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姿态,智者的风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an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第二模块“仔细理会”的第二篇文章,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记载了楚汉相争初期刘邦与项羽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司马迁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司马迁把更多的笔墨放在项羽身上,而对刘邦的刻画则主要是为和了项羽形成对比,来突出项羽简单粗暴、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以揭示项羽最后必然走向失败的原因。这里我们不妨调转镜头,把目光聚焦到刘邦身上,一起来“仔细理会”《鸿门宴》中的刘邦形象,一窥他后来能够成为大汉开国帝王的一些原因。
  一、柔弱胜强的政治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却无坚不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最智慧的政治家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刘邦就颇通“示弱”的艺术。
  向臣子示弱。当得知项王要攻打自己的时候,“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里固然有刘邦突临危急的慌乱无措,但更多的是他在向张良“示弱”、求救。他称张良为“君”,君是对方的一种尊称,一辈用于平辈同列之间。而实际上刘邦是主,张良是仆,“为韩王送沛公”,很显然,刘邦在张良面前表现得极为谦卑,在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弱”。当张良心中已有计谋之时,反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先是“默然”,以表示自己听信了“鲰生(浅陋的人)”意见的懊悔,然后又诚恳地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再次向张良示弱。张良这时立刻向刘邦献出了“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计策。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跑之时,两呼张良为“公”(“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公”也是敬称,而且一般用于对长辈的,很明显,刘邦再降身份,如此“知遇”,怎能不激发张良“士为知己者死”的壮士豪情,欣然留下来为他断后。刘邦不逞匹夫“强”,而懂得用政治家的 “弱”化解了危急。
  向项王示弱。第二天见到项羽,一开始就是“谢曰”,即以道歉的语气说话,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里把自己称为“臣”,项羽为“将军”,俨然是臣子与帝王的关系,表达对项羽的尊敬。“不自意”三个字又在向项羽示弱,意思是“我”刘邦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才得以入关的,若非如此先入关的就是项王您啊!这对于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项羽来说无疑是一颗“糖衣炮弹”,听了心情怎能不舒服呢?
  “善用人者为其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刘邦在臣子面前摆出一副无能的样子,激发臣子的表现欲望,让其为自己效力;“刚者易逝,柔者长存。”刘邦在项王前又摆出一副软弱的样子,麻痹项羽,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可以说刘邦的“示弱”艺术非常高超。
  二、委曲求全的外交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弱国无外交”,作为弱方,想在强者面前保全自己,“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刘邦深谙此道,尤其表现在他与项伯和项羽的交往过程之中。
  当张良献计时,刘邦赶紧问项伯的年龄,又是把项伯尊为兄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又是给项伯端酒敬酒,甚至不惜血本,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这一场外交中,刘邦虽然像个“孙子”一样,但是他无疑是一个大赢家。因为项伯回到楚营之后,立即劝说项羽不要杀刘邦,“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于是“项王许诺”。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鸿门宴上,如果不是这位亲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恐怕刘邦早就惨死在项庄的剑下了。
  再看刘邦与项羽交往。刘邦向项羽谢罪,第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向项羽表明了立场,即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战斗目标是一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是有小人的谗言,让我们两人之间产生嫌隙的;“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我都没有想到,我能先进入关中,还能活着到这里见到将军您!刘邦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再以“情”动人,果然打动了项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面对项王的近于羞辱的座位安排,刘邦“无动于衷”,用“曲”来求得“全”。
  在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急之时,刘邦选择了一个最 “不光彩”的行动——逃跑。逃跑是一件令“英雄”所不齿的事情,但刘邦却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之道,瞅准机会就逃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逃回自己的军营。作为一名外交家,刘邦懂得“有一种逃跑叫战略转移”, 面对强者,以自己的力量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委“曲”得以保“全”。
  三、冷静缜密的谋略家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人实际上才是真强大的人,那些看起来很笨拙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如果我们仅以“示弱”“委曲求全”来看刘邦,那显然只是看到了表象,在他“弱者”的姿态下,隐藏的却是强者的内心,智者的头脑,他是一个冷静果断的谋略家。
  当刘邦以“如厕”借口逃离宴会,面对张良、樊哙等臣子时,再一次示弱:“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其实刘邦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吗?显然不是!宴席上,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逃跑。宴会之前他已从项伯口中得知,项羽这次是要杀自己的,宴会上范增举玦,项庄舞剑,他早已看出此宴会是杀机四伏的,虽然前有项伯“翼护”,后有樊哙“同命”,但难保范增又想出什么新花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趁樊哙闯帐项羽发愣时假装“如厕”,且“因招樊哙出”——趁机悄悄招出猛将护卫,可见他早已想好要离席出逃。但此时来了一句“为之奈何”用意何在?这正是刘邦“大巧若拙”的地方,此时他在等他的谋臣给他一个台阶下,如果就这样逃离,显得自己不仅不懂礼仪,而且贪生怕死,不顾手下将领的死活,这将使他在部下面前颜面顿然扫地、威信也将荡然无存,所以这个“为之奈何”是刘邦故意在卖拙。果然,心直口快的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正好给了刘邦逃跑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辩若讷”,这理由刘邦自己不说,由臣下口中说出来,却比他自己说效果好得多,仿佛逃跑是属下所劝、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所以说刘邦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愚钝的外表下藏着聪明的头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面对危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忙则出错,乱则为患,而刘邦在面对危急的时候,总能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在情况危急时,刘邦的思维依然是缜密的,此话一石三鸟,一方面間接赞扬张良,这是一个浅陋的小人的主意,而你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二则推卸责任,这事不怪我,我是听信小人的话,你说出好主意,一定采纳你意见;三则保护了身边谋士,这是谁出的主意,刘邦一定记得的,但他愿意不说,因为张良无非想“丢卒保车”,让他把献计的人交给项王,但刘邦不愿意出卖谋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和刘邦对话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随口就把向自己提供重要情报的间谍曹无伤出卖了,试想这样头脑简单的人怎能与刘邦这样思维缜密的人搞心计呢!
