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同事宁老师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细问:原来其班上的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多次与任课老师发生矛盾,起哄、喝倒彩,甚至直面对抗,连身为班主任的她都无法管理。宁老师的话让我想起曾经的一次主题班会,清楚地记得那次主题是“爱·感恩”,本以为学生们会深情地讲述文中父(母)爱的伟大,却殊不知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将近40%的学生对父母为他们所做的类似炒菜,送饭、洗衣等活,认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坦然接受这些“服务”,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我要读书,他(她)不为我解除后顾之忧,谁解?说“不做或少做,则为不尽职责,不尽职责为罪”。这些真实的直接表白让我震惊万分,更没相想到的的是:一位文静而纤细的女生忽然站起来,定定地看着我:“老师,你觉得父母真的如此伟大吗?”我惊愣之时,她却悠悠地回答道:“我看未必!”
“起哄”“喝倒彩”“直面对坑”“理所当然”“不尽职责”“我看未必”这一串串言语,让我,一名语文教师、一个初为人母的我,心中寒意阵阵,现在孩子怎么啦?情,在她们心中竟谈薄到如此境地!更令我难以释怀的是,这一切并非偶然,而为必然。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社国文字能力,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却一再忽视了它的思想道德修养,既使有少数老师已认识到了其重要性,然为了追求升学率,在具体教学中只能忍痛割爱,随波逐流,屈从于传统的支配,一味搞题海战术,知识铺讲,从而导致思想教育出现“只打雪不下雨”的干涸现象,从而才会出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现象。
对此,我深表忧虑,因为我一直认为:学语文,就是学思想;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一个学生,他若能说会道,能文能武,都缺少“德”,仅仅一个字,纵使他如何出色,最终也不可能是“人才”,只能会是祸害。欲成才,先成人。学会成人才是教育最高境界。其中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懂得亲近自然,关爱自然,懂得自然和谐共处;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懂得亲近社会,关爱他人;更有对自我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肯定自我价值,从而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者的和谐统一。
而这始终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德育教育,而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有利于德育渗入的学科之一,所以此担更重。《中学语文教学纲领》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诲,思想教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独特的地方,在语文训练中,要言意于思想感情的熏陶,品德品位的造就,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语……。如何让学生拥有美丽的思想之花,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课堂上渗透
(一)课文讲解
课本是教学的载体,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过的,文质兼美,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思想道德素材把玩品味,讲透其中的意蕴,从而积累并拓展。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为我们展现了多彩斑澜的大自然,朱自清的《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清爽怡人,何其芳的《秋天》,硕果累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银装素裹,而八年级上册又为我们展现了饮誉天下的各名胜古迹,其中有美不胜收,余味无穷的《苏州园林》,有金璧辉煌,庄严绚丽的《故宫博物馆》。对于这些文章,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真实的图画,又让其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在一次又一次深情并茂的朗读中,一次又一次细致用心的欣赏中。同学们把一幅幅美景镶嵌入大脑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滋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而在执教的《大地的誓言》时,通过播放华北一带曾经的美丽、富饶,现在被日寇铁蹄践踏后的苍凉,凄厉,感受着土地的急急召唤,让学生体会领地被占,沦落他乡的痛楚,从侧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兴衰史,提高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以及其满腔的正气,无论你走向哪里,你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土地,祖国的土地,永远是你的根!
