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将包法利夫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主人公少女时代、婚姻时代以及成为情人时代三个阶段对其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该作品带来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解读爱玛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人物形象 现实意义 悲剧性命运
  福楼拜于1856年完成《包法利夫人》,时隔一百六十多年,在今天仍然被人们谈论着。它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而被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塑造了一位聪明、漂亮,渴望爱情,可怜而又可恨的女性形象——包法利夫人。她经历了从少女到包法利夫人再到情妇的角色转变。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遭到了高利贷的重压,直至积债如山,走投无路,最终服砒霜自尽。
   一.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爱玛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少女期、结婚期以及成为情人期。婚前,爱玛是一位农庄里面的女孩,她的父亲对他漠不关心,母亲在她15岁的时候去逝。嫁给包法利之后,她以为会拥有炙热的爱情,然而平淡无奇的婚姻让爱玛大失所望。于是,她开始追求爱情,先后成为莱昂和罗多夫的情人。
   1.少女时代:聪明、漂亮,渴望爱情
   爱玛出生在一个农庄,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到学校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并痴迷浪漫小说,她希望自己能够过上贵族生活并拥有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在修道院的生活是神秘且枯燥的,爱玛不仅没有束缚自己的思想行为,反而更加追求罗曼蒂克般的爱情。与夏尔第一次相遇是给卢奥老爹治疗腿伤时,夏尔看到爱玛的指甲白净,亮晶晶的,她美在那双眼睛,棕色的眼睛,但是看起来又像是乌黑的,她的头发乌黑而又光滑,盘在后面,只露出耳尖能看到。双唇丰满,俨然一个美少女的形象,并不像普通的农家少女那样不修边幅。爱玛是一个农家女孩,但身上却没有一丝丝的土气。这主要归因于家庭的教育以及她十三岁的时候,去修道院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但修道院繁琐枯燥的修身活动并没有约束爱玛的心性,反而使她更加叛逆,为日后的出轨埋下了伏笔。
   2.婚姻时代:沉闷、枯燥、生活没有激情
   当爱玛嫁给了包法利后,她才发现实际上的婚姻和她理想中的婚姻简直是天壤之别,她以为包法利是一个懂得浪漫,有情趣的男人,然而,她的丈夫包法利只懂得行医治病,根本不会制造什么烂漫,甚至木讷,这使少女时代对爱情充满幻想的爱玛异常失落。恰巧侯爵邀请他们夫妇去沃尔萨参加聚会,会上,有位叫做“子爵”的男士邀请包法利夫人跳舞,这让她心潮澎湃,她忘不了激动人心的沃尔萨之行。她怀念那晚的舞会,这使她产生了搬家的想法。离开托斯特对于夏尔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了可怜的妻子,他必须搬走。与会,他们决定搬到一个叫荣镇修道院的小城镇,开始新的生活。
   3.情人时代:耽于享受,沉迷借贷
   在荣镇,包法利夫人遇到了她的第一个情人,莱昂,虽然她此时已经怀孕了。但是她也毫不避讳,不久后,莱昂离开了,这使她大病一场。时光飞逝,她渐渐地忘记了莱昂。荣镇要开农业展览会了,会上,包法利夫人遇到了她第二个情人,罗多夫,这使得又一次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她渴望罗多夫带着她和女儿私奔,可罗多夫只是嘴上答应,心里面并不愿意。罗多夫给爱玛写了一封告别信就离开了。为此,爱玛再次大病一场。不久后,包法利夫人身体好转,夏尔带她去卢昂看戏,再次与莱昂相遇,为了延续两人的情感超额消费,而巨额的欠债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后,爱玛选择服下毒药,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想到:“我睡过去就万事皆休了!”一切背信弃义的行为,无穷无尽的欲望都不再与她有关了。[1]
   二.爱玛人物形象成因
   爱玛从一个少女,成为包法利夫人,再成为莱昂和罗多夫的情人,游走在三个男人之间,但最终没有善终,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自身性格原因,家庭环境原因,社會原因。
   1.性格原因:贪慕虚荣,金钱至上
   贪慕虚荣是导致爱玛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她的家庭,无论是她父亲,还是丈夫,他们的财力,都无法满足她对金钱的欲望,而她却不以为然,热衷于高消费,名牌货。为了满足和情人的高品质生活,她不惜借高利贷,一张张账单也随之而来,从1000法郎到8000法郎,渐渐地,她知道还不起了,于是变卖家当,四处借钱,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她,情人也不愿意帮她偿还债务,最终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福楼拜也承认:“这是一个有些变坏了的性格,一个属于虚伪的情感的女人。大家都认为我喜欢这样的现实,其实我厌恶这种现实。正因为我讨厌它才写了这部小说。”[2]
   2.社会原因:父权文化体制的主宰
