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下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
  1.“每日一问” 。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3.开展质疑比赛给同一文章,让学生读后质疑。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的问题切中了要害,并要求学生自问自答,说出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议,并对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好问好多思的习惯。
  总之,让学生“善问”、“好问”,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的目标。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河北省晋州市桃园镇赵兰庄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意义    本文试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    1.陶冶情操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去发现和创造快乐,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尽可能地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英语 教学理念 快乐教学    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应当以快乐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投入教学,运用快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刻苦学习过程中
期刊
为了尽快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即将在我省全面展开的新课程改革,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我校实际,我们开展了中学化学情境化教学的研究。本文试图对中学化学情境化教学的理论背景的学习研究、尝试开展的情境化教学实践和模式构建的一些体会做些归纳。    一、中学化学情境化教学的提出和理论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化学新课程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衔接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 语文教学    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对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能使各学段教师认清自己学段的任务,明确自己所处学段的职责。能使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更具有意义,促进学生循序建构自己的知识,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然而,近年来学生的种
期刊
提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笔者对传递数学文化途径上作深刻地反思,并努力探索小学数学人文化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追溯知识起源 渗透思想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引发教育的变革。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发人深思。对于教师来讲,如何把课堂当成课改的主阵地,落实课改精神,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对于农村教师以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落实课改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样的教学可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高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精神呢?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习评价等诸多  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预设,为学生搭起合作交流的平台。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合作交流氛围    充满
期刊
解答说理题对学习中学物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新课改对说理题数量要求上越来越重,原因是说理能力提高了,必然会弄清楚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必然会正确找到解决题目的关系,这就为定量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由于长期地重计算轻说理,同学们解答说理题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面对题目往往不知从何答起,或者只能答上三言两语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做到课堂语言准确规范,板书有条理;第三,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第五,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关键词:物理 语言表达 转变观念 逻辑思维 课堂氛围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
期刊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是读书人的千古良训,是教师教育学生的秘方。然而,本人认为这种说法对,但不完全对。说它对,是因为读和写有必然的联系,说它不对,是因为这种说法忽略了“思”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话“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读书要融会贯通,也必须做到三“思”而后明。    一、“思”文体    我教学生每读一文,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再做两步思考:一是文章属于什么体裁的(是记叙文、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