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我与地坛》景语中的情语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6-0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堪称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写于1990年。文章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人的情感和生命的感悟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了地坛,从此便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到底在这个大自然的古园中解读到了什么?
   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家表情寄意的载体,是自然景物牵动他们的情思,促其有感而发付诸文字。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说直达情语的不二法门乃景语。《我与地坛》一文中有很多地方看似写景,其实是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
   景语中的情语之唯美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眼前,琉璃的古殿剥蚀了,朱红的门壁褪色了,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散落了,柏树越发的苍老,野草茂盛,荒藤坦荡。这些种种曾经的美好、繁华景象已不存在,随着时光的韶华而逐日暗淡,犹如作者青春年少时却突然残废了双腿,需要整日与轮椅为伴。景物的凄清、萧条、落寞,毫无生气,映衬了作者此时的心境:悲苦、愁怨、无奈。最后一句“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给人一种凄美之感。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看着蜂儿、蚂蚁、瓢虫这些小生灵如此的可爱、跃动,再看露水赋予拟人化的灵动,都从中流露出作者细腻的情感,善良的本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也寓意着生命虽弱小,但同样的光鲜美丽。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作者笔下的落日灿烂着,雨燕高歌着,孩子活泼的脚印,古柏的镇静自如的坚守,夏天草木与泥土的气息,落叶的飘摇与安卧。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些令人伤感、冷落、苍凉,但不妨碍展露它们出彩的那一面,发出了正面的、昂扬的、美的力量。对地坛这六个“譬如”的景物描写中,作者想说的是:生命会有未知的突变,充满沧桑、苦难,但绝不能改变其本色,那就是热爱生命、顽强地生活着,并且要活得灿烂。可见,这每一处的景观都有作者的解读,都有他的情感在。
   景语中的情语之深邃
   作者用了15年的时间来观察感受这所园子,每天都要到这里来“上班”。与作者生命相依的地坛,“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味道,就是这样的奇怪,只有深入其中闻到了才能真真切切地感知它的存在,所以作者原意每天去感受、去感受地坛的味道及它给作者生命的启迪。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大自然是有灵气的,孕育了如此顽强而富有活力的生命。因为有了这些鲜活而真实的生命,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表面上是对园子的概括实则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虽然残疾了,也要笑对人生,顽强的走在前行的路上。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由此可以体会到史铁生心中的那份坚定与豪迈,就是“我残疾但不能颓废”。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此时的“我”幡然醒悟,“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会到了母亲来公园寻找“我”的艰难之旅。“我”的残疾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的行踪为她全部生活的焦点。母亲去了,“我”只身来到地坛,寻觅母亲那未消逝的背影,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唱出了一曲母子生命相依相怜、情意相融、共度患难、至真至美的爱的颂歌。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每天活动的场所,正是由于这“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人生、感悟到生死的意义。他感受到了“时间”无声无息在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这段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定信念。十二年后,作者又写了一篇有关地坛的文章——《想念地坛》,“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的投靠这一处静地。一进园门,心便安稳。”作者始终心静如水,坦然地从黎明走向黄昏,从春夏走向秋冬,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地坛是一个载体,又像是一位哲人,给予作者很多。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死的答案,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以及未来要走的路。作者对景物认真细致的描绘本身就包含着作者对生命的领悟与解读,景语之中见情语,情语之中见景语。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到教与学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是教师素养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二是问题情景,情感投入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生命力;三是运用知识的成功体验是学习兴趣的推动力。  【关键词】教师素养内驱力情感投入生命力成功体验推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9-01  
期刊
【摘要】如今社会对教育、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探寻学校管理的有效性问题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衡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重要依据,而科学有效、严格、规范的学校管理,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有效管理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
期刊
【摘要】我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截止目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在这13年间,我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旅游市场对外更加开放,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对外不断开放的旅游政策和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吸引了国外大型旅行社在中国投资旅行社,外资旅行社进入我国旅游业市场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外资旅行社我国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7-01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课堂效率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课堂会形同散沙,制约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制定贴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位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学科目标定位意识  
期刊
【摘要】口述史学是以口述史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正式诞生,而中国大陆史学界对口述史的研究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口述史学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如何进行口述史学研究的具体操作十分重要,需要按照步骤严格执行。口述史学扩大了史料的范围,弥补了文献史料的不足同时可以印证文献史料的真伪。另外,口述史学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和领域,能够使人更加深入地发掘传统史学所无法
期刊
【摘要】“三步多维平衡”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课堂有效性教学构建了自己的概念和内涵,指出了五个核心要素,制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体性和主导性作用的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的六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为全面发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三步多维平衡”教学模式概念内涵 核心要素评价标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一般课题“结合综合素养培养的高职有效课堂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尤其是农村小学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途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体现着“登门槛效应”;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上体现着“登门槛效应”;在课堂练习和难度上也体现着“登门槛效应”; 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合理地运用“登门槛效应”。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登门槛效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登门槛效应”的内涵并阐述了“登门槛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登门槛效应”因材施教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1-01  义务教育历史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作为首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广大历史教师从领会新课标精神出发,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去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我们知道,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
期刊
【摘要】初中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本身抽象乏味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因素,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对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政治迈进,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