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传统的“养老金替代率”计算原理和工具,很多人为自己预估的退休资金,大概能达到退休前月收入的六七成就满足了。但随着生活形态的变化,现在的老人在退休后既重视物质也重视精神享受,因此,专家建议最好还是根据退休后每月支出情况来预估退休费用。
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到底要多少才够?最普遍的评估标准大概就是“养老金替代率”,或又被称为“退休所得替代率”。
以往传统的观念是,退休后所得替代率大约是6~7成,也就是退休后的每月生活金能够有退休前每月所得的6~7成就足够了。
但是,这个观念现在有了新改变!根据专家指出,未来民众退休后的所得替代率可能要高达1倍以上,退休后的日子才过得下去,也就是退休后的生活金很可能要比退休前的月所得还高,这对于正在准备退休金、或是根本还没开始的广大上班族来说,可能又是个加重负担的消息了吧。
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呢?也许我们得从目前最常见的退休金计算方式谈起,传统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退休金所需总额=预估退休前一年的每月薪资×12×养老所得替代率×(平均寿命一退休年龄)
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后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之比例,所得替代率愈高,表示退休后可享受的生活质量愈好。
平均寿命则是指某个年龄层的人预期平均还会有多少年的剩余寿命,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预期平均寿命为73岁。而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人均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公式就会发现其中的三大关键数字:“退休前的薪资”、“平均寿命”、“所得替代率”,其实都充满了变量和变数,因此往往也造成在民众预估退休金时,发生以下3种情况。
社保无法反映退休前真实薪资
其实不难发现,在“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中,我们用的比较对象是退休前收入。但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下,养老保险的投保金额是有上限的,比如,上海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上海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也就是最高可以按照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作为缴费基数。但对于一些中高收入人群而言,即便选择了最高缴费基数,也远远不及他们的实际薪资。为此,将来退休后,他们能够从社保体系领到的退休金,也就无法与他们退休前的收入相比较,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由于目前我国上班族主要的退休金来源就是社保体系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由于试点范围有限,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都还无法享受到。因此,当实际薪资超过投保薪资上限愈多的高薪者,未来社保所能给付的、所能提供的所得替代率也就愈低。
此外,如果用退休前月收入来当作计算基准,其实也不会很准确,因为工作者中途可能会遭遇裁员、转职,那么退休前的收入到底用什么数字为准,也就比较难以作为长达二三十年、三四十年的理财规划的计算基准了。
实际寿命远远超过预期
另一方面,我们在距离退休二三十年前就计算自己的平均寿命,只能依赖过往的经验数值和统计结果,但实际上这只能是个目前阶段的平均值。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研究报告指出,能够平安健康迈入老年阶段的人,活到85、90岁以上的几率正在逐渐增加。长期追踪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全体社会成员平均寿余命每10年就会增加2~3岁,假设现在35岁的男性预估要在60岁退休,25年后的全社会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就会由目前的平均73岁(2005年数据)增加为80岁,如果只是按照目前平均余命规划退休金,等到退休时就会面临可能活太久、退休金不够用的风险。
退休后花费可能更多
一般我们在预估退休金需求时,总是将退休后的支出需求估计为比退休前要低一些。因为觉得退休后由于不上班了,每天的交通费用,还有一些置装费、就餐费肯定要减少,而且退休后人们总是会过起更加简朴的生活,每个月支出肯定会降到,退休金能达到退休前支出或收入的一定比例也就够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其实现在老人退休后都纷纷开展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比如,参加各类兴趣班和学习班,到社区和社会中去做义工,实现自己工作期间未能实现的理想等等,有时甚至出现老年人花销比在职者更高的情况。
而且,由于老年人退休后,拥有充裕的时间,花钱的机会其实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多,例如到处遊山玩水,甚至进行环球旅行。
有专家指出,退休后的花费其实也很高。特别是退休开始后的前十年,由于老人那时候身体还比较健康,精力也还比较旺盛,对各类事物的兴趣也还依旧,这期间他们的花费可能会将原有养老储蓄的50%立刻花掉。关键的是,这期间老人如果身体健康,他们对未来的生活风险没有预估,因此花费一下子就上去了。如果年轻时没有将老年生活所需费用规划得高一些,储备得多一些,很可能将来不够用。
