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胡适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师从著名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哥伦比亚大学对胡适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胡适心中也因此有一种浓厚的“哥大情结”,挥之不去,直到晚年。但从相关史料来看,胡适的这种“哥大情结”,只是一厢情愿。
唐德刚回忆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回,胡适找到唐德刚,要唐德刚替他从哥大图书馆借一本大陆新出版的书(唐当时在哥大图书馆当职员),唐德刚告诉胡适,说哥大没有这本书。胡适听后,惊讶地说:“我们哥伦比亚怎能没有这本书?!”
“我们哥伦比亚”,是一种异常亲近的称呼,可见,在胡适的心目中,早已把自己看成是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家庭成员,而哥伦比亚大学则像自己亲切无比的“家”。唐德刚便向胡适解释了为什么哥大没有这本书。原来,哥大图书经费的分配是按各科系注册学生人数为标准的,而当时,在哥大读汉学的洋学生只有几个人,所以图书经费只摊到了区区二百元,当然无法大量购进相关书籍了。
胡适听了,认为“这太不像话”!当即约唐德刚到家中吃晚饭,要“好好地谈一谈这个问题”。后来,胡适提出,要找几个像顾维均那样有钱的哥大校友,捐两千元钱给哥大购买中文图书。这件事真的办成了,日后果然有人(是否顾维均不得而知)捐了两千元钱给哥大作购买中文图书用,可见胡适是认真做了工作的。
胡适对哥大一片深情,但哥大对胡适怎么样呢?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哥大并没有拿胡适太当回事。唐德刚回忆说,有一回,他和哥大当局的一位新进共进午餐,那位新进当时正罗致人才,以充实汉学的教学研究,唐德刚便建议他请胡适来哥大任教。那个新进微笑了一下,反问道:“胡适来了能教些什么?!”建议遂不了了之。
还有一回,有人替胡适画了一张油画像,胡适将它送给了哥大中文图书馆,但哥大中文图书馆却将它扔到了地下室的书堆中。1962年,图书馆迁入了新的大厦,搬家时,唐德刚建议将胡适的那幅画挂在阅览室的墙上,结果遭到了反对,有关人员说:“哥大向不挂生人照片的!”唐德刚便耐心做工作,说:“胡适也活不了多久了!”这样,那幅油画像才挂了出去。
胡适对哥大的感情是深厚的,但这种感情并没有得到哥大等值的回报,用唐德刚的话来说,就是:“胡适的确把哥大看成哥大,但是哥大并没有把胡适看成胡适啊!”
唐德刚回忆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回,胡适找到唐德刚,要唐德刚替他从哥大图书馆借一本大陆新出版的书(唐当时在哥大图书馆当职员),唐德刚告诉胡适,说哥大没有这本书。胡适听后,惊讶地说:“我们哥伦比亚怎能没有这本书?!”
“我们哥伦比亚”,是一种异常亲近的称呼,可见,在胡适的心目中,早已把自己看成是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家庭成员,而哥伦比亚大学则像自己亲切无比的“家”。唐德刚便向胡适解释了为什么哥大没有这本书。原来,哥大图书经费的分配是按各科系注册学生人数为标准的,而当时,在哥大读汉学的洋学生只有几个人,所以图书经费只摊到了区区二百元,当然无法大量购进相关书籍了。
胡适听了,认为“这太不像话”!当即约唐德刚到家中吃晚饭,要“好好地谈一谈这个问题”。后来,胡适提出,要找几个像顾维均那样有钱的哥大校友,捐两千元钱给哥大购买中文图书。这件事真的办成了,日后果然有人(是否顾维均不得而知)捐了两千元钱给哥大作购买中文图书用,可见胡适是认真做了工作的。
胡适对哥大一片深情,但哥大对胡适怎么样呢?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哥大并没有拿胡适太当回事。唐德刚回忆说,有一回,他和哥大当局的一位新进共进午餐,那位新进当时正罗致人才,以充实汉学的教学研究,唐德刚便建议他请胡适来哥大任教。那个新进微笑了一下,反问道:“胡适来了能教些什么?!”建议遂不了了之。
还有一回,有人替胡适画了一张油画像,胡适将它送给了哥大中文图书馆,但哥大中文图书馆却将它扔到了地下室的书堆中。1962年,图书馆迁入了新的大厦,搬家时,唐德刚建议将胡适的那幅画挂在阅览室的墙上,结果遭到了反对,有关人员说:“哥大向不挂生人照片的!”唐德刚便耐心做工作,说:“胡适也活不了多久了!”这样,那幅油画像才挂了出去。
胡适对哥大的感情是深厚的,但这种感情并没有得到哥大等值的回报,用唐德刚的话来说,就是:“胡适的确把哥大看成哥大,但是哥大并没有把胡适看成胡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