再如七年级下册节选的笛福的《荒鸟余生》九年级下册节选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也是很好的范例。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公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岛(野)里,最终活下来的顽强精神后,更应让学生把这个些励志故事概括摘抄,积累成素材,并分类整理成册,时常可拿出来把玩,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把此精神深深植根于脑中,从而培养学生懂得热爱生命,顽强拼搏,阳光乐观。
(二)作文训练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曾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相一致,教人与育人是一致,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1、课文的延伸作文。课本中的美文是一篇篇成功的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既可充分发挥范文对学生练笔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和消化,使读与写紧密结合。如《背影》通过“背影”这个细节描写刻画伟大的父爱,深沉的父子情,不妨趁热打铁,以“难忘的——”(重在细节刻画)为题,仿写一文,更深刻体会亲情之温馨。
而《散步》则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散步的事,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再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互谦让、和谐的画面,可教会学生在平凡小事中认真感悟情之珍贵。
2、命题作文
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德育方面,教师应重视作文命题的设计,让他们根据命题,有目标地回忆寻找,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1)结合生活实际命题。大多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才会有细节描写,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直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
我执教的班是个平行班,调皮学生较多,为寻求家庭、学校教育双方面的配合,我时常会与学生家长联系,告之学生的在校情况。但大多数家长向我倾诉苦水,孩子叛逆,不听管教,轻则以沉默示威,重者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针对此情况,我特意布置一份命题作文《一路有你(爸爸、妈妈)》、《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先让他们静静回忆成长历程中父母给予的点点滴滴,再把这些回忆诉诸于文字中,将爱铭记。 (2)结合时事热点:
最近几年,中国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雪灾、旱灾、震灾等,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用爱击败一个又一个危机,而这些,也能直击学生的心灵,为此,我又布置了一份命题作文《爱,战无不胜》。
二、从课外实践渗透
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德的重要,仅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在课外实践活动的拓展中进一步理透。
(一)抓住时机,创设情境,举办各项实践活动。
记得2007年,正值永新县争创“省城花园城市”。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抓住这一时机,以“为家乡争创省城花园城市加油”为主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请同学们以3-5人为团体到三湾公园环保,内容可宣传环保意识,可亲自动手清扫垃圾,活动之后,以报告单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全程:
时间:
地点:
人物:
环保内容:
过程中所遇事件:
感受:
建议:
没想到学生反应强烈,所观察到现象令人震惊:河边没有安全的护栏,易跌落水中;全园没有垃圾筒,易滋长人们乱丢乱扔的行为;管理人员过于闲散等等。为此,我特意把所有“遭遇事件、现象”与“建议”收集,抽调七个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共同商讨,由一个执笔,全班签名,根据以上反映的现象写一封信给县领导,希望县领导解决存留的问题,由此,因为此项活动,学生真正认识到:我是永新人,我要为永新出份力。此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而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我更是煞尽苦心,因为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千恩万宠集一身,霸道、自私,个人主义特别严重,为此,我设计了以一些问题展开的活动,每个准备一张纸、一支笔,抄下问题,填写答案。
1、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月×日吗?
2、你知道妈妈衣服的尺寸是多少吗?
3、你知道妈妈鞋子的尺码是多少吗?
4、你知道妈妈最爱吃的一道菜是什么吗?
5、你知道妈妈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吗?
6、你知道妈妈最近的烦心事或高兴事是什么吗?
7、你知道妈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放学回家后,按照问题询问母亲关于你的一切,对照打分,看你能得多少分?妈妈能得多少分?谈感悟。由此活动,他们真正懂得父母在意的永远是儿女的一切,而我们回报的又有什么呢?愧疚之心油然而生,感恩之行由此开始启程。