以上三种情况,是造成退休金存不够、所得替代率必须大幅拉高的主因。而如果想要将来没有退休金不足的烦恼,那么在职期间就该用“退休后的可能花费”做预算基础,而不是将“退休前的所得”作为退休金累积的计算依据。
因此,目前正在进行退休规划的上班族,必须要赶紧确立以下两个重要观念。
用支出预估合理退休金
首先是不能用退休前的收入来预估日后的生活费用,而应该改以“退休首年度需要的生活花费”作为退休金储备计算的基准。大家可以用目前的生活消费形态去推算估计,并且列表计算,这样可以得到比较实际的预期数据。
我们发现,一般人在估算退休后预期生活费用会比较低,因为往往是用“删减法”,例如以目前的每月支出减掉应该已经偿还的房贷、子女教育费用、孝养费等,只留下食衣住行需要的基本支出,却忽略了退休生活中会大大增加的医疗和娱乐等费用。
因此,除了基本生活费外,我们可以在支出表上增加一栏“优质生活费用”。譬如参加高尔夫球俱乐部、志愿者团体的会员费、国内和海外旅游的费用等等。支出表的费用列得愈详细、退休金的误差会愈小。
退休后继续理财抗通胀
一个完善的退休规划,应该先从了解退休时需要的费用开始计算,最后才是依照设定的目标,选择对应的投资工具。
许多准退休族以为退休准备只需做到退休的前一天就好了,其实退休后可能有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费用花费期,退休前储备的资金必须在退休后继续进行理财,才能让这份资金“永葆所需”,让老人可以从中提领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财富。
我们看看传统的退休规划都是怎么做的。一般老人都是采取“存本取息”的方式,也就是存到一笔“老本”,将这笔钱放在定存或债券中,领取孳息用于日常的基本开销。但是这样的规划方式,一旦遇上了定存利率降到只剩1%、2%的低息年代,只靠利息收入的退休族,生活费势必紧缩,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理想的退休金规划应该是在退休后能够长期“本息摊还”。也就说,退休前累积的本金,应该再进行稳健投资,除了能够应付长达25~40年的生活支出外,如果投资得当,靠着增加的投资收益,也不用担心退休金会不够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突发的大笔支出,如生大病或者需要支援子女等,也不必慌张。
影响退休金是否足够的隐形杀手,其实是通货膨胀。很多人退休后担心“活得太久”,退休金不够用,就在于长期的通货膨胀会侵蚀退休前已经储备好的那笔“养老钱”。因此退休后的理财,在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应该要具有稳健又能抗通货膨胀的特性。
同时,因为“人算不如天算”,退休几十年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特殊事件,没有在预先计划中。为此,我们建议,退休规划的实质必须是一种动态的计划,可以随着消费形态、投资趋势随时调整。而眼前的你必须调整的,可能就是传统的退休金计算公式。
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到底要多少才够?最普遍的评估标准大概就是“养老金替代率”,或又被称为“退休所得替代率”。
以往传统的观念是,退休后所得替代率大约是6~7成,也就是退休后的每月生活金能够有退休前每月所得的6~7成就足够了。
但是,这个观念现在有了新改变!根据专家指出,未来民众退休后的所得替代率可能要高达1倍以上,退休后的日子才过得下去,也就是退休后的生活金很可能要比退休前的月所得还高,这对于正在准备退休金、或是根本还没开始的广大上班族来说,可能又是个加重负担的消息了吧。
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呢?也许我们得从目前最常见的退休金计算方式谈起,传统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退休金所需总额=预估退休前一年的每月薪资×12×养老所得替代率×(平均寿命一退休年龄)
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后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之比例,所得替代率愈高,表示退休后可享受的生活质量愈好。
平均寿命则是指某个年龄层的人预期平均还会有多少年的剩余寿命,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均预期平均寿命为73岁。而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人均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公式就会发现其中的三大关键数字:“退休前的薪资”、“平均寿命”、“所得替代率”,其实都充满了变量和变数,因此往往也造成在民众预估退休金时,发生以下3种情况。
社保无法反映退休前真实薪资
其实不难发现,在“养老金替代率”的计算公式中,我们用的比较对象是退休前收入。但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下,养老保险的投保金额是有上限的,比如,上海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上海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也就是最高可以按照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作为缴费基数。但对于一些中高收入人群而言,即便选择了最高缴费基数,也远远不及他们的实际薪资。为此,将来退休后,他们能够从社保体系领到的退休金,也就无法与他们退休前的收入相比较,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由于目前我国上班族主要的退休金来源就是社保体系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由于试点范围有限,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都还无法享受到。因此,当实际薪资超过投保薪资上限愈多的高薪者,未来社保所能给付的、所能提供的所得替代率也就愈低。
