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每亲襟袖便难忘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炎炎夏日,闲暇之余,手持一柄折扇,开合把玩之间,自有儒雅风度。如在扇面上绘饰物象,对中国人来说就更有说不完的意味。
  缘起
  折扇起初是作为一种实用品。它的形状、尺寸、选材都是本着实用而考虑的。它简单轻便,开合自如,便于携带使用,轻轻摇动,微风拂面。
  折扇据传是来自东邻,在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由日本传入中国。《宋史》记载这次日本和尚向宋朝廷进献的礼品中,有“金银莳绘扇筥一合,纳桧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此“纳桧扇”,就是用桧木制的折扇,而“蝙蝠扇”,则是纸面的折扇。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出使高丽国的使者带回的礼品中也有折扇,可知折扇确是北宋时期从东邻传来。
  北宋以后,中国便开始自制折扇。本是舶来品的折扇,一经国人之手便发扬光大,显得无与伦比。南宋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就出现了不少如“扇子巷”的地名和诸多的“扇子铺”,其中也有了折扇书画艺术。宋时著名画家赵伯驹,擅画金碧山水,曾为宋高宗画过折扇。由于携带方便,文人雅士出入社交场所,折扇为随身必带之物。
  文人
  折扇收拢后仅尺余,实乃怀袖之雅物,颇受皇家官宦与文人雅士的喜爱,后泽及百姓,成为上下一致的共同爱好。明朝初年,随着折扇的普遍使用,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也从成化年间开始盛行。相传明永乐皇帝喜折扇,命内务制扇题诗赋词,赠予臣,备受士大夫们推崇。文人雅士、骚人墨客也大多善笔于折扇,题诗赋词互赠之。
  在文人的审美情趣影响下,折扇逐渐超出生活用品的范畴。在扇面上题书作诗、绘饰山水、缀以花鸟,相互馈赠,传情达意,折扇逐渐代替了团扇,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而文人墨客在折扇书画创作上也格外讲究,以致发展到中国书画艺术的极致境界。
  凡称为斯文人,手中总离不开一柄精致的折扇,扇面一定是有字画的,字画又必定是雅致非凡的。文人介入扇画,把扇面书画艺术发挥到极致,当时连江南才女董小婉,也是扇面书画的高手。到了清代,折扇的扇面书画艺术呈现一派纷繁旺盛之势,艺术水平更是登峰造极。
  如此,让诗书画走出书斋画堂,向外流传,扇子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在民间,扇子的社会文化功能也更加突显。据传,清同治年间,曾国藩的干爹与人发生纠纷,无奈对方勾结官府仗势欺人,只得来求助干儿子。曾国藩曾有言在先不干涉地方事务,可又不忍干爹受人欺负。正在两难之际,事有凑巧,恰逢曾国藩奉谕升官,于是设宴款待众官员,将干爹尊为上席,并赠其一把精致折扇,邀请文武官员在扇面上签名题词。老人持折扇回家,当地知府见扇面题词,连忙认错,并为老人平反。可见,折扇在彼时已于民间盛行,文人之间相互题扇,使得扇子从自然功能走向精神与社会功能,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国扇文化。
  折扇中的扇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雅化的表现,带有浓郁的文人书卷气息,一柄折扇在手,展开可观大千世界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小小的扇画弯弯如一道长河绵延了中国绘画的精髓。扇子已不再仅仅是扇子,而是文化符号,是士大夫追求造化和心灵合一的产物。
  与团扇的闺阁之美相比,折扇更适合男人,其可折可开的功能也让持扇人风雅自适,相比之下,身携团扇就显得累赘了。而开合之间的画面展示,也是团扇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尽管折扇“出生”得比较晚,却一经出现,就成为文人用扇的惟一代表。
  扇画
  扇画,是一种有趣又巧用心思的艺术形式,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反复精心构思,小心落墨。元代郑元祐《赵千里扇面写山次韵》折扇诗有云:“宋诸王孙妙盘礡,万里江山归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谷衣薄。”
  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折痕凹凸,挥洒不易。画家落墨时必须考虑在这方寸之间精思巧构,苦心营造。只有这样,才能够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创作出赏心悦目的扇画艺术品。因为绘画不易,很多书画家便拒绝在扇面上创作,或声明润笔需加价。这样,扇面书画的价格往往能高出尺幅相近的一般册页,有时又能与尺幅大得多的立轴相埒,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存最早的折扇扇画是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汀树钓船图》,作者为明永乐、宣德年间的谢缙。明代苏州经济繁荣,而“院画”势力日薄,“浙派”也步入末流,“吴门派”代之而起。以沈周为首,文征明继起。他们技艺全面,涉猎题材广泛,是明代成化到嘉靖间吴门派绘画最活跃的时期。而吴门画派对于画坛的重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们对于文人画扇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说,是他们的带动,才使得折扇书画正式走进艺术殿堂。这其中,尤以文征明的扇画最为突出,他的扇面作品如《万壑争流图》,在小小扇面上,绘千山万壑,延绵上千里,气势宏大,画面紧凑。画里绘有多个山峰和大量树木,是一般大尺幅山水画都难以达到的效果,真乃咫尺天涯的好扇面。还有沈周的《苔迳林亭图》扇面,以及周之冕的《竹雀图》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都是难得的精品。
