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万重山间过旅人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长行,有的为报国求仕,有的为科学考察,初衷各异,风骨与故事亦不相同。

“政治旅行家”的文化苦旅——孔子


  生活时代:春秋时期
  出行目的:周游列国
  时间:公元497年至公元511年,共14年
  路线:宋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卫国→曹国→郑国→杞国等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春秋末年,诸侯争霸,各国君主都在为国家的生存和强大费尽心机。而孔子所主张的仁义不受重视。孔子郁郁不得志,于是离开鲁国。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开始周游列国。孔子一生,为了宣传仁政,可以忍受不屑的眼神、傲慢的话语、虚伪的客套,却不愿背叛自己的理想,迎合君王的喜好。所以他一次次碰壁,直到他老得动不了。孔子一生有志未酬,依然认为大德者必受命。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一种大智,其可贵之处在于理想之完美,行动之执着。而收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则成为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西天行者——玄奘


  生活时代:唐朝
  出行目的:西天取经
  时间:公元628年至公元645年,共17年
  路线:兰州→凉州→伊吾→高昌国→屈支→赤建国→飒秣建国→货罗国故地→缚喝国→揭职国→梵衍那国→犍双罗国→乌伏那国→迦湿弥罗国
  作为一代佛学大师,玄奘出行的意义在于取证、学习佛法,努力统一南北两派佛法分歧。对于从小就学佛的玄奘来说,追求原典的佛法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在29岁时,玄奘就踏上了漫长的求法之旅。
  大家对于玄奘西行,了解的主要来源是明代小说《西游记》。而真实的西行,可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和不知疲倦的白马。面对陌生的城邦,需要智慧与勇气。长久的探寻,更要有对梦想渴望的与坚持。而玄奘无疑功成名就,带回了许多佛经典籍,翻译了诸多著作。而这艰辛的旅行,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仗剑天涯——李白


  生活时代:唐朝
  出行目的:吟诗作赋
  时间:公元724至762,共38年
  路线:四川→重庆→江苏→河南→湖北→山西→甘肃→湖南→贵州
  李白从二十四岁出门远行后便很少停止步伐。而他所游及的名胜古迹是他创作的源泉与寄托。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湍急的三峡江流……沿着诗仙的足迹,大唐的旖旎风光跃然于笔下。
  其实李白的漂泊也是身不由己。感性洒脱的他,难免触犯权贵。多次迁贬,更是他旅行的主要缘由。他在三峡所作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宣城所作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无疑都和仕途的忧喜有关。
  李白虽是一个洒脱、向往自由的人,内心却一直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而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这是他人生的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成为了他倾心山水的源泉,从而造就了一个“旅行家”,更成就了他的大好诗篇。

经世致用的“富二代”——郦道元


  生活时代:北魏时期
  出行目的:觅水寻渠
  时间:一生
  路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等
  郦道元不仅是地理学家,还是北魏的高官。他出生在官宦世家,从小就是标准的“官二代”。因为父亲职位的关系,他从小就开始游历山水。他十几岁就游遍了山东,从此越发喜爱大自然,也与山水结下了情缘。
  少年时,郦道元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的地理著作,其中就有西汉桑钦的地理书籍《水经》。而这本书对他影响非常大,他通过河流看到了地理变化和历史变迁,心中充满对自然风光的渴望。但这本书过于简略,所以自小就热爱山水的他,立志要为《水经》作注。
  古时信息传播不发达,因而许多信息都是虚构的。所以,要想得到准确明了的地理知识,就得去实地考察。自此,郦道元就踏上了寻访祖国山水的道路,他的足迹遍及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探寻了各地的人文和自然地理。
  酈道元被称为旅游达人,不仅是因为他游历经验丰富,更因为其文笔好。他的文章被古人评价为“妙绝古今”。在没有照片的古代,阅读是读者与风景神交的最便捷途径。因而,《水经注》的重大价值不仅在地理方面,还在文学方面。

