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布洛陀神话研究的佳作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oke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洛陀神话是布洛陀文化的核心内容,它跨越了数千年历史时空,随着壮族及其先民的繁衍发展而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注入特定时代的特定内容,使得神话内容日益丰富,神话结构也日益完整,即由原始的片断性神话逐步发展成体系性神话,对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信仰习俗和麽经布洛陀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与纽带作用。因而,对于布洛陀神话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全面、深入进行布洛陀文化研究的重要节点,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以往对于布洛陀神话的研究视角较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尚缺乏全面性、整体性和深入性研究成果。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李斯颖博士从神话学和比较文学的新视角,对布洛陀神话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写成40多万字的《壮族布洛陀神话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集10多年的田野调查、收集资料和潜心研究的结果。我作为长期从事并组织开展布洛陀文化研究的老学者,为李斯颖博士取得的新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更为布洛陀文化研究取得又一新成果感到欣慰。承蒙作者惠赠,我得以拜讀尚飘逸着墨香的新作,被书中新颖的篇章设置、凝练和富有新意的章节名称、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所吸引,并且对其执着的学术追求、扎实的专业素养、睿智的分析、精彩的论述、充实的内容和鲜明的观点而感佩。欣喜之际,特撰此文,与学界同仁分享。
  一、扎实的田野调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支撑全书
  扎实的田野调查与丰富的资料,为该新作提供了厚实的支撑。作为民族神话的研究,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充分掌握相关资料,才有可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是从广西上林大山走进京城求学深造的壮家子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直师从著名壮学专家梁庭望教授、南方民族文学研究资深专家刘亚虎教授,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田野功底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虽然其求学和深造于京城,工作于京城,然其心系壮族,田野和研究的重点亦一直在广西。近10多年来,作者一直往返于广西百色、田阳、平果、巴马、东兰等10余个县市,对布洛陀神话及信仰习俗进行追踪调查,足迹遍及壮乡山区村寨,访问各地熟知神话的民间麽公或歌手,翻阅和拍摄了大量民间保存的麽经布洛陀手抄本,现场观看麽公的仪式,多次参加一年一度在田阳敢壮山举行的始祖布洛陀祭祀活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映像资料,对布洛陀神话的类别、内容和传承有了全面了解。而后又将调查范围扩展到布洛陀神话流布的贵州、云南等地的壮族、布依族和水族地区,为开展布洛陀神话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者长期深入壮族乡村调查,其中的艰辛与困苦,自不待言。正是多年执着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作者获得并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进而对各类布洛陀神话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和广泛收集,如《壮族麽经布洛陀影音译注》《布洛陀经诗》《壮族神话集成》《布洛陀寻踪》等,集各种资料之大成,从而为从整体上开展布洛陀神话的立体性和全景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同时也在审视、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实现了新超越。
  二、多维度新视角,拓展民族文化研究新高度
  自2000年以来,随着壮学学者对始祖布洛陀文化资源的挖掘,布洛陀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及学术界关注的目光。广西、云南、贵族及北京的学者相继组织开展布洛陀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一时间,各地方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前来广西进行调查。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应百色市和田阳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广西壮学学会在每年举办的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召开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每年确定一个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出席会议进行研讨交流,会后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结集出版。到2016年已连续召开了12次。此外,许多在大专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在导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将布洛陀文化研究选题为毕业论文。可以说,经过10多年的研究,包括麽经布洛陀、布洛陀神话及信仰习俗在内的布洛陀文化研究蓬勃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发表了大量论文,而且还出版了一系列专著,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作为壮族创世史诗的麽经布洛陀和布洛陀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寓意深刻,研究空间广阔,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拓展、提升与深化。