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现实的多重镜像

来源 :特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移民生活的小说颇多,作者们大多聚焦于移民的个人际遇,或者侧重描写移民与本土文化的对立、融合。春马绕过了这些陈旧的命题,将移民问题放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下进行探讨。
  《劳裟的清晨和乌鸦》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中氤氲着的日式美学。春马在日本浸淫多年,对日式美学和日式思想都有较常人更为深刻的体悟。小说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提供了完整而巧妙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说,小说的外在是以一个中国男人的视角对日本生活的打量。但此篇文章的叙述主体“我”却是一个日本女性,内里是日本女人对中国移民的观察,文章恰是通过日本女人来反映日本生活的状况。现实与虚构当中的国别、性别经过混淆,构成一组独特的镜像,让作品更具有值得玩味的空间。
  此篇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文化差异或者对移民群体的简单描摹上。作品在两个独特个体劳裟和小李当中找到了共通点—孤独与不安。某种程度上,她们都属于社会的边缘群体。也正因为如此,当劳裟遇到泰国男孩勇時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并把他介绍到店里打工。但与此同时,她始终瞧不起年纪大未婚的佐川,当她与佐川走在一起时,她深怕别人会以异样的眼光打量她。而当佐川交上男朋友时,她心底又莫名燃起妒火。小说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出他人在劳裟心目中地位与阶级。这是此篇小说当中的另外一组镜像,通过它,读者能清晰地看到小李在劳裟心目中的位置—她们虽然相像,但作为移民的小李始终不如劳裟。而劳裟对于小李的帮助,与其说是善良不如说是一种怜悯。当把移民群体问题放在“罪孽与欲望”的大背景下观察时,作品便已经超越了移民小说陈旧的桎梏。
  阅读这篇小说,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冷漠与寡淡,劳裟甚至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如果我不叫他一声父亲,大可不必在乎他是怎样死在家中的”,甚至她都没有将父亲的死讯告诉叔父。但恰恰是在女主人公的叙述当中,读者处处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父亲”在劳裟内心成为某种符号,这点在小李对于自己母亲的叙述当中可以看出端倪。父亲是劳裟想要依赖,但实际上却没有办法依赖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劳裟时常梦见父亲,“莫名的恐惧。父亲去世给我留下的除了悲伤还有遗憾,和另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文章当中的劳裟始终渴望与他人构建一种稳定而热诚的关系,但或许因为自卑,或许因为害怕失去,她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这点从她对待铃木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端倪。她从一开始的厌烦,到因为铃木的殷勤而被动接受,再到后来不能忍受失去而痛苦。劳裟的冷漠与寡淡可以看作是她的伪装色,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外表的伪装和内心的真实又形成另外一组镜像,让作品有了更加多元的指向。
  此篇小说的另外一组镜像是善与恶的拉锯。小说当中,父亲希望好友松田尽早把松田夫人“克死”,好让松田体会一把丧妻之痛。从这个小恶开始,此篇文章便充斥着对于恶意的深入描绘。小李为了尽早离婚而折磨现任丈夫市川。到后来和铃木混在一处,不仅伤害了前任丈夫刘兵还伤害了好友劳裟。而劳裟为了换取小李的信任而对她的帮助,从一开始就以牺牲市川和铃木为代价。那时,她已经把小李当作朋友,所以才会担心“说不定我们突然哪一天也会断了联系”。只不过,她没想到,小李和铃木会背叛她。最终劳裟选择了告密,将一切毁掉。此时劳裟对小李说的“我是看你太不幸福了”非常值得读者玩味。可也恰恰是劳裟未泯灭的良知,一遍又一遍地折磨着她。善与恶的相互映衬,使得这篇小说充满了情感张力。
  在此篇文章中,作者利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塑造出一个多重的镜像世界,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考疆域。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当中的意象,无论是“乌鸦”还是“清晨”都有鲜明而深刻的意蕴。
  (栏目责编:王建淳)
其他文献
