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工程结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收集资料及现场勘察等多方面进行去阐述如何才能做好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
【关键词】 工程结算 现场 审核 定额 差价
工程结算审核是最终确定建设造价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业主及承包商双方的合法权益。业主则是希望能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承包商却希望尽可能地多计算费用便可获取更高的利益。客观、公平、合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体现。
1. 收集和熟悉结算资料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着手审核前,都必须收集包括竣工图、图纸会审纪要、签证单、施工合同等有关结算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审核时,要注意竣工图要有有效的公章,要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变更必须有设计单位的印章,签证单必须有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人员签字及加盖公章等。在审核中,经常发现承包商送审的资料不够完整,有些设计变更手续不全,签证单没有相关部门人员签字,甚至在送审资料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更,已取消的项目照样报审。如果审核人员与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缺乏沟通,对送审资料不进行多方对比,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造价审核。另外,认真阅读合同文件也是工程结算审核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因为合同文件是业主及承包商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约定结算条款及承包范围的法律性文件,而从另外角度来说,施工合同决定了工程结算的方法和方向。
2. 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工程结算审核是否准确,能否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与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措施及方法、施工机械、施工签证等息息相关,因此,审核人员在施工阶段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及时掌握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那些比较复杂且在竣工图上无法表示的项目要进行丈量并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审核时有理可依,有据可言。如,某工程,如果按照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批复的施工方案计算,费用将达到80多万元,由于该项目施工时审核人员深入现场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对施工方案所涉及的内容及工程数量进行了实地核实并记录,结果在结算时核减了承包商30多万元。总之,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即可使审核人员在审核结算时处于主动,又可配合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同时造价人员也可利用对定额知识的掌握来避免现场的重复签证。
3. 严格核准工程量
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是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核准。要想工程量计算准确,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3.1明确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的审核范围。大部分定额对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的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总还是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比如,某项目的一些钢平台、管道钢支架等,承包商就利用定额的缺陷和同一单位工程中的施工单位、安装单位一般不会是同一个造价人员审核的情况做文章:一些项目在施工单位结算时计算费用,在安装单位结算时也计算费用。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工程造价审核部门在工程结算审核前就要规定好哪些项目放在施工单位审核,哪些项目放在安装单位审核,只有项目的属性划分清楚了,才不至于让承包商钻空子,虚增工程造价。如,对某设备安装,承包商在安装单位结算时已计取了行车轨道费用,在施工单位结算时又重复计算了该笔费用,但该公司造价部门已明确安装费用是由安装单位审核,而仅此一项,施工单位审核人员就审减承包商50多万元。
3.2要熟练掌握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各分部、分项工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规则,但承包商为了抬高工程造价,该减的长度不减,该扣的高度不扣,恶意加大工程量。因此,审核人员在审核工程量时不能仅按常规的数学思路去计算,要吃透、吃准定额计算规则。如;计算桩头剔凿工程量时承包商往往不扣除桩承台高度;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土应按场地平整计算,但有些承包商却在计算了平整场地的工程量后,把高出或低于平整标高30cm以内的土方再分别计算一次挖土量及填土量。总而言之,如果审核人员对计算规则不熟悉,那么承包商加大工程量的做法就很容易得逞。
3.3审查相交部位的工程量是否扣除。承包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经常无视定额规定,把交叉部分的工程量重复计算。如,计算框架梁的砼量时,按计算规定梁长应算至两柱边,但承包商却把柱头体积计算进去;在计算砌体时未扣孔洞及过梁、圈梁体积等。
3.4要注意工程量标准单位与定额单位之间的区别,防止小數点偏移造成工程量成10倍、100倍地增加。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审核人员还不能松懈,要特别留意输入电脑时标准单位和定额单位的换算,如果稍有不慎, 即使实物工程量算得再准确,也就会使造价严重失实。如,某工程核算,由于小数点错误,把2000m3的挖土量变成2000m3,费用虚增了30多万元。
4.套用定额的审核
