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会提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和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所学知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学会将问题拿出来讨论或者请老师解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多是处于一个抽象的,被动接受的阶段,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提问;朗读;默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出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与往前不同,在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应该只是以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构建知识的意义。如何迈出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呢?首先要转变以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课堂上让学生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质疑,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地获得知识的完善和价值观的认识,最终达到解疑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能花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与研究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找问题,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朗读,同时用手中的笔做记号或者批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或者默读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读,是言语实践活动。读,是信息的输入,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读,是积累,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會引起一定的“质变”。
二、读,是语文课堂的一个表征。正如音乐课堂有歌声、有琴声一样,语文课堂应当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三、读,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在朗读或者默读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习惯:
1、朗读可以克服学生浮躁的心理,养成仔细认真阅读的习惯;
2、在朗读或者默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读不出来、读不准的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求得答案,这样就养成查找工具书的好习惯;
3、有利于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的习惯;
4、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不放过疑点的习惯;
5、朗读或者默读时,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质疑用文字或者符号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如果没有读这一环节,那么,后面的精彩质疑、解疑环节恐怕也会逊色不少。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会出现一些不足:
一是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显得不够充分。
其实,学生在自己朗读或者默读时,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所谓的“不干涉”指的是不给学生增添心理压力,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进行自主活动时,教师并不干预或者直接参与,但是这不是说教师就是清闲的,他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要预测并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还要思考怎么去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教师所创造处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会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就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也会随之高涨,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对于班级里个别学习能力较不好,基础差,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如果发现他在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应该给予具体的指导,让他们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是语文教学中中时常因流于形式而脱离文本。
从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刻意地强调语文知识及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就导致我们常常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学生,局限于课堂上而对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新课标指出要强调要重视小学语文的实践性,而实践性是建立在文本的正确解读之上的,新课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例子,通过这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只有在学术对文本正确解读文本的前提下才能对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才能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新课标教学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流于实践性的形式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而脱离了文本。现代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用具的现代化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或许这些能给科学、生物、物理之类科目的教学带来许多方便,使学生能更形象生动理解知识。但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对文本感悟的基础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只是起到辅助教学,伺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过多地把重点放在教学形式上,往往会脱离文本。比如,在很多公开课上,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做了许多精致的PPT,把能使用的教学用具都用上。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表演课,确实,整节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很开心。当然,用这些辅助手段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中那些比较生疏难懂的知识。但是,对于文本那些语言描述无法理解到位的知识我们应该就文本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语言的含义,从而在自己的脑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语文课堂过度流于形式,脱离文本的话就失去去了语文的特点,偏离了语文的教育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的同时要以文本为本,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语言的美,情感受到熏陶,精神层面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语文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恰当的课堂提问、高效的问答交流,能够起到贯彻教学意图、进行信息反馈、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和艺术性,精心设计精准、适度、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积极开展高效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363214)
关键词:提问;朗读;默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中提出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与往前不同,在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应该只是以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构建知识的意义。如何迈出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呢?首先要转变以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课堂上让学生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质疑,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地获得知识的完善和价值观的认识,最终达到解疑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能花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与研究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找问题,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朗读,同时用手中的笔做记号或者批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或者默读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读,是言语实践活动。读,是信息的输入,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读,是积累,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會引起一定的“质变”。
二、读,是语文课堂的一个表征。正如音乐课堂有歌声、有琴声一样,语文课堂应当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三、读,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的有效手段。在朗读或者默读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习惯:
1、朗读可以克服学生浮躁的心理,养成仔细认真阅读的习惯;
2、在朗读或者默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读不出来、读不准的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求得答案,这样就养成查找工具书的好习惯;
3、有利于学生养成边朗读边思考的习惯;
4、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不放过疑点的习惯;
5、朗读或者默读时,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质疑用文字或者符号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如果没有读这一环节,那么,后面的精彩质疑、解疑环节恐怕也会逊色不少。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会出现一些不足:
一是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显得不够充分。
其实,学生在自己朗读或者默读时,教师应遵循“不干涉”的原则,所谓的“不干涉”指的是不给学生增添心理压力,不去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做一名促进者,以“积极的旁观者”的身份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进行自主活动时,教师并不干预或者直接参与,但是这不是说教师就是清闲的,他要积极地听,积极地看,要预测并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还要思考怎么去指导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教师所创造处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会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这样学生就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也会随之高涨,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对于班级里个别学习能力较不好,基础差,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如果发现他在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应该给予具体的指导,让他们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二是语文教学中中时常因流于形式而脱离文本。
从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刻意地强调语文知识及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就导致我们常常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学生,局限于课堂上而对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新课标指出要强调要重视小学语文的实践性,而实践性是建立在文本的正确解读之上的,新课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例子,通过这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只有在学术对文本正确解读文本的前提下才能对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才能内化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新课标教学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流于实践性的形式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而脱离了文本。现代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用具的现代化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或许这些能给科学、生物、物理之类科目的教学带来许多方便,使学生能更形象生动理解知识。但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对文本感悟的基础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只是起到辅助教学,伺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过多地把重点放在教学形式上,往往会脱离文本。比如,在很多公开课上,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做了许多精致的PPT,把能使用的教学用具都用上。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表演课,确实,整节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很开心。当然,用这些辅助手段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本中那些比较生疏难懂的知识。但是,对于文本那些语言描述无法理解到位的知识我们应该就文本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真正懂得语言的含义,从而在自己的脑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语文课堂过度流于形式,脱离文本的话就失去去了语文的特点,偏离了语文的教育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的同时要以文本为本,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语言的美,情感受到熏陶,精神层面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语文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恰当的课堂提问、高效的问答交流,能够起到贯彻教学意图、进行信息反馈、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和艺术性,精心设计精准、适度、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积极开展高效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36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