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学工作越来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改变。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的培养,学生虽然能够背过一些史实,但是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不强,当高考中的题目融合了过多内容,学生就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导致出错。本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方法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点,传统的教学课堂正在发生变化。在教学目标上,教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性理解和思维,让学生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学会应用。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 关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和记住知识,不是应付考试,而是真正对知识吸收、运用并且融会贯通。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说,培养学科素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历史,并且能够独立地去解释历史,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但学会历史知识,还要从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去给学生讲史实,讲名称,用数轴给学生划分时代和事件,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会让教师越练越熟悉,但是学生记忆情况不佳,缺乏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空间和时间概念也不强,很难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缺乏辩证思想。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每一专题的内容似乎都有一个主题,而且看上去没有太多关联,然而实际上都是对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解读,要想培养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就要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融会贯通起来,树立时空观念,能够清楚明白每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并且找到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够做到具备明确的时空观念。历史时空观念不但要求学生要对历史时期划分清楚,还要在头脑当中建立地图,明确不同的区域,对历史序列、年表等信息综合起来。历史是前人记录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客观的思维方式,在看待历史事件时,也能秉持正确的态度,从而对历史事件给予正确、客观的分析,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辩证思考,明确学习历史的价值。
二、 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这样才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观,教师应该对每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进行研究,根据高考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的目的性逐步增强。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以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的内容为基准,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更加侧重知识的传授,并未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學习过程中,受到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逐渐培养出来的,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树立新的历史史观,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比如对待一个历史事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不同的史观下分析,比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等。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可以使学生更加客观清晰地认识历史,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
(二)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的高中历史课本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一个专题的内容都是讲一类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目的是为了突出该时期的特点以及历史事件的属性,因此课本内容不是采用时间的顺序排列的。这样的课本编排虽然能够让学生对一类历史事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无法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架构,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把握也不够明确,所以教师应该把课本当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照纵向的顺序,将历史事件进行陈述。为了将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讨论,即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小组。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学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在这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针对一些比较容易的课题,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去讲课,在上课之前,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搜索相应的内容,通过讲课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待某一专题的看法。
(三) 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初中阶段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通常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应该再去强迫学生接受某些特定的历史观念,让学生直接去背诵、记忆,也不要再去和学生说考试的时候要怎样去回答,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注重引导,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索性的内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或独特的见解。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学生能够转变传统听教师讲课、背诵的学习方法,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去搜集资料、回忆过去学到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熟悉,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君主立宪制”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关系,给学生播放一些短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了将提问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布置问题之后,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进行分析、解答,在这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解答方式,可以选择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也可以选择借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了解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 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言,其与新课标要求相符,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分工,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小组成员根据任务积极开展合作、探究,这样学生们可以进行史料搜集和整理,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教给学生反复研究、分析资料的方法,鼓勵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想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课本当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对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有所了解,并且融会贯通之后才能总结出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探讨性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讨论英国首相、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划分任务,当学生们讨论结束以后,还可以挑选小组成员上台发言,代表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发表见解。通过合作式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变成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形成解释历史的思想。
(五) 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环境,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体验。现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到很多历史资料和信息,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布置一些搜集历史资料的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动态地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给学生播放一些影片,丰富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象,帮助学生架构真实的历史环境。在高中历史中有关于很多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条约通常伴随着割地赔款,这些内容是考试和教学的重点,学生死记硬背也难免有难度,教师可以在地图上为学生进行演示,根据条约内容标明不同地区是被哪一个国家割出去的,让学生对空间观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条约的记忆力。历史教学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可以和一些经典的纪录片联系起来,运用纪录片的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设立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帮助教师树立多元化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对历史素养的重视力度。
三、 结束语
学科素养是当下教学非常注重的,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会融会贯通,并且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作为现代化的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树立历史价值观,学会去解释历史和分析历史,并且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不出差错。本文介绍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树立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方法,比如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立课堂问题情境等等,希望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菊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95.
[2]杨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D].锦州:渤海大学,2019.
[3]郑世雄.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71.
[4]杜飞.浅谈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55-56.
