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用母语思考的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aoshi_im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语,如果那是英语,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
  比起上一代的人,就是比我的老师或者父母辈,我的旧学底子差多了。但是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说再跟下一代比起来的话,我们又好像学得稍微多一些,这个情况很不一样。
  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些人在随便聊天的时候说到了一些高层的丑闻,里头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就脱口而出说真是“墙有茨”。有一位专门研究古诗词的大学教授非常惊讶,说你一个学外文的人怎么还知道“墙有茨”?
  墙有茨出自《诗经》,开头就是:“墙有茨,不可扫也。中■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以后“墙有茨”就隐喻宫里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丑事。
  我的中文熏陶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自己乱看书。我只是一个个案,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性,但是也有特殊性。
  我最早知道的诗就是“春眠不觉晓”,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早晨起来正好外头下雨了,我母亲一边给我穿衣服,一边吟这首诗,用她的方言湖州调吟。我知道,你们请叶嘉莹先生来讲过,她是主张吟诗的,就是跟唱差不多的。每一个地方的方言不一样,吟的调子也不一样。我母亲是湖州人,所以她就是用湖州话吟。我到现在想起“春眠不觉晓”自然心里就出现湖州调。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滕王阁序》后头的两首七绝,在我印象中也是湖州调,像唱歌一样,现在还会唱。
  我中学有一位国文老师是河北人,他在课堂上教那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就是用河北调来吟的。所以我现在想起这个诗的时候,就出现那个调,与湖州调完全不同。
  吟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记得住,就跟唱歌一样,而且对音韵、平仄什么的自然而然就熏出来了。但是用普通话是很难吟的,连有的韵脚都不对。前两年我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好像常州的吟诗已经申请联合国非物质遗产,大概常州有一些诗人和文人特别积极去争取申遗,其实各个地方都有吟诗的特点。还有朗诵文章,也是有调子的。
  我大约五岁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母亲就让我念《论语》,只是挑一点,不是念很多,也不逼我,就让你知道一点。
  我父亲是留学生,先留日后留美,他有一些我们认为很“洋派”的朋友。那时候天津也有外国学校,就类似现在的国际学校,所有一切课程除了中文都用英文教学。
  在太平洋战争之后,学校里英文让位于日文,自然英文程度下降。我父亲的“洋派”朋友就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主要为了学好外文。我父亲对此略有动心,可是我母亲坚决反对,她认为假如中文底子不打好的话,这个人的思想不会深刻,他可以说流利的洋文但是他毕竟还是中国人。外文以后可以补,中文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所以我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我很感谢她这个决定,也认同她的看法。
  我在天津上的耀华学校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中三年级,这样一所十二年完整的学校。那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其他方面这里不讲了,只讲中文教学。它对中文特别重视。中文和数学是最主要的主课,一星期至少五堂。
  小学课本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的,第一课就是“小猫叫,小狗叫,小弟弟哈哈笑”。但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另外加一点文言文选读。我最初读的是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琅琅上口,很快就会背。
  中学六年的课本大约文言白话各半,文言的课文好像是基本按年代排,例如初中一主要是先秦文章,初二秦汉文……高三是晚明和清朝的文章。但也许不完全按朝代排序,还有按难易排序。老师在课堂上重点教的都是文言文,他觉得白话文用不着太教,做一点提醒,自学就行,挑几篇将来考试的时候要考的。