  有清一代,带有字画的折扇随处可见,可以说大部分书画家的作品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扇面画,一时折扇书画风气大盛,名人显贵,争相效仿。“清初六家”、“四僧”、“金陵八大家”、“扬州八怪”等等文人雅士,无不在扇面艺术领域纷争夺冠,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扇面书画墨迹。其中如恽寿平的《菊花》扇,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成为当时翘楚。
  近代以来,扇面书画洋洋洒洒,名家辈出。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张大千等名家的书画扇面更加艳丽多姿。以扇面的形式而存在的中国画,虽幅不盈尺,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无论名花异草、瑞鸟珍禽、峰峦叠嶂、曲流溪水、村舍楼阁、神话故事、人物形态,或是书法题字等均可入画,扇画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其中花鸟扇面,栩栩如生、韵味强烈,往往有呼之欲出之感。吴昌硕的《国色天香》折扇,扇面以墨骨大写意绘一红、一黄两枝怒放的牡丹,依扇形取势,布局重视疏密对比,视觉焦点集中在靠近中央的红色花朵上,左侧题款稳固画面。花叶色彩饱满炽烈,红、黄花朵与墨绿、赭黄枝叶之间,既对比鲜明又和谐一致,整体感极强。苍劲拙重的笔致清晰可见,这得益于吴昌硕深厚的篆籒功力,颇具金石韵味。整幅扇面经由画家的匠心独运及真率放纵的笔墨表现得昂扬磅礴,有国色天香之姿。   在近现代画家的扇面作品中,尤以齐白石的扇面作品别具一格,如他的《香菇冬笋》,画面用简笔勾勒笋四只、山菌若干,各在一处。冬笋有粗细长短之别,山菌正反偃侧大小不同,错落呼应,构图巧妙自然。画家高度的概括力、状物之形逼肖,与唐宋时期的扇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审美理想,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画家的扇画创作中,尤其是在山水扇画中突显出来的雅韵,咫尺之内,气象万千。吴湖帆的《双面绘扇》,一面是笔墨淋漓的墨竹,一面是山水。山石取宋人斧劈笔意,风骨外露,所作林木多取方意,笔墨则融会吴门一派,营造出一种刚中见柔、宁静淡泊的雅致。
  在扇画中,还有一类不常见的题材,即人物扇画,一般配以故事场景来表现。徐悲鸿《诗经·小戎》诗意折扇,画中全身甲胄的男子左手持弓、右手握缰,驾战车将赴征途,四马奋蹄嘶鸣。车尾处,树叶遮住滚滚征尘,车后屋宇窗口洞开,妇人倚窗追望正远去的丈夫。扇面以墨笔描绘,结构准确,气息激越奋励。扇面背面分别是谢寿康、张道藩、蒋碧薇、郭有守题书。这把扇子有非常深刻的意义,1937年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蒋碧薇与天狗会旧友聚于张道藩南京家中,为即将到来的别离合作留念而有此扇。此扇充分体现了扇画作为文化载体和精神寄托的人文功能。
  品鉴
  展一柄折扇,可讲笔墨,可读内容。
  对扇画的品评,首先是从画的气韵、造诣、趣味及意境着眼,细细品味,来领略作者对整个扇面构图、布局的意图;再品笔触的深浅、落墨的虚实。折扇是出入怀袖手中的把玩之物,画宜轻松精致,因此淡雅一路较多见。一些中小名头的书画家们的大幅作品或许并不怎么出色,但是他们的箑头精品,却十分可爱。比如,近现代陈林斋、叶曼叔、张大壮、殷梓湘等小名家,扇画中的精品几可与大名家相比。
  扇小乾坤大,每一把扇子的色、形、意都经过精心构思,要求画家有高度的概括力、高超的艺术水平。在众多的艺术家介入扇画的创作中,部分书画家的作品,虽各有特征,但题材较为相似,梅兰竹菊松石占了大半,构图、运墨无新意。真正有价值、可玩味的扇画,是作者通过水墨、设色抑或重彩,来反映思想,体现其流派的特点及作画风格,才能称得上雅扇。
  明 文征明《万壑争流图》,小小扇面绘千山万壑,延绵上千里,气势宏大,是一般大尺幅山水画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明 沈周《苔迳林亭图》,画面简洁疏朗,仅仅一树一亭,却营造出一片宁谧、清朗的文人气息。
  近代 吴昌硕《国色天香》,依扇形取势,布局重视疏密对比,有国色天香之姿。
  近代 吴湖帆《双面绘扇》,一面墨竹,一面山水。山石取宋人斧劈笔意,笔墨则融会吴门一派,营造出一种刚中见柔、宁静淡泊的雅致。
  近代 徐悲鸿《诗经·小戎》,扇面以墨笔描绘,结构准确,气息激越奋励;背面分别是谢寿康、张道藩、蒋碧薇、郭有守题书。
  清 恽寿平《菊花》,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是为当时翘楚。
  近代 齐白石《香菇冬笋》,构图巧妙,自然真趣,无论题材还是状物之逼肖,都与唐宋时期的扇画形成了强烈对比。
  链接 扇子的附件
  随着折扇的普及,一些与其相关的“附属品”也开始出现,并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样式。其中,扇坠多以玉石、象牙等材质制成,精致小巧,雕刻讲究,既可作为一种装饰,又可用来表明自己身份的高贵。
  除此之外,扇套(又称“扇袋”)和扇盒也是十分重要的折扇附件,用于存放折扇,起到保护作用。扇套在清代十分流行,且质量上乘,多用锦绣,常使用打籽、纳锦、戳纱、盘金、锁针、挑花、抽纱等不同的织绣工艺,纹饰则包括山水、花卉、草虫、人物、博古、吉语等。
  扇盒有纸盒与木盒之分,纸盒多裱以锦或蓝毛布;木盒则有紫檀、鸡翅木、黄花梨等不同材料。
其他文献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因为折扇的特殊形制——扇形有折、上宽下窄,所以折扇书法便有了不同于一般书法创作的特殊要求和讲究。扇面书法对形式美、空间美的要求可谓达到了极致。  明 陈鎏、文嘉、周天球、彭年《书法》  此为分段式书写,即在一张扇面上由几个书家合作书写,每人一段,或用数种字体分段录写,疏密参差,且显得活泼多样。  近代 溥儒《行书五言诗》  此为长
期刊