   19世纪的法国依然是男性为主宰的父权文化体制压抑着妇女,妇女地位低下,她们没有自由的思想,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她们被视为男人们的附属或“他者”。爱玛接受过修道院良好的教育,天生就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她努力为她的这份气质寻找展现的舞台,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她不仅不屈服,反而显示出一种反抗精神。即使是死,也不愿意沦为出卖灵魂的金钱交易的工具,更不愿意向男权社会妥协。她对公证人说:“先生,您太卑鄙了,您乘人之危!我是来求您的,但不是来卖身的。”福氏也借位说: “爱玛想,她终于要告别了,告别一切欺诈和卑鄙,告别折磨她的一切贪欲。”[3]
   3.家庭原因:成长环境的不幸
   爱玛的父亲是一位农场主,对爱玛很少关心,几乎不过问她的生活,在爱玛母亲去世之后,爱玛曾对其父亲说,等她死后,希望和她的母亲埋葬在一起。由于母亲的离世,爱玛马上变得冷淡,对功课也不认真,她开始讨厌去上教堂的课以及与之相随的规章制度,渐渐地她厌倦了乡村生活,又渴望回到教堂,她一直在想,我应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名字响亮而又动听。但是,这些地方几乎只在小说中存在,她渴望摆脱家庭对她的控制,想独立生活,想去巴黎,想当富太太。然而父权文化体系下的她始终摆脱不了目前的困境。    三.爱玛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纵观爱玛一生不幸的遭遇,可以看出她虽然是一个失败的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她也是成功的。说她失败,是因为她的婚姻是不幸的,遇到的三个男人,除了夏尔是真心爱她的,其它的都是对她别有所图,然而她对夏尔却没有多少爱。说她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是因为她敢于向“永恒的女性美德”发出挑战,女性意识也逐渐苏醒。渴望爱与被爱,渴求两性的平等。所以说,福楼拜塑造的包法利夫人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人物形象。
   1.挑战男权社会
   包法利夫人在少女时代期间,就想摆脱父亲对她的控制,她想要独立,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等她嫁给包法利之后,她可以控制自己了,丈夫对她也不加以限制,她有了和情人偷情约会的机会,但是她依旧是偷偷摸摸的,她始终不敢与丈夫吐露自己的心声,使得她成了莱昂和罗多夫的掌中玩物,依旧在男权社会里面艰难地生存着,想要打破这种现状,却始终不能如己所愿。
   2.唤醒女性意识
   当爱玛不能从丈夫包法利那里得到罗曼蒂克般的爱情,她的女性意识逐渐苏醒了。既然丈夫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可以自己去追求,去争取。于是她两番出轨,想要获得独立的女性地位,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可以过上贵族太太的生活。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追求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美好的爱情本没有错,是合乎情理的,但她却因此背上了高利贷,使得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而不能自拔,最终,走向了人生的毁灭。
   3.渴求两性平等
   爱玛希望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宣示自我婚姻,不愿受到世俗的摆布,在明知自己已经是有夫之妇的情况下,依旧交往了两个情人,她用这种方式来换取两性的平等,显然是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最終是会被社会所唾弃。她错误的生活方式和爱情观念客观上也使得她对两性生活产生了依赖。
   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爱玛的渴望真爱、希望获得幸福,过上贵族社会的生活。但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不现实状态,由于爱玛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总是希望得到关注与爱。实际上,爱玛从未爱上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她所追求的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虚幻的恋爱对象。因此,她的悲剧不是偶尔的,而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罗国林,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宋新军.沉溺与飞升——女性自觉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14.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红色文献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开展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学界对红色文献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研究还不系统。文章对红色文献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的实施框架,认为图书馆红色文献阅读推广呈现出在红色空间建设中提升服务体验、在红色资源建设中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在红色活动开展中拓展合作机构及领域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红色文