寻古探幽——徐霞客


  生活时代:明朝
  出行目的:访山问水
  时间:公元1613年至公元1641年,共28年
  路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湖北等
  徐霞客一生游遍中华秀美山川,极富传奇性。他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粮绝,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每日观察的结果。他历经30年考察撰写成的《徐霞客游记》,在国内外皆具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将其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记录在内。
  在400多年前,交通很不发达,徐霞客游历如此广阔的地区,靠的完全是自己的双腿,而他所考察的对象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从俗世的对象角度来说,徐霞客是个怪人,他不考功名,不求做官。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只剩他的母亲无人照料。所以在出发前,他很犹豫,然而他的母亲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年轻的徐霞客便告别了书斋生活,挣脱了仕途功名的束缚,开始了他伟大的旅程。

海洋征服者——郑和


  生活时代:明朝
  出行目的:七下西洋
  时间:公元1403年至1433年,共30年
  路线: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文莱→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1405年,郑和率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1407年经印度西岸折回。 28年间,7次扬帆远洋,经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国的和平交流,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强大、友好的国家的真实面貌。
  郑和下西洋促成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局势,也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而《郑和航海图》也成为沿途航行的重要航海手册。郑和的船队不仅志在外交与贸易,还肩负着艰巨的使命。

东方哥伦布——张骞


  生活时代:西汉时期
  出行目的: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6年,共12年
  路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
  张骞是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许多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他不畏艰险,极具毅力与挑战力,其冒险精神值得敬佩。
其他文献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古人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出游是为了避乱求生,有人出游是为了快意人生,前者如杜甫颠沛流离,后者如李白辞亲远游。不管是因为什么去看世界的,通关文牒都是必带的。  在古代,先不说你是否有钱和时间,身份限制是第一道障碍。因此,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说走就走的。就连去别的城镇都要先开介绍信,没有介绍信的人则被称为流民。古代虽然没有护照,但早已有了护照的雏形。我国护照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
期刊
出发时间:2018.6.16  出发地点:瑞士  很多人到瑞士会去马特洪峰下的采尔马特小镇赏花品酒,或是去卢塞恩看巴洛克式教堂,还有的喜欢在伯尔尼的繁华街区为自己挑选一块心仪的手表,而我此次的旅行很特别。  我从莱蒙湖出发,途经博登湖、琉森湖,一直到卢加诺湖。走过那些湖畔,最重要的收获不是浮光掠影的美景,而是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弥足珍贵的岁月感悟,以及在这个喧嚣时代里难得的宁静时光。让传奇归于宁静 
期刊
夏日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蝉鸣交织处,我穿越千年,穿越尘世,穿越往昔,穿越思绪,去追寻熠熠星光里那百轉千回的传奇。
期刊
对于现代人来讲,出门旅游并不算什么难事。海、陆、空各路交通应有尽有,世界这么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过对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人来讲,想出门旅行可没那么容易。出行前卜一卦,择良辰吉时  古人出行多择吉日。如商代甲骨文中常有占卜择吉出行的记载。商朝人用火烧龟甲或兽骨,然后根据甲骨上出现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帝王出巡、游猎、外出办事、将军远征等都要再卜问一次,以预测出行的吉凶。如果卜问得不到吉兆
期刊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权威解读  考生看到这一题目后会有熟悉、亲切之
期刊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目一: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二: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权威解读  2018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命
期刊
真题再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 ,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
期刊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现实的压力使你步履匆匆,无暇顾及那些被喧嚣的闹市遮住的人间胜地,只有到了假期才可以放心去看世界。古人的假期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先秦 帝王爱出巡 诸侯多狩猎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休假是与帝王诸侯的巡游联系在一起的。帝王们起初还把巡游视为考察民情的手段,相传黄帝去过华山、泰山,尧帝登上昆仑山拜谒西王母,舜帝更是几个月就出门旅游一次。此后,帝王们便开始明目张胆地游赏观光了,其中最有名
期刊
踏青对现代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尽情享受踏青带来的惬意。但在古代,由于生计所迫,踏青对平民百姓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而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则是常事。他们在春天的浩荡天地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留下了许多星汉灿烂的诗词歌赋。  李白大半生都在江湖游走。据统计,他一生到过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在他的诗文中,与外出踏青旅游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