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 共奏和谐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器乐进课堂”作为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了众多一线音乐教师的关注。口风琴是“器乐进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的乐器之一。它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不仅能提高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和合唱能力,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体验合作的快乐,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和成功的愉悦。笔者所在学校自2003年开展口风琴教学以来,在丰富音乐课堂和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口风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差异大,教学易顾此失彼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乐器热”,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即使是投资很大的钢琴,也有为数众多的学习者。这些六七岁学琴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口风琴速度快,这部分学生成了“吃不饱”的人群;还有一些学生课外没有学习过乐器,但本身学习能力较强,上课的内容很快就能掌握,能跟上学习节奏,属于“刚刚好”但有潜力可挖的人群;还有经过努力,多花点时间也能跟上教学进度的孩子和不喜欢练习、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目前这种以群体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中,学生水平差异较大,使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顾此失彼:学优生感到简单而无所事事,上课纪律涣散;学困生不能完成任务,压力颇大,逐渐对口风琴学习失去兴趣。
  2、枯燥练习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
  学生在刚接触口风琴学习时往往学习兴趣浓厚,但学期过半后,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保持兴趣的学生越吹越好,失去兴趣的学生慢慢就跟不上教学进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多次地强调节奏、指法,纠正手型,学唱乐谱,有些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使其对口风琴的学习丧失信心,学习兴趣很难持久。
  3、练习时间不足。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既要完成课本里演唱、欣赏、音乐知识等多项内容,还要抽时间给学生练习口风琴,教学时间显得很紧张,练习时间明显不足。课后会去练习的学生也毕竟是少数。任何乐器的学习都是要通过充分的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巧和方法。因此,同样的内容经常要“炒冷饭”,这就使得掌握快的同学越发无事可干,“学困生”还是不能跟上教学进度。
  4、单一评价导致学生个性流失
  目前的音乐课堂,评价的主体、评价的维度、评价的呈现方式都比较单一。往往是期末的时候分别到老师面前吹一曲,评优、良、合格等级就过关了。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有效释放;教师的评价标准统一,往往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这种只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不够重视学生努力的过程,挫伤了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一个分数一个等级中,很难知道评判好坏的依据在哪里。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缺乏指导意义。
  二、口风琴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科特点,将学生按照不同水平及接受能力进行分类。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并且依据目标与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不断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在现实的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群体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不可能完全顺应每个学生的特点与水平。但要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又需要教学去适应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口风琴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程度,对不同类别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是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基于学情,分层组合
  在美国,“分层教学”有两类情况。一种是按照同一年段的学生按照不同的程度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按照学生在班级中不同水平及接受能力进行分类。很明显,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下,第二种分类法较科学。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吹奏水平和学习能力分成A、B、C、D四个层次,对学生的座位作适当的调整,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和相对困难的学生结对。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当“小老师”,取长补短,“师徒”共同进步。对于那些从小学钢琴的学生,教师请他们当小助手,对组里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进行指导,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及时反馈。
  2、目标多样,满足个性
  多层次的目标,不仅能让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能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学期目标:在每个学年,教师要制定出教学的年段目标。如二年级的学生重点掌握手型和气息的运用:三年级能吹奏C大调的乐曲;四年级能分声部合奏,学习F大调的指法等。有了具体的年段目标,可要求学生制定好个人学年目标,如二年级时会吹一首乐曲;四年级时能和同桌合奏一首;要掌握F大调的指法。个人学习目标的制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方向,而且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习把这些目标的制定做成卡片,粘帖在口风琴的琴盒里,时时激励自己。
  每月目标:学生基本吹奏姿势、技巧掌握后,笔者采取了“一月一新曲”的方式,即一个月学一首新的乐曲。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曲谱每月有4、5首,既有学生熟悉而又短小的歌曲,如《两只老虎》《划船》等,也有书本里的歌曲,还有课外的乐曲。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其中一首或几首学习,然后在月底的音乐课上展示、考核。每个月都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到期末可以免考。一个月学一首是每个学生的最低目标,C组的学生能跟上这个进度,B组的学生超额完成后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A组的学生完成目标后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学生有了更具体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明晰。
  3、任务弹性,梯次发展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总是有所差异的。同样难度、同样分量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任务分层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指法与气息练习:在刚开始学口风琴的时候,C层的学生只要求掌握五指正确的手型,并能在键盘上只弹不吹;A、B层学生要求高一点,不但能吹,而且对音色、手型有较高要求;C层的学生经过老师的具体指导,向B层的学生靠拢。反复练习后,C层的学生用固定手型吹奏长音,B层的学生在练熟长音的基础上,可练习同音反复,A层的学生则要求用气息控制好音量,使音色更优美,并掌握穿指、跨指等一些技术要求。
