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问”,但往往偏重于教师之“问”。客观地说,学生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确实表现出了参与热情,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种课还有些局限,我觉得课堂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从偏重教师之“问”转变为学生之“问”,是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为阅读的主人呢?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试着推行“三比”活动:
  1.比谁发现问题多,量和数的成功体验是浅层次的激趣;
  2.比谁发现问题好,质的考量是较深层次的激趣;
  3.比谁解决问题行,质与量的双重考量,是更深层的激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主阅读的两种不同能力)。
  我在教学一些内涵丰富的文学名篇时,试着让学生设问学生回答,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在课外预习改写演出的基础上,再次仔细阅读全诗,针对课文提出一到两个问题,下节课全班讨论解答。结果,同学们开动脑筋提出了许多出乎我意料的鲜活的问题:“临走时,作者为什么要写兰芝精心地打扮自己?按理,被休回家是十分羞耻的,她为什么还有心情精心地打扮自己?”“兰芝是一个勤劳的人,每天要操持许多家务,为什么还是‘指如削葱根’?”“兰芝这样一个聪明贤惠、温柔乖巧的才女,为什么还是被休回家?”……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同学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同学们在第二课时中又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解决难题的参与热情。应该说,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解答的阅读教学形式,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他们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感受,锻炼了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
  二、以写促读,让学生在玩味评价自创的“精品”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不同课文让同学们进行不同要求的写。因为要写,同学们必须思考、分析,要思考、分析,就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简而言之,就是“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阅读·比较·作文
  我们知道,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题材相同写法相似的作品,即便是语文课本上也安排了不少这样的课文。对此,我采用“阅读——比较——作文”的方式,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
  我上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的《促织》时,把重点放在“变形”两个字上,引导学生把它和卡夫卡的《变形记》做比较,学生很快就忘记《促织》的文言“身份”,学习的兴趣增大,我让学生通过《变形记》和《促织》的比较阅读,探讨各种文艺作品(如《聊斋志异》)中的文艺现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结果还很不错。
  (二)阅读·赏析·写小评论文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不少内涵丰富的文学名篇,对这些文章,只作浅层次的阅读分析是不够的,还应该作深层次的赏析评论。对此,我采用“阅读——赏析——写小评论文”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讲授《祝福》时,我出了一个题目“为女性呐喊”,让学生去阅读关于女性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联系学过的一些女性形象如《诗经》中的《氓》,曹植的《美女篇》,还有《孔雀东南飞》《简爱》《安娜·卡列琳娜》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对女性悲剧的成因和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写出了很多出色的小论文。如《与卑贱者同呼吸》《弱者当自强》《女性的无奈与抗争》《女人如烟》等。
  (三)阅读·想象·续写
  利用教材,通过写作实践,能比较好地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上《警察与赞美诗》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就让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围绕我布置的两个内容之一,联系小说的写作背景,结合小说内容及人物性格,写300字以上的想象作文。对此,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
  1.又一个春天,苏比从监狱出来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2.苏比的生活中也曾有过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衣领,他是因何而变成流浪汉的。
  (四)阅读·理解·改写
  创造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是尝过甜头的。教学《孔雀东南飞》,我提前一周让每位同学结合前阶段学过的话剧《雷雨》,结合同学们手中的文言翻译书,将原诗改编成一个现代爱情故事。故事的形式必须是话剧,而且不能改变原意。这一次,同学们更表现出了空前的参与热情与创作兴趣。有同学改写的话剧剧本还被同学们搬上了舞台,并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与表扬。
  (五)阅读·理解·仿写
  仿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初中课文《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教学中抓住人物描写的示范性,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后讨论:你从这段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生活在海边、农村的孩子。
  临下课时,要求学生以老师为模特,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此时,学生便愉悦地接受了这一课外作业。
其他文献
