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真理问题,还是价值问题,都无法离开人的主体性,离不开人的生活实践。现代哲学研究发生语言学转向后,对真理的认识发生语言学转向。本文试着从语言的角度对真理进行探析,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真理的认识越来越走向人的生活世界,实践世界。
【关键词】真理;语言;实践
一、从语言发生角度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真理与人的生存环境、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存在不同环境,其生活需要也各不相同。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吃、穿、住、行等,也即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产实践活动,在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生产实践基础上,一方面形成了人的社会性关系与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世界打交道的中介——语言。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论述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人们对知识确定性的寻求,对真理问题的追问经过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再到语言学转向,体现了人类对真理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对真理的表述离不开人的语言,语言本身是人需要的产物,语言本身即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含有着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它是人类几千年来在人与人、人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不同语言系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着分歧。因此,从语言的角度对真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其必要。
认识真理性问题,离不开人所创造的语言以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几千年来的进化已形成了固定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使人能够以多种尺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这种固定的逻辑结构也使得人限制在这种逻辑结构之中。其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几千年来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体系。
这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决定了人们对同一实在或现象的解释得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结果)。因此,可以说具有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会有着什么样的对世界的解释。“语言型式本身决定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和怎样来考虑它。由于语言型式的差别很大,因此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的集团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观察模式,并导致根本不同的世界观。”2不同的语言系统组成了人类不同的固定的逻辑结构,这种固定的逻辑结构使人能够在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同时,也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局限在思维模式的语言系统框架内。
逻辑实证主义者卡尔纳普认为语言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描述职能;另一个是表达功能。描述是对事实的描述,科学理论就是对事实的描述,这种描述是建立在客观的经验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是真的。表达只是只是人的情感的抒发。语言的这两种职能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科学理论就在于运用语言来描述事实之间的关系。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不同的语言游戏规则,对事物的认识会有着不同的结果(有关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也说道:“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使用因而选择实在的那些方面来进行描述,依赖于生物的和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文化语言系统对同一实在可能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但是,作为真理,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它都是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比如价值规律,无论用英文还是用中文来描述和表达,它都揭示其本质规律和作用。如果没有语言的表达和描述,真理也就反映不出来,这说明人类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库恩看到了人的逻辑思维的这种主观建构性,对科学发展史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得出著名的“范式”理论。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的信念。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看到了不同理论之间对同一实在的认识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理论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库恩仅仅看到了具有多种尺度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库恩将“语言”或“理论”的不可通约性理解为人的一种信仰、信念或心理的一种状态。而忽视了人的语言的客观性和工具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的社会化、技术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可以有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体,这种趋势的发展在使科学发展趋向于可通约性,用贝塔朗菲的话说就是“去拟人化”。科学发展正在去除人类形成的语言障碍,去除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走向一个大家逐渐越来越统一的共同认识。“第一,我们的经验范畴和思维范畴看来是由生物的以及文化的因素所决定的。第二在我们的世界因果逐渐减少拟人化的过程中解除人性的束缚。第三即使在减少拟人化的过程中,知识也只是反映了实在的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第四,还是用库萨的话来说:即每个这样的方面都有真理性,尽管只是相对的。看来,这就指明了人类知识的局限性,也同样指明了人类知识的尊严。”3贝塔朗菲是用一种辩证的方式来理解人性,理解不同文化和理论之间的可通约性关系。而普特南是通过语言与共同体的历史关系来达到相对性与通约性之间关系的:“语词所指称的不是由心灵或意向所决定,而是由一个语言共同体所建立的范式和存在于超语言的世界中的(历史因果联系)所决定”。正是因为“有一条历史的、社会的传递链条,把不同研究者与这个句词所指称的对象连在一起”,从而使得人们对同一实在的认识,同一问题的解决能够趋向于一致,能够比较,从而也使得不同的语言之间对同一实在的认识了可比较性与可翻译性。
人总是受到客观规律的限制,人类无法完全超越这种限制,但是人作为人又总是努力超越这种限制,不断对真理进行追问。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问而使得人们对真理的探求不断深入,从符合论、融贯论到实用论的转变再到实践论的发展。正是由于人对知识的这种追求、探索精神使得哲学发展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向语言学方面的转变。这都体现了人类对真理认识的越来越深化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可喜的是,后现代哲学文化使得科学与人文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人们对真理认识的一种生活回归,回归到人的真理,实践的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超越性
关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问题,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这样说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马克思将真理看作人类实践的一个能动的过程,这种实践活动是离不开人的、社会的活动。马克思反对把真理看作是远离人的实践的,站在真理的外面来认识真理,而是将真理看作是一种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人不但是要认识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的这句话深刻的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创造性。
现代哲学发展体现了人类对真理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越来越走向人类的生活世界与实践世界,从人类的生活中、实践中来认识真理、检验真理。从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后,语言学中也体现了真理向人的生活,实践世界的转向。
真理离不开人的实践,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对真理的认识追求离不开人的言语表达主体的实践。人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社会、道德和经验等无不受到人的主体价值因素与语言因素的影响。科学的真理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真理離不开语言表达和描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真理的认识越来越走向人的生活世界、实践世界和语言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锡伟.真理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6.
[2]张镇寰.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M].人民出版社,2009.6.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4]陈亚军.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M].东方出版社,2002.11.