作为一位青年学者,要在布洛陀文化研究中有所建树、有所突破与超越,需要有新视野、新视角、新方法、新立意,进行专题性深入研究。多年来,李斯颖博士一直参与布洛陀文化研究活动,对当前的研究状况及薄弱环节深有了解,于是选择从神话学和比较神话研究的视角切入,发挥自己专修民族文学的专业特长,对布洛陀神话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书中分设语境篇、文本篇、文化篇、比较篇四个部分,就篇章设置而言,颇有新意,篇章中的题意、内容和视角,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语境篇”中,作者从民族文学的专业视野,对布洛陀神话的流布范围、壮族麽教与麽经、麽仪式与布洛陀诗的特质及其关系、布洛陀口述神话传说的类型、内容与特点作了清晰梳理和全面论述,这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是少有的。“文本篇”则利用调查收集的神话资料,对布洛陀神话母题进行解构与研究,并且对布洛陀神话叙事链与侗台语民族神话元叙事进行阐述,显得条理分明,内容清新。在“文化篇”里,分别对布洛陀形象的多重内涵、布洛陀神话中的族群思维模式、布洛陀神话中多重社会关系的隐喻、布洛陀神话的文化特质等作了全面分析和深入揭示,把布洛陀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反映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其习俗的神话、地方风物的神话传说三类。其中,创世神话又可分为关于开天辟地即天地形成的神话传说、人类起源神话即对于人类来源和繁衍的神话传说两类;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及其习俗的神话又可分为布洛陀发明人工取火和烧烤熟食的传说、布洛陀指点人们寻找水源和挖井引水的传说、布洛陀造田地造谷种的传说、布洛陀发明房屋的传说、布洛陀教人们纺纱织布缝衣的传说;地方风物的神话传说中又有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封洞岩的传说、姆娘岩的传说、姆娘岩与敢壮山歌圩的传说、布洛陀与灯笼坡的传说、布洛陀与封将坛的传说、祖公和姆娘的传说、布洛陀发明火的传说等。作者将大量纷繁复杂的布洛陀神话材料进行了合理划分,突出了其中更体现壮族历史文化特性的母题。同时对每个母题都进行了详细分析,把每个母题细化为若干二级母题甚至三级母题,揭示壮族神话中特有的民族特征,例如“开天辟地”母题中对磐石的信仰,“顶天增地”母题中对稻作生产劳作的描述,兄弟分家母题中独特的天、地、水三界观以及对水的崇拜,人类起源神话中对男女神与生育母题关联差别的关注,日月起源神话中对壮族先民太阳崇拜及其母题演化的考察,物的起源母题中着重探讨了与壮族稻作文化最密切的稻谷与牛的起源神话,在“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出现”母题中特别强调了造文字与历书、造麽及其仪规、捕鱼与造房等推动壮族文化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要素。如此分析与提炼,凸显了布洛陀神话母题在世界神话共性的基础上的民族文化与历史特性,具有其独特的“唯一性”,使得其丰富独特文化闪耀在布洛陀神话之中。作者在提炼母题的基础上又构造了“布洛陀神话母题链”的叙事形态,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布洛陀神话叙事的内容,紧扣其核心主旨。其深入的分析,充实的内容,鲜明的观点,成为该书的一大学术亮点。
  “比较篇”是该著作的又一亮点。作者将布洛陀神话与他族群神话进行了横向比较,包括侗台语族群的“巫”文化传统、越巫信仰语境下的侗台语民族神祇比较、口传形式的比较、壮族布洛陀与瑶族密洛陀的比较。这是基于作者对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影响规律的认识,拓展学术视野,关注与壮族有同源关系和接触交往关系的其他族群的相关信仰与神话叙事,如布依族报陆夺、水族拱陆铎、毛南族卜罗陀及瑶族密洛陀的信仰与叙事等,探讨这些叙事的地区与族群特点,提出了广义与狭义的布洛陀神话传承区。“狭义的布洛陀神话流传区”是指“仍有壮族人讲述布洛陀神话、举行相关仪式及节庆活动、传承其相关信仰的壮族传统居住区,壮族聚居区是布洛陀神话流传的核心区域”(该书第27页);而“广义的布洛陀神话流传圈”包括布依族神祇报陆夺、水族神祇拱陆铎和毛南族卜罗陀等相关神话传承区域,这些神祇名称上与布洛陀相似,所流传的神话内容也多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属于百越文化叙事体系发展的结晶”(该书第28页)。对研究布洛陀文化的区域影响、跨族群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作者还将布洛陀神话母题与侗台语相关族群的神话母题进行了横向比较,生动揭示了壮族与这些族群在文化上的亲缘关系。在对大量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回溯出侗台语族群早期神话的元叙事,这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理解和探索侗台语族群的早期叙事特点、文化精髓。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同样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它“对于我们今日理解、接纳和认同世界各族文明的相似和多样性同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该书第192页),反映了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对同源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
  《壮族布洛陀神话研究》一书,是作者集多年的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深入研究和学术积累的新成果,是布洛陀文化研究的又一佳作。该书的出版,丰富、拓展、提升和深化了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
  (作者系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家柳﹞
其他文献
