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通之后,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航云集,商务繁盛,欧士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恒,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的这段记载,诠释了广彩瓷的来龙去脉。
广彩瓷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它是在中西贸易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瓷器的外销瓷。在清代的中西商贸往来中,欧洲喜欢购买中国瓷器,中国商人便投其所好,把在景德镇烧制好的白胎运到广东,然后按照西方人的审美情趣绘制图案,重新入炉烧制好后销往西方国家。
在制作工艺上,广彩瓷采用粉彩、五彩、青花加彩等多种装饰方法,融合西洋油画技法,富有立体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材质上,彩料中加入了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在装饰技法上,将原本零碎、分散、单独的纹样联合起来,变成连续完整的图案,形成了特有的装饰技法,不仅有中国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图案,还有欧洲的流行纹饰,比如家族徽章、公司商标等;在表现内容上,有中国的风土人情、口岸的繁荣商贸、欧洲的风帆商船、城堡、人物等。因此,广彩瓷在中国瓷器中可谓是绚丽夺目、中西合璧的艺术品。
中西贸易
自15世纪末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为了加强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贸易,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从事同东方国家的贸易。此后,荷兰、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都分别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拓展东方贸易。
在中西方贸易中,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成了大宗的贸易商品,特别是陶瓷成了西方上层阶级钟爱的奢侈品。在瓷器传入欧洲之前,西方人日常使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属为主,所以当轻薄漂亮的瓷器传入欧洲后,收藏中国瓷器立刻成为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里斯本的格尔明街以行销中国青花瓷而闻名, 巴黎的首饰也以青花瓷的图案作为市场上最流行的式样。由于瓷器在西方被视为奢侈品,也就催生了以修补瓷器为生的行业。中国的商品在西方国家广受追捧,由此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
与欧洲重商主义不同的是,当时的中国一直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后,允许发展对外贸易,清政府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通商口岸。但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限定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在广州,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号称“洋行”。凡是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这十三家“洋行”进行,即为世人所知的“十三行”。后来,行商家数变动不定,少则4家,多则20多家。在鸦片战争之前,十三行的商贸业务十分繁荣。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有一首《广州竹枝词》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与中西贸易是广彩瓷图案的内容之一,如本文所示广彩英舰图碗上就描绘了英国风帆商船不远万里来华贸易的情景。这款广彩瓷碗产于清代中期,口径42厘米,碗高19.6厘米,碗身上绘有挂着英国国旗的大小不一的商船正列队迎风航行。碗底描绘的是英国的多桅帆船,船头挂有英国的米字国旗,船上的船员都清晰可见。只是顶部的风帆处已经明显的脱彩,这与广彩瓷的制作工艺密切相关。
广彩瓷所用的装饰技法是釉上彩,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这就不难理解碗底的帆船图案会脱彩了。
另外,一对广彩十三行四方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广州十三行贸易的繁荣景象。这对广彩瓷瓶方口,削肩,鼓腹,高31厘米,口长12.8厘米,口宽10厘米,腹径21.5厘米,底长14.5,底宽11厘米。白釉底,口沿、颈部、腹部施广彩,造型丰满,挺拔秀丽。颈部饰航海图案,腹部饰广州十三行贸易图案,器腹下部为与颈部相呼应的航海图案,底部饰皇冠标志。图案中的建筑是珠江边十三行馆区的外国商馆。
按照清代的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在十三行商馆区指定的地方居住、办公,这些地方实际上就是外国人的商馆,清代文献中称之为“夷馆”。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外国商馆与珠江之间有两片用栏杆圈围起来的广场,是西洋商人休息散步的地方。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商人中以英、美两国势力最大,因此,这两片广场就被分别命名为“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在这对四方瓶上所绘制的十三行商馆图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馆区的西洋建筑、飘扬的旗帜、江面上的商船等,体现了当年十三行中西贸易的繁荣景象。
