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互联网+”潮头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t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00多年前,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60多年前,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今天,浩荡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孕育着第四次工业革命。
  宿迁,置身“互联网+”的风口,敞开向世界开放的大门,呼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座“中国创业之城”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创业的簇新梦想,在千家万户扎根、成长;宿迁人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智慧,书写着令人瞩目的网络创业传奇。
  ——起步早。从2007年开始装宽带在网上销售花木起步,到2009年电商发展初具规模,2012年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网络创业遍地开花。
  ——势头猛。2014年,全市正常经营网店3.2万家,网络销售额45亿元,同比猛增230%;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分别增长202.8%、99.7%,均超过苏北其它四市总和。
  ——带动强。互联网创业既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又促进了大量的人员就业。2014年,网络创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万人。网络基础设施、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建设等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
  ——影响大。全市拥有4个中国“淘宝村”、3个省级“电商示范村”,荣获“中国创业之城”称号。一大批宿迁的地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网络创业的宿迁品牌享誉海内外。
  一、从“创业文化”到“创业实践”——先行先试点燃激情
  这是一个崇尚创业、创新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人皆可成才、梦想成真的时代。感应时代脉搏,勇于开拓创新,“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宿迁城市精神,激发出蓬勃的力量。让群众对网络创业不再“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让每个人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点燃万众创新激情,激荡大众创业梦想,在这片流溢着汉风楚韵的大地上,互联网“大众创业”正蔚然成风。
  化劣势为优势,把文化引领作为创业实践的先导。宿迁既不靠海,也不临江,既无矿藏,也无山林,经济基础薄弱,但历史文化悠久,创业文化浓厚。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创业理念,以创新发展构筑跨越赶超新优势。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网络创业知识、扶持政策,激发各个层面的网络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典型带动。通过典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全民创业引导功能,先后组织“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和“金种子”网络创业等各类创业之星评比表彰,启发和促动各类群体解放思想、投身实践。活动促进。利用全民创业活动月、创业文化节、创业培训月、创业指导服务周等形式,让创业的思想观念扩散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全市形成了崇尚网络创业、支持网络创业、服务网络创业的浓厚氛围。
  敢创业求变迁,将网络创业纳入全市发展重点。网络创业,宿迁有基础有传统有潜力。有底气动力充足。2012年宿迁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明确提出将网络创业文化建设向创业实践转变,启动实施“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见事早先行先试。新常态下,宿迁人审时度势,及早把网络创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在网络创业集聚上创新突破,鼓励引导更多创业者在网上开店,在线销售商品,形成网络创业的浓厚氛围。率先制定制度体系。2014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网络创业工作推进会,专题部署网络创业工作,并制定出台了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财政、金融、国土等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促进网络创业的制度体系。
  抓机遇勇担当,让组织推动成为创业发展的保障。市委书记魏国强认为,网络时代地球是平的,产业梯次发展、后发地区只能依靠先发地区转移辐射的发展模式正被打破。宿迁快人一步,抢搭网络经济头班车,踏上转型发展创新路。强化组织推动。建立市网络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创业培训、载体建设、主题活动等工作进行部署。市、县(区)专设网创办,各镇、村(社区)设专人负责。加大考核力度。把网络创业工作作为加分项目纳入全市目标考核,每月通报一次推进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督查,严格兑现奖惩。加强网络创业诚信和运营监管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在落实上建立目标管理、压力传递机制,在载体上建立项目推进、督查协调机制,在服务上建立部门负责、联动共抓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努力打造“创业、乐业、兴业”众创空间。
  二、从“东奔西跑”到“在家淘宝”——网络创业风生水起
  在网络经济时代,看一个地区经济有没有活力,主要看这里的商业活动与互联网的距离。宿迁,正是一个与网络零距离的城市。这里,每190人就有1家网店,每20人就有1人吃网络饭。全新的互联网思维,低成本、小风险、大潜力的网络创业模式,强有力的政府推动,让570万宿迁儿女乘着互联网经济的强劲东风,链接世界、触摸梦想、点击成功。
  市场开发倒逼网络创业。打破市场瓶颈找出路。宿迁市农副产品丰富,却一度销路不畅,好产品卖不出去。面对市场制约,宿迁人不得不四处奔波找市场,并开始了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尝试。1999年,新河镇农民张庆大最早上网销售花木,成功之后带动同村600多户花农开办300多家网店,去年网上销售1亿多元。花木网络销售的成功,也为其它地产品的销售打开了市场大门。拓展网络市场强实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群众参与网络创业,推动“草根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沭阳县依托47万亩花木资源优势,发展各种涉农类网店6500多家,推动现代农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让更多花木和涉农产品实现网络销售,从大市场延伸到千家万户。开辟网络市场新空间。把全市优质资源与互联网捆绑起来,探索开拓市场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也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色产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如网络创业传奇人物耿巍,自创品牌在网上开店卖瘦腿袜,年销售收入1.5亿元,成为宿迁网店老大。
