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有效使用奖励措施的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从成人的评价中逐步获得的,奖励是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動中最使用的策略,有效使用奖励策略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文探讨了小学教师在使用奖励措施时存在的问题,对小学教师有效使用奖励策略提出一些意见。
  赏识教育渐受推崇,小学教师更加重视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因儿童群体特殊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小学教师有效地将奖励措施运用到教学中,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能培养儿童的自信心、上进心。
  一、小学教师在使用奖励措施时存在的问题
  笔者任教以来,多次了解到本校和其它学校教师中,大多数都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奖励,经常可以听到“棒,棒,棒,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厉害”这类口头表扬……
  (一)奖励程度、频率不当
  儿童认知水平逐步发展,学习能力逐渐进步,教师的奖励也贯穿于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对许多儿童力所能及的事,教师都给予儿童奖励,使奖励日益唾手可得。当其在儿童的心理达到饱和状态时,奖励失去吸引力,不能引起儿童的心灵震撼。正如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长时间地持续地接受某一种刺激,人们就会因“适应”的缘故而变得不再敏感,奖励就会因其容易得到而逐渐贬值。儿童频繁受到奖励,会把奖励当成学习目的,不利于激发儿童的远景性动机。
  (二)奖励依据模糊、针对性不强
  教师使用奖励时,往往没有落实到儿童具体的行为。如:对儿童绘画作品的评价只是一句“画得真好”!并未落实到具体的颜色搭配、线条、涂色、空间布局、构思等方面,儿童不知自己到底哪里好,好的方面不能强化。教师进行小结时往往说:“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部分儿童表现不好,却仍得到奖励,久之,奖励失去了意义。
  (三)奖励方式单一,未考虑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
  在笔者任教学校,每班都有小贴星展板。老师常用小贴星奖励儿童。最初两个月儿童觉得很新鲜。后来,大部分儿童对小贴星丧失了兴趣。多数教师不能及时找到更好的奖励方式,奖励效果不理想。
  在实施奖励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进行集体奖励,多以口头表扬或发作业本为主,有时还会奖励表现好的小组,但未对教学生如何处理奖品。
  (四)奖励不公平、不及时
  教学中,平时表现好的儿童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表现一般的儿童不易引起教师的注意。这造成奖励的不公平,不及时。有时,平常不出色的儿童表现出色,老师却没及时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奖励,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
  (五)奖励权过于集中于教师
  儿童的各方面发展水平比较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不高。教师往往扮演着奖励权的最高独裁者,奖与不奖、奖多少、奖什么几乎都由教师决定,儿童们对老师相当崇拜,其自我评价几乎依据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每个班里主要只有两个教师,教师不能看到儿童的每个正确行为,影响了奖励的效果。
  二、小学教师使用奖励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教师的自身因素
  第一,使用奖励策略时情感投入少,眼神交流少,比较随意和泛化,对儿童的观察不仔细,评价不准确。第二,小学教师未能用同理心评价儿童。第三,部分教师对奖励策略认识不深,将奖励当成课堂的点缀。
  (二)儿童自身因素
  首先,有的儿童容易引起注意,有的儿童反之;容易造成教师实施奖励不及时。其次,儿童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同,对奖励的理解不同。最后,儿童获取奖励的动机不同;有的为了虚荣心而努力,有的故意制造机会获得奖励,有的“动机端正”。
  (三)学校的因素
  班级人数多:教师不能兼顾每个儿童,不能对每个儿童进行细致观察、交流、家访,不能掌握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易造成奖励的不公正不及时;师资力量弱:专业不对口的,缺乏学习意识的,职业倦怠的,依靠长期代课转正的……
  (四)儿童的家庭因素
  家长间互相攀比,比分数,比奖状,比小贴星……未获奖励的儿童,家长会责问老师,加重老师的压力,部分教师选择增多奖励来解决该问题。部分家长用金钱奖励儿童,降低教师奖励的吸引力。
  三、小学教师有效使用奖励措施的应对策略
  儿童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是自己的评价。其自我评价基本是对成人评价的重复,且其自我评价都集中在外部行为,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
  (一)奖励应及时且适度
  教师应准确把握奖励时机。儿童的发展水平不高,好的行为只有及时奖励,才能强化和巩固。否则,该行为容易慢慢消退。
  爱德华·德西的实验证明:当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德西效应”——当学生没有形成内在远景性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奖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必要的。若学习活动本身已使学生感兴趣,再给学生奖励,多余还适得其反,导致学习目标转移。
  (二)教师实施奖励应有明确的指向性
  奖励是激发儿童内在动因的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要通过奖励强化某种行为,需要明确指向具体的行为上:
  1.实施奖励前,应告诉儿童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2.实施奖励时,应具体到值得奖励的细节。
  3.应多对儿童进行纵向评价,对其进步可适当奖励,帮助其强化行为。部分儿童进步后仍与其他儿童有差距,应在心理上鼓励儿童。
  (三)奖励方式应考虑儿童差异
  低年级儿童喜欢物质奖励。中年级儿童精神和物质奖励都喜欢。高年级儿童更喜欢精神层面的奖励。除此,性别和已有认知水平等因素都要考虑。
  (四)奖励方式应多样且多变
  首先,应丰富奖励物,使儿童不总是关注小贴星。可使用教师手工、书法、诗歌作品,可给儿童一些特权或荣誉称号;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其次,可根据具体情景及儿童特点选择奖励方式。克拉克博士认为,对大多数儿童,社会奖励(微笑、拥抱、拍肩、鼓掌、眨眼、表扬、竖起大拇指等)更有效力,更便于使用。