(二)课外收集有关名人德育故事,格言。这些名人德育故事,格言,不仅仅使你的作文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言行,一个生动的德育故事,甚比一百个抽象空洞的说理。我们可举行各种德育故事比赛、德育格言抢答,德育知识墙报出刊等活动。
三、从生活体验慢慢渗透
也许一、二个活动解决的只能是一小块问题,更多的思想教育还须在生活体验中慢慢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多参加集体劳动,如清扫校园、教室、清除墙壁上的污迹等,在家里帮助爸妈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衣服,偶尔蒸饭炒菜,特别是周未,让其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由此,想到长年累月做这些事的父母的艰辛,只有当他亲身体验过,才会有深刻的感悟。
(二)重拾一般性的礼节教育。如上学前对爸妈说声,“爸妈,我走了”放学后告诉爸妈说声“爸妈,我回来了”。节日之际,给爸妈送上美好的祝福。爸妈痛苦时,给爸妈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几句宽慰的话语等等。
因为有了多次的真实练笔,有了多次的心灵碰撞,学生的言行有的很大的改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文章的最后,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在生活中一分一秒享受人生的乐趣、情趣,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
参考文献:
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品教育》(选自《江西教育》)
②《语文课程标准》
“起哄”“喝倒彩”“直面对坑”“理所当然”“不尽职责”“我看未必”这一串串言语,让我,一名语文教师、一个初为人母的我,心中寒意阵阵,现在孩子怎么啦?情,在她们心中竟谈薄到如此境地!更令我难以释怀的是,这一切并非偶然,而为必然。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社国文字能力,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却一再忽视了它的思想道德修养,既使有少数老师已认识到了其重要性,然为了追求升学率,在具体教学中只能忍痛割爱,随波逐流,屈从于传统的支配,一味搞题海战术,知识铺讲,从而导致思想教育出现“只打雪不下雨”的干涸现象,从而才会出现一些本不该出现的现象。
对此,我深表忧虑,因为我一直认为:学语文,就是学思想;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一个学生,他若能说会道,能文能武,都缺少“德”,仅仅一个字,纵使他如何出色,最终也不可能是“人才”,只能会是祸害。欲成才,先成人。学会成人才是教育最高境界。其中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懂得亲近自然,关爱自然,懂得自然和谐共处;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懂得亲近社会,关爱他人;更有对自我的热爱:懂得珍惜生命,肯定自我价值,从而达到自然、社会、自我三者的和谐统一。
而这始终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德育教育,而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有利于德育渗入的学科之一,所以此担更重。《中学语文教学纲领》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诲,思想教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独特的地方,在语文训练中,要言意于思想感情的熏陶,品德品位的造就,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语……。如何让学生拥有美丽的思想之花,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课堂上渗透
(一)课文讲解
课本是教学的载体,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的精心筛选过的,文质兼美,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丰富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思想道德素材把玩品味,讲透其中的意蕴,从而积累并拓展。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为我们展现了多彩斑澜的大自然,朱自清的《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清爽怡人,何其芳的《秋天》,硕果累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银装素裹,而八年级上册又为我们展现了饮誉天下的各名胜古迹,其中有美不胜收,余味无穷的《苏州园林》,有金璧辉煌,庄严绚丽的《故宫博物馆》。对于这些文章,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真实的图画,又让其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在一次又一次深情并茂的朗读中,一次又一次细致用心的欣赏中。同学们把一幅幅美景镶嵌入大脑中,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滋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而在执教的《大地的誓言》时,通过播放华北一带曾经的美丽、富饶,现在被日寇铁蹄践踏后的苍凉,凄厉,感受着土地的急急召唤,让学生体会领地被占,沦落他乡的痛楚,从侧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兴衰史,提高民族自尊心,激发学生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以及其满腔的正气,无论你走向哪里,你都是一个炎黄子孙,土地,祖国的土地,永远是你的根!