风土人情
在日渐频繁的中西交往中,西欧画家在中国沿海城市的旅行中,以西方人好奇的眼光描绘了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写生作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一些作品便被临摹仿制,作为外国旅游者购买的纪念品出售,经商船流向海外,卖给好奇的洋人。后来,人们给这些作品起了一个名字——外销画。
外销画兴起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外销画主要以油画为主,也有水彩、粉画、纸画和玻璃画等。为适应市场的大量需求,当时广州的画工集结于外国人聚居的十三行同文街等地开设画店,采用流水作业、按程序分工的形式,大量制作并销售画作。外销画与广彩瓷同样是作为销售到西方的商品,而且都广受西方人的欢迎,因此就有精明的商人将二者合二为一,将外销画描绘到广彩瓷上,广彩瓷的纹饰由此又多了一个题材。
如收藏于鸦片战争博物馆的一组反映清代广州风土人情的广彩瓷挂碟,就让我们看到数百年前广州的一些老行当,有一些在今天已经难觅踪影。其中一件挂碟中的妇女正在将各种颜色的线编成细绳,当时将这种工艺称为“扬边”,从事“扬边”的妇女织出来的细绳有的做成辫子,有的做钮扣,有的用于衣服的锁边。
第二件是一位“唱龙舟”的艺人。“唱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其节目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 第三件是一个卖藕的农民,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挑着藕走街串巷叫卖。
第四件是一个剃头匠,头戴草帽,一头挑着剃头的工具箱,一头挑着剃头用的热水,正走街串巷招揽生意。
这些所描绘的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中国所常见的街头行当,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非常新奇。
西方人定制中国瓷器很多并非是实用瓷器,而是当作一种异域风情的时髦装饰,比如这四款挂碟的用途主要是用作室内装饰,而并非当餐具使用。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挂碟底部的文字信息来判定。这四款挂碟的底部印有两段英文:“NOT FOR FOOD PURPOSE,FOR DECORATIVE USE ONLY”,其汉语意思就是“不是餐具,只用作装饰。”
在摄影技术发明、普及之前,这种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广彩瓷在向西方介绍中国社会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的历史研究者而言,这些广彩瓷是不可替代的反映市井风情的历史记录,为研究清代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多彩徽章
徽章是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图案标识,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通过徽章往往可以确定某一个人在某一团体内的地位,以及这个团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徽章于12世纪诞生在欧洲战场上,主要是为了从远处可以识别因身穿铠甲而难以辨认的骑士们。至13世纪初,欧洲各中小贵族都拥有了徽章,徽章也逐渐在非武士、非贵族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阶层中应用。到14世纪,徽章的使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
西方的徽章中有三分之一的徽章采用动物为主体的图案,而在所有动物图案中,狮子图案的使用频率又是最高的。据统计,中世纪欧洲保存下来的100万个徽章图案中,约有15%使用了狮子图案,这是因为狮子一直被视为百兽之王以及勇气的象征。徽章中的狮子一般呈直立状,头朝侧面(单独一只时向左面为多),也有很多是两只狮子相对直立的。喜欢使用狮子徽章的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等国家。
比如文中所示一款广彩徽章瓷盘,是清代乾隆年间英国商人所订购的,盘内的纹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章标识。徽章主要由雄狮和王冠图案构成,徽章的图案是伯纳德·高林在1698年10月7日设计的,后由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纳。图案下方的拉丁铭文“Auspico Regis et Senatus Angliae”,意思是“蒙英格兰国王和贵族护佑”。由于拉丁语是教会的官方语言,因此我们在广彩瓷上看到的具有宗教性质的格言往往都是用拉丁语书写的。
还如一款由荷兰商人定制的描金帆船徽章大碗。此碗口径48.5厘米,高23厘米,足径25厘米。碗的两面分别绘有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图案。在碗身的白地饰有花草纹,内沿口和外足绘有缨络吊珠纹,尽显富丽庄重。