  所以我印象深的都是古文。我们那个学校很特别,中学六年基本上作文都做文言文,国文老师的理论是,文言文做好了,不怕白话文做不好,以后有的是机会写白话文。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我后来当然主要都是写大白话,完全没有困难,但是文言文的底子无形中对文风通顺、简练,和遣词造句的推敲是有帮助的。
  除了国文课之外,另外还加了“经训”,这好像也是我们学校特有的。每星期一堂,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论语》,初中一是《孟子》,初二是《大学》和《礼记》,初三是《诗经》,高一是《左传》然后到高二改成“中国文学史”,这是国文课以外的。到高三的时候我们有一位老师是个看起来很冬烘的老头儿,据说是前清的秀才,他教我们《小学》《尔雅》《说文解字》。
  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大家都准备考大学了,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根本就听不进,他在黑板上写,我们在底下偷偷干别的,或者做数字习题或者做英文练习。所以应该说我对于《说文解字》一点没学进去,但是高二的“中国文学史”那个老师讲得非常好,非常生动,每个朝代都挑一点东西讲,而且讲很多野史里头的东西,我们都听得兴趣盎然。
  选读的多是比较精彩、有用的,我们对成语、典故的出处了解许多,而且对于汉文的美有了鉴赏力,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觉得特别好玩,古代读书人的这种境界、他们的幽默感、他们的表达方式,都使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非常深的感情。是很好玩的、很美丽的,这么一种感觉,而不是非常苦的、非常枯燥或是老朽不堪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感觉应该归功于老师,不管我家里头碰到的还是在学校碰到的,那些老师我想起来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模范教师,他们都是全心全意的,教什么他自己非常投入,特别欣赏。他(她)给讲一首诗的时候,自己就先摇头摆尾欣赏得不得了,甚至于自己就感动得都要落泪的地步,你就跟着他(她)一块儿欣赏,一块儿感动,而不是为了将来要准备考试,我必须要怎么样。
  我较早的乱翻书是小学五、六年级,那两年住在上海舅舅家,他家有一个壁橱,堆满了各种新老书籍,没有整理。我没事就钻进去弄得灰头土脸,着实狼吞虎咽看了不少书。
  到高中的时候还有很多书是同学中互相传的。例如有些笔记、小品,就是有一个同学家里的藏书,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在当时就有点属于“少年不宜”了。
  我们那时学习比较宽松,放学后家庭作业比较少,所以有许多闲暇看闲书。母亲虽然对我管教比较严,但只要成绩单使她满意,对我看书从不加干涉。我主要是养成了“读字”的兴趣,不一定是看书,逮着什么看什么,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好奇,包括买东西包的报纸,都要看一看,有时竟然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所有这一切对我主要是起文化熏陶的作用,形成一种审美趣味,后来不论怎样从事“西学”,周游列国,或是强制“思想改造”,这种熏陶形成的底色是很难改变的。过去是不自觉的,到了晚年日益精神“返祖”,才意识到什么叫“文化底蕴”。
  读文章、诗词,不是读字典,必然包含着思想、情怀,或者至少表达某种意境吧?那么我从这些古文中受到什么感染和影响呢?今天不说外国的或现代的东西,那是另外一个题目了。我觉得我得到的感染不是三纲五常、忠孝节义那些东西。有一些传统道德是自然而然贯穿在家教中,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什么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等,这不是从书本里头学来的。
  当年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教授叫皮名举,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中国历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读西洋历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胡适表达的方式跟鲁迅非常不一样,而且后来政见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对国民的认识其实是相同的。包括陈独秀在内的这些人,都是热爱这个民族,但是同时他又特别深刻地感觉到它的不足之处。爱之深而虑之远,而责之切,觉得它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
  (陆燕婷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资中筠自选集》)
其他文献
