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服务与管理的直接承担者与实施者,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与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对象方面有特殊性、针对性、规律性,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制短、任务重、学生综合素质差异化等现实状况,这对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和切实性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关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化、专家化与职业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研究意义。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辅导员 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161-02
  一、引言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标志性文件的出台,彰显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及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光荣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承担和扮演多重角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亲密朋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政教育最直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建设一支高效能、强素质、业务精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高校德育水平,加快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特殊性分析
  (一)高职高专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实用性与应用型高技能实践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一员,同样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与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社会格局的不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现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价值取向和个体意识呈现多元化与差异化。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评价较本科以上学生而言不是特别高,无论在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还是处理各种问题时,自我调适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相对较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些对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工程科技复合型人才为己任,而高职高专院校定位于应用技术与实践操作型人才的培养。一线生产、经营、销售、管理人才的培养需确立良好职业技能和岗位服务意识,思政与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切实可行的德育方式与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与职业价值观。
  2.社会认知角度。高职高专教育在发达国家发展成熟,认可都与集约化程度较高,在国民综合教育体系中有重要地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知识体系、学科建设以及办学层次方面相对发展较为滞后,特别是高职院校规模较小、生源质量较低、学生素质参次不齐等客观存在因素促使学生工作复杂性增强、工作难度加大,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性与规模性。
  (三)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目标分析
  一般而言,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包括:(1)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念和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2)培养与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人格。(3)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5)了解与稳定思想动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在学生人格型与职业定位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通存在自卑感强、情绪低落、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就业缺乏竞争力等相关问题亟待辅导员进行疏导教育与排忧解难,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爱、自信自尊、自强的优良品质至关重要,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承受挫折与克服困境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处理学生就业择业、心理健康、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思想认识与精神境界困惑是辅导员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日益繁荣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学生工作职责不清
  中共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作为思政与德育教育中坚力量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上的引导者、日常生活上的管理者、身心健康方面的解惑者。虽然汇集教育、管理与服务等职能于一身,辅导员核心工作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过程中,涉及学生就业、奖勤助贷、党建工作、团委学生会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协调处理职能性部门工作,日益繁冗的事务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削弱,辅导员难以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及时深入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里行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与限制了辅导员职能的准确定位。
  (二)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偏低,岗位稳定性与发展性亟待增强
  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一支成熟与稳定的学生工作队伍,思政教育与德育工作更需要一支稳定性与发展性顺畅的教育工作者,从选聘、任用、培养、奖罚、激励以及晋升需要有一套科学与合理化的运行机制。无论是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题与瓶颈。部分辅导员没有把思政教育视为事业归宿与终身成就,而是作为转岗与流转专技职位的过渡环节,这种认知的偏差与误解导致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足、发展性滞后,不利于思政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实绩的增强。对于辅导员群体普遍认知的诸如地位低、工作重、压力大以及职业迷茫等后顾之忧祖耀健全的岗位激励机制与科学化的晋升模式进行应用与实践,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机制滞后的问题。
  (三)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明确,固有化弊端需要整改   对于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辅导员队伍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强等问题,这种弊端难以适应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也难于对接思政教育的各种新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具有专业化与行业性的特点,针对性与目标化更强,学生对于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与服务中着更加多变的诉求,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扮演者教育者、管理者、引导者、科研工作者、就业促进者等多重角色,只有辅导员自身素质高、专业性强,才能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转型。大力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优化辅导员结构化配置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事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个体发展激励机制
  1.建立领导关怀机制。定期派遣经验丰富、思想素质较高的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分管领导与年轻辅导员进行谈心与交流,帮助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与不足。通过领导的激励与关怀,辅导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鼓足干劲,更清晰的认知自我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防范工作中的消极与怠慢情绪,保证工作中持续性与稳定性。
  2.制定科学与合理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办法。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与辅导员绩效考核密切相关,评价体系设置的科学化与合理性关乎辅导员岗位认知的關键。结合辅导员职业特征、岗位性质制定考核办法与方案,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明确考核激励办法,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动能性。把辅导员工作内容、努力程度、思政状态以及科研水平与考核指标串联起来,确定实绩与奖惩的标准,避免辅导员的工作出现以量定性的困境。
  3.明确辅导员晋升与职务评审制度。由于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辅导员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存在漏洞与空缺。学校至今没有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制度,这对于重事行政与教学两条线的辅导员而言,有失公正与公平。要在职称评审中,坚持工作实绩、科研水平、基层工作量优先考虑辅导员的职务晋升;在行政职级评审中,对于工作年限长、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的辅导员要提拔重用,实现其自我价值。
  (二)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需要培养稳健的职业素质,借助全方位的认知不断提高职业认同感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学制的特殊性以及培养方案的短期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必定与科研型、教学型大学有所区别。事实上,辅导员除了固有思想教育以外,肩负着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学生会引导、团委工作、奖勤助贷任务、校园文化建设等职责,只有辅导员自身修身养性,增强综合业务能力,提升能力降低环境与外部的压力才能更好的熟悉环境、融入环境,通过岗位意识的凝炼与职业观念的转化,进一步提高职业认知度。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辅导员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日常服务与管理中,被公认为扮演着“保姆式”的角色。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层次较低,思想政治觉悟需要进一步指导与提高,这就需要辅导员本身具备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以及德才兼备的先决条件,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保持思政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确保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全方位关怀与贴心服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学制短,与其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只有在完善人格魅力与处事方式方面影响学生,他们才能感受到学校的整体的和谐氛围与环境。
  2.提高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提高工作的适应性与效能度。教育发展以教师为基石,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由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组成,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安排上,专业课教师几乎占据了所有分配权重。所以辅导员自身要加强教学与科研水平,通过拓宽研究方向与领域、加强教学能力与水平,以实力证明自身的综合素质。辅导员的工作设计到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个类别,要不断的涉猎前沿学科,广泛阅读具体性文献,结合讲座与培训会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素质的提升、知识面的拓宽,增强研判能力与自信力。
  3.加强环境融合度,培养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辅导员岗位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趋向专业性、知识化、年轻化、职业化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有激情与活力,利于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辅导员要主动适应工作环境,选取目标定位,融入学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辅导员也要加强与专业课教师、职能部门行政人员的联系,不断沟通感情,加强联系,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辅导员要在自身队伍团体中,要通力合作,消除隔阂,增强集体共识与群体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吕云超.基于“冰山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安徽: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0).