由于广彩瓷属于外销瓷,其工艺和图案的设计均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与需求,因此,长期以来广彩瓷并未受到国内收藏家们的重视与青睐,外销瓷在中国市场上拍卖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国内的收藏家们一度轻视广彩瓷的收藏,其收藏价值被低估,但广彩瓷在国外屡被西方皇室所珍藏,广彩瓷的收藏市场主要在欧美地区,在中国市场拍卖的数量少、规模小,收藏者接触广彩瓷的机会不多,专场拍卖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初步了解广彩瓷的收藏者来说,广彩瓷中的徽章瓷是最值得收藏的。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徽章瓷往往是西方国家的王公贵族或者组织机构委托贸易商到中国定制的,其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制作精细,可以说代表了外销瓷烧制的最高水平,因此被称为广彩瓷中的“官窑瓷”,再加上这类瓷器数量稀少,因此市场价格较高。但如果找不到瓷器上徽章的来源、家族背景等历史信息,其价格就会略低,但仍会高于普通瓷器。
总而言之,广彩瓷是在中西交往不断加强、贸易往来越加频繁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共同造就的产物。广彩瓷既拥有中国传统彩绘瓷的艺术底蕴,又具有浓重的欧美文化艺术色彩,成为兼具中西方文化风格的独特艺术品。
广彩瓷上所描绘的种类繁多的装饰图案,记载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的各种历史场景,在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中,我们从中读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风尚。广彩瓷也由此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我们现在研究当时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因此,西方的学者们形象生动地把中国陶瓷称为“世界文化的窗户”。
清 广彩十三行四方瓶
颈部饰航海图案,腹部饰广州十三行贸易图案,器腹下部为与颈部相呼应的航海图案,底部饰皇冠标志。图案中的建筑是珠江边十三行馆区的外国商馆。
清中期 广彩英舰图碗
此碗碗身上绘有挂着英国国旗、大小不一的商船正列队迎风航行。碗底则绘英国的多桅帆船,船头挂有英国的米字国旗,船上的船员都清晰可见。
位于广州十三行同文街的画室
外销画兴起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当时广州的画工集结于外国人聚居的十三行同文街等地开设画店,采用流水作业、按程序分工的形式,大量制作并销售画作。
图1 广州风土人情广彩瓷挂碟之一:扬边
挂碟中的妇女正在将各种颜色的线编成细绳,当时将这种工艺称为“扬边”,从事“扬边”的妇女织出来的细绳有的做成辫子,有的做钮扣,有的用于衣服的锁边。
图4 广州风土人情广彩瓷挂碟之四:剃头匠
剃头匠头戴草帽,一头挑着剃头的工具箱,一头挑着剃头用的热水,正走街串巷招揽生意。
清 广彩描金帆船徽章大碗
碗的两面分别绘有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图案。在碗身的白地饰有花草纹,内沿口和外足绘有缨络吊珠纹,尽显富丽庄重。
清 广彩东印度公司徽章瓷
此盘是清代乾隆年间英国商人所订购的,盘内的纹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章标识。徽章主要由雄狮和王冠图案构成,徽章的图案是伯纳德·高林在1698年10月7日设计的,后由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纳。
广彩瓷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它是在中西贸易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瓷器的外销瓷。在清代的中西商贸往来中,欧洲喜欢购买中国瓷器,中国商人便投其所好,把在景德镇烧制好的白胎运到广东,然后按照西方人的审美情趣绘制图案,重新入炉烧制好后销往西方国家。
在制作工艺上,广彩瓷采用粉彩、五彩、青花加彩等多种装饰方法,融合西洋油画技法,富有立体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材质上,彩料中加入了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在装饰技法上,将原本零碎、分散、单独的纹样联合起来,变成连续完整的图案,形成了特有的装饰技法,不仅有中国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图案,还有欧洲的流行纹饰,比如家族徽章、公司商标等;在表现内容上,有中国的风土人情、口岸的繁荣商贸、欧洲的风帆商船、城堡、人物等。因此,广彩瓷在中国瓷器中可谓是绚丽夺目、中西合璧的艺术品。
中西贸易
自15世纪末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为了加强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贸易,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专门从事同东方国家的贸易。此后,荷兰、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都分别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拓展东方贸易。
在中西方贸易中,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成了大宗的贸易商品,特别是陶瓷成了西方上层阶级钟爱的奢侈品。在瓷器传入欧洲之前,西方人日常使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属为主,所以当轻薄漂亮的瓷器传入欧洲后,收藏中国瓷器立刻成为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里斯本的格尔明街以行销中国青花瓷而闻名, 巴黎的首饰也以青花瓷的图案作为市场上最流行的式样。由于瓷器在西方被视为奢侈品,也就催生了以修补瓷器为生的行业。中国的商品在西方国家广受追捧,由此在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
