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战士在烈火中永生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姐她人很好,有耐心和包容心,一直把我当亲妹妹一样看待,在我家住的那三个月里,她每天都在煤油灯之下教我写字。她还说,等我长大了,要回来接我一起革命,谁知道,我还没等到她来接我,就接到了她在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她才16岁啊……”眼前这位80多岁高龄的历史见证者郑绸老人,此时一边回忆,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她口中的这位谢惠是谁,又是怎样牺牲的?笔者走访了几位当年的知情人,慢慢揭开了发生在1948年的那一幕……
  一个少女的战士梦
  1932年11月12日,在原陆丰县河口麦湖乡兆水坑村的一户贫困人家,一个女婴呱呱落地。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哭声特别特别响亮。在她满月之时,父母希望她以后能安安静静、平平安安地做个贤惠的女子,所以取名谢惠。
  谢惠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其中,二哥谢国良为东北大队第四中队指导员,在28岁时于河田沙坑一场战争中牺牲;三哥解放后在陆丰公安局工作。
  大概5、6岁时,父母将谢惠许给了邻村九龙排一户人家做童养媳,但是未过门。年幼的谢惠一直跟随着父母生活, 1943年秋天被送到由地下党员谢特英任教的昂天湖村小学读书。
  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想改变童养媳命运的执着,让谢惠一进入校门就开始发奋图强,学习特别优秀,也成为了学生活动骨干。没有多久,她参加了党领导的少先队,开始协助地下党开展革命工作,以学生的身份,为地下党送信、传递消息,带送进步书刊、革命传单,参加革命宣传活动,以良好的表现获得了党和群众的赞扬。
  1948年,年仅16岁,已经有了多年协助地下革命工作经验的谢惠,瞒着父母,通过层层考验正式成为一名民运队员,也是为数不多的女战士之一,与河口昂塘村的叶玲、叶菲等女战士为伍,开始了革命的道路。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希望看到父老乡亲解放的那一天……
  邻家小姐姐般的温柔与疼爱
  1948年初夏,谢惠接受组织的安排,调到上护继续搞民运工作。期间,她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多次发动和组织群众革命斗争,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
  1948年8月的一天,为了便于革命,谢惠和女战友叶玲、叶菲等人住进了上护郑万明(同为革命战士)家,这一住就是三个月。
  郑万明有个妹妹叫郑绸,谢惠刚住进来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个比她小几岁的小妹妹,总是对她爱护有加。
  为了与敌人周旋,白天,谢惠就与战友们在吃过早饭后就躲到上护镇圳下排山里以及燕子岩山上,靠摘野果子充饥。傍晚时分,大家才一起下山。晚上,大家集中在一起学习。
  每当学习完后,谢惠就会回到郑万明家睡觉。在临睡时,她就拿出粗糙的草纸,温柔又耐心地教郑万明的妹妹郑绸识字、写字。她深知女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就要靠知识和文化,所以就特别认真地教郑绸识字。由于年纪小,郑绸总是有写错字的时候,可谢惠从来都不责怪她,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她重写,直到她会写为止。
  为了不牵连郑绸等乡亲们,谢惠总是细心地交待郑绸,不要称呼自己“同志姐”,而是称呼自己“惠姐”。在同住的三个多月里,郑绸对于谢惠这个女战士小姐姐充满了崇拜。她永远记得,谢惠在临走前的最后一天晚上跟她说:“我过二年就会来接你,你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
  谢惠就跟随着作战队伍离开了。结果,这一走,便是郑绸与谢惠见的最后一面……
  在烈火中永生
  1948年11月間,河田联防队和紫金县南岭反动武装几百人,来到上护解放区进行大扫荡。
  谢惠所在的队伍已获取情报,得知反动武装即将进攻上护乡。指导员朱靖祥马上命令铁鹰队由队长带领向大各方向撤退到上村子村集中,然后进入新田激石溪。为保护和配合战友,谢惠主动向队伍领导请示,要求与当时的战友缪化民一起执行护队和送信任务。最终,她与前来的其他铁鹰队队友成功汇合。
  当铁鹰队到达上护上村子时,天快黑了,队长有些疲惫地交待大家,今晚就在这里住,明天天亮就马上离开。于是,部队就在上树子村住下。
  第二天,天刚刚亮,狡猾的敌军绕道到上护半岑凹穿过到上村子村东侧。铁鹰队哨兵疏忽大意,没有发现敌军。该村一位妇女叶未出门挑水,刚好发现了敌人,便大声喊道:“敌人来了!敌人来了!”
