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哥特式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哥特式写作风格在英美文學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呼啸山庄》这一不朽的哥特式名著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及外部环境描写中的哥特风格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哥特式写作特点。
  关键词:哥特式 情节 性格 环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哥特式小说盛行于19世纪初的英国。这种小说主要以废弃的古堡、荒原为背景,描绘极端的或不同寻常的事情以及人物扭曲的心理。艾米莉·勃朗特受这种写作风格的影响,于1848年出版了《呼啸山庄》这部极具哥特式风格的小说。小说在出版之初受到了外界的很多批评,批评家认为小说中充满了阴森恐怖,人物性格扭曲,称其为一部耸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直到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英国著名评论家毛姆给予《呼啸山庄》很高的评价,他说艾米莉·勃朗特把对爱的那种痛苦、迷恋、残酷、和执着描绘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哥特式描写给读者以强烈震撼,使其留下深刻印象。
  一 哥特文学的特征
  “哥特”这个词原意是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在文艺复兴时期,“哥特”一词又被艺术家们用来指代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曾在12至15世纪的欧洲很盛行,其特点是:“拱顶、有细长柱,窗户狭窄,内部阴森,地道甚至是地下藏尸所等”。也因此,哥特一词被赋予恐怖、野蛮、神秘、诡异、中世纪等多种含义。直至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被用以命名小说体裁。受到其在建筑风格中的特点的影响,哥特文学被用以指代一种恐怖和怪诞小说,喜欢借用中世纪的城堡、废墟或荒野为阴森恐怖的场景,人物则表现出一种病态、魔鬼般的性格,故事情节着力渲染暴力、恐怖和刺激。在当时,这种小说的艺术价值并不高,主要用于供有钱人消遣,但后来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足的影响。哥特小说常运用想象、虚构等超自然素材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充满恐怖和神秘的超现实事件,通过对超凡事件的描写,展现给读者一种极端的、震撼的人物内心世界。这种表现手法是对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的一次颠覆。
  哥特式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常结合时代精神并融入了魔幻现实主义及意识流风格,以非主流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与复杂现实纠缠不清的社会现实,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渲染恐怖气氛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揭示社会的邪恶面来激起人们对人性中阴暗面的探索,尤其是道德方面的思索,反映人性的弱点、精神上的恐慌以及人丧失家园的空虚。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继承了哥特式文学的传统,创作中大量采用了哥特手法,其主题涉及阴谋仇恨,小说人物性格扭曲变态,场景阴森恐怖。
  二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点的体现
  《呼啸山庄》以荒原为背景,描写了住在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小说围绕爱、恨、情、仇的主题,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外部环境上的哥特式描写,使整篇小说充满了神秘恐怖气氛。
  1 哥特式写作风格在故事情节中的体现
  《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复仇、阴谋、暴力、虐待展开。故事充满神秘、恐怖气氛。在小说一开始,洛克伍德在凯瑟琳的房间发现一本发霉的书附页上写着:“凯瑟琳,她的书……这可怕的星期日……我希望爸爸快些回来……亨德雷是个可恶的……他对希斯克利夫是残忍的……我们准备反抗……今晚行动……”这些话使故事充满了神秘性。小说接着向读者讲诉了希斯克利夫是一个老恩肖在利物浦街头捡来的弃儿,没人知道他的身世背景。在出走三年后,他衣着体面的锦衣还乡,没人知道他从哪儿弄来的钱。事事都充满神秘感。作品中的神秘气氛在洛克伍德的恶梦也充分展现:当洛克伍德一合上双眼,就听到风雨交加的声音,“不管怎样,我一定得让他不再响!他喃喃自语,用拳头捅碎了玻璃,伸出胳膊去抓那根搅人的树枝,不料他的拳头没有抓到它,却碰到一个冰冷冷的小手的手指头!一个极凄惨的声音抽泣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凯瑟琳的那张脸向窗里望。”恐惧让洛克伍德变得残忍,他抓住了那只手在破了的玻璃面上来回的划着,直到鲜血流了下来,染红了铺盖。这时,那个忧郁的声音还在呼唤:“已经20年了,我已经做了20年的流浪人了……”凯瑟琳的灵魂十八年来一直侵扰着希斯克利夫。在一个风雪夜,当他挖掘凯瑟琳的坟墓时,甚至听到从教堂墓地中传来的叹息声,这叫他确信凯瑟琳的灵魂没有走远,一直在荒原上飘荡,在呼唤着他。小说的最后,也以一个牧羊小孩的话证实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两人的灵魂最终相聚到了一起,“我看见希斯克利夫和一个女人在那边,在山崖底下……”