  乐句接龙练习:教师将乐句自然划分,由组内各个学生演奏不同的乐句,再合作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乐曲。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一些难度各不相同的乐句。旋律、节奏相对简单的部分由C组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乐句则由A组学生完成;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全曲联奏。这样的练习过程既体现了学生技能技巧的水平,又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
  上述各阶段的任务布置对于各层次的学生都具有挑战性,同时又不是遥不可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从而为学习可能性转化为发展可能性奠定基础。
  4、灵活评价。提升自信
  口风琴教学中,对于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需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反复通过演示示范、详细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和方法。能力中等的学生,可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引导学生互帮互助、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学新曲子,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树立为学习榜样,到期末还可以申请免考。“免考”让这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音乐的学习,也激发更多学生加入自学队伍,口风琴练习时间不够的问题迎刃而解。
  既然目标、任务都进行了分层,那么评价体系自然也要进行分层。评价分层要与目标分层、任务分层相一致。教师要以“没有不变的学生,只有发展中的学生”为指导思想,注重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有积极性。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通过学生分层、掌握学情,目标分层、满足个性,任务分层、使学生有梯次地发展,评价体系分层、使学生得到多元化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提升自信。口风琴“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是符合课改精神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摘 要:肖邦在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而夜曲是其钢琴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品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等方面对肖邦夜曲中最优美的一首《升F大调夜曲》OP15No.2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曲式学分析,以期能窥其夜由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肖邦;夜曲;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32-03    一、引言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踏雪寻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用自然的声音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节奏入手,学唱《踏雪寻梅》单声部歌曲。  2、用先听、后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曲作者黄自,词作者刘雪庵。  2、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和延音线的时值,,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
期刊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并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理解并记住彝族语言“阿里里”。  2、学生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三角铁、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彝族歌曲的特点,体验歌曲情绪。  【教学过
期刊
摘 要:钢琴演奏者,技术、技巧是必备基础,而上乘的演奏还必须配合有情感的启发、领会和副合。钢琴演奏中的“技”与“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完美、和谐、统一对钢琴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演奏者需用足够的心智来控制两者的平衡。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技巧;平衡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54-04    学习钢琴,如果止步于技巧,就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传播学观点,通过对2500多年来,历史上孟姜女音乐群体的形成、流变,现行[孟姜女调](下称[孟调])的形成、传播和它对越剧女腔音乐的影响等的探讨,认为一首[孟调]发展了一个越剧声腔,犹如说一首民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认为,2500多年前的孟音乐与2500多年后的孟音乐传承方式的一脉相承,说明“在传播中生存,在合流中发展”是传统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而赖以生存、发展的哲学基础则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巴洛克时期伟大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其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创作类别主要有两个载体:第一是宗教音乐,第二是世俗音乐。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创作于1720年的复调音乐——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曲目,为小
期刊
歌曲艺术形式简单,形象生动,易于传播,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歌曲分析与写作课程》,对于即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门课程中西方的作曲技法内容不断补充完善,体系逐渐完整。如何打破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分析、创作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作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开
期刊
发源于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优秀代表,而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通过梳理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而对高校在当下传承陕北民歌艺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陕北民歌在高校中的教学方法。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
期刊
摘 要:配器法课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中的一门极其必要的重点课程。笔者作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在配器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提高该课程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当代个人电脑的人机交流功能,依托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导开发出面对该课程的实用型电子教程软件产品。该软件产品技术结构先进可靠,内容翔实具体,填补了国内本行非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期刊
名师是指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长期的积淀,其不仅是教学、教研专家,还是辐射、影响区域师资建设、教研领域的优秀人才。当前,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家长的名校之争愈演愈烈。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骨干教师特别是名师的培养。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多地的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偏差,往往看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复制,都忽视教学理念的诠释和领悟,重形式、轻神韵,注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