高套定额及拆分额子目是承包商惯用的手段,因此,审核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定额的编制依据及分部,分项子目内容,认真审核套用的定额项目名称和工作内容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一致,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如有差异,则应按有关规定调整换算,或编制补充定额,而调整换算时要审查换算的方法及换算系数是否正确、编制的补充定额,有无一般建筑材料套用高级建筑材料计算,是否存在将定额中已包含的工作内容另列项目计算,是否未扣定额规定应扣的费用。如,针对块料地面的工作内容已包括找平层、结合层及面层,审查承包商是否把找平层和块料面层分别单独列项计算;审查单层建筑物地面项目,是否已扣减了垂直运输机械台班用量等。
5. 取费的审核
取费的审核对工程审核来说比较简单,但往往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出错。因此,审核人员在审核费率时,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各地市颁布的与定额配套使用的工程费用定额和有关文件规定审核,重点审核费率计取是否正确,一些该项扣的费用是否已经扣了,如劳动保险费等。
6. 材料价格的审核
材料价格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主要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材料价格的审核不容小觑。要做好材料价格的审核,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6.1了解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因为材料价格是浮动的,不同的施工时间,材料价格也不同。
6.2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确定所审项目的材料能否调差及调差的幅度范围等。
6.3对造价信息没有登载的材料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材料的实际价格,防止承包商弄虚作假。
6.4要弄清实际施工材料与定额材料是否一致,避免承包偷梁换柱。如:某防水工程,设计采用3mm厚特种氰凝防水材料,承包商在编制竣工结算时,按常规氰凝涂料施工厚度75μm的单价乘以厚度倍数来计算费用,但实际施工的氰凝防水涂料不是常规的液状涂料,而是固状的,这两者价格差异很大,造价人员在审核时,与建设单位及承包商多方沟通,最后达成协议,仅此一项就核减了承包商50多万元。
7. 实行复审制
要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笔者认为,实行复审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每一个审核人员对每一份竣工结算的审核,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审核结果会不一样,又由于审核水平及责任心的不同,审核结果更会迥异,而通过复审,审核人员可以对双方不一致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实行复审制,还可以构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交易的机制。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它对建设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在从事工程造价审核时做驾轻就熟,使核定的造价较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
参考文献:
[1]吴贤国.建筑工程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作者单位:厦门港务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工程结算 现场 审核 定额 差价
工程结算审核是最终确定建设造价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业主及承包商双方的合法权益。业主则是希望能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承包商却希望尽可能地多计算费用便可获取更高的利益。客观、公平、合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体现。
1. 收集和熟悉结算资料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着手审核前,都必须收集包括竣工图、图纸会审纪要、签证单、施工合同等有关结算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审核时,要注意竣工图要有有效的公章,要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变更必须有设计单位的印章,签证单必须有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人员签字及加盖公章等。在审核中,经常发现承包商送审的资料不够完整,有些设计变更手续不全,签证单没有相关部门人员签字,甚至在送审资料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更,已取消的项目照样报审。如果审核人员与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有关人员缺乏沟通,对送审资料不进行多方对比,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造价审核。另外,认真阅读合同文件也是工程结算审核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因为合同文件是业主及承包商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约定结算条款及承包范围的法律性文件,而从另外角度来说,施工合同决定了工程结算的方法和方向。
2. 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工程结算审核是否准确,能否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与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措施及方法、施工机械、施工签证等息息相关,因此,审核人员在施工阶段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及时掌握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那些比较复杂且在竣工图上无法表示的项目要进行丈量并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审核时有理可依,有据可言。如,某工程,如果按照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批复的施工方案计算,费用将达到80多万元,由于该项目施工时审核人员深入现场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对施工方案所涉及的内容及工程数量进行了实地核实并记录,结果在结算时核减了承包商30多万元。总之,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即可使审核人员在审核结算时处于主动,又可配合现场管理人员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同时造价人员也可利用对定额知识的掌握来避免现场的重复签证。