  虐待在小说中贯穿始终。当希斯克利夫寄人篱下时,他受尽亨德雷的虐待,亨德雷心里恨他,就以行动折磨他、捉弄他,还趁没人注意时狠狠地拧他。在老恩肖去世后,亨德雷把希斯克利夫贬为仆人,让他干繁重的体力活,找茬对他拳打脚踢,当众羞辱他,不许他和凯瑟琳见面。在希斯克利夫复仇时,他以同样的手段对待身边的人。当亨德雷不甘心家产被希斯克利夫骗走,与其打斗时,希斯克利夫不顾亨德雷已经昏死过去,毫无感情地踢他、踩他,拿他的头往地板上撞,直到累得喘不过气来才不甘心的停手。他侮辱伊莎贝拉、毒打她、逼她下跪,用刀子在她脸上留下血迹和伤痕。他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折磨毒打。把凯茜骗到呼啸山庄扣留,不让其与快死的父亲相见,还扬言要把凯茜和林顿来个活体解剖。这些场景无不体现了小说的哥特风格。
  2 哥特式写作风格在人物性格中的体现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流浪街头的弃儿,老恩肖把他从利物浦带回呼啸山庄,并对他宠爱有加,对他的好甚至超过了亲儿子。但是除了老恩肖和凯瑟琳之外,其他人都歧视他,讨厌他。希斯克利夫饱受虐待和压迫。童年的遭遇导致其早期敏感和抑郁性格的形成。老恩肖去世后,凯瑟琳的哥哥亨德雷成为家庭的统治者,他对希斯克利夫的虐待变本加厉,使其受尽歧视和侮辱。这时只有凯瑟琳——这个善良的小姑娘同情他、关心他,能够带给他温暖。凯瑟琳的爱是他在这样一个压抑环境中唯一的一缕阳光。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他和凯瑟琳相爱了。这份爱使得他可以忍受来自亨德雷的非人的待遇与侮辱,也慢慢形成了希斯克利夫的孤僻、坚忍、顽强的性格。   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偶然闯入画眉山莊是整个悲剧故事的开端。在五个礼拜的日思夜想后,希斯克利夫盼回的是一位焕然一新、娇艳优雅的小姐。受到文明熏陶的凯瑟琳与蓬头垢面的希斯克利夫有了明显的距离。最终,凯瑟琳背叛了爱情,嫁给了画眉山庄的主人林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的最后一点爱消失了。不能接受这样残酷现实的希斯克利夫离开了呼啸山庄。失去了唯一的精神家园使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开始扭曲,他认为造成这一切恶果的根源是亨德雷,他要报复,要亨德雷加倍的偿还。在出走三年之后,他带着刻骨的仇恨、精心设计的复仇计划回到了呼啸山庄。
  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希斯克利夫就是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形象。他先是投亨德雷所好,和他赌博,赢光了他的钱,最终赢得呼啸山庄。而后拐走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对她侮辱、虐待,以此来发泄对情敌的仇恨。仇恨使他变得人性磨灭,竟然把复仇之手伸向下一代。他以亨德雷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不让他受教育,把他变成了无知、粗鲁的野蛮人。即使对长得酷似母亲的凯瑟琳的小女儿凯茜,他也不放过。他不仅掠夺了小凯茜的画眉山庄,而且对她任意打骂,剥夺她的精神世界。
  至此,希斯克利夫霸占了两个山庄,仇人一个个死去。他复仇的目的已经达到,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快乐和满足,却变得空虚与茫然:“我穷凶极恶,却落到这样一个结果,不是太荒唐了吗?我把自己磨炼出一股狼劲儿,拼了命干,谁知等到一切都布置好了,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我却发觉我的意志力消失了……我几十年的冤家对头并没有把我打败呀,眼前正是时机,向他们的后代报仇解恨。可是有什么用呢?”小凯茜和哈里顿之间的真挚爱情使希斯克利夫残存的爱再次萌发。他说:“哈里顿仿佛是我青春的化身,是我那不朽爱情的幻影,是我为了维护自身权利拼死拼活的幻影,也是我的骄傲,我的幸福,我的痛苦的幻影。”最终,他从十恶不赦的魔鬼回归到了善良的人。
  希斯克利夫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性格转变体现了他性格的双重性。勃朗特笔下的这一“恶棍英雄”形象既遭受迫害,又迫害他人;既让人痛恨,又引人同情。残暴、冷酷、心理扭曲等哥特式风格在希斯克利夫的复杂性格中得到集中体现。
  3 哥特式写作风格在外部环境中的体现
