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236-01
曾记得,我参加了县举行的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在评课中,有一位教师这样说:“你的课缺泛听说,笔头操练太多,这样,学生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一节成功的课,是否要以听说为主,而不要考虑因材施教,把应试教育丢一边呢?我认为,当前我们英语教师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过分强调“听说”技能,而导致“走火入魔”的现像彼多。因此,我们是否从新调整教学模式,统一思想,切莫让素质教育引入英语教学的误区。
记得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说过一句话:能听说的人不能代表有文化,只有能读能写的人才能代表有文化;因为文盲也能听说。这话说明掌握英语的标准不是以能说多少和能听懂多少來衡量,而是以读和写的水平来衡量的,某高校一位俄语口译,他是中国人,但他的养父是俄国人,他的中文程度是小学水平,他几乎不能阅读和写俄语,但他的口语水平比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本科学生还要强,试问能否因此说他的俄语水平达到了大学本科毕业呢?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这说明语言材料的储存主要依靠广泛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和广博知课的源泉。
我们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能同说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一般的语言交谈,而是要把中国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到国外,把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引进国内,既然学是为了用,就应把英语当作工具来说,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学,能花多少时间学,要达到什么程度,如何学,这样才有的放矢地主动学。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英语难学,而英语教学者感到英语难教,他们往往把原因归于:听说少或没有语音设备,语言环境差等,却从来很少从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上找原因。解放前,在中学里既没有电视机又没有录音机,更没有语音设备;学生个人也很难有这些电教设备,他们毕业后进入大学,根本不需要学公共英语,就能完全适应英语听所学专业的课程,用英语写实验报告,论文答辩等。那时在艰苦的环境中有一台小收音机就不错了,在那样的条件下一样培养了不少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就是五十年代也是在没有任何电教设备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的外语翻译从才,而现在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不但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公共英语学了不少却还是不能很好的利用英语来写实验报告和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如有的学生说:英语6级考试我也考过了,但与我专业不结合,不能用,学了有什么意思?这难道不值得大家深思吗?这就说明了设备条件,语言环境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教与学的思想和方法问题。但我并不否定听说的重要性,但主观因素是英语难学和难教的根本原因。教师不能只单纯向学生专授知识,还需要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方法教育,这是教好和教不好的关键。用传授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来教学生,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掌握活的知识和创造性地去学习,也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英语知识宝库的钥匙。用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来教学生,这种方法只能教会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教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死”学生。
人先是有思维后有语言的,婴儿在不会说话时已经有了思维,已经形成了中国式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又如何能用英语思维呢?当我们看到书桌,先大脑中反映出来的是汉语书桌两个字,随之反映出来的是英语单词desk。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每天看到汉语内容能马上在他脑海中反映出相应的英语内容,那么他的英语水平就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语言本新就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有规律可循,首先可以从规律中找到不规律,从不规律中找到规律,永远记少数,那么复杂的语言将会变得简单易记,通常人们认为学习英语唯一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特别是记单词,似乎不靠死记硬背就无法解决。实际上学习英语有许多窍门,如比较法,形像联想法,加减法,组合法等,就完全可以把记单词和记语法规则变得像做游戏一样轻松愉快。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哪有人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不好呢,其次,重视逻辑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增值,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应当学学逻辑学,并把它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
另外,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听说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应该从几十分钟的课堂内求质量,而不是在课堂教学以外加班加点超负荷地求所谓的质量,比如有些老师大量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而把语法讲解忽视了,单词不能表达思想,只有句子才能表达思想,而文章则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单词只是组成句子的重要要素,但如果只是孤零零地掌握单词,不会组成句子,也就不能去表达完整的思想,语法是组织句子的规则,不掌握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又如何能组织句子呢?由于两国语言之间的差异,加上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英语单词的同义词不等同于汉语的同义词,只有真正理解句子才可能翻译出来。
英语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英语成绩要提高,我们要正视素质教育,努力学习,互相交流,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走出当前英语教学的误区,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理的真正提高。