[5]夏基松 沈斐凤.历史主义科学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7]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8]涂纪亮.从古典使用者主义到新实用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6.4.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版,第34页。
2.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13页。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3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65年10月版,第7页。
作者简介:刘祥洲(1983.2-),男,汉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思政部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科学哲学。
【关键词】真理;语言;实践
一、从语言发生角度认识真理的可能性
真理与人的生存环境、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存在不同环境,其生活需要也各不相同。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吃、穿、住、行等,也即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产实践活动,在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生产实践基础上,一方面形成了人的社会性关系与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世界打交道的中介——语言。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论述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1人们对知识确定性的寻求,对真理问题的追问经过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再到语言学转向,体现了人类对真理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对真理的表述离不开人的语言,语言本身是人需要的产物,语言本身即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含有着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它是人类几千年来在人与人、人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不同语言系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着分歧。因此,从语言的角度对真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其必要。
认识真理性问题,离不开人所创造的语言以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几千年来的进化已形成了固定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使人能够以多种尺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这种固定的逻辑结构也使得人限制在这种逻辑结构之中。其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几千年来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体系。
这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决定了人们对同一实在或现象的解释得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结果)。因此,可以说具有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会有着什么样的对世界的解释。“语言型式本身决定个人在这个世界中看到什么和怎样来考虑它。由于语言型式的差别很大,因此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的集团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观察模式,并导致根本不同的世界观。”2不同的语言系统组成了人类不同的固定的逻辑结构,这种固定的逻辑结构使人能够在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同时,也使人对世界的认识局限在思维模式的语言系统框架内。
逻辑实证主义者卡尔纳普认为语言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描述职能;另一个是表达功能。描述是对事实的描述,科学理论就是对事实的描述,这种描述是建立在客观的经验的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是真的。表达只是只是人的情感的抒发。语言的这两种职能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科学理论就在于运用语言来描述事实之间的关系。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不同的语言游戏规则,对事物的认识会有着不同的结果(有关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也说道:“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使用因而选择实在的那些方面来进行描述,依赖于生物的和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文化语言系统对同一实在可能有着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但是,作为真理,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它都是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比如价值规律,无论用英文还是用中文来描述和表达,它都揭示其本质规律和作用。如果没有语言的表达和描述,真理也就反映不出来,这说明人类语言的重要性。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库恩看到了人的逻辑思维的这种主观建构性,对科学发展史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得出著名的“范式”理论。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的信念。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看到了不同理论之间对同一实在的认识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理论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库恩仅仅看到了具有多种尺度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库恩将“语言”或“理论”的不可通约性理解为人的一种信仰、信念或心理的一种状态。而忽视了人的语言的客观性和工具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的社会化、技术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可以有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体,这种趋势的发展在使科学发展趋向于可通约性,用贝塔朗菲的话说就是“去拟人化”。科学发展正在去除人类形成的语言障碍,去除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走向一个大家逐渐越来越统一的共同认识。“第一,我们的经验范畴和思维范畴看来是由生物的以及文化的因素所决定的。第二在我们的世界因果逐渐减少拟人化的过程中解除人性的束缚。第三即使在减少拟人化的过程中,知识也只是反映了实在的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第四,还是用库萨的话来说:即每个这样的方面都有真理性,尽管只是相对的。看来,这就指明了人类知识的局限性,也同样指明了人类知识的尊严。”3贝塔朗菲是用一种辩证的方式来理解人性,理解不同文化和理论之间的可通约性关系。而普特南是通过语言与共同体的历史关系来达到相对性与通约性之间关系的:“语词所指称的不是由心灵或意向所决定,而是由一个语言共同体所建立的范式和存在于超语言的世界中的(历史因果联系)所决定”。正是因为“有一条历史的、社会的传递链条,把不同研究者与这个句词所指称的对象连在一起”,从而使得人们对同一实在的认识,同一问题的解决能够趋向于一致,能够比较,从而也使得不同的语言之间对同一实在的认识了可比较性与可翻译性。
人总是受到客观规律的限制,人类无法完全超越这种限制,但是人作为人又总是努力超越这种限制,不断对真理进行追问。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问而使得人们对真理的探求不断深入,从符合论、融贯论到实用论的转变再到实践论的发展。正是由于人对知识的这种追求、探索精神使得哲学发展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向语言学方面的转变。这都体现了人类对真理认识的越来越深化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可喜的是,后现代哲学文化使得科学与人文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人们对真理认识的一种生活回归,回归到人的真理,实践的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超越性
关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问题,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这样说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4马克思将真理看作人类实践的一个能动的过程,这种实践活动是离不开人的、社会的活动。马克思反对把真理看作是远离人的实践的,站在真理的外面来认识真理,而是将真理看作是一种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人不但是要认识世界,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的这句话深刻的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创造性。
现代哲学发展体现了人类对真理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越来越走向人类的生活世界与实践世界,从人类的生活中、实践中来认识真理、检验真理。从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后,语言学中也体现了真理向人的生活,实践世界的转向。
真理离不开人的实践,体现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对真理的认识追求离不开人的言语表达主体的实践。人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社会、道德和经验等无不受到人的主体价值因素与语言因素的影响。科学的真理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真理離不开语言表达和描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真理的认识越来越走向人的生活世界、实践世界和语言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锡伟.真理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6.
[2]张镇寰.实在与科学理论的真理性[M].人民出版社,2009.6.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4]陈亚军.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M].东方出版社,2002.11.
[5]夏基松 沈斐凤.历史主义科学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0.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7]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8]涂纪亮.从古典使用者主义到新实用主义[M].人民出版社,2006.4.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10月版,第34页。
2.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13页。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森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3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65年10月版,第7页。
作者简介:刘祥洲(1983.2-),男,汉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思政部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