  从外部环境背景来看,故事发生在约克郡的一个荒原上,由于地理原因,这里气候恶劣,终年刮着北风,经常风雪交加,乌云密布。但是荒原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乐园,在这里,他们可以躲避来自山庄的压抑和虐待。荒原上没有世俗偏见和对人性的摧残。在阴郁的天空下面,是雾蒙蒙的荒原,一泓溪水涓涓的流淌,漫山遍野的野花生机勃勃——一切都充满了野性和活力。在这片自由天空下的两个主人公如同两个自由不羁的灵魂。仿佛只有苍茫的荒原才是他们灵魂的归宿。当希斯克利夫想念凯瑟琳时,他会去荒原;凯瑟琳嫁给林顿,他在荒原上喊叫来发泄内心痛苦;凯瑟琳的鬼魂在荒野游荡不肯离去。苍茫质朴的荒原自始至终都是整个故事的精神家园、主人公情感的归宿。旷野的荒芜在作者的笔下有着独特的神韵,与情节发展紧密联系。
  在小说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呼啸山庄的哥特式风格:“窄小的窗子深深地嵌在墙里,墙角有大块的凸出的石头防护着”;大门的周围有“古里古怪的石刻”,还刻着“一五○○这样一个年份”的字样,这些都是哥特风格的体现。山庄内终年不见阳光,到处阴森、恐怖,冒着一股子的寒气。当洛克伍德走进他们房屋的客厅时,他看到:“用来吃饭的盘子一直堆到屋顶,旁边还放着鲜红的生肉,有牛腿、羊腿、火腿,烟囱上挂着一支老式长枪和一对猎枪”。生肉让人联想到尸体,武器是暴力的象征。那堆得高高的盘子仿佛在暗示呼啸山庄无法经历暴风雨的打击,随时都会坍塌。作者对环境的哥特式描写,使人感到呼啸山庄是一个荒凉、恐怖而又神秘的地方。
  小说中,狂风暴雨的外界环境似乎具有双重含义:既是自然野性的体现,也是冷酷残暴的代名词。小说中有多处对暴风雨的描写:老恩肖去世的那个晚上,“大风绕屋咆哮,并在烟囱里怒吼,听起来狂暴猛烈”,这咆哮似乎是来自希斯克利夫内心的呼喊,最爱他的人离他而去了,失去庇护所的他从此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午夜,“暴风雨来势汹汹在山庄顶上隆隆作响。起了一阵狂风,打了一阵霹雷,不知是风还是雷把屋角的一棵树劈到了。”此时的暴风雨衬托了凯瑟琳内心巨大的悲痛。希斯克利夫的出走带走了她的灵魂,从此她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荒野上流浪。凯瑟琳痛苦、恐惧的心情化作无情的暴风雨,渲染了小说的气氛,增加了悲剧成分。在凯瑟琳下葬的夜晚,“天气变了,南来的风变成了东北风,先是带来了雨,跟着就是霜和雪。”这场大雪摧残了樱草花、番红花,使百灵鸟鸦雀无声,连幼树的嫩叶都发黑了。大雪对生机的扼杀象征着凯瑟琳的死去带走了希斯克利夫心中最后的一点爱。大地失去生机如同地狱一般,希斯克利夫的人性也从此磨灭,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
  总而言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恶棍英雄”式的人物塑造和神秘恐怖的环境描写,充分展示了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呼啸山庄》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是一部值得研究的好书。
  参考文献:
  [1] 刘尊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 安德鲁·桑格斯,谷启南等译:《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艾米莉·勃朗特,方平译:《呼啸山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张颖,女,1979—,黑龙江虎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川西民间家具的背景、品系、形制、用材、结构、装饰等方面为出发点,结合调研中代表性家具,归纳论述川西民间家具的文化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川西民间家具在功能性、工艺性、地域性方面特点,以及其具有川西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等特性的结论。川西民间家具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更是当地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并融合当地风土民情,无处不体现着川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期刊
摘要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缺失”特征贯穿于小说多处,文中的空白缺失及意义未定给予读者广泛的审美空间,因而具有强烈的召唤性。然而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福克纳无法跳出南方历史的影响以及南方历史语境的限制,他对美国南方社会的批判性历史意识体现在其独到的文学价值观中。  关键词:缺失 召唤 批判性历史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 小说《异乡客》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的经典之作。在《异乡客》中,作者将诸多二元对立矛盾融为一体,渲染了进退两难的人性煎熬境地。本文基于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剖析了小说中二元对立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最终颠覆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二元对立 人性煎熬 解构与颠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兰克·奥康纳是20世纪爱尔兰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一生著