曾记得,我参加了县举行的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在评课中,有一位教师这样说:“你的课缺泛听说,笔头操练太多,这样,学生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一节成功的课,是否要以听说为主,而不要考虑因材施教,把应试教育丢一边呢?我认为,当前我们英语教师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过分强调“听说”技能,而导致“走火入魔”的现像彼多。因此,我们是否从新调整教学模式,统一思想,切莫让素质教育引入英语教学的误区。
记得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说过一句话:能听说的人不能代表有文化,只有能读能写的人才能代表有文化;因为文盲也能听说。这话说明掌握英语的标准不是以能说多少和能听懂多少來衡量,而是以读和写的水平来衡量的,某高校一位俄语口译,他是中国人,但他的养父是俄国人,他的中文程度是小学水平,他几乎不能阅读和写俄语,但他的口语水平比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本科学生还要强,试问能否因此说他的俄语水平达到了大学本科毕业呢?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这说明语言材料的储存主要依靠广泛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和广博知课的源泉。
我们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能同说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一般的语言交谈,而是要把中国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到国外,把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引进国内,既然学是为了用,就应把英语当作工具来说,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学,能花多少时间学,要达到什么程度,如何学,这样才有的放矢地主动学。英语学习者普遍认为英语难学,而英语教学者感到英语难教,他们往往把原因归于:听说少或没有语音设备,语言环境差等,却从来很少从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上找原因。解放前,在中学里既没有电视机又没有录音机,更没有语音设备;学生个人也很难有这些电教设备,他们毕业后进入大学,根本不需要学公共英语,就能完全适应英语听所学专业的课程,用英语写实验报告,论文答辩等。那时在艰苦的环境中有一台小收音机就不错了,在那样的条件下一样培养了不少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就是五十年代也是在没有任何电教设备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的外语翻译从才,而现在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不但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公共英语学了不少却还是不能很好的利用英语来写实验报告和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如有的学生说:英语6级考试我也考过了,但与我专业不结合,不能用,学了有什么意思?这难道不值得大家深思吗?这就说明了设备条件,语言环境都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教与学的思想和方法问题。但我并不否定听说的重要性,但主观因素是英语难学和难教的根本原因。教师不能只单纯向学生专授知识,还需要向学生传授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方法教育,这是教好和教不好的关键。用传授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来教学生,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掌握活的知识和创造性地去学习,也就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英语知识宝库的钥匙。用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来教学生,这种方法只能教会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教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死”学生。
人先是有思维后有语言的,婴儿在不会说话时已经有了思维,已经形成了中国式思维方式的中国人又如何能用英语思维呢?当我们看到书桌,先大脑中反映出来的是汉语书桌两个字,随之反映出来的是英语单词desk。一个英语学习者如果每天看到汉语内容能马上在他脑海中反映出相应的英语内容,那么他的英语水平就达到了一定程度。那么语言本新就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有规律可循,首先可以从规律中找到不规律,从不规律中找到规律,永远记少数,那么复杂的语言将会变得简单易记,通常人们认为学习英语唯一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特别是记单词,似乎不靠死记硬背就无法解决。实际上学习英语有许多窍门,如比较法,形像联想法,加减法,组合法等,就完全可以把记单词和记语法规则变得像做游戏一样轻松愉快。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哪有人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不好呢,其次,重视逻辑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增值,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应当学学逻辑学,并把它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
另外,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听说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应该从几十分钟的课堂内求质量,而不是在课堂教学以外加班加点超负荷地求所谓的质量,比如有些老师大量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而把语法讲解忽视了,单词不能表达思想,只有句子才能表达思想,而文章则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单词只是组成句子的重要要素,但如果只是孤零零地掌握单词,不会组成句子,也就不能去表达完整的思想,语法是组织句子的规则,不掌握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又如何能组织句子呢?由于两国语言之间的差异,加上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英语单词的同义词不等同于汉语的同义词,只有真正理解句子才可能翻译出来。
英语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英语成绩要提高,我们要正视素质教育,努力学习,互相交流,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走出当前英语教学的误区,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理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