【摘 要】壮族节日来源于古代农业社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壮族传统节日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并兼有文化认同与整合、休闲娱乐、交际游乐、文化承载、文化传承、文化教育、道德教化、经济贸易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节日的宗教意味、文化教育、道德教化功能逐渐淡化,休闲娱乐、经济贸易等功能越来越明显,彰显了传统节日在当代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壮族;传统节日;社会功能;变迁  【作 者】黄润柏,广西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进程中超越其同质性弊端,以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为目标的解放学说。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由之路,而民族国家所弘扬的民族文化是抗衡现代性的同质化因素的有效力量。马克思在人类解放视域下来审视民族复兴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它既提供了现代性的全新选择,它所带来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也将为全人类超越现代性的弊病提供中国智慧。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二十一世
期刊
【摘 要】使用铜鼓的族群在鬼魂崇拜和祖先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丧葬仪式。对考古实物及丧葬仪式实践的解读、文化功能的分析以及对铜鼓所包含的意象维的整体考察,均表明了铜鼓是彼岸祖灵世界的象征,并起着沟通天地、引导亡灵、娱神娱人的作用。铜鼓唤醒并建构了对于始祖、祖界的历史记忆。此外,铜鼓具有联系此岸彼岸的时空表意性,将死与生、祖界与现世、祖灵与后代紧密地联系起来。对铜鼓文化功能的解读,有利于理解和把握生命
期刊
【摘 要】人类学对发展的研究已成为现代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也应有多样化的选择。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外人类学发展研究的经典理论与成果进行思辨分析,梳理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发展观的历史形态与研究脉络,抽离并总结出多样包容型发展观、统筹整合型发展观、生态适应型发展观、自主自发型发展观和外界干预型发展观五种不尽相同的发展理论与观念,以期对我国当下人类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有
期刊
【摘 要】沙镇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的是具象的共同体意识。而地方性互惠作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达,从人群集聚开始就扮演着一定的人文关怀的角色。基于蒙汉群众共同劳作、共同创造的地方性互惠在社会制度、民间信仰、日常生活中关照着沙镇的发展及沙镇的民族关系。从地方性互惠的角度理解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内涵可以成为和谐社会中“普遍的公民态度”,有助于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地方性互
期刊
【摘 要】贫困作为“穷人”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当前,在国家及社会的反贫困行动中,有关“贫困与反贫困”“减贫与发展”的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民俗学具有认识和理解贫困问题的独特维度,应当将贫困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学科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实践学科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及时代担当。  【关键词】贫困;贫困治理;民俗学;参与路径  【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典型民族地区调查,分析居民对民族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感知和满意度。研究发现,多数居民对现行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深,但民族聚居区居民对民族政策关注度较高;民族政策制定过程感知总体积极,接受性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障碍;民族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和程序合理性有待提升;民族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结论可信度评价较高,评估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效果总体较为积极,但监督的程序和力
期刊
【摘 要】在个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散杂居民族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要修订和完善关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力度,推动教育文化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大力开展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加强散杂居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关键词】散杂居民族发展;民族乡;问题;对策  【作 者】
期刊
教育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是教育学和人类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在借鉴哲学教育人类学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基础上,持续地推进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2017年6月,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编的《教育人类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通论》共由五篇二十一章六
期刊
【摘 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石别镇积极探索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取得显著的成绩。尽管如此,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仍面临乡村村落消逝、乡村人口流失、乡村文化认同弱化、协同共治机制式微等现实境遇。在新时代下,为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力量,须强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培育乡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