期刊
摘要 在父权制社会中,在男式的观念、思想、行为、伦理、价值的霸权话语中,女性丧失了自己的身份。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对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抗争的悲剧进行解读,指出父权文化对追求幸福权和选择权的自由女性的压抑与戕害,以及女性对父权规范和殖民压迫永不妥协的抵抗。  关键词:女性主义 父权制 权力话语 抗争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 《一个小时的故事》长期以来被归类为女性主义文学,许多评论家已从女性主义视角做过一些评论。论文基于文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新审视女主人公的死亡原因,以期对自由和死亡的主题能够重新再认识。  关键词:精神分析 焦虑 压抑 自由 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时的故事》(1894)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肖邦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
期刊
摘要 哈代在《还乡》中,以其生动的风景描写和丰满的艺术形象描述了他独特而鲜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大自然是有内在价值的独立主体,有其生命力和活力;提倡关爱动物、植物,主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体性的关系;同时,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庇护所和心灵栖息地。哈代倡导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批评 《还乡》 独立主体 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伊迪丝·华顿在《罗马热》中,将爱情比喻成致命的疾病——罗马热。作者不但运用这样的类比表明老纽约社会对于男女之间的激情的否定,同时还运用其他意象与“罗马热”这个主要意象构成鲜明对比,如“罗马斗兽场”“罗马广场”等。作品通过描述“罗马热”对古罗马帝国的冲击,来暗喻汹涌澎湃的激情对于婚姻的破坏。除此之外,“鲜花”“月光”等一系列意象与作品中的主要意象相呼应,构成了指示故事主题的完整的
期刊
摘要 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深层结构:第一,表现主要人物追求自由的努力,在表现中始终以儿童在成长遇到的两难困境——一方面遭遇阉割情结,失去自由;另一方面,融入社会,虽然被社会体系所奴役,但获得了安全——作为隐喻;第二,用人物遭遇的困境隐喻其时社会文化在面对先进文化时的困境;第三,以社会文化的困境与儿童成长的困境互为隐喻,打动读者。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是一个极佳的例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对于莫泊桑名篇《项链》的主题,评论界历来存在着“讽刺说”和“褒扬说”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分析了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篇小说主题的更深层次理解,即: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慨叹构成了《项链》的主旋律。莫泊桑正是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来表现人生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偶然性因素对人生的影响,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他对命运的失望和感叹。  关键词:《项链》 主题 讽刺说 褒扬说 命运 
期刊
摘要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不断演进的思想体系,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逐渐减弱,人道主义也走向没落。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在《远大前程》中,狄更斯通过皮普、郝维仙小姐、马格韦契的生命历程,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丑恶,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点亮了通往未来的人道主义复兴的明灯。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