作者简介:赵琴,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方法
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点,传统的教学课堂正在发生变化。在教学目标上,教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性理解和思维,让学生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学会应用。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 关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和记住知识,不是应付考试,而是真正对知识吸收、运用并且融会贯通。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来说,培养学科素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历史,并且能够独立地去解释历史,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不但学会历史知识,还要从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去给学生讲史实,讲名称,用数轴给学生划分时代和事件,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会让教师越练越熟悉,但是学生记忆情况不佳,缺乏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空间和时间概念也不强,很难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缺乏辩证思想。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每一专题的内容似乎都有一个主题,而且看上去没有太多关联,然而实际上都是对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解读,要想培养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就要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融会贯通起来,树立时空观念,能够清楚明白每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并且找到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够做到具备明确的时空观念。历史时空观念不但要求学生要对历史时期划分清楚,还要在头脑当中建立地图,明确不同的区域,对历史序列、年表等信息综合起来。历史是前人记录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较为客观的思维方式,在看待历史事件时,也能秉持正确的态度,从而对历史事件给予正确、客观的分析,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辩证思考,明确学习历史的价值。
二、 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方法
(一) 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这样才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观,教师应该对每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进行研究,根据高考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的目的性逐步增强。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以学生真正能够掌握的内容为基准,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更加侧重知识的传授,并未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學习过程中,受到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逐渐培养出来的,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树立新的历史史观,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比如对待一个历史事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不同的史观下分析,比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等。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可以使学生更加客观清晰地认识历史,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
(二)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的高中历史课本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一个专题的内容都是讲一类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目的是为了突出该时期的特点以及历史事件的属性,因此课本内容不是采用时间的顺序排列的。这样的课本编排虽然能够让学生对一类历史事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无法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架构,对历史事件的时间把握也不够明确,所以教师应该把课本当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照纵向的顺序,将历史事件进行陈述。为了将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讨论,即将学生分为相应的小组。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学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在这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针对一些比较容易的课题,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去讲课,在上课之前,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搜索相应的内容,通过讲课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待某一专题的看法。
(三) 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初中阶段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通常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应该再去强迫学生接受某些特定的历史观念,让学生直接去背诵、记忆,也不要再去和学生说考试的时候要怎样去回答,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注重引导,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索性的内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或独特的见解。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学生能够转变传统听教师讲课、背诵的学习方法,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去搜集资料、回忆过去学到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熟悉,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君主立宪制”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关系,给学生播放一些短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了将提问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布置问题之后,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时间进行分析、解答,在这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解答方式,可以选择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也可以选择借阅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了解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强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 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言,其与新课标要求相符,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分工,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小组成员根据任务积极开展合作、探究,这样学生们可以进行史料搜集和整理,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教给学生反复研究、分析资料的方法,鼓勵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想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课本当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对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有所了解,并且融会贯通之后才能总结出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探讨性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讨论英国首相、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划分任务,当学生们讨论结束以后,还可以挑选小组成员上台发言,代表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发表见解。通过合作式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变成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形成解释历史的思想。
(五) 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环境,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体验。现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到很多历史资料和信息,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布置一些搜集历史资料的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动态地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给学生播放一些影片,丰富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象,帮助学生架构真实的历史环境。在高中历史中有关于很多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条约通常伴随着割地赔款,这些内容是考试和教学的重点,学生死记硬背也难免有难度,教师可以在地图上为学生进行演示,根据条约内容标明不同地区是被哪一个国家割出去的,让学生对空间观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条约的记忆力。历史教学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说,可以和一些经典的纪录片联系起来,运用纪录片的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设立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能帮助教师树立多元化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从而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对历史素养的重视力度。
三、 结束语
学科素养是当下教学非常注重的,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会融会贯通,并且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问题。作为现代化的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树立历史价值观,学会去解释历史和分析历史,并且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不出差错。本文介绍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提出了树立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方法,比如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立课堂问题情境等等,希望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以学生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菊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95.
[2]杨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D].锦州:渤海大学,2019.
[3]郑世雄.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9(2):71.
[4]杜飞.浅谈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55-56.
作者简介:赵琴,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