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的文人墨客喜爱。特别是玉质的传世笔洗,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明代是中国琢玉史上相当繁荣的时期,遗存至今的明代玉器内容丰富,碾玉技艺精湛,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小口、深膛、阔腹式的形体比较高大的立体器皿,这是明代之前琢玉史上少见的重要成就。玉笔
期刊
在我见过的王铎作品中,除了他的诗文手稿之外,《题玄宰山水书》算是尺幅最小的作品了,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件独立的作品,而是王铎题于董其昌画上的一则跋语。题在什么画乃至什么形式的画上,因为画与题跋分离,且画作部分早已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于是有人揣测是一个山水手卷,也有人说是山水立轴,给大家留下了想像的余地。而其纵37厘米、横9厘米的尺幅于二者也确实都无不可,区别无非在于,如果是手卷则此小幅便是卷后的隔
期刊
苏州太湖边的镇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刺绣文化积淀,濮凤娟正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受苏绣艺术熏陶,濮凤娟从小就喜欢画图、绣花。她母亲是当地一位出色的绣娘,濮凤娟八岁开始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练刺绣的基本针法。随后,她专心学习美术,对苏绣的各种针法进行研究、创新,着力研制“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针法)苏绣作品,并涉猎乱针绣技艺。通过几十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努力,她从一名普通
期刊
在铜镜这个特殊的文物载体上,华夏祖先创造了世界数学史上的奇迹。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去寻觅:两千年前为等分圆周的国人,在用尺规作图时,对数字特别是素数的情怀、喜爱、探索、挑战。  高斯(1777年至1855年)是德国著名的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他在少年时代就对欧几里德作图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96年3月30日,
期刊
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境内和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当时,日本挟着明治维新的成功,以及在甲午战争后掠夺的中国资源,快速发展国力;俄国则延续沙皇的扩张政策,不断侵略我国东北的领土。日俄两国争夺中国东北权益的矛盾终于爆发为激烈的战争,然而付出最惨烈代价的却是中国。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为之后日、俄、中三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日俄战争后,中
期刊
“海通之后,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航云集,商务繁盛,欧士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恒,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的这段记载,诠释了广彩瓷的来龙去脉。  广彩瓷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它是在中西贸易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瓷器的外销瓷。在清代的中西商贸往
期刊
想去购物,得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大量白银外流,部分银行、钱庄纷纷倒闭;1937年的100元法币可买到两头牛,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苦楚、无奈、忐忑,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  老照片,可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可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是研究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史料。就此,笔者透过以下一组老照片,解读隐藏在钱币背后的历史。  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去购物  1908年至1932年期间
期刊
8051万港元成交的《荷塘野趣》、7404万港元拍出的《凤箫图》、4803万港元易主的《峨眉华严顶》……这个春季,张大千堪称拍场最热的近现代书画大家,上拍的精品几乎件件热卖,“大千热”卷土重来,价格逐渐攀升,也成为今春中国书画市场回暖的重要指向标。  状元非他莫属  2308万港元的《蕃姬醉舞图》、2702.5万港元的《乙巳泼彩》——在今年4月的香江拍场,张大千先声夺人、两夺状元,分别是香港苏富比
期刊
竹雕笔筒是传统文房清玩器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竹雕笔筒差不多占据了全部竹雕艺术品类的三分之一。自从明代中晚期竹雕笔筒开始盛行,各种工艺技法便不断加诸其身,蔚为大观。简略来看,明清竹雕笔筒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意蕴最主要的无外乎两种,一种以“技”见长,雕工繁复,深雕细镂,精细玲珑,尽显刻竹人手上的功夫;另一种则是以“意”取胜,不施繁复雕工,浅刻即止,更注重彰显文人画的笔墨韵味。  雕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