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无染早期书画摭谈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月色老师在生前曾赠我他们夫妇的一批手札、笔记稿本、印谱以及名人字画,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从中了解了他们的身世、简历、交友往来及艺术成就,从而写出了《蔡守生平》及《于画书诗三绝外,冶金玉石一炉中——女金石书画家谈月色的生平与成就》等十多篇文章。在这批文物中,有位艺术家的作品多次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段拭!但对其人知之甚少。近获其哲嗣段守虹先生赐赠之《中国画》2004年第3期,拜读了《平和散淡,丹青苑中一文人——初探段无染先生的人格文心与画品》一文,遂认识到这是一颗沉埋于荒滩之中熠熠闪光的金子——一位青年时代就崭露头角的文人书画家。
  段拭(1914-1969年),谱名庆成,字无染,号艾馥。安徽萧县龙城凤山人。学者、画家、诗人。他在1930年考入上海美专西画科学习油画,1933年美专毕业后,因为家道中落,没有机会继续于西方艺术的研习。幸得遇张伯英、黄宾虹、蔡守等多位大师的指授,走上了传统书画的艺术之路。
  1934年他到北平投奔他的姑父、书法家张伯英研习书法,继而经张伯英及姐夫明清史家谢国桢介绍,受业于国画大家黄宾虹。庚辰(1940)长夏,他在黄宾虹赠月色夫人山水立轴长跋中说:“戊寅(1938)九秋,宾虹老师隐居燕市,治六国文字之学。余亦客燕,得时侍左右,求授笔墨之法。”段先生拜宾老为师后,与他的感情处得非常好。他和宾虹老数十年间师生之情不断,通信交往一直保持到1955年宾老溘然逝去。段先生得悉宾老逝世,不禁于书房中放声痛哭,并给师母宋女士发去唁函。他有多年的书法美术基础,又承名师大家的指授熏染,师友的交流切磋,再是自己的颖悟勤奋,遂精品佳作,纷呈迭出。
  段先生在北平住了五六年之后,经名师指授和严格的训练在书法国画方面已打了坚实的基础。转而又南下来到十二朝古都金陵,除了谋生的本能外,那就是在这块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寻求艺术上的升华和展示。他寓居在城北童家山下之三步两桥,屋后有竹林,其后为童家山,取书斋名艾馥馆、徕翔阁、翔斋等。在兹地结交了一批醉心于传统文化的画家、学人,如蔡哲夫、谈月色、陈柱尊(曾任交通大学国学系主任、金陵大学校长)、陈啸湖(曾任朱培德秘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廖士等诸先生,受到多方面的教益。他面勤于丹青,与宾老书信往还不断,遵师意继续从倪瓒、石涛、石溪入手,深入传统,探求笔墨之法:又重视实地写生,牛首山、栖霞山、玄武湖、冶城山等名胜古迹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和画稿。他师法造化,感受自然之精神,从大自然中“搜尽奇峰打草稿”;又有西画构图布白的基础,画作自当不同凡响。
  
  宾虹太先生《赠月色山水立轴》的画心之下,段先生有一长跋日:“师曰:昔董师翁有云: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以我使笔不可为笔所使,以我使墨不可为墨所使。墨法之妙,全在用笔灵活,平如锥画沙,留如屋漏痕,圆如折钗股,重如高山坠石,如金之柔,铁之秀。墨分七墨,曰浓曰淡曰碎积泼宿焦。唐以前多用浓墨,王维、李成始创淡渲,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互相融洽,因名破墨。破墨之法盛于宋元,明代而下知此渐稀。吴小仙、郭清狂辈枯笔焦墨恣意涂抹,墨法尽废。沈文既起,创用古法,董玄宰师董巨,绍其遗绪,兼皴带染,方便初学,恽香山释石溪能得董巨之神,大涤子继参以梅道人积墨法,人未易到。至若焦墨之法释渐垢道人擅其长。宿墨之法释渐江尽其美。泼墨虽始于王洽、二米房山,而后嗣响寥寥矣。”这分明就是他对宾虹师所授的笔墨法的深刻理解和心得体会,也是篇绝好的笔墨技法文章,论画心得。可见他在宾虹太先生的指授下浸淫之深。所跋文字直入魏碑堂奥,凝重而端庄,书卷气韵浓郁。庚辰(1940)中秋前四日,无染所书《渔洋山人六朝松石歌扇面》、《六朝松石图扇面》松石即用焦、浓、淡、碎、积等墨法为之。他在砚英《青绿山水扇面》上跋曰:“白石翁画从董巨中来,意匠高远,笔墨清润具有元人简劲之体,此箑深得其法,质之月色学长以为然否耶?”,从中可见其对宋元画派流变研究之深。我们从他的另幅《青绿山水扇面》中,看到了他学习元人笔墨清润,简约旷达并参以西画技法的自己风格。同年寒丈嘱写的《冶城秋禊图》手卷,远山近水林峦曲折,松树枫叶、楼台亭阁、皆错落于群山溪涧之间,有真山水丘壑杳冥云烟出没之致;中年诗人、扶杖老者行吟于道中,或临窗观水,或登临山巅,皆栩栩如生;用笔繁密苍润,用墨用苔点皆出自石谿、石涛两家,又自出机杼。