妻子苏晴在厨房弯腰清理一块污迹。挺大的一块,看不出是什么,像油漆又像油迹又像瓷砖本身的缺陷。抹布没用,苏晴改用刀片,“呲擦呲擦”。刀片也没用,汗水沁出她的额头,流挂在皱起的眉头上,亮晶晶的。郑若木洗完脸吃过早餐帮着收捡,他发现这套新租不久的农民房跟住过的前几套布局几乎相同,床和椅子都长得一样,床是变形的铁架子床,椅子是塑料高凳椅。换房前,他和苏晴商量找个离新公司近点的、条件好点的,还特意来看了看,
期刊
我今年46岁,患口疮已经两年了,有时疼得让人难以入眠。服用过不少中、西药物,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两个月前,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一个偏方———绿豆蛋花汤,我试着用此汤治疗了数天,患处不痛了。连续治疗了两个多月,我的病基本痊愈,到现在也没有复发。此方的制用法是:取绿豆70克,将其放入陶罐内,用冷水浸泡10分钟,然后用大火煮1~5分钟(不宜久煮,无需把绿豆煮熟),此时取鸡蛋一枚,将其打入碗内搅拌均匀,最后用
期刊
田国霖,男,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写作。曾发表《生意门》《人事》《不这样又能怎样》《在别墅里种菜》《星级酒店》等。有作品获奖。在某国企工作。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一  会议打破常规,不在会议室,在饭堂。  老耿走进来,用手捂住半边耳朵,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径直迈向为他摆放的座位,样子有些滑稽。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聚集成光束,照亮了一张焦灼而憔悴的脸。  我并不想开这个会,大家心里清楚。老耿坐下来便讲,语调
期刊
在美国,死亡一般被认为是非常隐私的事情。长期以来,死亡的悲伤都是静寂的,如今,因特网却赋予祭奠活动新的语言和空间。  记录母亲最后的日子  61岁的西蒙作为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在母亲身体越来越糟糕的情况下,决定用140字以内的推特信息,记录下她最后的日子和自己的感受。  “心率降低了,我的心破碎了。”西蒙从他生命垂危的84岁老母亲病床边发回现场直播,记录下母亲给他的最后教导,描述他的
期刊
吝啬鬼爱钱如命,一生辛苦劳作,从不乱花一分钱。临死时,他嘱咐妻子说:“听着,我死后,希望你把所有的钱放进棺材里,让我在阴间和来世用。”  看到妻子有点犹豫,吝啬鬼生气地说:“我就这么一点小小要求,如果你不答应,我死也不会瞑目的,到时候我变成鬼也要把钱拿走。”妻子含泪答应说:“放心好了,我会都给你的。”  吝啬鬼还是不放心,叫来律师和好朋友,让妻子当场写下保证书。当妻子在保证书上签上名字时,吝啬鬼手
期刊
印度教徒结婚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新郎新娘的父母为操办婚事弄得精疲力竭,家财耗尽,希望自家的风头盖过别人。  大哥早就结婚,长辈们决定让大我两岁的二哥、大我一岁左右的堂兄,再加上我,三个人一块儿成婚。这样既可以风风光光大办一场,花费还相对较少。  当时,在我的观念里,结婚没有什么特别,无非是穿漂亮的衣服、打鼓奏乐、迎接新娘、大摆宴席以及和一个陌生的女孩一块玩耍而已,肉体的欲望后来才有。我和二哥从拉奇科
期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别的文艺节目,只能看样板戏。八个样板戏听了一遍又一遍,国人也都腻烦了。不能公开反对,渐渐地,全国上下编派了不少关于样板戏的笑话。  我记得有几个段子传说较多。  一家剧团演出《红灯记》,演李玉和的演员太高,演李铁梅的太低,李玉和出门,铁梅要给爹戴上围巾,不料李玉和低头弯腰,铁梅抡起围巾怎么也够不着,戴不上。李玉和只好临场发挥,接过围巾说:“还是自己来吧。毛主席说要自力更生嘛!
期刊
格言诗  说出来的全是废话  没有说出来的才是  真理  就像今夜  月亮高高挂在天上  而黑暗  飘浮在无所不在的  空气中  结局  到了那边  要保持你的灰色面孔  要强调  我们是受过  正规影子戏教育的人  到了那边  不要随意摇晃树上的鸟  一千棵树上生活着  一千只鸟  每只鸟都对应着一个  截然不同的  结局  其中有很多是你  不想要的  我写作  我写作  破坏了我自身的完整 
期刊
黑瞳的诗  不用烛  慢慢走向你  用踏过刀尖的脚安置火种  一呼一吸  风扇似的胸膛  不肯停歇  你望着我  从你的眼睛到地平线  地平线到我之间  开始着火  这一次你有把握  火可以烧很久  我们步入海水  仍感温热  刀  我看着你站在离我  两米远的地方  玩刀  已经很久了  刀在你的手里  耍着把式  刀尖对准你的手  推进推出  我捂住自己的嘴巴  不走过去,提防着它  我歹念刚
期刊
那些无名的……  不能把雨滴叫做鼠尾草。  也不能把豹子叫做闪电。  每一道山梁应该有各自的名字  每一朵花也该有它的宿命。  金字塔的建造者。  出现在鏡头中的喇嘛。  冤死的百姓、将军的后裔。  火车掠过的坟冢……  还有那内心深处开出了思念的红花  却不知该献给谁。  此时我刚从甘南回来  那天空的蓝,使我浑身哆嗦。  呵!世上还有那么多无名的  都被魔法压在了石头里。  夜宿三坡镇  我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