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教师培训方式探究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于“反思型教师教育”的话语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成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诉求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成为了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使用频率很高的专业术语,“反思型教师”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反思”一词近年来开始引起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对“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或“反思型教师教育”(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展开探讨,并从实践层面关注教师的“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就是说,进行有效的反思型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 教师自主发展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134-02
  
  一、反思型教师
  说到师德,许多老师往往想到“爱心”。这是对的,但不够。师德当然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但仅仅有“爱”还不够,还应有“爱的智慧”。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每天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二、教师反思的意义
  1.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无论是杜威、施瓦布还是舒尔曼,他们都把教师作为连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因为,教育实践中很多问题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情境性,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才面对着如此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这是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也鞭长莫及,因为不管设计出多么美好的教育理论,没有教师的中介作用,这种理论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教师信奉的依然是“行之有效”的传统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教育实践只能望洋兴叹,只要做法得当,研究者也会在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研究者的研究要直面教育实践,而不能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另一方面,教师的内隐理论具有程序性和缄默性,刚开始很难被教师自身意识到,因此,教师对自身的反思往往需要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点拨,帮助教师沟通自己的个人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新的理论与教师个人理论之间的矛盾,将内在理论显性化,然后逐步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校正,并不断将自己的个人理论转化为公共理论。
  2.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与实践理论的形成
  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我们都受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影响,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它与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或缺乏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相区别,与没有根据的幻想、猜想、迷信或无根由的假设等相区别”,传统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具有绝对的客观性、确定性和科学性。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技术培训:培养教师的过程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科与教育知识)的过程,将教师的培养过程浓缩成为“技术熟练者”的训练过程,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成人也是一个在不断的专业实践中成长并发展的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活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教科书所传授的教育理论知识,而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直觉与感悟。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大量鲜活的经验,教师的经验是一种实践(或缄默或隐性的)知识,教师实践的或隐性或缄默的知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与社会资源,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如对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的占有和相应学历的提高。“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J.Posner)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经验,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3.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当前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好坏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能否向前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总人数已达到一千三百多万,这支队伍的质量如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但在促使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要差异很大,尤其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忽视。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如何促进教师反思,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
  三、教师学习的特点
  1.教师学习是内部的学习
  人们往往认为,成人的学习过程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把外在于自己的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学习只是一个外部的过程,自己学到东西的多少基本是由教学水平的高低、阅读材料质量的好坏等外部因素所决定。这是人们忽视了成人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由学习者控制的涉及学习者全身心——包括智力、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的一个综合过程,这一过程应是学习者满足自己需要、达成自己学习目的的过程。这是因为成人学习的基本动力是成人自己的学习经验,当他把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他所处的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时候,这种交互作用的质量如何,往往影响到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质量,只有充分应用了这种交互作用,教师才能从学习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教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的过程,这一事实对教师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充分地把自己卷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寻求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2.教师的学习是自我导向式的学习
  所谓教师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是指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和自我反思的学习。一方面,由于教师作为成人具备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他总是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他总是希望作为一个独立个性的人参与一切活动,要求别人把他当成独立的人看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相信他既能决定自己的行为,又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出现与自己的这种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相违背、相抵触的情况时,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而这正是教师作为成人心理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他又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一旦形成了人格的独立性,教师往往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常常从内部环境、从自己出发,对外在的环境的变化加以自己的评判,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师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教师的这种自我导向式的学习特点,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获得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这种反思能力是教师在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3.教师的学习是人格化经验参与的学习
  教师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的、充满个性的经验,这是教师在学习中所独有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对教师的学习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激增、经验类型的丰富、经验结构的人性化,一方面,凸现出教师个体的独特性,从而构成教师丰富多样、个性化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教师所具有的经验也是教师参与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师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尊重教师的经验。尊重教师的经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意味着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个体的价值,这是教师教育和学习能够充满生命力之所在。
  4.教师的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的学习是以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和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障碍和情景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学习的原动力。教师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对国家、社会、组织承担了自己义不容辞的各种责任,承担着自己所面临的职业发展的任务。在承担这些职责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加以解决。因此,他们会根据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外在形势的变化和自己发展的需要,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变化,来调适自己的学习,学习那些与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职业发展与个人提升相需要的东西。因此,成人学习的兴趣更多地表现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指向,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习倾向。