3. 严格核准工程量
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是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核准。要想工程量计算准确,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3.1明确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的审核范围。大部分定额对施工单位和安装单位的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总还是有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比如,某项目的一些钢平台、管道钢支架等,承包商就利用定额的缺陷和同一单位工程中的施工单位、安装单位一般不会是同一个造价人员审核的情况做文章:一些项目在施工单位结算时计算费用,在安装单位结算时也计算费用。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工程造价审核部门在工程结算审核前就要规定好哪些项目放在施工单位审核,哪些项目放在安装单位审核,只有项目的属性划分清楚了,才不至于让承包商钻空子,虚增工程造价。如,对某设备安装,承包商在安装单位结算时已计取了行车轨道费用,在施工单位结算时又重复计算了该笔费用,但该公司造价部门已明确安装费用是由安装单位审核,而仅此一项,施工单位审核人员就审减承包商50多万元。
3.2要熟练掌握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各分部、分项工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规则,但承包商为了抬高工程造价,该减的长度不减,该扣的高度不扣,恶意加大工程量。因此,审核人员在审核工程量时不能仅按常规的数学思路去计算,要吃透、吃准定额计算规则。如;计算桩头剔凿工程量时承包商往往不扣除桩承台高度;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土应按场地平整计算,但有些承包商却在计算了平整场地的工程量后,把高出或低于平整标高30cm以内的土方再分别计算一次挖土量及填土量。总而言之,如果审核人员对计算规则不熟悉,那么承包商加大工程量的做法就很容易得逞。
3.3审查相交部位的工程量是否扣除。承包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经常无视定额规定,把交叉部分的工程量重复计算。如,计算框架梁的砼量时,按计算规定梁长应算至两柱边,但承包商却把柱头体积计算进去;在计算砌体时未扣孔洞及过梁、圈梁体积等。
3.4要注意工程量标准单位与定额单位之间的区别,防止小數点偏移造成工程量成10倍、100倍地增加。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审核人员还不能松懈,要特别留意输入电脑时标准单位和定额单位的换算,如果稍有不慎, 即使实物工程量算得再准确,也就会使造价严重失实。如,某工程核算,由于小数点错误,把2000m3的挖土量变成2000m3,费用虚增了30多万元。
4.套用定额的审核
高套定额及拆分额子目是承包商惯用的手段,因此,审核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定额的编制依据及分部,分项子目内容,认真审核套用的定额项目名称和工作内容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一致,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如有差异,则应按有关规定调整换算,或编制补充定额,而调整换算时要审查换算的方法及换算系数是否正确、编制的补充定额,有无一般建筑材料套用高级建筑材料计算,是否存在将定额中已包含的工作内容另列项目计算,是否未扣定额规定应扣的费用。如,针对块料地面的工作内容已包括找平层、结合层及面层,审查承包商是否把找平层和块料面层分别单独列项计算;审查单层建筑物地面项目,是否已扣减了垂直运输机械台班用量等。
5. 取费的审核
取费的审核对工程审核来说比较简单,但往往越简单的事情越容易出错。因此,审核人员在审核费率时,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取费标准及各地市颁布的与定额配套使用的工程费用定额和有关文件规定审核,重点审核费率计取是否正确,一些该项扣的费用是否已经扣了,如劳动保险费等。
6. 材料价格的审核
材料价格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主要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材料价格的审核不容小觑。要做好材料价格的审核,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6.1了解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因为材料价格是浮动的,不同的施工时间,材料价格也不同。
6.2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确定所审项目的材料能否调差及调差的幅度范围等。
6.3对造价信息没有登载的材料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材料的实际价格,防止承包商弄虚作假。
6.4要弄清实际施工材料与定额材料是否一致,避免承包偷梁换柱。如:某防水工程,设计采用3mm厚特种氰凝防水材料,承包商在编制竣工结算时,按常规氰凝涂料施工厚度75μm的单价乘以厚度倍数来计算费用,但实际施工的氰凝防水涂料不是常规的液状涂料,而是固状的,这两者价格差异很大,造价人员在审核时,与建设单位及承包商多方沟通,最后达成协议,仅此一项就核减了承包商50多万元。
7. 实行复审制
要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笔者认为,实行复审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每一个审核人员对每一份竣工结算的审核,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审核结果会不一样,又由于审核水平及责任心的不同,审核结果更会迥异,而通过复审,审核人员可以对双方不一致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实行复审制,还可以构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交易的机制。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它对建设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在从事工程造价审核时做驾轻就熟,使核定的造价较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
参考文献:
[1]吴贤国.建筑工程概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3.
(作者单位:厦门港务疏浚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