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医生除了必须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等能力及态度。本文通过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实施途径,促进师生协同发展,尤其是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医学教育;高校教师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当今社会对医疗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生除了必须有广泛的医学科学知识,更必须富于对生命与人性的关怀,并且具有终身学习、追求知识及与时代并进的能力及态度。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尤其是在医学院校的教育阶段。所以医学教育必须让学生:能有正确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实践中的大量练习、教师长期的身体力行和医学生的高度重视。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1933年出版的《How We Think》中,提出反省思维不是一种能够被教师运用的技术,是一种比逻辑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反省思维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理性和情绪的交织[1]。
此后,关于教学反思和反思型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多。美国学者斯蒂芬和布鲁克菲尔德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所追求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2]。
从 20世纪 90年代末开始,国内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开始出现,其中华东师大教授熊川武在 1999 发表的著作《反思性教学》引领大批学者对教学反思的研究,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3]。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与传统的常规教学相比,反思性教学更重视教师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积极地内省与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教师全面和协调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现实教学情景中,教师教学反思受到社会、学校和反思主体自身等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所以重视教学反思的整体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完善教学效果。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
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决定的,意识没有达到,行为不会实现,没有任何行为是超越意识的。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对于反思性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完成。教师应重视理论学习,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教师通过学习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和本专业新进展,一方面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内容和学生发展规律,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另一方面学习面对纷繁甚至是矛盾的信息所需要的反思能力,能够有效的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
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实践,才会促进反思顺利有效地进行,也为拥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视野及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在职培训,提升反思性教学能力
目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在职培训的机会,增强教师理论知识,对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关于反思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培训,能帮助教师规划反思内容,掌握教学反思的重要技术,演练反思性教学过程,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技术和能力。
(三)重视教学环节,强化反思性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与反思充分结合,使其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所长,使反思性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结合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往经验和当前学生的情况,积极做好教学规划,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是课前准备阶段,包括课堂内容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既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能够充分解决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又要有足够的调整余地,并以严谨的态度审视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减少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证[4]。比如,引入生命观、临终关怀的案例、穿插相关的学科新进展和关于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假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走向。其次是课堂教学阶段,在实施教学安排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判断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根據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以求当堂解决。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随后的教学中适当补救。也是教育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然后是课后总结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在教师心里进行,常常缺乏有效记录。改成书面记录后,既能减少有效信息的丢失,又能引发进一步的深入思考[5]。尤其是事后的客观审视,少了事发时的情绪反应,多了客观理性,更加准确可靠。通过分析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方案,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保障;反思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反思教育再实践的安排,根据经验教训调整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计划;反思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查找不足,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持续进步。另外,以往的课后总结多偏重于不足与问题,反思性教学同时强调发现长处、积累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优化育人环境,创设反思性教学氛围
学校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反思性教学讲座,聘请反思性教学的相关研究者或专家答疑解惑,提高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研室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等观摩,并相互交流、探讨,分享成功案例,激发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热情。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有经验的院校观摩反思性教学活动,学习他校的成功经验,与他校教师面对面地探讨反思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效率,而且可以有助于深化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升华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32.
[2]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12.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邵迎春.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反思教育探讨[J]. 职教与经济研究,2015,13(03):54-56.
[5]牛抗. 反思性教学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校园英语,2017,(33):82.
作者简介:
李淑翠(1977.11- ),女,汉族,硕士,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
孙红柳 (1972.10- ),女,汉族,博士,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医学教育;高校教师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当今社会对医疗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生除了必须有广泛的医学科学知识,更必须富于对生命与人性的关怀,并且具有终身学习、追求知识及与时代并进的能力及态度。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尤其是在医学院校的教育阶段。所以医学教育必须让学生:能有正确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实践中的大量练习、教师长期的身体力行和医学生的高度重视。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1933年出版的《How We Think》中,提出反省思维不是一种能够被教师运用的技术,是一种比逻辑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反省思维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理性和情绪的交织[1]。
此后,关于教学反思和反思型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多。美国学者斯蒂芬和布鲁克菲尔德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所追求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2]。
从 20世纪 90年代末开始,国内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开始出现,其中华东师大教授熊川武在 1999 发表的著作《反思性教学》引领大批学者对教学反思的研究,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3]。
反思性教学是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与传统的常规教学相比,反思性教学更重视教师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师积极地内省与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教师全面和协调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现实教学情景中,教师教学反思受到社会、学校和反思主体自身等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所以重视教学反思的整体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完善教学效果。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
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决定的,意识没有达到,行为不会实现,没有任何行为是超越意识的。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对于反思性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完成。教师应重视理论学习,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教师通过学习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和本专业新进展,一方面了解教育学与心理学内容和学生发展规律,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另一方面学习面对纷繁甚至是矛盾的信息所需要的反思能力,能够有效的强化反思性教学意识。
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实践,才会促进反思顺利有效地进行,也为拥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视野及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在职培训,提升反思性教学能力
目前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在职培训的机会,增强教师理论知识,对于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关于反思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培训,能帮助教师规划反思内容,掌握教学反思的重要技术,演练反思性教学过程,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技术和能力。
(三)重视教学环节,强化反思性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与反思充分结合,使其不断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所长,使反思性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结合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往经验和当前学生的情况,积极做好教学规划,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是课前准备阶段,包括课堂内容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既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能够充分解决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又要有足够的调整余地,并以严谨的态度审视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减少教学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证[4]。比如,引入生命观、临终关怀的案例、穿插相关的学科新进展和关于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假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走向。其次是课堂教学阶段,在实施教学安排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判断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根據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以求当堂解决。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随后的教学中适当补救。也是教育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然后是课后总结阶段。这个阶段通常在教师心里进行,常常缺乏有效记录。改成书面记录后,既能减少有效信息的丢失,又能引发进一步的深入思考[5]。尤其是事后的客观审视,少了事发时的情绪反应,多了客观理性,更加准确可靠。通过分析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方案,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保障;反思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反思教育再实践的安排,根据经验教训调整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计划;反思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查找不足,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持续进步。另外,以往的课后总结多偏重于不足与问题,反思性教学同时强调发现长处、积累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优化育人环境,创设反思性教学氛围
学校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反思性教学讲座,聘请反思性教学的相关研究者或专家答疑解惑,提高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认识。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研室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等观摩,并相互交流、探讨,分享成功案例,激发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热情。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有经验的院校观摩反思性教学活动,学习他校的成功经验,与他校教师面对面地探讨反思性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效率,而且可以有助于深化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升华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32.
[2]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12.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邵迎春.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反思教育探讨[J]. 职教与经济研究,2015,13(03):54-56.
[5]牛抗. 反思性教学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校园英语,2017,(33):82.
作者简介:
李淑翠(1977.11- ),女,汉族,硕士,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
孙红柳 (1972.10- ),女,汉族,博士,滨州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