  转型发展倒逼网络创业。网络创业助推产业转型。曾经,耿车镇从事塑料回收加工的家庭作坊铺天盖地,污染严重。面对产业转型的压力,全镇瞄准网络创业,让本地产品借互联网翅膀销向全国,打造出特色网络创业品牌,在新常态下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垃圾场”变身“淘宝村”。大众村曾是有名的“垃圾村”。近年来发展“互联网+创意家具”,全村936户有352户开网店,年网上销售板材家具超20亿元,荣获全国首批“淘宝村”和江苏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荣誉称号。网络创业走向低碳环保。耿车的凤凰涅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网络创业,无污染,低碳环保,一根网线、一个鼠标通天下,坐在家中能赚钱,堪称绿色环保新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集聚发展倒逼网络创业。打造“生态圈”。按照“市场主导+自建平台+政府推动”的思路,泗洪县建设了网络创业产业园,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培训、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兴智慧产业实验区、电子商务集聚区、网货供应公共服务平台、特色产品O2O体验馆、区域网络创业培训中心和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构筑全程无缝对接的“电子商务生态圈”。串起“产业链”。从小淘宝店到大网络销售,宿迁网络创业如雨后春笋,延伸了传统产业链条,形成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互联网+制造”、“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集聚“新能量”。通过规划、政策、制度引领,实现网络创业集聚化发展、产业化融合、社会化推动,形成市县有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园、乡镇有网络创业园、村村有网络创业点的格局。如沭阳县20万平米的苏奥电子商务产业园第一期工程年底将投入运营。宿豫区40多万平方米的网络创业园也在规划建设之中。
  三、从“传统农业”到“互联网+农业”——两翼齐飞助力转型
  “互联网+”,让宿迁这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一跃和世界上所有城市都站在了同一平台上、同一起跑线前。借助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两只翅膀,宿迁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以大带小抱团发展。大户引领。针对农村网络创业户小而散的现状,宿迁研究网络创业户规模、区位和产业特色,培育网络创业中心户。以中心户带动5-10户抱团发展,既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又实现共同抵御风险,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互联网的纽带下,网络创业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组织起来。目前中心户发展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合作共赢。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京东与宿豫区合作设立163个农村电商合作店,今年将加速在宿城、沭阳等县区布点。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项目已在泗洪县率先启动。现在,几乎村村都在深度“触网”,用互联网采购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集聚发展。2014年首创生态型家庭农场集群,这是互联网催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产物,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全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4个生态型家庭农场集群,各集群计划分别培育20个以上家庭农场,实现集中办公、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实体加虚拟融合发展。引导上网经营。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引导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开设虚拟网店,从事线上交易,获得收益后再完善线下实体,实现线上线下相互促进。80后潘裴回乡创业,将莲藕、荷叶深加工,上淘宝网销售,今年预计销售500万元、盈利180万元。实施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订”,线上线下相融合,发展生鲜农产品“网订店取”业务。按照“农户+网店+公司”,招引和集聚订制商品生产项目。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网络开发订制农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服务,拓宽销售市场。新河镇发展网店4500多家,从业1.8万人,实现花木网上年销售额6亿多元。探索营销机制。借助京东、淘宝等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和本土平台,探索建立“宿迁农产品网络大集”、“宿迁特产走全国”等营销机制,多渠道、广覆盖、深层次开展网络营销。开展“季节性宿迁农产品网络购物节”等活动,依托各种农产品实体型展会举办“网上农展会”。
  一村一品一店特色发展。宿迁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店”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方向,利用知名电商平台,通过网络购物方便群众,让本地特色产品上线销售,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一村培育一品。以村为单位,从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出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针对农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可复制性比较高的情况,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网上竞争能力。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79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品”累计达765个,认定“三品”产地面积比重达92.8%,居全省首位。一品做精一店。网上营销倒逼农业告别小农生产,催生生态、高效、规模现代农业,坚持做精产品和做精网店相结合。今年初,宿迁与京东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京东商城·宿迁馆,推动本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网上销售。目前,57家企业确定入驻。“沭阳花”、“泗阳树”、“泗洪蟹”、“宿豫鸡”、“宿城菜”等一批品牌产品特色彰显。一店集聚一“军”。营造更优创业环境,用活大学生村官群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培养一批高级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同济大学毕业生金磊放弃在安徽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带着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创建了江苏友明建材有限公司。
  四、从“政府启动”到“优化环境”——壮大主体拓展空间
  宿迁变政策洼地为改革空间,变地域竞争为市场竞争,围绕市场需求放大“互联网+”优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政策驱动、示范带动,以培育网络创业主体、壮大网络规模为重点,以完善服务为支撑,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局面。
