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眼才会亮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杭州一个养生馆呆了几天,我依然苗条且轻盈。今天试了罐检和罐疗,馆里的姑娘和小伙子技术不错,令我满意。他们的言语举止作风轻柔,分开来看,没有巧言善辩者,但聚在一起,却能做成大事。像水一样的,积累、凝聚、满溢,然后弥漫,这是水的势——近乎理想的团队状态。
  此行又偶遇了不少人。有人多次与我讨论“相信”这个字眼,问我相信什么、相信谁?我的答案只有一个——相信我自己。我说我信任我的心灵和思想,并相信我的经验及其积累而来的判断力,关于人和人生种种。这个说法也许不能使所有人满意,可我想了又想,确实,我只有这个答案。相信自己,我才获得了帮助自己的机会:我总是相信自己,所以我不曾失手,所以我没有彷徨无措的瞬间。
  最近的两个月,我见过了很多人,一眼之下、三言两语之间,几乎能清晰地分清,哪些是我的同类——一心一意帮助自己的人。我们的灵核只一个:关注自己。人常说“心明眼亮”,那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心的状态总是安定,便会有正常的判断力,才能从外界获得切实的助益。想要健康,短期内便会获得改善体魄的机会,想要学习,就会适时出现适当的对象、范畴和师者,随时随地得到愉快的“好处”。由内而外,是幸福快乐的唯一路径。那些心不定的,即便常把“成长”挂在嘴边的,他们其实只会衡量他人,注意的对象里,唯独没有自己,心是空的,便犹疑不决,只看得见眼前利益和一时得失,而不是深察愉悦。他们飘忽的心,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不管包装得怎样,嘻嘻,他们才是病人。
  妹妹从搜集到的信息,隐约觉得转机将现,便说要去治病。她姐姐“特意”从国外赶回来,和妹夫一起,陪着她去看医生,她十分担心妹妹上当受骗。妹妹眼神懵然无光、神态黯然,说她失眠,唇鼻两侧的脸颊处,十几个通红的痘痘,正襟危坐开会,样子像是全世界最痛苦不堪的人之。在杭州五月的艳阳间,姐姐一身黑衣黑帽,尖利地连续提问,肃穆得仿如主持一场沉重的国会听证会。可惜,她只问,不听。姐姐强调她妹妹病得很厉害,没人陪同不行,一定要进诊疗问看过程,强烈要求说,如果不对她破例,就把妹妹带回去。
  病和不病,分野时常诡异。妹妹生活能自理,在姐姐的不信任氛围强制下,开始了犹疑辗转,转而不信任自己有好转的机会。妹妹自己和家人,一致认为她病得很重很重,情况却是,姐姐病得不比妹妹轻。我不无自慰地想,要是姐姐能去主持这场地震调查,最后的建筑“报告”也许更切合灾区实情。不选择环境的配合,两姐妹选择了回家继续病着,最差的情形,可能是越来越重,一个间歇性强迫症,一个抑郁无常。
  还有个阿姨,带着沉默阴郁的30多岁儿子,来治疗他的中度躁郁症。儿子发病三年,但治疗当天的下午,就开始正常与人交流,眼光通电了,由内而外焕发出微笑,面部肌肉和表情皆松弛而自然,直到最后一天……总之,一路反应良好。而阿姨却仍旧紧张兮兮,一会儿说儿子吃少了,一会儿担心儿子睡少了,反复地询问他会不会好等等等,犹疑不止。儿子有福,将会有一个新生活,而阿姨的思想里,显然还没作这个打算,她没法相信自己的眼力,顺便不相信她儿子。她失去符合逻辑的认识与判断。
  阿姨对我讲过很多话,但我只跟小伙子说过一句。前天,我要他回去后,将脚上黑皮鞋的泥尘擦干净。我说,衣物新一点旧一点、好一点差一点没关系,但要整洁,鞋子你自己擦,这点小事别让你母亲操劳。就这样,小伙子穿了两天的干净鞋子,露出拼花款式,自豪地朝大家笑。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话不在多,有用即可。我跟李总她们很少说话,因为不需要说明或解释、强调什么,如果说了一些话,便只是聊天——多么舒服的状态。李总和她可爱的儿子,与我家人有不少共性,一念间,仿佛前世曾出于同一个庞然家族。今晚,养生馆举办一个员工与调养人员的联欢,我去看了一眼,便溜了出来,抽暇问候田园的朋友们。他们已然一体,我仍做我忽来忽去的过客,有缘,便够了。
其他文献
公元600年前后  荒漠中的一座座古城,那些神话般辉煌的往昔,已变得十分遥远。西北风情,不在城市,不在高楼,而在旷野穷乡,在古老而残破的废墟中。只有在那里,才没有世俗的繁华和光怪陆离的色彩,才聆听到遥远的足音,像流水拍打一般哗哗流过的时光,开启我们尘封的记忆。  祁连山劈入蓝天的雪峰,注视着多少睡去了的古城?    在河西走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繁华的城镇,与内地没有什么两样。  “凉州儿女满高楼,
期刊
雨季的布达拉宫,在浓雾渐消的清晨,从远处看,犹如一座从海底崛起的水晶宫。金顶、鳌首、宫窗;一层、两层、三层,它变幻着色彩,迷离炫目; 终于,13层宫楼全都崛升起来,这神秘的宫殿仿佛在海面又在半空,在水里又在雾中……  布达拉宫是藏王松赞干布辉煌一生对爱的唯美绽放!是他精心营造的爱巢,每个砖头都写满了对大唐文成公主的至爱倍宠。走进布达拉宫方知藏王的用心良苦,99间宫殿,间间应证海枯石烂,五层,层层涔
期刊
