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精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三个物理量是同学们初学高中物理时经常混淆的知识点,下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一、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理解
  l.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通过的位移与产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公式:v=△x/△t。(△x表示位移,△t表示发生该段位移所用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平均速度的单位是m/s,常刚的单位还有km/h,其中lm/s=3.6km/h。
  (4)平均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要明确下面几点:
  ①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通过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②平均速度粗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例如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9.58s这个不可思议的成绩获得柏林世锦赛百米冠军,他的平均速度是10.44m/s,这个数值反映的是他在整个100 m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代表每1 s内通过的位移都是10.44m。
  ③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④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首先要搞清求哪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在博尔特百米比赛的实例中,运动员在100m内的平均速度是10.44 m/s,然而他在前50 m和后50 m的平均速度却不是l0.44 m/s。由于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起跑,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一般小于后50 m的平均速度。同样道理,运动员在每个10 m或20 m内的平均速度也各不相同。
  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汁算平均速度,勿望文生义,用物体先后几个速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物体的平均速度。
  ⑥由于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问内位移相等,所以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2.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
  (2)公式:v=△x/△t(△t→0)。(△x表示位移,△t表示发生该段位移所用时间)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瞬时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单位还有km/h,其中1m/s=3.6km/h。
  (4)瞬时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反映了物体此刻的运动快慢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物体当前的运动方向。如果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就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5)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要明确下面几点:
  ①通常把瞬时速度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②从理论上讲,瞬时速度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因此,瞬时速度是理想状态的物理量。
  ③速度具有瞬时性,一般提到的速度郁足指瞬时速度,它反映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所谓匀速运动,实际上是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
  ④变换参考系时,同一物体的速度对不同参考系而言是不同的。
  ⑤在x-t图像中,某时刻的速度等于此时刻所对应的图线的斜率。
  ⑥真正的瞬时速度无法测量,在实际操作中,瞬时速度的测量都是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于瞬时速度。
  3.平均速率。
  (1)定义: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产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率。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平均速率的单位是m/s,常用的单位还有km/h,其中1 m/s=3.6 km/h。
  (3)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和区别:
  二、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应用
  例1 图1所示的为A、B、C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1内,下列说法正确的()。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B.A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B和C的平均速率相等
  解析 由图像可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方向不变的变速直线运动,A先做与B、C同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接着做与B.C方向相同的变速直线运动,最后做与B、C方向相反的变速直线运动。由于A、B、C三个物体在t1内发生的位移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三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A正确;由于B、C在时间t1内运动的路程相等,则这两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故选项D正确。答案为A、D。
  说明:错选B或C的原因有二:①将位移 时间图像当作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得出A的路程比C的长,C的比B的长,认为平均速率即为平均速度的大小,错选B;②把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混淆,错选C。事实上s-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中C的斜率一直在变,说明C的速度在变化,但其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即C一直在做直线运动。
  跟踪练习:
  1.下列所说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44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经提速后,动车组的速度达到300 km/h
  C.上班高峰期,由于堵车,小明的车速仅为1.3 m/s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为()。
  答案:1.BC 2.D
其他文献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同学们首先接触到的作用力。熟练掌握三种力的性质和分析方法是学习的基本要求。不少同学在理解文本、明确方法和抓住关键等方面存在不少学习障碍,下面结合例子进行讨论。  一、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  例1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摘 要】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教师教学行为有效开展的基础,开展基本功比赛能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以赛促训、以赛促研、以赛促思,借助教师基本功竞赛开展团队合作、网络研讨、选手互评,推进区域内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青年教师;以赛促研;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4-0062-03
一、选择题1.我们用水平力拉一个很重的箱子,可箱子还保持静止,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选项是()。A.根据F=ma可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艺术;标新立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5-0046-02  胡老师是我高三时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他瘦瘦高高的,戴着一副眼镜,喜欢穿西服和白衬衫,看起来很斯文。可谁能想到这样斯文的胡老师原来是体育生出身,而且包揽了自工作以来每年校运动会教师组长跑与短跑的冠军。或许是受曾经体育生经历的影响,胡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班级管
目的观察品管圈降低心内科血标本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心内科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降低了
惯性是牛顿第一定律中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有些同学在学习惯性时存在着多种误区,下面列举最常见的几点进行分析。一、误认为惯性可以克服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公交车
<正> 本文采用表格一目了然的形式,阐述怎样综合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途径。全文共列5个表格,表1、表2、表3表明了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
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也是关键之一。同学们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掌握下面几个问题。  一、一个原则  受力分析的原则是只考虑别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而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不能把研究对象受到的作用力与该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如:放在桌面的物体受到的是桌面的支持力,而不能把它对桌面的压力看成是物体所受的力。  二、两种方法  1.研究对象的整体法与
HACCP是一个以预防食品安全为基础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并且被国家权威机构认为是控制食品引起的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它适用于鉴别影响食品安全的微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因素的
期刊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人们对于社会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如今,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查看到新闻,加上网络上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