  [2]邬国振.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培养的路径选择.安徽: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0).
  [3]黄健.“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北京:教育与职业.2012(1).
  [4]韩锋.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在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应用性分析.黑龙江:科技与管理.2011(3).
  [5]韩锋.360度绩效考核在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安徽:高校辅导员学科.20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非法律因素的影响,使得自由裁量权在非诉审查中犹如脱缰野马,全面失控。只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审执分离”制度,才能使自由裁量权在司法审查中理性回归。  关键词 非诉司法审查 自由裁量权 规制  作者简介:江万景,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077-02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撰有《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宏观思考
摘要:20世纪以来,工业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生活上的享受和便捷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副产物,那就是污染。而作为“废物”中危害最大的危险废物,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因各种“原因”,把产生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使其成为它倾倒“洋垃圾”的地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1989年《巴塞尔公约》的诞生,是对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一次里程碑的发展,意义深远。  关键词: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摘 要 本文以萨维尼《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一书阐述的历史法学派的基本主张为切入点,评判该学派其中主要的思想,研究其中对于我国法治建设有借鉴意义的主张和方法论。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方法论 基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01-02  《历史法学派的基本思想》是由德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的著述中选编而成,旨在突显由他所创
摘 要 中小企业是常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蓬勃发展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法律意识的淡薄往往导致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提出了常州市中小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分析了其诱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法律风险 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266-02  一、研究背
摘 要 在法院“执行难”的社会现状下,“拒执罪”的适用率仍然居低,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从“拒执罪”的罪状表述、诉讼程序以及思想意识等角度阐述了这种怪状的存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走出“拒执罪”追究难困境,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关键词 拒执罪 执行难 诉讼程序 司法公信  作者简介:杨少婷,福建省石狮市人民法院,书记员。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展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时代,缺少准入门槛和硬性指标的法学专业更是扩张迅速。法学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从2001年的292所猛增到2008年的634所,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23人到2007年的20万人,人数增长了约1000倍。不断扩张的法学教育,其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可眼下一片繁华的背后,却掩不住无数身在其中的法学学生和法学教育者的凄凉与迷茫,面
摘 要 2011年乌坎事件虽以妥善处理告一段落,但是村民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村民自治在现象的宪法框架下的制度设计和产生这一问题的社会背景是需要予以理清的。本文从宪法学角度对乌坎事件进行分析,并结合2010年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村民自治权法律救济的几点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乌坎事件 村民自治权 村委会 法律救济  作者简介:郑晶,兰州大学法学院20
摘 要 作为规范不动产登记的两部重要规章,《土地登记办法》中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符合上位法但不符合法理,《房屋登记办法》中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符合法理但不符合上位法。根据法理对相关上位法进行修订不太现实,从法律规范语词逻辑分析角度看,通过对法律规范语词严格分析与界定来努力消除法律规范用语中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等法律规范语词不一致性,为建立国家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准备条件。  关键词 物权法 变更登记 转移
摘 要 数字图书馆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传播的职能,但P2P读者用户之间进行的信息资源共享中涵盖许多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数字图书馆因此被夹在合法的网络作品权利人和社会公众读者用户矛盾的中间,既要维护作品权利人利益,也要传播作品给读者用户。本文探索采取法律和技术相结合的双重保护措施,既能保护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又能促进信息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资源共享 P2P 著作权保护  作者
摘 要 本课题通过梳理法律意识概念的界定、侧重研究转型下法律意识的变迁、思考困境中法律信仰的必要及“法治安徽”提出的理念必然。  关键词 法律意识 法律信仰 安徽法治  作者简介:安徽省委党校2011年重点项目课题组,课题负责人:魏群,安徽省直工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200-02    2008年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