  政府与社会互动,凝聚创业合力。宿迁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网络创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手抓政府的有效推动,一手抓社会的有效参与。加强网络创业的统筹组织和协调指导,各县(区)均成立网商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供培训、交流、咨询等服务。沭阳县创建“创业者+百盟物流园+县网络创业者协会”三方合作机制,由百盟物流园投资建设仓储用房,县网络创业者协会提供担保,创业者免费或优惠使用。各地定期举办网络创业技能大赛、投融资对接会、网络创业产品展等活动,对网络创业示范乡镇、示范村(居)和网络创业能手、诚信网络经营户、十佳网店等进行表彰奖励,“崇尚网络创业、投身网络创业、支持网络创业、服务网络创业”的浓厚氛围正在全市形成。
  减免与补贴并举,彰显政策力度。针对网络创业前期门槛高、融资难等问题,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实实在在投入真金白银,撬动网络创业大发展。财政资金支持实。市、县两级分别按不低于1500万元标准安排全民创业发展资金,其中70%以上用于网络创业园区和网络创业孵化中心建设补助、网络创业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等。初始网创扶持实。对初始创业者达到一定网络交易量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入驻各级网络创业园区、网络创业孵化中心的初始网络创业者,一年内实行“零租金”。对网络创业者新创办的年销售额达3000元以上的网店,电信部门减半收取当年宽带费用。网创载体建设实。优先保障网络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用地需求。对达到一定面积,整体入驻率超过80%的网络创业园区、网络创业孵化中心,按建筑面积给予主办主体适当补助,享受营业税奖励,连续扶持时间不少于3年;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享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鼓励支持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凡获得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财政扶持的,由本级财政按1∶1给予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减免税费奖励实。网络创业者新设立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所征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全额奖励给企业,后两年减半奖励。金融支持服务实。加大网络创业贷款规模,利率上浮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的30%。市、县设立的担保公司为网络创业者提供贷款担保,每年按担保额度的0.6%收取担保费。市、县统筹设立网络创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沭阳、泗洪分别推出了“电商贷”和“创业小钱包”,有效解决了网创融资难题。   培训与示范结合,提升网创能力。坚持把网络创业培训作为突破口,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创新网络创业培训模式,扩大网络创业培训范围,形成了系统、长效、规范、实用的网络创业培训新机制。突出网创培训。组织实施网络创业“百千万”培训计划,推广“面对面”、“手把手”的个性化培训方式,分类别分层次普及网络创业知识,培养网络创业实战型、应用型人才。2014年共组织各类培训、讲座超过400场,参加人员达3万人次以上,新增网店1.2万个。突出示范带动。择优选取100名网络创业带头人,建立网络创业带头人信息库,通过典型示范、能人带动、结对帮扶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网络创业带头人通过“一带多”形式,指导和带动周边人群参与网络创业。
  孵化与服务同步,拓宽创客空间。依托优质的服务载体,着力构建市、县、乡三级网络创业载体体系。在市创业中心上发力。建设中的市网络创业中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集技术支持、采购、销售、物流为一体,将成为市区范围内低成本、优服务、全要素、高效率的网络创业“众创空间”,年入驻孵化初始网络创业者200个。在县载体功能上提升。各县区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网络创业载体。沭阳蓝天商贸城孵化基地、泗阳西康电子商务创业园、缤纷泗洪网络创业产业园、宿城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等陆续投入使用,吸引了大批网络创业者入驻创业。在镇创业孵化上突破。今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全民创业园全部设立网络创业孵化中心,就近为网络创业提供创业便利条件。在服务质量上优化。设立市网络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网络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网创培训、网货展询等服务。建立适于网上销售的工业产品、农业地产品名录库,定期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并做好产品分类、供货量、产品渠道、价格优惠、产销对接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五、从“草根创业”到“万众创新”——面向未来培育创客
  宿迁网络创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但是从低端创业走向高端创业,从草根创业走向创客创业,路还很长,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面向未来,必须抢抓“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上新台阶。
  必须从低端创业走向高端创业。宿迁的实践告诉我们,同质的低端创业固然可以繁荣市场,但高端创业才是提升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质变跃迁的关键,才是创新活力的真正源泉。要在现有网络创业的基础上,创建集制度、政策、管理、运营、监管于一体的网络创业体系,遵循网络创业规律,放大“互联网+”优势;打破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打破行业界限,促进产业融合;满足用户潜在需求,创造新的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新兴业态为引领,推动网络创业由低端向高端迈进。当下,既要“盘活存量”,鼓励网络创业者向更高层级发展,开展创新活动、申请国家专利,也要“做大增量”,吸引更多人才创业,用更加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本地人留下来、外地人想过来,走出一条渐次递进发展的新路子。
  必须从单项创新走向系统创新。宿迁十多年前就在传统农业中进行了创业创新的探索,尝到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甜头,特别是互联网助推了创业创新的大发展。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互联网使用的便利化、大众化,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单项的技术创新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把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才能让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引擎,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必须从单纯电商走向产业融合。宿迁在网络创业中深深体会到,电子商务是一个充满无穷创新的新兴产物,既要有物流体系支撑,又要与产业深度融合,才能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要精准把握电子商务持续性创新的特点,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创新功能不健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线上线下相分离等问题。农业方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创业;制造业方面,依托电子商务,推进网络化制造和经营管理,加快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商贸流通方面,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通过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速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步伐。
