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影像展”北京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 ,www.photoshanghai.org)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Alexander Montague-Sparey、蒙哥马利及世界摄影组织主席Sandy Angus、著名策展人王璜生、摄影家荣荣等出席了北京发布会。发布会上,世界摄影组织及蒙哥马利隆重宣布上海艺术影像展将于2014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Photo Shanghai将齐聚来自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将近70家全球领先摄影画廊和艺术机构,旨在打造亚太区最为专业的国际艺术影像平台。届时将集中展出简·索得克、爱德华·伯汀斯基、尼克·布兰德、罗伯特·波利多里、彼得·林德伯格、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荒木經惟、森山大道、马丁·帕尔、史蒂夫·马格南、 塞巴斯蒂安·萨尔加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等诸多国际摄影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重点推出亚洲当代摄影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策划的“首届北京摄影艺术双年展”亦将在“上海艺术影像展”精彩亮相。
  担任本次展会总监的Alexander Montague-Sparey 是著名策展人和摄影专家,亦是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他表示:“能够担任‘上海艺术影像展’的总监,我感到十分荣幸,我非常激动可以将 从19 世纪、古典到新生代及当代知名艺术家最高水准的摄影作品带到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David Fahey,洛杉矶 Fahey/Klein Gallery 的创办人对参与此次活动评论道:“许多来自中国的摄影艺术家都很有才华,中国民间也对收藏摄影作品逐渐产生兴趣,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这一切。上海是世界最具活力和能量的城市之一,是举办本次展会的最佳地点。”
  Sandy Angus,ART HK(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联合创始人、现任蒙哥马利及世界摄影组织主席评论道:“在过去的十年里亚洲市场进一步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在此期间,摄影占据了当代艺术的很大一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摄影传统,摄影这一艺术媒介及在艺术界的位置也很受重视。‘上海艺术影像展’有机会得以依托亚太地区市场的兴趣顺利举办。”
  据主办方介绍,创办“上海艺术影像展”的目的在于响应亚太及周边地区受众对大众化及收藏性摄影作品日益增强的需求。展会中,来自全球各地的知名收藏家、摄影师及策展人如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等艺术界人士将通过Photo Talk项目开展一系列座谈研讨会。(S.station)
其他文献
就这样,浪荡子引领着奥特曼左转右拐,来到了一个奇异之所。  说它奇异,是因为这个地方虽然身处闹市,但却人烟稀少,就连嘈杂的人声都被屏蔽在外了。整条街道被头顶一个巨大透明的玻璃罩给罩着,阳光经由它的过滤,衰减了锐利,变得绵软疲沓,悠闲地在空中飘荡。或许是这光线的缘故,整个街道充溢着老旧的暖色调。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一些睡早觉的猫懒洋洋地横躺竖卧。“当啷”—远处偶尔传来铁皮罐子的空响声,随即又沉寂了
期刊
黄引在798“圣之空间”做的个展《作为崇高客体的信仰者》开幕之日,有一个观者站在《大炼钢铁》这幅画旁边很激动地告诉我,他经历过画中的那段历史,但他更为激动地向我指出画面中的一个“错误”,就是电杆上不应该站这么多的麻雀,理由是下面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麻雀应该早就吓飞了。  此观者说得对,也说得不对。按照现实生活经验,的确麻雀应该全被吓跑,黄引难道会在这种常识上犯错误?这让我想起宋徽宗曾指出孔雀上
期刊
来自体肤之痛的“百年孤独”  弗里达·卡罗:破损的身体之光  散发着魔幻现实主义魅力的拉美大陆,除了马尔克斯,也能让人想到摆脱了传统欧洲教义教条束缚下的法外之地—等等与“混乱”、“无序”、暴力、破坏、革命等一切的“负面词汇”。很不幸的,对于弗里达·卡罗的了解同样没能抛开这些刻板印象。不过,卡罗也将这些表象培育出了盛开在颓废大陆下的异样花朵。  终其一生,弗里达的身体都在病痛和灾祸所带来的伤害中渡过
期刊
鲁迅在《夜颂》一文中曾言:“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刘芯涛描绘的虽然都是暗夜的景观,也显示了他对夜幕的倾心,但他在作品中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个人情感的讲叙,而是将当代的都市生存境遇与个体的自我存在状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刘芯涛的作品从
期刊
我觉得实验艺术是以更自由、更特殊、同时也更直接的方式来介入现实和未知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旦附着太重太多的传统因素的话,其功能上的局限也就担当不了今天与未来的艺术。也正是绘画的固有属性,很多人不怎么费力的接近它。谈到“实验性”,90年代时,我的部分作品可能就有相对的“实验因素”,在对其他艺术形式借鉴中得以“复合”的可能,“复合”多指对装置、行为的借鉴等。以观念或意义去平衡某些语言的功能,对绘画而言还是
期刊
马列维奇与我  我迷上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的至上主义绘画是从北京到横滨之后,那是1988年。我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过马列维奇的作品,应该是出版物上,而真正站到马列维奇的那三幅“黑方块、黑十字和黑圆圈”作品面前, 是1992年在波恩新建成的当代艺术中心的开幕展上,那次德国之旅简直就是艺术的洗礼,那之后,在艺术的旅途上就再也没有迷惘
期刊
去巴黎一周,往返两天,实四天,两天在对话,最后两天约见人、看巴黎的美术馆及展览。先见了Ami先生,他在组织首届Asia Now博览会,这是巴黎第一个针对亚洲艺术的博览会,Ami很有信心和计划,要把这个新区域的艺术在巴黎开发出来,说起来,巴黎并不了解多少当代亚洲艺术。接着去看了Societe Generale(法国兴业银行)的艺术藏品展览,见了它的艺术藏品负责人,她们有意来中国展览她们的藏品。这家法
期刊
5月16日,“情凝厚土-曹新林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圆满开幕。展览展出的是著名油画家曹新林先生在60年的油画力作。展览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厚土苍生》,这些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包括画家的成名作《粉笔生涯》,以及《豫西老农》、《马车夫》、《老前辈》、《抬头望柳》、《一方水土》等名作。这些作品体现了画家为农民造像、为土地写照所付出的持续心力。在中国画坛30年来风起云涌、变化万端的文
期刊
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王艾,少年时期开始学习美术,却在诗歌与小说方面出道甚早,是整个九十年代汉语诗坛中“70后”的代表人物,然而王艾并不安分于写作状态,在我们知晓的当代艺术各种类型的互动及“跨界”的活动中,显得非常的活跃。从这些年频频亮相国内外艺术大展可以看出,这位在诗歌上颇有建树的诗人,其转型显得沉稳成熟,对绘画艺术独到的解决方法耐人寻味。  此次,绘通当代画廊举办“修习者”—王艾个展,策展人为诗人
期刊
5月23日,新绎空间带来了中国艺术家何晋渭与韩裔美国艺术家李承双个展—“存在即记忆”。这是新绎空间推出的首个中外艺术家双个展。  灰色调的展墙上精心排列着何晋渭的作品—《故乡行》系列油画。这不是简单的黑白款的老照片,一层白纱遮掩着整个画面,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时空感以及无限的乡愁。而韩裔美国艺术家李承作品十分亮丽,与何晋渭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扭曲的树干蓬勃生长。代表生命的树叶并不在枝条上,而是隐藏在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