与欧洲重商主义不同的是,当时的中国一直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后,允许发展对外贸易,清政府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通商口岸。但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限定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在广州,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号称“洋行”。凡是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这十三家“洋行”进行,即为世人所知的“十三行”。后来,行商家数变动不定,少则4家,多则20多家。在鸦片战争之前,十三行的商贸业务十分繁荣。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有一首《广州竹枝词》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与中西贸易是广彩瓷图案的内容之一,如本文所示广彩英舰图碗上就描绘了英国风帆商船不远万里来华贸易的情景。这款广彩瓷碗产于清代中期,口径42厘米,碗高19.6厘米,碗身上绘有挂着英国国旗的大小不一的商船正列队迎风航行。碗底描绘的是英国的多桅帆船,船头挂有英国的米字国旗,船上的船员都清晰可见。只是顶部的风帆处已经明显的脱彩,这与广彩瓷的制作工艺密切相关。
广彩瓷所用的装饰技法是釉上彩,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这就不难理解碗底的帆船图案会脱彩了。
另外,一对广彩十三行四方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广州十三行贸易的繁荣景象。这对广彩瓷瓶方口,削肩,鼓腹,高31厘米,口长12.8厘米,口宽10厘米,腹径21.5厘米,底长14.5,底宽11厘米。白釉底,口沿、颈部、腹部施广彩,造型丰满,挺拔秀丽。颈部饰航海图案,腹部饰广州十三行贸易图案,器腹下部为与颈部相呼应的航海图案,底部饰皇冠标志。图案中的建筑是珠江边十三行馆区的外国商馆。
按照清代的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在十三行商馆区指定的地方居住、办公,这些地方实际上就是外国人的商馆,清代文献中称之为“夷馆”。这些房屋都是坐北朝南,面向珠江。外国商馆与珠江之间有两片用栏杆圈围起来的广场,是西洋商人休息散步的地方。在嘉庆、道光年间,西洋商人中以英、美两国势力最大,因此,这两片广场就被分别命名为“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在这对四方瓶上所绘制的十三行商馆图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馆区的西洋建筑、飘扬的旗帜、江面上的商船等,体现了当年十三行中西贸易的繁荣景象。
风土人情
在日渐频繁的中西交往中,西欧画家在中国沿海城市的旅行中,以西方人好奇的眼光描绘了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写生作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一些作品便被临摹仿制,作为外国旅游者购买的纪念品出售,经商船流向海外,卖给好奇的洋人。后来,人们给这些作品起了一个名字——外销画。
外销画兴起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外销画主要以油画为主,也有水彩、粉画、纸画和玻璃画等。为适应市场的大量需求,当时广州的画工集结于外国人聚居的十三行同文街等地开设画店,采用流水作业、按程序分工的形式,大量制作并销售画作。外销画与广彩瓷同样是作为销售到西方的商品,而且都广受西方人的欢迎,因此就有精明的商人将二者合二为一,将外销画描绘到广彩瓷上,广彩瓷的纹饰由此又多了一个题材。
如收藏于鸦片战争博物馆的一组反映清代广州风土人情的广彩瓷挂碟,就让我们看到数百年前广州的一些老行当,有一些在今天已经难觅踪影。其中一件挂碟中的妇女正在将各种颜色的线编成细绳,当时将这种工艺称为“扬边”,从事“扬边”的妇女织出来的细绳有的做成辫子,有的做钮扣,有的用于衣服的锁边。
第二件是一位“唱龙舟”的艺人。“唱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锣或小鼓作间歇伴奏吟唱,声腔短促,高昂跌宕,诙谐有趣,腔调简朴流畅,富有乡土气息,宜于叙事抒情。其节目内容丰富,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到时事新闻几乎无所不包。 第三件是一个卖藕的农民,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挑着藕走街串巷叫卖。
第四件是一个剃头匠,头戴草帽,一头挑着剃头的工具箱,一头挑着剃头用的热水,正走街串巷招揽生意。
这些所描绘的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中国所常见的街头行当,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却是非常新奇。
西方人定制中国瓷器很多并非是实用瓷器,而是当作一种异域风情的时髦装饰,比如这四款挂碟的用途主要是用作室内装饰,而并非当餐具使用。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挂碟底部的文字信息来判定。这四款挂碟的底部印有两段英文:“NOT FOR FOOD PURPOSE,FOR DECORATIVE USE ONLY”,其汉语意思就是“不是餐具,只用作装饰。”
在摄影技术发明、普及之前,这种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广彩瓷在向西方介绍中国社会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的历史研究者而言,这些广彩瓷是不可替代的反映市井风情的历史记录,为研究清代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多彩徽章