俄罗斯,在“80后”一代人的字典里,也许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然而,之于他们的父辈来说,俄罗斯却是一个特殊的情感符号,抑或是一份难解的情结。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俄罗斯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滋养着中国的心灵土壤,并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枢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半个多世纪以来,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产生了深远而厚重的影响,两国艺术家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激发着人们追溯这半个多世纪历程的冲动。如果说“俄罗
期刊
温莎城堡、古格王朝遗址,都是古代的军事要塞。当年征服者的成功,往往由杀戮和血腥铸就;而英雄们辉煌的累累功勋,也记载着荣和辱。  春去冬来,一代又一代,这些贵族,这些帝王,他们和她们今天仍执着地捍卫着王室的血脉,追求着一种生命的形式美。贵族传统,无论是绅士风度还是骑士风度在现代的欧洲,作为一种行为气质而泛化存在,已深深地渗透在骨子里,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微笑无质,却增固了温莎城堡
期刊
有部老电影叫《战斗里成长》,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是在“肉麻里成长”的,尤其是那个“早请示晚汇报”外加唱颂歌跳“忠字舞”的年代,肉麻是每天的功课。历练久之, “麻阈”渐宽,常规语言的肉麻渐能忍受,最难忍的是“诗性语言”的肉麻,例如读某大文豪的颂诗时,那麻感从头皮开始,由表及里,麻遍全身,透入骨髓……  告别“文革”快32年了,我已很少肉麻,也许是有了一点年纪,变得麻木了。今年地震以来,哀毁过
期刊
四百年前,当证券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现时,他预示着一个资本时代的崛起;二十年前,当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深圳破土而出的时候,它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引擎;那么今天,文化产权交易所又能给文化产业带来怎样的一片天地呢?  在深圳第七届文博会位于园博园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分会场上,由天海它山文化公司所展出的“百业呈财”翡翠大白菜和位于2011年湖润艺术排行榜榜眼的当代国画大师崔如琢系列作品无疑是整个文博会期
期刊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一直居住在距广州美术学院约200米有田园环绕、绿荫其中的“世外桃源”——细岗。这里,是我昔日涉书习艺至今仍时常眷恋的故园。那时,我们的家居是两层高之红瓦青砖苏式楼房,楼与楼之距约20米。  这里绿树婆娑,有虚心待人之君子竹、放逸不羁之马尾松、风摇如蝶之羊蹄甲、蕴藉温婉之台湾相思、博灼婀娜之火凤凰、沉雄挺拔之大叶桉……  这里果树飘香,有芭蕉、木瓜、番石榴、葡萄、黄皮
期刊
大师索振海,号一丁,1943年出生于河北,自幼左下肢极度残疾,儿时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跑跑跳跳地玩,只能趴在地上胡涂乱画,后来上了小学、中学,喜欢上了画画。15岁时开始给报社投稿,虽然稿件一次次地被退了回来,但是他并不灰心。17岁时开始在《衡水地区日报》、《河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一些地方及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美术作品。后来县里、地区、省里哪里有美术活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美术展览,哪里就有
期刊
到南方的风中流浪,  是我的向往。  养育我的北方,  便成了思恋的地方。  我以南方的荔枝,  思恋北方的高梁。  我以南方的热烈,  思恋北方的苍凉。  学会了南方人说话。  像鸟一样地歌唱,  便想听听父老乡亲  马鞭甩出的粗犷。  在没有季节  没有寒冷的城市奔走,  更想在下雪的时候,  回一趟故乡。  阅过莺飞草长的江南,  再读北国的风光。  缺少色彩的故乡啊,  让我喜悦也让我忧伤
期刊
30年走过.一条岁月长河:  30年奋斗,鹏城唱响凯歌。  东方风来.簕杜鹃火热绽放:  改革窗口.与大鹏同风而起。  看.明朝扶摇九万里!  今天,我们因为梦想走到一起.  明天,我们的梦想将在这里延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