  庚辰(1940)荷花生日为寒翁道长六旬晋二崧庆画的祝寿图——《荷寿图》,全图分近、中、远三景,近景画茅亭松竹,亭中六人围坐,正吟诗清谈,旁一童子立侍。草亭旁古木参天,流水潺潺。顶端远山平坡,中间一大片空白的浩淼湖水,苍茫深远。意境清幽荒寒,一片萧索孤寂之情。正是当时般文人心情压抑的写照。庚辰荷花生日为寒翁道长月色女史寿《南山图》则出入四僧堂奥,无论是用笔用墨,还是构图设景皆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翌年三月,背临张伯英小来禽馆所藏《寿万道人悬网图》则参以多家笔法为之,风格又变。尤以题款以精细小楷为之,是为一绝。
  庚辰年蔡守已62岁,月色师也已50岁,而段氏年仅27岁,对于这样年幼的晚辈(或同门小弟)多次命书嘱画,如《荷寿图》寒翁“以旧冷金笺索画,余初学涂鸦,翁竟不以恶俗见遗,江海不择细流,斯诚寿者征矣,因勉成此图,用介眉祉。是厕之商盉周鼎时贤妙作中(指寒翁蓄藏甚富)真不免瓦缶大镛之叹,愧煞愧煞”。这些题跋,既见段氏的谦谦君子之风,可谓文采风流,也足见蔡守夫妇对年轻英发而颇有才华和前途的青年书画家的提携和厚望。《史墩禊集图》题曰:“史墩禊集图,冶城山下有史墩,为明高士史痴翁卧痴楼之遗址。故宫博物院南京宝藏在其间。曩岁寒翁(即蔡守,字哲夫,号寒琼,晚号寒翁)与宾虹师同鉴定其金石书画,早晚往还两度。丁丑秋初,审定未竟而中日事变,宾师如燕京,寒翁走于湖。转瞬三年,庚辰九日,朋侪于兹禊集,垂寻曩迹,人事皆非。瞩制斯图,用志哀感于无穷。段拭无染识于秣陵童家山下徕翔阁中。”蔡守与宾虹师为同辈名家,早年在《国粹学报》共事,又为南社挚友,他们的交往与友谊我已在《蔡守生平》中有较详细的介绍。段先生是以师长辈尊重饱学之士寒翁,而接受他耳提面命的。段氏也题写“涂此奉教”,“寒琼先生道长诲正”,“敬写”等语,谦虚地执弟子之礼。段氏与蔡守夫妇之间也经常以书画印会友,相互交流。如《留城汉画扇面》上段氏自跋日:“庚辰十月八日是立冬节,寒老偕月色夫人过予徕翔阁,写梅石数帧,后见此箑(扇)爱之,因以敬遗。”月色师还为段氏治印,仅见于 《月色印本》、《茶四妙亭印草》所存录的就有十方,实际上远不止此数。
  蔡守逝世后,段氏还为月色夫人画了三幅山水画。辛巳暮春所画的《大写意水墨山水》,远处山峰耸立,近地茅屋隐于疏林之中,湖滨近水,简逸空疏,逸笔草草,多有神来之笔。此画远追马远,近师清僧石谿、石涛,颇具乃师宾虹太先生画致。《秋山亭子》一幅,层峦叠嶂,瀑布奔泉,雄秀伟岸的“折带皴”和枯木窠石虽源于李成、郭熙,然有自家风韵。自书款字秀美而疏逸,邻袁老人陈啸湖以“秋山亭子”篆书题款表示赞赏,谈师还慎重其事地把冯康侯所刻而自用的“宾虹衣钵”钤盖在右下角,以示对此画的肯定和嘉许。辛巳文殊生日画红梅与酒坛为月色夫人贺寿的《眉寿图》,则逸笔草草,笔法老到,疏密得宜,气韵生动,大有名家风范。题款瘦劲疏放,参有篆隶笔意,书风为之一变。无染原习西画,所以于书法功力欠佳。30年代去北平投奔张伯英时,张见无染的字很不如意,遂命他整日在家习字,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与严格训练,字体已酷似张体,足见段先生年轻时的刻苦和灵气。《荷寿图》之小楷题款精妙险绝,功力深厚。《冶城秋禊图》楷书款清秀可人。《眉寿》落款行书,参以瘦金书笔法。《渔洋山人六朝松石歌赠邓检讨并图》、《渔洋山人六朝松石记》扇面两面书法风格不同,皆各有韵致。段氏书画与日俱臻,为老一辈书画家所青睐。
  段氏的成就除了画艺还有理论研究的贡献。上世纪40年代就有《万年少年谱》一书由原中央大学出版。此一时期他还撰编性灵小品一函,名日《石城消夏录》,悉为志怪志异的戏笔,亦多来自切身所感。香港大公报陈凡先生从1961年起一直在连载段无染的《虹庐受学札记》,从中可以体会到他早年对黄宾老精湛技法的感悟、卓见与研习的勤勉。