一、试卷总体分析  2014年宁夏高考语文试卷是在依据新课标谋求学生能力发展,稳定之中谋求变化稳中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上设计的。所出记忆理解的题目都可以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找到答案,如第4小题考查古文实词的积累,所考查的几个词都在课本之中。“振”:“振长策以御宇内”(《过秦论》)“当”:“以当南日”(《项脊轩志》),“当侍东宫”(《陈情表》)“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籍”:“云有兰家女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被很多初中学生称为“天书”,生僻的文言词语,古怪的文言句式,成为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阻力。那么,如何能让初中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如何改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实际的教学有机结合成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一个重要目标。  一、培养语感,了解文言文写作背景  1.指导学生“读”懂文言文 初中学生没有文言文语感,而要想读懂文言文,就必须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
读下面文字,写一篇文章  每日匆匆忙忙的生活,使我们鲜有余暇来审视自己。其实,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才不会迷失自己。请以“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构思指导】  “我们”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指包含自己在内的多个人或是一群人。它的范围可大可小,小而言之,它可以指自己和朋友,自己和家人,自己和同学;大而言之,它可以指高中学生这个群体,可以指90后,可以指
过去,语文阅读教学存有一种倾向,就是简单地把阅读教学当成语文训练,而这种阅读训练走向规范化、试题化,朗朗的读书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繁琐的分析和训练。即便根据教材的要求背诵一些文章,也大多是为背诵而背诵,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妨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语文课改,在历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过分追求形式的课改阶段,终于“浮华洗尽见清醇”,凸显本色语文。因此,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在10分左右。它也是高考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目时不知从何入手,答题时也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加之训练得少,所以觉得解这一题型难度大,导致得分很低。  其实,诗歌鉴赏大体分为五个步骤:分析背景、分析题材、分析意象、分析手法、分析关键字词句。本文侧重说说如何分析題材。  题材大体可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但是,最近几年的高
常听人说:你们老师,年年用一套教材,拿起书本就可以上课了,还要费那么多功夫备课干吗?果真如此吗?笔者虽然从事教学多年,每每翻开书本,潜心进去,却常常有不同的收获。  一、教材编排的整合——温故而知新  人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非常注重与初中教材的衔接。以必修1、2为例,仅从选材方面分析,初中时学过毛泽东、艾青、鲁迅、朱自清、曹操以及陶渊明等人的作品,在高中必修1、2中又出现了这些名家的作品。我们可以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体会暖暖丰富内涵。  2.探究暖暖,领悟诗中唯美情愫。  3.拓展延伸,找寻生活中的暖暖。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悟  2.合作探究  3.联系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的唯美情愫,感悟生活中的暖暖。  教学重点  1.探究诗歌的唯美情愫。  2.联系生活,感悟暖暖。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第三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面对高考第一大题的作文,无论哪个考生都想赢。可怎样才能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文体而言,还是要提倡考生写记叙文,体现自己的“机智的构思”,反映时代的特色。  我们不妨先来听听专家的建议:“(首先要正确审题……)其次是文体问题。考前我们已经说了,高三学生写议论文多为‘公理’、‘常理’、‘大道理’的机械陈述,读来令人困倦。应当提倡写中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叙文’,道出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教学设想】  最近教学《唐诗宋词》,三句离不开“诗言志”,学生们在我不断地强调下也会时常从言志角度来读诗歌。在“清新飘逸的李白诗”这个专题学习中,当我问在预习的学生,《将进酒》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借助课后注释进行知人论世,说本首诗表达了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八年后借酒消愁的情感,其他没什么了。我猛地意识到学生们近阶段学了一些诗后产生的审美疲劳,贴标签的话语不断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一首独特的诗在他们面
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上,往往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放得太开,“放羊式”教学,学习处于无序、无法、低效的状态;二是收得太紧,牢牢牵着学生鼻子走,和必修教学区别不开,忽视选修教材在拓展、探究、提高上的要求。“放”与“收”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自然是相得益彰。  一、教材处理放中有收,着眼知识建构与素养提升  选修是对必修的拓展与补充,选修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选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选修课的地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