此外,如果用退休前月收入来当作计算基准,其实也不会很准确,因为工作者中途可能会遭遇裁员、转职,那么退休前的收入到底用什么数字为准,也就比较难以作为长达二三十年、三四十年的理财规划的计算基准了。
实际寿命远远超过预期
另一方面,我们在距离退休二三十年前就计算自己的平均寿命,只能依赖过往的经验数值和统计结果,但实际上这只能是个目前阶段的平均值。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研究报告指出,能够平安健康迈入老年阶段的人,活到85、90岁以上的几率正在逐渐增加。长期追踪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全体社会成员平均寿余命每10年就会增加2~3岁,假设现在35岁的男性预估要在60岁退休,25年后的全社会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就会由目前的平均73岁(2005年数据)增加为80岁,如果只是按照目前平均余命规划退休金,等到退休时就会面临可能活太久、退休金不够用的风险。
退休后花费可能更多
一般我们在预估退休金需求时,总是将退休后的支出需求估计为比退休前要低一些。因为觉得退休后由于不上班了,每天的交通费用,还有一些置装费、就餐费肯定要减少,而且退休后人们总是会过起更加简朴的生活,每个月支出肯定会降到,退休金能达到退休前支出或收入的一定比例也就够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其实现在老人退休后都纷纷开展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比如,参加各类兴趣班和学习班,到社区和社会中去做义工,实现自己工作期间未能实现的理想等等,有时甚至出现老年人花销比在职者更高的情况。
而且,由于老年人退休后,拥有充裕的时间,花钱的机会其实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变多,例如到处遊山玩水,甚至进行环球旅行。
有专家指出,退休后的花费其实也很高。特别是退休开始后的前十年,由于老人那时候身体还比较健康,精力也还比较旺盛,对各类事物的兴趣也还依旧,这期间他们的花费可能会将原有养老储蓄的50%立刻花掉。关键的是,这期间老人如果身体健康,他们对未来的生活风险没有预估,因此花费一下子就上去了。如果年轻时没有将老年生活所需费用规划得高一些,储备得多一些,很可能将来不够用。
以上三种情况,是造成退休金存不够、所得替代率必须大幅拉高的主因。而如果想要将来没有退休金不足的烦恼,那么在职期间就该用“退休后的可能花费”做预算基础,而不是将“退休前的所得”作为退休金累积的计算依据。
因此,目前正在进行退休规划的上班族,必须要赶紧确立以下两个重要观念。
用支出预估合理退休金
首先是不能用退休前的收入来预估日后的生活费用,而应该改以“退休首年度需要的生活花费”作为退休金储备计算的基准。大家可以用目前的生活消费形态去推算估计,并且列表计算,这样可以得到比较实际的预期数据。
我们发现,一般人在估算退休后预期生活费用会比较低,因为往往是用“删减法”,例如以目前的每月支出减掉应该已经偿还的房贷、子女教育费用、孝养费等,只留下食衣住行需要的基本支出,却忽略了退休生活中会大大增加的医疗和娱乐等费用。
因此,除了基本生活费外,我们可以在支出表上增加一栏“优质生活费用”。譬如参加高尔夫球俱乐部、志愿者团体的会员费、国内和海外旅游的费用等等。支出表的费用列得愈详细、退休金的误差会愈小。
退休后继续理财抗通胀
一个完善的退休规划,应该先从了解退休时需要的费用开始计算,最后才是依照设定的目标,选择对应的投资工具。
许多准退休族以为退休准备只需做到退休的前一天就好了,其实退休后可能有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费用花费期,退休前储备的资金必须在退休后继续进行理财,才能让这份资金“永葆所需”,让老人可以从中提领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财富。
我们看看传统的退休规划都是怎么做的。一般老人都是采取“存本取息”的方式,也就是存到一笔“老本”,将这笔钱放在定存或债券中,领取孳息用于日常的基本开销。但是这样的规划方式,一旦遇上了定存利率降到只剩1%、2%的低息年代,只靠利息收入的退休族,生活费势必紧缩,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理想的退休金规划应该是在退休后能够长期“本息摊还”。也就说,退休前累积的本金,应该再进行稳健投资,除了能够应付长达25~40年的生活支出外,如果投资得当,靠着增加的投资收益,也不用担心退休金会不够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突发的大笔支出,如生大病或者需要支援子女等,也不必慌张。
影响退休金是否足够的隐形杀手,其实是通货膨胀。很多人退休后担心“活得太久”,退休金不够用,就在于长期的通货膨胀会侵蚀退休前已经储备好的那笔“养老钱”。因此退休后的理财,在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应该要具有稳健又能抗通货膨胀的特性。
同时,因为“人算不如天算”,退休几十年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特殊事件,没有在预先计划中。为此,我们建议,退休规划的实质必须是一种动态的计划,可以随着消费形态、投资趋势随时调整。而眼前的你必须调整的,可能就是传统的退休金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