  听到有妇女大喊,敌军马上用机关枪进行扫射。铁鹰队所有队员当时正在门坪里列队,遭到突然的袭击,便边打边向上村子屋后撤退。在这万分危急之际,有两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勇敢地挡住敌军,猛烈向敌军射击。敌军受阻击向后退了一段路,铁鹰队队友员趁机躲进了上村屋后的树林里。
  在敌军的三面夹攻下,那两位负责掩护的战士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此时的谢惠,为了掩护其他队友们撤退,一直跟在队伍最后面。在快要进入树林时,左腿不幸中了敌军的子弹,但她并没有就此投降,放弃抵抗,而是顽强地拖着流血不止的伤腿,进入丛林躲藏起来。
  敌军快速地跟进了丛林,但是却没有找到铁鹰队员,于是又举着枪乱扫一顿,并大声叫喊:“藏在山林中的人快出来投降,不然就放火烧死你们”。一连喊了几次都没人回应。
  “给我烧!狠狠烧!”带头的敌军下了命令。于是,丧心病狂的敌军们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点着火把扔进了树林……
  随着风势,火苗在干燥的丛林里越烧越快,越烧越旺,匍匐在草丛里的谢惠被烈火包围,但她坚贞不屈,始终怀着对革命的执着信念,咬着牙不出声……
  牺牲时,她年仅16岁。
其他文献
元宵节刚过,2月22日上午,我们驱车进入徐闻县曲界镇革命老区村庄西边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秀美農村建设新景色:山坡上泛着一望无垠挂满金黄色果实的菠萝海,各条平坦开宽的硬底化水泥路延伸村内,干净整洁的村巷旁边太阳能路灯林林立立,崭新靓丽的楼房错落有致……三年的扶贫攻坚,村容村貌变化极大,老区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笔者亲身感受了一番。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心里十分感激徐闻县老区建设促进
期刊
近日,我们驱车进入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办公楼前堆成小山似的红色蕃薯,七八个中年妇女正在装箱,包装箱上印着“沙地优质蕃薯”几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湛江市扶贫十大明星产品”字样。我们正想上前问个究竟,一辆的皮卡车向着“红色小山”驶来,几个村民忙着卸下车上的蕃薯。负责接待我们的省派驻沙城村扶贫工作队杨队长指着那一大堆红色蕃薯对我们说:这是产自我们产业扶贫基地的优质沙地蕃薯。  
期刊
刘维才,出生于1983年,是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人,西藏边防部队退伍军人,现任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山美香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同时也是溪西村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带领群众成功将当地几近绝迹的特产“三饶香米”打造成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奔康。2015年,被授予团省委青年创业“领头雁”称号,2017年5月作为党代表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2000年,高中毕业的刘维才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来到
期刊
从织金县城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记者一行进入了以那镇五星村。路盘山而下,从车窗向外俯视,一个个白色透明的大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着,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织金农耀产业扶贫五星蔬菜示范基地。  该基地由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公司经营管理,占地近500亩,有蔬菜大棚529个,覆盖贫困户555户1976人,2018年销售金额881万元,贫困户分红59万元,基地务工农民工资总额242万元,大力推动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期刊
扶贫路上 主动担当  “我们织金苗族蜡染刺绣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案、做工精细文明,被称为中国最美的蜡染刺绣、指尖上的芭蕾。现在织金有几千绣娘,她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全国人大代表、蜡染刺绣工艺的传承人蔡群对记者说:“本地很多妇女从小就接触蜡染刺绣,以前之所以没能做成规模,是因为做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黄主席带着我们,产品不愁销路。”  蔡群口中的“黄主席”是织金
期刊
我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澄海区溪南镇仙门村的菠萝蜜树。  早在四百多年前,还是幼苗的我从暹逻漂洋过海而来,跟随仙门乡贤唐伯元回梓省亲,从此扎根在故宅后花园“浴桂轩”。不管世事几多沧桑,我静默生长,终开枝散叶,繁衍不衰。  站得高,望得远,仙门村大多数地方都映入眼帘。由于村域面积仅0.6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前些年村民依靠务农或打工为生,经济收入水平低下,全村280户中就有贫困户25户。日
期刊
广州发展集团新时期精准扶贫联合工作队队长、广州发展电力集团驻连州市西江镇斜磅村工作队队长林高扬,在驻村的三年时间里,用影像记录了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并用心地为每幅照片配上诗句。一幅幅照片的背后,既有驻村干部埋头苦干流下的汗水,也体现了他们不断满足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决心。  登临山巅看风云,雾锁青山笑乾坤。春芳遍野惹爱怜,残阳一抹近黄昏。  清风闲云明月淡,秋凉叶落炊烟晚。青春豪气逾千里,孤灯冷
期刊
1月29日,徐闻县锦和镇白茅村驻村干部黄矢尖在整理扶贫资料时,突发M3型白血病,病倒在工作岗位上。2月10日晚,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32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矢尖嘴里仍反复念叨着扶贫点的工作。他紧紧攥着村民的手,满怀歉意地说,没有完成工作就病倒了,拖了大家的后腿,等病好了就回村里,把扶贫资料整理好。  2月13日,扶贫点的乡亲们辗转180公里路程,来到湛江市殡仪馆,未
期刊
罗定市太平镇洞美村贫困户梁东成怀着感激的心情对笔者说:“真的非常感谢南海的杨队长他们,给我们贫困户发鸡苗、发饲料,举办培训班,教会我们养鸡技术,还带专家到我家看鸡群的养殖情况。现在我的饲养技术提高了,鸡只成活率几乎百分之百,而且都是优质鸡,卖的价钱高,去年的年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  洞美村是罗定市3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由佛山市南海区委办(区府办)挂钩帮扶。为确保贫困户如期稳定脱贫,帮扶单位多措并
期刊
罗定市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至2018年底,全市有劳动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7.22元。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9.41元,全市19255户49930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达92.06%。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罗定市坚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谋划扶贫产业发展,以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做强重点产业为保障,做优新兴产业为支撑;以参与南药种植取得收益、入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