再如七年级下册节选的笛福的《荒鸟余生》九年级下册节选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也是很好的范例。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公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岛(野)里,最终活下来的顽强精神后,更应让学生把这个些励志故事概括摘抄,积累成素材,并分类整理成册,时常可拿出来把玩,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评,把此精神深深植根于脑中,从而培养学生懂得热爱生命,顽强拼搏,阳光乐观。
(二)作文训练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曾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相一致,教人与育人是一致,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1、课文的延伸作文。课本中的美文是一篇篇成功的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既可充分发挥范文对学生练笔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促进学生对范文的理解和消化,使读与写紧密结合。如《背影》通过“背影”这个细节描写刻画伟大的父爱,深沉的父子情,不妨趁热打铁,以“难忘的——”(重在细节刻画)为题,仿写一文,更深刻体会亲情之温馨。
而《散步》则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散步的事,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再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互谦让、和谐的画面,可教会学生在平凡小事中认真感悟情之珍贵。
2、命题作文
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德育方面,教师应重视作文命题的设计,让他们根据命题,有目标地回忆寻找,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1)结合生活实际命题。大多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才会有细节描写,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直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
我执教的班是个平行班,调皮学生较多,为寻求家庭、学校教育双方面的配合,我时常会与学生家长联系,告之学生的在校情况。但大多数家长向我倾诉苦水,孩子叛逆,不听管教,轻则以沉默示威,重者破口大骂,大打出手。针对此情况,我特意布置一份命题作文《一路有你(爸爸、妈妈)》、《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先让他们静静回忆成长历程中父母给予的点点滴滴,再把这些回忆诉诸于文字中,将爱铭记。 (2)结合时事热点:
最近几年,中国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雪灾、旱灾、震灾等,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用爱击败一个又一个危机,而这些,也能直击学生的心灵,为此,我又布置了一份命题作文《爱,战无不胜》。
二、从课外实践渗透
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德的重要,仅靠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在课外实践活动的拓展中进一步理透。
(一)抓住时机,创设情境,举办各项实践活动。
记得2007年,正值永新县争创“省城花园城市”。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抓住这一时机,以“为家乡争创省城花园城市加油”为主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请同学们以3-5人为团体到三湾公园环保,内容可宣传环保意识,可亲自动手清扫垃圾,活动之后,以报告单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全程:
时间:
地点:
人物:
环保内容:
过程中所遇事件:
感受:
建议:
没想到学生反应强烈,所观察到现象令人震惊:河边没有安全的护栏,易跌落水中;全园没有垃圾筒,易滋长人们乱丢乱扔的行为;管理人员过于闲散等等。为此,我特意把所有“遭遇事件、现象”与“建议”收集,抽调七个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共同商讨,由一个执笔,全班签名,根据以上反映的现象写一封信给县领导,希望县领导解决存留的问题,由此,因为此项活动,学生真正认识到:我是永新人,我要为永新出份力。此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而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我更是煞尽苦心,因为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千恩万宠集一身,霸道、自私,个人主义特别严重,为此,我设计了以一些问题展开的活动,每个准备一张纸、一支笔,抄下问题,填写答案。
1、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月×日吗?
2、你知道妈妈衣服的尺寸是多少吗?
3、你知道妈妈鞋子的尺码是多少吗?
4、你知道妈妈最爱吃的一道菜是什么吗?
5、你知道妈妈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吗?
6、你知道妈妈最近的烦心事或高兴事是什么吗?
7、你知道妈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放学回家后,按照问题询问母亲关于你的一切,对照打分,看你能得多少分?妈妈能得多少分?谈感悟。由此活动,他们真正懂得父母在意的永远是儿女的一切,而我们回报的又有什么呢?愧疚之心油然而生,感恩之行由此开始启程。
(二)课外收集有关名人德育故事,格言。这些名人德育故事,格言,不仅仅使你的作文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言行,一个生动的德育故事,甚比一百个抽象空洞的说理。我们可举行各种德育故事比赛、德育格言抢答,德育知识墙报出刊等活动。
三、从生活体验慢慢渗透
也许一、二个活动解决的只能是一小块问题,更多的思想教育还须在生活体验中慢慢渗透。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多参加集体劳动,如清扫校园、教室、清除墙壁上的污迹等,在家里帮助爸妈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衣服,偶尔蒸饭炒菜,特别是周未,让其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由此,想到长年累月做这些事的父母的艰辛,只有当他亲身体验过,才会有深刻的感悟。
(二)重拾一般性的礼节教育。如上学前对爸妈说声,“爸妈,我走了”放学后告诉爸妈说声“爸妈,我回来了”。节日之际,给爸妈送上美好的祝福。爸妈痛苦时,给爸妈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几句宽慰的话语等等。
因为有了多次的真实练笔,有了多次的心灵碰撞,学生的言行有的很大的改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文章的最后,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能在生活中一分一秒享受人生的乐趣、情趣,爱自己、爱别人、爱生活!
参考文献:
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品教育》(选自《江西教育》)
②《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