  (五)教师将部分奖励权给儿童并逐步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教师可让儿童自己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对自己和同学进行评价。儿童对周围同学有一定了解,同伴间的监督,可避免教师行使奖励权的盲区,可使儿童在评比中学会珍惜奖励权,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发现自己不足。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多参加交流讨论活动;多关注教育发展,努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語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国教育家陶行之说:“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泉活水,教者不但要上好口语交际课,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上好口语交际课,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生活中加强小学生
期刊
户外游戏拥有广阔、新鲜、刺激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是作为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园里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要跑、跳、钻、爬、攀登等,所以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幼儿之间互相拥挤,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而且他们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
期刊
摘要:《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陈鹤琴先生也曾经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而我园靠近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此,随着我园“生活创意美术特色”活动的不断开展和对园本课程探索的不断深入,一个个主题活动的扩展,我们努力寻找、挖掘、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创意美术教育连接起来。  关键词:自然材料美术活动创意活动兴趣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结合理论和课堂实践的方法完成我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任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童年时期是美育教育的启蒙期,让孩子们真善美和谐发展,在审美的花丛中
期刊
摘要:我国正处在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培养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的中学生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推动社会不断地进步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学生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创新精神就需要从传统的复制粘贴,模仿的思维方式中跳跃出来,涌现个性思潮,这就需要培养出中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想提升锻炼学生们的发
期刊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对比以往枯燥乏味的科学活动,现在的活动设计是让幼儿在进行科学活动时着重让他自己去探索与发现,根据自己的观察、猜想、分析与验证能让幼儿使本身枯燥的原理中结合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其中的内涵。而幼儿如何在科学活动中那进行探究,这对于教师的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重在研究科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亲历 探究科
期刊
《幼儿园课程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要充分利用和开放各种教育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创造能使幼儿主动活动的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部分,而操作活动的过程又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受传统的教育观与教育方式影响较深的教师,常常是表面上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包办代替的太多,不许幼儿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探索、发现和创造。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长,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现在许多学校为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认真履职,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室和课程,但面对农村学生不断出现心理问题却有些难以应对,本文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去探究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心理影响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较为重要,充
期刊
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富有创意的造型外观设计,都会立马吸引他们的眼球。现如今,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一点: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好幼儿自身的各项能力,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美术活动是五大领域中的其中一个小项,通过涂、画、撕、粘、剪等多种美工方式,采用多种美术形式进行体现和展示,幼儿在掌握其方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
期刊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不适合幼儿长时间室外活动,所以绝大多数幼兒园有至少两个月以上安排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但并末真正开展活动,幼儿园冬季户外活动较少。例如我园所在地区每年十一月、十二月气温低于零下十度,在这两个月时间幼儿每天户外运动不足一小时。在幼儿有限的冬季户外活动中,存在活动内容陈旧、组织形式单一、指导方法呆板等问题,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直接导致幼儿活动量明显下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