亲爱的世界:   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了。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我但愿你能待他温柔些。   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今天早晨,他就要走下门前的楼梯,冲我挥挥手,开始他的伟大历程。其间或许有争斗、不幸或者伤害。在世界上度过他的日子,他需要信心、爱和勇气。   所以,世界,我希望你能时不时地牵起他的小手
拿文人的相貌说事儿,其实挺没意思,原本就不是靠脸吃饭的一群人嘛。但在娱乐化泛滥的当下,文人颜值的重要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说韩寒吧,当年有评估公司分析他的成功,其文章及炒作占三分之一,赛车拍电影及绯闻占三分之一,颜值占三分之一。有个典故叫“掷果盈车”,是说美男子潘安因长得太帅,驾车走在街上,妇人都为之着迷,拿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以至将车丢满了。潘安其实是文人,长得帅的结果是沒几个人记得他的诗名。 
高闲,晚唐高僧,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武宗、宣宗时。唐宣宗曾经召高闲入朝对话,赏赐他紫衣袍。高闲善真草诸体,而以草书最负盛名。他的草书师宗唐代狂草大家张旭,亦取法怀素,在晚唐的书苑里,也称得上是高手了。唐代著名文學家韩愈曾经作序送给他,盛赞他书法美妙。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今闲之于草书,有(张)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将他与张旭、怀素并称,高闲因
伴随着年龄增长的新陈代谢减缓是导致老年人体重增加的重要原因,但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小组分析了12.4万名美国中年人的健康数据后发现,日常摄入富含类黄酮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梨子、莓子和洋葱——数量最多的人群,在随后四年时间里体重增长的幅度最低。
为什么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可以进行大规模有效合作的物种?因为想象。人类的想象就是人类合作的关键,因为人类可以想象出一些故事,然后进行传播。  只要所有人都相信同一个故事,那么所有人就会遵守同样的法律法规。比如政治领域,最重要的体制就是国家。一座山或者一条河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国家的概念只是一个故事,被重复这么多遍,大家就相信了。  再想想法律,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人权。这其实也只是想
四月中旬某日,北京的树虽已开始绿了,然而天气并未明显转暖,忽冷忽热,正是所谓春寒料峭之季。但那一日天气却难得地好——几乎没有雾霾,可见晴空白云,气温也升高到了20度左右,外边比家里还令人觉得舒适。  中午时分,我隔窗听到鸽子的叫声——咕咕,咕咕,持续经久,听来蛮焦虑的。在邻家的外窗台上,落着一灰一白两只鸽子。白鸽雪白,比之于灰鸽,体形略小,俊美好看。灰鸽自然也是好看的,却分明是只胖鸽子,胖得富态,
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  这段通俗且有些粗糙的文字,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诏书,与传统中国皇帝工整、典雅的文言文诏书差别巨大。即使在文言衰落的当代,朱元璋都因为诏书过于通俗而不时遭到网民耻笑。  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并不难解释:朱元璋出身贫寒,做过和尚、乞丐,这种用大白话写成
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问她,你以后想当什么。她第一个决定就是,她一定不当漫画家,因为她觉得漫画家非常无聊,每天都坐在书桌旁画画。我说那你要当什么?她说要当设计师。我说那要设计什么?她说很多啊。然后我就说这样很好,你要开始去搜集资料。所以她很小就很有想法,后来她要求一个人环游半个地球。她妈妈不肯,但是我们家是自由投票,两票对一票通过。  她十七岁去考大学,有四所大学通过。然后她去看每所大学,对比四
南朝《 龙颜碑》    《 龙颜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有1558年,比《 宝子碑》晚立53年。碑文追溯了 氏家族的历史,记述了 龙颜的事迹。《 龙颜碑》与《 宝子碑》同出于云南,时间相隔不久,艺术风格独特,被人们并称为“二 ”。《 龙颜碑》在高度、宽度上大于《 宝子碑》,故又称为“大 ”。  此碑楷书而饶有隶意,笔势雄劲,结体多变,转折处有使用圆转笔法,可窥见其运笔源于篆法,
近来和影视圈里的朋友谈电影,我经常要提起乌迪·艾伦。这些朋友说,艾伦的片子难懂,因为里面充满了外国人的幽默。幽默这种东西很深奥,一般人没有这么大的学问,就看不懂。我说,我觉得这些片子很好懂。他们说:您是个最有学问的人哪。就因为能看懂艾伦的电影,我赚了这么一顶高帽。艾伦有部电影叫做《傻瓜》(Banana),写的也是个傻瓜,走在街上看到别人倒车,就过去指挥,非把人家指挥到墙上才算;看到别人坐在桥栏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