  5.教师的学习是团队的学习
  教师的学习常常是带着问题来的,他们的学习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是为了解决所面临的职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但是,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赖于讲授者的过程,而是应该挖掘所有参与学习的其他学习者的资源的过程。不同背景的教师在自己不同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对不同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事物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并且从中找出了规律,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是教师学习中重要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学习应该是一种交往式的学习,向其他教师学习可以吸纳更多他人的知识以及值得自己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6.教师的学习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学习
  在教师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学习兴趣指向性具体地反映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实效性的愿望,通常表现为一种十分执着的学以致用的追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以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适应组织、社会的要求莫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主要的是及时地把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现实社会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去,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工作、生活以及在适应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以及为提高自己在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绩效为目的,凸现出很强的实用性。
  四、探讨反思型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
  1.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方式
  在反思型教师培训中,虽然总体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和探索性的学习,但仍然不排除有些培训是接受性的。接受学习仍然是教师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过这种以接受为主的方式应注意促进教师进行思考,把接受的信息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停留在感知和记忆水平上。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专家讲座。讲座培训适于传递性的知识、理论观念、教育信息等方面的培训。第二,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对于丰富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有重要作用。
  2.以个体探究为主的方式
  教师除了接受理论指导外,个体的自主探究也非常重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课堂教学调查。是从学生视角反思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第二,学生个案研究。是把教师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学生的身上,用观察与研究的结果来改进教育工作。第三,教师角色发展活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教学组织者、学习动机激发者、教学交流者、教学改革者、学生咨询者、班级管理者等多种,就是要在明确这些角色要求的基础上,对照比较自己目前的现状,制定出改进教师角色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去实施的培训活动。第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教师入职后由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往往有一个过程。
  3.以问题——合作——反思为主的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教师集体展开合作教学科研研究,更多地体现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方式有:第一,教育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运用书面的教育实例作为材料,教师群体一起来了解、分析、研究、评价教育实例的活动。案例研究的一般程序为:引入案例——案例讨论——总结;第二,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型教研活动是对传统教研活动的改造。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课程观,是课程观念、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学生学习方式、课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挑战。教师在反思自己的主体行为或经验时,哪些行为或经验应该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哪些应该给予否定与摒弃?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使教师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适应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有浓厚理工背景的院校,重理轻文、文理分科不均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克服这一背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理工院校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重庆大学一直以理工著长,该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获得的经验或遭遇的问题在同类型高校中都有很好的代表意义,本文以重庆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与研究该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取得的成效以及不足之处,旨为同类型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局限于“一言堂”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不愿开口说英语,致使许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以后,仍然听不懂、说不好。这些问题给我们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新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尤其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要让学生初步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口语学习 心理障碍 情景教学 自由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科技英语是专业英语中学术英语的分支,具有词义多、长句多、被动句多、词性转换多、非谓语动词多、专业性强等特点。本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阐述了长句的翻译方法,旨在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英语 翻译 长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97-01     一、科技英语的文
期刊
【摘 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好莱坞电影的霸权给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一部《孔子》所遭遇的《阿凡达》冲击便可见一斑,在外来电影与本土电影激烈对决的今天,探讨中国电影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生机,寻找中国电影发展的出路,力图以优秀的本土电影为载体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关键词】全球化 好莱坞电影 本土电影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把表示尊重、敬意、友好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传授给弟子的行为活动。其内容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言语交谈、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对现今儿童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礼仪 教育 道德  【中图分类号】K8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84-02     【Abstract】Etiquet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梵净山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发展梵净山生态旅游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梵净山 生态旅游 法律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98-02  【Abstract】Through to the Fanjing mountain’s existing eco-tour
期刊
【摘 要】激励,是指教师以综合的教育手段为刺激诱因,满足学生积极心理需要,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其把外部刺激内化成个体自觉行为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教学手段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达到完善人格的作用。具体方法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激励、从学生的目标明确着手激励、从师生的感情融洽入
期刊
实用类文本在高中语文必修中比例并不大,在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涉及到实用类文本的有必修五中的“科技之光”专题中的三个版块、必修四中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英明与事业”版块和必修四中“走进语言现场”专题的三个版块。站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果按照常规的实用类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背离,而且不能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必修文本改革的特色之一,是文本的编排体例,由原来的以
期刊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问题往往是老师课前精心设计好的,在课堂上一个个地提出来,学生只要回答出来就可以了。这能说是以学生为主体吗?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难道就没有问题要提出来吗?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了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文本,解
期刊
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改革”,基础教育的经费有了基本保障。使农村教育的广大干部和教师再获新生,教师又重新找回了自尊,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教育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新的形势,凌源教育在经过治理整顿之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近三年来,凌源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其表现为:①学校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教书育人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