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推进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密切交融,先进的文化为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的是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垦利区就如何找准新常态下文化改革发展新定位,在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引领发展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成功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的全民文化之路。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品牌文化;传承;路径;探索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垦利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境内有丰厚的油气、土地等资源。垦利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元末明初的“请住户”大移民、民国时期的“军事屯垦”大移民、建国后军垦、农垦、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与当地“草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而今 ,垦利区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出加强文化传承,实施全民文化工程,进行了品牌文化、全民文化路径探索。
一、品牌文化初步形成
(一)品牌文化促城区发展
在垦利区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符号,或是一种道德品牌,或是一种和谐的思想。近年来,重点打造文化大厦、全民文化活动中心、民丰湖休闲广场等标志性文化传承阵地。如雕塑文化,各运动健身场地;主干路的景观道路建设,从建筑物外观设计到命名,以及各个广场、公园等都营造了浓厚的文化传播氛围。各种机关文化品牌创建也如火如荼展开,区交通局、国土局等一大批机关文化品牌建设成效凸显,走进单位无论从文化阵地还是服务品质,都能够体验到浓浓的垦利文化精神,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引领城乡文明
垦利区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无论城区,还是乡村角落,都设立了生态文明篇、道德修养篇、勤俭节约篇、文明行为篇、绿色环保篇、孝道文化篇、志愿服务篇等广告宣传牌和宣传画。依托“文化进社区,幸福千万家”、“一镇一品”、“一居一特”等新兴文化载体,培育了民族舞、鼓韵、夕阳红合唱团等特色文化社区。大力开发“城乡文化大联盟”、“城乡一体黄河人家文化品牌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保护传承民俗文化,黄河岸边独有的房台村落、黑陶文化、泥塑文化、粗布文化、民风民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辈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典型品牌符号形态。
二、全民文化工程实践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系统、持久、庞大的工程, 不仅要传承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要发展完善形成现代文化相结合,所以要广泛发动各个阶层、各类群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工作,让民间成为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垦利区的具体做法是农村庄户剧团与城市社区文艺表演队“同台献艺”。
(一)开放完善传统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垦利区多措并举,集民众、学术界、政府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全面拓展垦利文化发展新空间,推进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步建设。借助地方志、网络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推动文化传承内容的创新与发展,秉持包容、开放的思想观,积极培育市场文化。对传统文化中排斥市场、压制个性的内容进行改造和重塑,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人们内在的观念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新型文化的大众化进程。
(二)培育庞大的文化传承队伍
万人培训计划壮大文艺队伍建设,民间志愿者和文化义工带活全民文化活动。自2011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了“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明确提出群众文化“百千万”的目标任务,即组建百支演出队伍,每年在全区333个行政村演出1000场,实施万人培训计划,每年面向农村进行文艺培训不少于一万人次。垦利区专门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扶持各镇、街道庄户剧团,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一村一年一场戏”的工作目标,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成了“村村唱戏村村舞”的文化品牌,如今在全区带出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垦利区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全面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7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均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通至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垦利区城区投资建成群众文化中心,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全部实行“零门槛”进入,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和群众文化的主阵地。区文化馆开设16个功能厅,开办了芭蕾舞、传统戏剧、各类乐器等35个免费公共文化培训项目,逐步建立起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15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垦利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文化服务零距离 品牌覆盖无缝隙,打开了城乡文化“共赢”发展新局面,为垦利区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苏娟:《国家文化安全与近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2]姚伟钧、任晓飞:《中国文化资源享赋的多维构成与开发思路》,《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品牌文化;传承;路径;探索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垦利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境内有丰厚的油气、土地等资源。垦利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元末明初的“请住户”大移民、民国时期的“军事屯垦”大移民、建国后军垦、农垦、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与当地“草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特点,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而今 ,垦利区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出加强文化传承,实施全民文化工程,进行了品牌文化、全民文化路径探索。
一、品牌文化初步形成
(一)品牌文化促城区发展
在垦利区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符号,或是一种道德品牌,或是一种和谐的思想。近年来,重点打造文化大厦、全民文化活动中心、民丰湖休闲广场等标志性文化传承阵地。如雕塑文化,各运动健身场地;主干路的景观道路建设,从建筑物外观设计到命名,以及各个广场、公园等都营造了浓厚的文化传播氛围。各种机关文化品牌创建也如火如荼展开,区交通局、国土局等一大批机关文化品牌建设成效凸显,走进单位无论从文化阵地还是服务品质,都能够体验到浓浓的垦利文化精神,在凝心聚力谋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引领城乡文明
垦利区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无论城区,还是乡村角落,都设立了生态文明篇、道德修养篇、勤俭节约篇、文明行为篇、绿色环保篇、孝道文化篇、志愿服务篇等广告宣传牌和宣传画。依托“文化进社区,幸福千万家”、“一镇一品”、“一居一特”等新兴文化载体,培育了民族舞、鼓韵、夕阳红合唱团等特色文化社区。大力开发“城乡文化大联盟”、“城乡一体黄河人家文化品牌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保护传承民俗文化,黄河岸边独有的房台村落、黑陶文化、泥塑文化、粗布文化、民风民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辈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典型品牌符号形态。
二、全民文化工程实践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系统、持久、庞大的工程, 不仅要传承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要发展完善形成现代文化相结合,所以要广泛发动各个阶层、各类群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工作,让民间成为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垦利区的具体做法是农村庄户剧团与城市社区文艺表演队“同台献艺”。
(一)开放完善传统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垦利区多措并举,集民众、学术界、政府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全面拓展垦利文化发展新空间,推进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步建设。借助地方志、网络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推动文化传承内容的创新与发展,秉持包容、开放的思想观,积极培育市场文化。对传统文化中排斥市场、压制个性的内容进行改造和重塑,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人们内在的观念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新型文化的大众化进程。
(二)培育庞大的文化传承队伍
万人培训计划壮大文艺队伍建设,民间志愿者和文化义工带活全民文化活动。自2011年开始,在全区开展了“村村唱戏村村舞”活动,明确提出群众文化“百千万”的目标任务,即组建百支演出队伍,每年在全区333个行政村演出1000场,实施万人培训计划,每年面向农村进行文艺培训不少于一万人次。垦利区专门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扶持各镇、街道庄户剧团,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一村一年一场戏”的工作目标,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发展成了“村村唱戏村村舞”的文化品牌,如今在全区带出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垦利区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全面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7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均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通至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垦利区城区投资建成群众文化中心,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全部实行“零门槛”进入,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和群众文化的主阵地。区文化馆开设16个功能厅,开办了芭蕾舞、传统戏剧、各类乐器等35个免费公共文化培训项目,逐步建立起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15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垦利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文化服务零距离 品牌覆盖无缝隙,打开了城乡文化“共赢”发展新局面,为垦利区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苏娟:《国家文化安全与近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2]姚伟钧、任晓飞:《中国文化资源享赋的多维构成与开发思路》,《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