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开拓者和继承者,肩负着开启民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教师不但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还要懂得教育的艺术,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一个班级的好几十名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先天禀赋、兴趣、爱好、智商优劣等因素有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差异、品格差异自然是明显的。不少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十分关心,倍加呵护,而对那些学习困难并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则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这样,便把那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推给社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教师喜爱优生而讨厌后进生,从表面上看,这种“偏爱”是人之常情,很自然的事。但是,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性,如不调理好这种“偏爱”心理,就会引发我们平常所说的“马太效应”,导致教育的某些失误。例如课堂提问,总是让“尖子”学生回答,每当“尖子生”回答出问题时,老师就满面春风,大加赞扬;而对后进生呢?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求全责备。这种做法对广大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部分学生觉得提问与自己无关而无动于衷,懒得思考,更严重的是会让那些学生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而对老师产生反感或对立情绪。
其实,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老师的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而最不喜欢教师的偏爱,不公正,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可见,青少年学生是多么渴望教师的爱,而对教师的偏爱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儿童。”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从心理上来说需要爱,只有对他们诚挚的关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老师肯定的评价和赞赏,才能鼓起上进的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深知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他们的“抚爱饥渴”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强烈地需要爱,更需要鼓励和欣赏,但往往得到的却是否定的评价。请我们的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尽量不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训斥,以维护学生的人格、自尊;当学生遇到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他们,要耐心帮助,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一些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使后进生转变成优生指日可待。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比如:去年教师节,一位低年级学生手捧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某任课老师,这位老师拿到贺卡往办公桌上随手一扔,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学生站在原地挪了挪,然后沮丧而去。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觉得这位老师辜负了学生的真情真爱,不懂得尊重学生。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试想,那位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大的功夫才制作出这张贺卡,可得到的是冷漠。假如那位老师能回报一声“谢谢”,不仅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而且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倘若这位老师再借此机会对该生鼓励一番,那么,这个学生将是多么的欣喜!也许会因此更加信赖这位老师,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可能会自觉认真地投入学习。
三、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育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接触的过程,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诸多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热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同学、班集体所接纳,感觉到老师、同学们时时关注着自己,让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对班级有用,对同学们有用”、“我离不开老师、同学,老师、同学们也离不开我。”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就感、自豪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发挥特长的机会。学生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说自己想说的话,尽量表现自我。学生在成就中进步,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做教学过程中的主人。
四、欣赏学生的“亮点”
作为学生,总是期望被教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的。
在教学用语里,要经常使用“欣赏”这个词或多用欣赏的语气。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用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学习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的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我热爱欣赏你的这种字体”,或写上批语:“有进步,祝贺你,有文采,很有潜力”等。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老师用各种不同方式给学生以关怀,班上的学生就很敬重和喜欢听他的课。教师对学生投以真情,注重发挥学生长处,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時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成功了,教师的教育也成功了。
五、宽容学生的过失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好方法。在教育者与被教育之间,这个办法同样适用。宽容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它要求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要容得下班级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现过失时,应循循善诱,切忌与学生斤斤计较。当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要冲动,等情绪稳定时再处理,千万不要跟学生“过不去”,因为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研究掌握教育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敢于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那么,我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一个班级的好几十名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先天禀赋、兴趣、爱好、智商优劣等因素有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差异、品格差异自然是明显的。不少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十分关心,倍加呵护,而对那些学习困难并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则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这样,便把那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推给社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教师喜爱优生而讨厌后进生,从表面上看,这种“偏爱”是人之常情,很自然的事。但是,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性,如不调理好这种“偏爱”心理,就会引发我们平常所说的“马太效应”,导致教育的某些失误。例如课堂提问,总是让“尖子”学生回答,每当“尖子生”回答出问题时,老师就满面春风,大加赞扬;而对后进生呢?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求全责备。这种做法对广大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部分学生觉得提问与自己无关而无动于衷,懒得思考,更严重的是会让那些学生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而对老师产生反感或对立情绪。
其实,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老师的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而最不喜欢教师的偏爱,不公正,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可见,青少年学生是多么渴望教师的爱,而对教师的偏爱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热爱儿童。”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从心理上来说需要爱,只有对他们诚挚的关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学生只有经常接受老师肯定的评价和赞赏,才能鼓起上进的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深知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他们的“抚爱饥渴”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强烈地需要爱,更需要鼓励和欣赏,但往往得到的却是否定的评价。请我们的教师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尽量不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训斥,以维护学生的人格、自尊;当学生遇到失败时,不要指责、埋怨他们,要耐心帮助,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一些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使后进生转变成优生指日可待。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比如:去年教师节,一位低年级学生手捧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某任课老师,这位老师拿到贺卡往办公桌上随手一扔,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学生站在原地挪了挪,然后沮丧而去。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觉得这位老师辜负了学生的真情真爱,不懂得尊重学生。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试想,那位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大的功夫才制作出这张贺卡,可得到的是冷漠。假如那位老师能回报一声“谢谢”,不仅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而且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倘若这位老师再借此机会对该生鼓励一番,那么,这个学生将是多么的欣喜!也许会因此更加信赖这位老师,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可能会自觉认真地投入学习。
三、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育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接触的过程,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诸多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热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同学、班集体所接纳,感觉到老师、同学们时时关注着自己,让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对班级有用,对同学们有用”、“我离不开老师、同学,老师、同学们也离不开我。”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就感、自豪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发挥特长的机会。学生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说自己想说的话,尽量表现自我。学生在成就中进步,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做教学过程中的主人。
四、欣赏学生的“亮点”
作为学生,总是期望被教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的。
在教学用语里,要经常使用“欣赏”这个词或多用欣赏的语气。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用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学习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的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我热爱欣赏你的这种字体”,或写上批语:“有进步,祝贺你,有文采,很有潜力”等。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老师用各种不同方式给学生以关怀,班上的学生就很敬重和喜欢听他的课。教师对学生投以真情,注重发挥学生长处,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時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成功了,教师的教育也成功了。
五、宽容学生的过失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好方法。在教育者与被教育之间,这个办法同样适用。宽容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它要求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要容得下班级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现过失时,应循循善诱,切忌与学生斤斤计较。当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要冲动,等情绪稳定时再处理,千万不要跟学生“过不去”,因为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研究掌握教育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我们敢于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那么,我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