  危急出现转机之时,也是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时人的思维会变得简单,但刘邦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张良为刘邦献计时,刘邦马上就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在这项羽要攻打自己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季父,来到自己的军营之中,劝说自己的谋臣逃跑,这其中会不会有阴谋?此一句话把刘邦遇事时冷静思考、思维缜密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逃跑,一般人逃跑都是“仓皇而逃”,但刘邦不是,他的逃跑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首先,他是洞察形势的危急,主动逃跑,借“如厕”掩饰而出;其次,他逃跑有保障,“因招樊哙出”,让这员虎将保护自己;第三,他有后手,让张良“留谢”,为自己拖延时间;第四,他施金蝉脱壳之计,“置车骑”,放弃他的车和众多随从,让项羽的属下误以为他还没走;第五,他轻装快逃,他放弃大队人马一方面迷惑项羽,另一方面是可以逃得更快,“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选择了小路,这样一来不容易被项王军队发现,二来路程近,才20里,很快就可以回到军中;第六,他有遗计,“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他让张良估计自己回到军中,才回到宴会,向项王辞别,整个逃跑过程,他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再看当刘邦回到军营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诛杀曹无伤”以绝后患,表现出了凶狠与果断的一方面。
  鲁迅先生高度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他在《鸿门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项羽之时,寥寥数语便把一个貌似软弱无能、笨拙愚钝,而实际却机敏精细、冷静果断的刘邦刻画得淋漓尽致,无怪乎南宋人刘辰翁称赞《鸿门宴》这段文字:“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中学]
其他文献
一、教学困惑思考  在一次测试中,考到了诗歌《听颖师琴歌》(别浦云归桂花渚),其中有一道题是“诗歌如何表现音乐的魅力?”结果发现学生对该组题目的解答五花八门,有用小说的鉴赏角度分析的,有以散文的赏析角度拟写的,有以各类综合角度解答的,学生没有诗歌“体”的意识,这让我很是诧异。过不多久,学生在另一份测试中考到了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词,其中一道填空题是“这是一首 派的宋词,突出洞庭湖景色和
短短2600个汉字的《孔乙己》,博大精深。《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巅峰。把《孔乙己》放进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篇作品的橱窗中,它只会更亮眼,不会稍逊色。莫言明言,愿意用自己的全部作品,换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这当然是莫言的谦逊,但对鲁迅短篇小说的评价,或许并没有夸大其词。鲁迅短篇小说二十来篇,尽管篇篇是精品,但是,鲁迅自己只唯一点名說过,他最喜欢的自己的短篇小说就是《孔乙己》
一、写作教学之难,需要抓根本性问题  中学生写作难教,高考写作尤其难教。难就难在写作的本质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我们对写作通常理解为“运用书面文字通过特定的体裁形式表达写作者对生活对自己对社会等诸方面现象、问题的认识和真情实意表达的创造性劳动”。而就写作来讲,用于交际,是一种工具,写作实践则表现为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而能力是不太可能通过教师的“教”而形成,犹如学习游泳者若只是背熟了泳姿的
一、课文:人教版高一必修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执教:蔡晓鸿(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归园
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由于阅历的限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失于浅表化,甚或误读,难以领略到其美在何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涵,把握小说的审美特质,真正理解外国小说的艺术魅力,进而促进其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外国小说语言的隐藏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必要通过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梳理小说隐藏表达的言语特征,掌握
一  热爱与历练。也许我缺少伟大的理想,没有做过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的梦,但我从小就艳羡教师,渴望成为一名有威信、学生信服的老师。受父母敬重文化和当时社会的影响,入初中不久我就立下志愿当一名好教师,向像自己及自己玩伴和学友那样渴求文化知识的孩子们传播文化,好让他们将来做有用的人。从那时起,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我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志愿奋斗着。长大后我真的进了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师,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是
直接观察小说的标题或者通过对整个故事的简单梳理,《品质》的主题似乎一望便可知晓。如果从小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入手,对人物形象、环境设置、情节主题进行挖掘,《品质》也似乎没有太多独特的可以讲授的教学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普遍觉得这篇文章平淡如水,几乎没有阅读的快感。老师觉得浅显学生觉得平淡的这么一篇文章,以什么为解读抓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一个被公认的经典之作为何看不到其精彩之处,这就需要借助研究作者的
一、研读:感受新闻的结构  师:今天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同学们打开书和笔记本。(板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作者是毛泽东主席,文体新闻。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  下面准备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
余映潮老师主张:一节课最好要有清晰的“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  “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具有鮮明的优点:简洁、好用,教学过程顺序清晰,明显的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由于每个板块着眼于解决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各板块是一种半独立的状态。“块”与“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显现出明晰的“分层推进”的特点。“板块”理念,改变了
前不久,“千课万人”全国首届“越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20多个省市区的语文老师们聆听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原中文系主任王松泉教授对王慧琴、洪志明、屠素凤、王崧舟、吴淼峰等五位特级教师、“越语文”名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点。“越语文”是我国浙江绍兴一带长期形成的体现地域人文精神,带有历史传统印记,具有“越风勤谨、越味涵蕴、越胆大气、越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