  必须从政府为主走向市场拉动。宿迁人深知,管住政府的“手”,才能放开市场的“脚”;政府“有所不为”,市场才能“大有作为”。在互联网创业的启动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是,随着互联网创业的深入发展,既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有效作用,更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把政府意志与市场力量、行政手段与市场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过来,把创业环境营造起来,把优惠政策执行起来,把市场活力激发出来,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为。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换取企业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身在湖边心向海,弄潮勇向潮头立。昨天,宿迁奏响网创之歌,让创业热情激扬;今天,宿迁创业春潮涌动,让创业成就希望;明天,宿迁创新孵化梦想,让创业梦想绽放!
  (调研组成员:苗成斌、金雯、尤展、张宁、赵扬波)责任编辑:张 宁
其他文献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智聚力?江苏如何广开进贤之路?会后又如何进一步谋深谋远?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进行了专访,听听他对此次盛会和江苏人才发展有何见解。  记者: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召
期刊
“大风起兮云飞扬”。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荡气回肠,在华夏历史时空中激越飞扬。《大风歌》作为徐州文化的经典音符,述说着彭城大地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雄浑奔放的风采神韵。今天,徐州深挖文化“富矿”,把文化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战略位置,以“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成效),集全市之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高地,探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家乡,这句诗一直萦绕在心头。我出生在无锡,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經是58年了。小学到中学,我都在无锡读书。当时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书院里顾宪成先生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我们求学。  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
期刊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完成地区
期刊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国际社会对江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江苏?近年来,省委外宣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周边外宣等重大战略,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全省外宣资源,着力推动江苏特色文化走出去,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拓展平台渠道、扩大影响范围、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践探
期刊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昆山一直非常重视以文化人,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得到了新的启示。2015年新年伊始,我们推出了11项重点改革内容,其中文化建设就占两项,一项是加强公共资源整合,深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改革(涉及公共文化体育和教育服务资源有序向社会免费开放);另一项是有序推进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等改革(涉及建立健全面向新昆山人
期刊
3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公布,着力落实“足球进校园”,出台了“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推动成立大中小学校园足球队”等一系列举措;我省也将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计划建立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并将足球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如何认识“足球进校园”?我省的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得怎样?请听体教部门人士的相关解读。  夯实足球  “金字塔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思想,并为江苏“把脉指向”、“量体裁衣”,明确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不仅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总纲领,更是统领“建设新江苏”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建设新江苏”是
期刊
4月13日至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作出专题部署。  会议指出,前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的三项重点任务。去年底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肯定江苏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指出江苏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中低端,推动产业结
期刊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总书记这一讲话,着眼于时代背景和战略全局,不仅深刻揭示了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这一内在规律,而且明确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建设的主心骨,从而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