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感的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就是人们把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朗读正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巧妙评价,语感指导的润滑剂
  学生读完后,教师往往会给予相应的评价,“读得不错!”、“你已经把感情读出来了!”、“读得太棒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老师们是耳熟能详的。这种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雾里看花”,至于“为什么不错”、“怎样的感情读出来了”,学生如坠云里雾中,这样的评价对于被评价者以及接下来的朗读者都起不到引导作用,自然学生也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语调、语气。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小稻秧历险记》一课的教学时指名一位学生朗读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的句子,学生站起来力足声大地朗读着,这时候于老师没有对其进行“该怎样读”的指导。于老师以一句幽默的评价语惊醒梦中人,他笑眯眯地说对这孩子说:“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特别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得再给你喷洒点。”说着,便朝朗读的学生做起了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都被逗乐了,同时,学生的内心也领悟到了该怎样以正确地朗读方式表现该句。学生再次朗读时便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
  二.入情入境,语感指导的活性剂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皆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所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的真挚的情感,要想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还得先想方设法把学生引领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想象与体验,当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当一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了,学生便能以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体验。
  《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一段描写泉声美的:“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这段话中“轻柔、清脆、厚重、雄浑”很细致地描绘了泉声的不同特点,凭空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既然连文本的内容都不理解,就更谈不上带上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悟朗读了。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她借助多媒体,播放这四种不同的泉声,让学生闭上眼睛侧耳倾听,欣赏这美妙的泉声。学生睁开眼后便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听出了轻柔的小溪声”、“我听出了清脆的涧水声”……教师又让学生和着优美的泉声练习朗读。然后教师问“你是怎么读这一段的?”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泉水太多了,泉声也多,声音也逐渐由轻柔变成雄浑磅礴,所以要读得越来越快,声音也由轻至响。”有的同学却提出:“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这泉水太神奇了,我边听边陶醉了,渐渐地我仿佛进入了梦乡……”多么独特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无声为有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徜徉于作者描绘的美景中。不仅使整个教学过程弥漫着一种音乐美感,还把学生带进了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学生也就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了。
  三.品析体味,语感指导的催化剂
  表达语感的同时,伴随着思维。所以教师得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一些含义较深刻的句子,在直觉地感受表面意义之时,要努力感悟语言的内涵,想想它在语境中的弦外之音,只有潜心专注地解读了文本,诵读时才能使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两句话的文字背后隐含着的言外之意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学生读好这句更是不容易。我在教学这里时先引导学生品析体味:“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谈笑风生,现在怎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此时,鲁迅先生在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想想,那么现在小周晔她“清清楚楚”的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记得的还有什么?学生不难发现,还有伯父那颗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爱心、痛心、泪心……当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大匣子,豁然开朗,心有所悟了,他还能读不好吗?
  
  陈益女,教师,现居浙江青田。
其他文献
有些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伊斯坦布尔(Istanbul)。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她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端,扼黑海咽喉,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作为欧亚两洲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伊斯坦布尔城中穿过,将这座古城一分为二,海峡东岸的新城区与西岸旧城区让新与旧、东方和西方、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完美融合。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坦布尔成为欧亚洲际交通的枢纽,而且也成为兵家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具体的行为的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到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因此教学目标描述的对象必须是学生可判断分析的行为,描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历程和结果。以上这些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陈述技术”一节中讲得清清楚楚。然而仔细阅读各种备课手册和不少老师的教案。总能发现“教学目标”的确立存在一些问题:   
乡愁老成树梢上的白月光  它守望老屋的原址  听草垛里的蛐蛐,把一张旧碟片反复吟唱  阳光贴近墙根儿,惊蛰醒了  我重新挪动一下节气  那些在坛子里腌制的日子  舔过舌尖上的咸  轻轻喊一声,青梅竹马  童谣里的笑靥,挂在一片片榆钱上  搬家的蚂蚁,迁徙的燕子  穿过天空的画外音  把一截牧笛放在夕阳里吹  远处有一个人,顺从指尖的滑梯  抖落失修多年的心事  我的悲伤,从不影响别人  常常独自,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但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串讲,课堂上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重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并且没有从中感觉学习的乐趣和它真正作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生是以一个个体存在于以班级为单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其中强调“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事实上,早在春秋时代,儒家就已经强调“诗言志”,而读诗就是为了“了解诗中之志”。“披文入情”研究法就是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一种研究方法。“披文入情”的“披”,是“用文字示意或评判”的意思;“入情”是进入“情境”之中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披文入情”呢?  “披文入情”的“情
在高考考场上,作文是衡量学生高中三年语文水平与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作文的得分高低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看了许多考场作文后发现,现在不少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总是在写一些考生常谈的话与事情,创新意识明显不强,致使作文千篇一律,影响了得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打破定向思维,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借新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世界构思文章,作文才可能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平时
美学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概念叫做“距离效应”,意思是说要准确地观察和认知某一事物,必须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譬如看油画,距离太近了,你所看到的画面,感觉就是模糊一片,如果与画面保持一定的适当距离,就会体验到很清新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距离产生美”。由此我想到,师生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也是这样,距离太近,有时会产生感情上的审美误解;距离太远,往往又会导致心灵隔阂;忽远忽近,则游离了人与人之间美的和谐
老师们都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根基。叶圣陶老先生更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更可以培养语感、体味情感。很多时候,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这些听课老师叹为观止,读得声情并茂、激情四溢,我们心中不止一次为他们叫好。可以说,课堂出彩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学生的精彩朗读。我想,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幸福的。然而,看看现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随着高中课程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加大,语文课堂气氛很难做到活跃,甚至有教育家把高中课堂比喻成“人类智慧的屠宰场”,这种现状的根源在哪里?一线的语文教师又该寻求怎样的途径?在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寓教于乐。    一、创建轻松的氛围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交流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令人愉快和谐的情境更便于情感的表达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