内容摘要:2014年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推广以来,得到了教育界人士广泛关注,其体现的教育价值日益丰富。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文秘专业特点和中职学生发展规律,在分析中职文秘现状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以匠心育人、产教融合”的课程定位、“聚焦专业技能,熔铸专业精神”的课程结构,及“素养为本、全人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职文秘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为中职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
内容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增长。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呈现着不断加强的趋势。人才强国战略成为我国目前重要的战略部署。如今,传统形式的教育方式渐渐的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大众对教育教学的要求,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之余,青少年宫的学习不仅仅可以帮助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在课堂之外对知识进行良好的扩充。因此,我国在重视课堂教育的同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体制改革中着重强调了高校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的需求,对高校而言,声乐表演专业则是必不可少的,然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的关键时刻,廖道明走马上任保康县扶贫办主任。  从那一刻起,廖道明的工作状态就是马不停蹄、日拼夜战,时刻在与时间赛跑。  保康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省深度贫困县和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贫困发生率高达53.6%。保康能不能如期脱贫,是摆在保康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扶贫办主任,廖道明深感压力重于泰山。  2016年春节前,县委主要领导明确告知廖道明,春节后上班
期刊
内容摘要:陈思诚导演在电影《唐人街探案3》中,延续了喜剧加探案的電影模式,同时又加入新的思想元素,首次以喜剧的模式将反战思想托出,并在其中穿插一系列有关人性抉择的问题,供电影主人公和观众选择。影片在情节构思、主题设置以及音乐的运用上,相比前两部《唐人街探案》都有新的发展和升华,尤其是将战争遗孤问题拉入观众视野,赋予了《唐人街探案3》新的主题内蕴。   关键词:《唐人街探案》 喜剧 悲剧 战争遗孤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纲领性文件,对新时代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施都提出了新要求。基于2003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探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继承、完善和发展,有助于了解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动态和方向,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课标中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版 2003版 继承与完善  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基本规范,是管理和评价各门课程的基础,
内容摘要:《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经典著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关于嫉妒和诱惑,爱恨和毁灭的悲剧故事,其中所体现的悲剧内涵意蕴深刻,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真实、大放异彩的文学形象,尤其是奥赛罗性格特征的复杂性,为人物注入了深刻而饱满的灵魂,震撼拷问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从人物的冲突和矛盾抽丝剥茧地探寻奥赛罗性格的多层二重性,旨在深入认识人物和作品背后更为丰富的时代
各位嘉宾、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  在清明这个寄托哀思的节日里,我们在陈家老屋召开首届清明祭祖大会,隆重而庄严的祭奠我们的先祖,其目的就是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谋划家族的发展大计。在这里,让我再一次向今天前来参加祭祖大会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站在这里,我们要高兴地告慰先祖,天星陈姓已经枝繁叶茂,兴旺发达。从进山祖开基立业以来,历经十一代,
期刊
内容摘要:狄更斯对老舍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他们都有幽默夸张的语言风格,都重点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作品中都蕴含人道主义思想。但老舍在受到狄更斯影响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狄更斯 老舍 夸张幽默 底层人物 人道主义   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各项弊端也逐渐显露。狄更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