徽章是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图案标识,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通过徽章往往可以确定某一个人在某一团体内的地位,以及这个团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徽章于12世纪诞生在欧洲战场上,主要是为了从远处可以识别因身穿铠甲而难以辨认的骑士们。至13世纪初,欧洲各中小贵族都拥有了徽章,徽章也逐渐在非武士、非贵族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阶层中应用。到14世纪,徽章的使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
西方的徽章中有三分之一的徽章采用动物为主体的图案,而在所有动物图案中,狮子图案的使用频率又是最高的。据统计,中世纪欧洲保存下来的100万个徽章图案中,约有15%使用了狮子图案,这是因为狮子一直被视为百兽之王以及勇气的象征。徽章中的狮子一般呈直立状,头朝侧面(单独一只时向左面为多),也有很多是两只狮子相对直立的。喜欢使用狮子徽章的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等国家。
比如文中所示一款广彩徽章瓷盘,是清代乾隆年间英国商人所订购的,盘内的纹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章标识。徽章主要由雄狮和王冠图案构成,徽章的图案是伯纳德·高林在1698年10月7日设计的,后由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纳。图案下方的拉丁铭文“Auspico Regis et Senatus Angliae”,意思是“蒙英格兰国王和贵族护佑”。由于拉丁语是教会的官方语言,因此我们在广彩瓷上看到的具有宗教性质的格言往往都是用拉丁语书写的。
还如一款由荷兰商人定制的描金帆船徽章大碗。此碗口径48.5厘米,高23厘米,足径25厘米。碗的两面分别绘有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图案。在碗身的白地饰有花草纹,内沿口和外足绘有缨络吊珠纹,尽显富丽庄重。
由于广彩瓷属于外销瓷,其工艺和图案的设计均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与需求,因此,长期以来广彩瓷并未受到国内收藏家们的重视与青睐,外销瓷在中国市场上拍卖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国内的收藏家们一度轻视广彩瓷的收藏,其收藏价值被低估,但广彩瓷在国外屡被西方皇室所珍藏,广彩瓷的收藏市场主要在欧美地区,在中国市场拍卖的数量少、规模小,收藏者接触广彩瓷的机会不多,专场拍卖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初步了解广彩瓷的收藏者来说,广彩瓷中的徽章瓷是最值得收藏的。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徽章瓷往往是西方国家的王公贵族或者组织机构委托贸易商到中国定制的,其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制作精细,可以说代表了外销瓷烧制的最高水平,因此被称为广彩瓷中的“官窑瓷”,再加上这类瓷器数量稀少,因此市场价格较高。但如果找不到瓷器上徽章的来源、家族背景等历史信息,其价格就会略低,但仍会高于普通瓷器。
总而言之,广彩瓷是在中西交往不断加强、贸易往来越加频繁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共同造就的产物。广彩瓷既拥有中国传统彩绘瓷的艺术底蕴,又具有浓重的欧美文化艺术色彩,成为兼具中西方文化风格的独特艺术品。
广彩瓷上所描绘的种类繁多的装饰图案,记载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的各种历史场景,在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中,我们从中读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风尚。广彩瓷也由此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我们现在研究当时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因此,西方的学者们形象生动地把中国陶瓷称为“世界文化的窗户”。
清 广彩十三行四方瓶
颈部饰航海图案,腹部饰广州十三行贸易图案,器腹下部为与颈部相呼应的航海图案,底部饰皇冠标志。图案中的建筑是珠江边十三行馆区的外国商馆。
清中期 广彩英舰图碗
此碗碗身上绘有挂着英国国旗、大小不一的商船正列队迎风航行。碗底则绘英国的多桅帆船,船头挂有英国的米字国旗,船上的船员都清晰可见。
位于广州十三行同文街的画室
外销画兴起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当时广州的画工集结于外国人聚居的十三行同文街等地开设画店,采用流水作业、按程序分工的形式,大量制作并销售画作。
图1 广州风土人情广彩瓷挂碟之一:扬边
挂碟中的妇女正在将各种颜色的线编成细绳,当时将这种工艺称为“扬边”,从事“扬边”的妇女织出来的细绳有的做成辫子,有的做钮扣,有的用于衣服的锁边。
图4 广州风土人情广彩瓷挂碟之四:剃头匠
剃头匠头戴草帽,一头挑着剃头的工具箱,一头挑着剃头用的热水,正走街串巷招揽生意。
清 广彩描金帆船徽章大碗
碗的两面分别绘有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徽章图案。在碗身的白地饰有花草纹,内沿口和外足绘有缨络吊珠纹,尽显富丽庄重。
清 广彩东印度公司徽章瓷
此盘是清代乾隆年间英国商人所订购的,盘内的纹饰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章标识。徽章主要由雄狮和王冠图案构成,徽章的图案是伯纳德·高林在1698年10月7日设计的,后由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