本”与“库存商品”两帐户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见图表所示),经比较分析可看出企业每月发出商品金额均大于当期库存商品发生额,不符合会计核算逻辑,属于异常。进一步可判断该企业存在少记收入的问题。
4、发现疑点
(1)虚抵进项税额;(2)多列成本费用;(3)少记收入。
(二)约谈举证
评估人员在完成审核分析工作后,发现企业存在疑点较多,按规定向企业发出《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于2006年5月20日当面举证。在具体实施约谈举证时,纳税评估人员就企业存在的问题逐一展开:
疑点一: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企业解释为并不存在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之所以进项税额控制金额与实际抵扣税额不一致,是因为企业实行返场开票制。
疑点二:多列成本费用问题。企业解释为由于公司设立时间不长,在设立时期发生的许多费用数额较大,按规定在评估期进行了摊销,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费用金额。
疑点三:对于少记收入问题,企业拒不承认。
约谈人员对企业的举证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企业解释不尽合理,需要实地核查,遂建议税收管理员下户实地核查。
(三)实地核查
经税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税收管理员按照规定下户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围绕上述疑点问题对企业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查看和查验。管理员搜集了企业的有关购销合同、协议证明,翻阅了商品进出库记录单,验证了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凭证等资料,经查验发现企业存在虚抵进项税金问题,一张证明显示:企业从甲公司购货,并向其付款,但却从乙公司取得专用发票,且甲乙公司之间并非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关系。据一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凭证显示,企业有将返利收入冲销主营业务成本的嫌疑。管理员迅速将此问题整理汇总后,反馈给税源管理部门。此时,企业不得已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自查的请求,要求企业进行自查。
经过企业自查确认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该商场将返利收入没有计入当期收入而是直接冲减了当期成本,造成少计提销项税金34740元,企业按规定对此项税款抵顶留抵税款。存在一笔虚抵进项税金业务,货款金额为69,604.65元,增值税税金为11,832.79元,企业已按规定做了进项税金转出处理。
三、评估建议
一是返利收入核算是关键。从该案例可看出企业一般不将供应商给商场的返利计入计税收入,这需要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定期了解企业购货合同订立情况,掌握企业的进货渠道,核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规范商贸企业的税收管理活动。
二是多指标联动分析显威力。总局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所附的指标分析方法对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在对该企业评估时运用该方法综合分析相关指标可以发现企业疑点问题。
三是三方联动见效果。该局已建立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方联动机制,在本案中,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的设定比较科学,这与该局的三方联动机制密不可分。
四是切实发挥EXCEL的辅助作用。由于该省较发达地区落后,尚未开发运用纳税评估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纳税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我们充分发挥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导出功能,及时将申报征收信息转换成EXCEL电子表格,以此计算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和税负率等指标,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具体进行纳税评估时,相关指标的计算、比较、分析等过程较复杂,运算量较大。通过EXCEL可极大地减轻计算量、加快分析过程,为快速、准确发现疑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可以这样说,EXCEL已成为落后地区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利器。
五是人员素质最重要。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评估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工作质量的高低。
AB百货公司是某省一较大商业公司,经营品种繁多,经营范围广泛,在全省商业领域有较大影响。2005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连续3个月为零,税负异常,2006年4月15日被主管国税局列为纳税评估对象,随即该局成立了纳税评估项目组,由税源管理、征管、计统等部门相关人员对该户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评估人员以毛利率和税负率入手,围绕企业往来账,运用总局制定的通用指标评析法,对企业2005年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深入评析。于2006年5月24日纳税评估程序终结,发现了该公司将返利收入直接冲减了当期成本而未计入应税收入,造成少计提销项税金34,740元的事实。主管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做出了抵顶期末留底税款的税务决定。此次评估活动的成功实施,对当地其他商贸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当地商业宏观增值税税负已由原来的0.3%提高到现在的0.44%,纳税评估收到预期效果。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由于××铁路的成功开工建设,特别是国家将铁路建设总指挥部设在该市,众多参建单位常驻当地,加大了流动人口数量,使得商贸流通行业营业额大幅增加,商贸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经测算全市商贸企业增值税平均税负为0.2%。而该户企业在当地属于较大规模商贸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出现不利局面,而2005年税负却为零,这与当地商贸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这引起了税源管理部门的注意。(数据采集情况如下图)
2、对象筛选
选取收入变动率、利润变动率、毛利率和税负率等4项常用指标,经过比较分析确定了评估对象。评估人员从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中查询出了该企业2005年各月的纳税申报资料,参照市局建立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运用EXCEL分析软件逐月计算出了该企业2005年各指标值平均值,经与同期市局测算参照值比较(见下表所示),最终确定了该纳税评估对象:
经比较发现该户企业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参照值,属于指标异常户,遂将企业列入纳税评估对象。
3、指标选择与分析
(1)进项税额核算分析
在对企业的收入变动率和税负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后可发现,收入变动率为-0.09低于参照值,同时税负率也低于参照值,据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可将企业进项税额列入疑点范围。需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比较进项税金控制额与申报进项税金。
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761,614.5元。
同期企业申报进项税额为1,473,650.88元,经比较前者明显小于后者,进一步判断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问题。
(2)往来账户分析
将企业收入变动率与利润变动率配比作进一步分析,经计算二者比值为0.29<1,两者之间数值相差较大且均为负,此时应结合企业各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科目判断企业收入核算问题。
经整理各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期末数形成下表。在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看出,“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往来帐户余额均为正数,这表明企业存在多列成本费用问题。“预收账款”呈逐月增长态势,经计算该账户月平均余额为239,755元,并且在8月份到11月份之间,连续4个月超过该帐户平均余额,增幅较快,不合常理,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3)销售成本关联分析
因该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为进价核算方式,为此评估人员针对商业企业特点,对“销售成本”与“库存商品”两帐户进行了关联性分析(见图表所示),经比较分析可看出企业每月发出商品金额均大于当期库存商品发生额,不符合会计核算逻辑,属于异常。进一步可判断该企业存在少记收入的问题。
4、发现疑点
(1)虚抵进项税额;(2)多列成本费用;(3)少记收入。
(二)约谈举证
评估人员在完成审核分析工作后,发现企业存在疑点较多,按规定向企业发出《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于2006年5月20日当面举证。在具体实施约谈举证时,纳税评估人员就企业存在的问题逐一展开:
疑点一: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企业解释为并不存在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之所以进项税额控制金额与实际抵扣税额不一致,是因为企业实行返场开票制。
疑点二:多列成本费用问题。企业解释为由于公司设立时间不长,在设立时期发生的许多费用数额较大,按规定在评估期进行了摊销,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费用金额。
疑点三:对于少记收入问题,企业拒不承认。
约谈人员对企业的举证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企业解释不尽合理,需要实地核查,遂建议税收管理员下户实地核查。
(三)实地核查
经税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税收管理员按照规定下户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围绕上述疑点问题对企业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查看和查验。管理员搜集了企业的有关购销合同、协议证明,翻阅了商品进出库记录单,验证了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凭证等资料,经查验发现企业存在虚抵进项税金问题,一张证明显示:企业从甲公司购货,并向其付款,但却从乙公司取得专用发票,且甲乙公司之间并非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关系。据一产品销售成本结转凭证显示,企业有将返利收入冲销主营业务成本的嫌疑。管理员迅速将此问题整理汇总后,反馈给税源管理部门。此时,企业不得已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自查的请求,要求企业进行自查。
经过企业自查确认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该商场将返利收入没有计入当期收入而是直接冲减了当期成本,造成少计提销项税金34740元,企业按规定对此项税款抵顶留抵税款。存在一笔虚抵进项税金业务,货款金额为69,604.65元,增值税税金为11,832.79元,企业已按规定做了进项税金转出处理。
三、评估建议
一是返利收入核算是关键。从该案例可看出企业一般不将供应商给商场的返利计入计税收入,这需要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定期了解企业购货合同订立情况,掌握企业的进货渠道,核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规范商贸企业的税收管理活动。
二是多指标联动分析显威力。总局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所附的指标分析方法对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在对该企业评估时运用该方法综合分析相关指标可以发现企业疑点问题。
三是三方联动见效果。该局已建立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方联动机制,在本案中,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的设定比较科学,这与该局的三方联动机制密不可分。
四是切实发挥EXCEL的辅助作用。由于该省较发达地区落后,尚未开发运用纳税评估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纳税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我们充分发挥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导出功能,及时将申报征收信息转换成EXCEL电子表格,以此计算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和税负率等指标,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具体进行纳税评估时,相关指标的计算、比较、分析等过程较复杂,运算量较大。通过EXCEL可极大地减轻计算量、加快分析过程,为快速、准确发现疑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可以这样说,EXCEL已成为落后地区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利器。
五是人员素质最重要。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评估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工作质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