  他对汉代画像砖发生兴趣,多方搜罗研究,约始于30年代末期。《留城汉画》朱拓扇面有六段跋语,四段为张伯英所题之识语,两段为段氏自跋。其日:“己卯(1939)长夏艾馥馆拓并录识语以自遣”。此画为汉相张良(子房)生前的饮乐图,左为主人在观赏演出,右下为乐师抚琴,右上有乐师双手在击钹,中有一舞女在献舞。故事情节,朱色拓于扇面,实属希珍。张、段二氏的题跋,尤为珍贵。之后,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津沽中学教书搜罗汉画更勤,为了探究考证画中的物象,把汉画像拓片悬挂得满壁尽是。1955年患十二指肠溃疡,抱病著《汉画》并出版(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1959年北京建中国历史博物馆时,《汉画》一书被选进资料用书。1978年《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文物出版社);1995年《中国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文献目录》(文物出版社)都收入了《汉画》一书。这是值得告慰无染先生在天之灵的。他著的《汉画》一书被日本的《引得》收录。但遗憾的是,探微攫精的《汉画所见事物考》数十万字的手稿被抄家者掠去,遗失在混乱之中。这不仅使其家属痛心不已,也使文史爱好者十分惋惜。至今汉画的研究专著已出版许多,但“事物考”尚未见诸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
  
  他收藏的古籍字画已经片纸不留; 生收集把玩的希物古玩也只现身在梦境呓语中。现在还可以看到他劫后幸存的一些作品,几根淡淡的墨线,墨色与颜色的融会,简练而沉稳,展现的完全是说不尽的心境苍凉,他用画笔表达了他经历的坎坷之路和未能一展宏图的悲凉心境。但是,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与老到精炼的表现技法两者高度统一,已臻化境。无染先生的家人视尊人的遗墨为家珍,拟出版他的书画专集,这完全是一个家庭感情的全部寄托,也是还艺术家一个本来面目,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更是对宾虹太先生的最真挚的怀念。适月色师赠贻的书作中有几幅无染师叔青年时代的佳作,十分精彩,也很珍贵,特撰文介绍,以飨读者。
  王伯敏教授为当代著名美术史家、画家与无染先生同列宾虹大师门墙,他曾回忆:“无染来信,要我给他书《宋书》萧惠开传中的一句话:‘人生不得行胸怀,纵寿万岁,犹为天也。’我写好,将拙作付邮寄去。但从此就不见他来信,及至70年代末,我才知道,无染在‘文革’中受冲击,而且被迫害致死。”无染先生一生“不得行胸怀”,这正是未能从事专业艺术工作的注脚,读之令人心酸。从敞斋收藏的几幅画作中就可以看出段氏的书画俱佳,才华横溢。他谦虚敏求,勤于治学,而且创作与画论相结合,相得益彰。又有西画素描的基本训练和诗文的古汉语功底,画外功力颇深厚。这样一位颇具潜力的画家却过早地“被迫害致死”,令人惋惜与痛心。仅以此文纪念师叔段无染先生。
其他文献
近现代书画推国际友人藏李可染作品    中国书画共分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三个部分。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集合了书画名家的997件拍品,特别推出了三件李可染山水画风格成熟期的作品,分别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49cm×69cm)、 《粤中所记》(66cm×44cm)、《黄山烟霞》(83cm×50cm),均属“李家山水”的代表作。这三件作品是我国知名国际友人索尔爱德乐夫妇的
期刊
本次拍卖除张大干专场精品外,佳富还精选了二百多幅近现代及当代名家的精品,近现代书画名家有徐悲鸿、黄宾虹、虚谷、吴湖帆、朱屺瞻等,部分画作曾有著录,流传有序。其中近现代画家高剑父、高剑僧的画作大且精。还有傅抱石的《二湘图》、齐白石的《秋味图》、吴昌硕的《黄金果》等批画作。此外,佳富还选了批当代教授的画作,如杜炜的白色山水四屏,刘钦栋的《千禧早春》、《冬》等,这些作品有些曾参加过大型展览,或有同类作品
期刊
“灶下翁”是书画家吴子复先生(1899-1979)的别号之一。1959年中秋吴先生自刻白文印“灶下翁”。(图1)关于“灶下翁”的来由,见诸文字者有二。一是吴先生在致堂弟的信中说:“我自去年六月始,家务缠身,每日两顿必须自行动手。一切学问事不能兼顾,因自刻图章曰‘灶下翁’以自讽也。”二是赖少其(1915—2000)在致信黄小庚时也有谈及此事。(图2)信中说:“小庚同志:谢谢你赠我《野意楼印赏》,阅你
期刊
彭睿壦是明清之际岭南的遗民书画家。他和当时很多不愿事奉新朝的艺术家一样,屈身荒野之中而矢志于书画,孜孜本矻矻,在动乱中留下任后人评说的、反映其真正性灵的艺术佳构。他一生默默无闻,生平事迹几至湮没无闻,但其书画却极具艺术价值,让后人透过其凝聚生命意志的笔墨,直可洞悉三百余年前那段饱含血泪与无奈的多事之秋。  彭睿壦(“壦”一作“埙”,读xun),字闻自,一字公吹,号竹本,别署龙江村獠、江邨余子、竹本
期刊
笔筒,作为书斋几案上必备的文房用具——盛笔之容器,历来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而雕琢精美、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笔筒,更是备受文人雅士的赏识与推崇,笔筒的质材分许多种类,有牙、角、竹、木、陶、瓷、青铜、金银、玉石等,形制有方、圆、矩、扁、菱、梯等各状,大小亦有超高超大、一般适中或袖珍迷你之分,而筒上雕琢的图案、诗文则更是千奇百异、令人欣喜,要在附庸风雅、抒情明志。  象牙质地细密湿润、品位高贵,属雕刻
期刊
艺术品投资,能令收藏爱好者无限欢欣,也能令其追悔莫及!尽管奈斯比特和阿伯丹曾经预言,在21世纪,艺术品投资将取代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预言仍然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目前一股“全民”收藏的热潮己开始席卷华夏大地,艺术品正在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但,收藏是一门学问,而且是门门槛极高的学问,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一个眼力不准的疏忽就容易被“
期刊
我一直认为,中国藏书票的起点很高,原因就是它们一开始就是由高品位的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的文玩清供,是性情之作,是丝毫没有被名利污染的一湾清水。    1923年7月的一天蒋介石携当时的“夫人”陈洁如来到香港,蒋微笑着向陈洁如介绍前来码头迎接的一位俊朗绅士:“这位就是在我的英文姓CHIANG字中加了一个‘I’的那个李先生。”这个李先生就是李时敏(JamesZee-MinLee),李时敏的父亲李博(L
期刊
在本届的“中国古董”专场中,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品。西周蜗身兽纹卣(估价待询)不失为此中重器。此卣盖顶隆起,折沿明显,菌状捉手。器、盖字母口,扁圆形器体,圈足较高。器体两侧设半圆形环,套接提梁,提梁两端为兽首。自盖至圈足有四道出脊。口沿下饰立体兽首,盖面、器腹装饰蜗身兽纹,盖沿、口沿、圈足饰有龙纹。器内壁有铭“史父丁”。蜗身兽纹为西周早期最具特点的纹饰,流行时间很短,具有极强的断代指向。商代
期刊
此次专拍特别搜罗了来自清宫御器作坊的乾隆御制画珐琅鼻烟壶,其中清乾隆御制涅白地画珐琅雪中二友图鼻烟壶,估价140,000—180,000美元(lot 27),通体涅白玻璃,珐琅彩绘山茶花和腊梅,红色的茶花与淡黄色的腊梅交相辉映;其胎质细腻,制作华丽,画工精细,充满皇家气韵。茶花和腊梅、白梅、水仙被齐称“雪中四友”,拍品表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高洁刚强的特质,充分体现了帝皇的情操,可谓匠心独运。与之相
期刊
法国女艺术家Ultra Violet曾这样评价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意识到自己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他的作品,记录了美国历史,记录了帝国主义的美梦:玛丽莲梦露,猫王,登陆月球,金宝汤;同时也记录了灾难:原子弹的爆炸,车祸,自杀,电椅……他不只是是位POP ARTISTo”  一件估价2500万至3500万美元的安迪·沃霍尔作品《撞毁的绿车(燃烧的绿车1)》将于5月16日亮相纽约的战后及当代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