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愿与君共乘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活着,必须有一个理由。那么应该是怎样的理由,才足以支撑我延续这生命?
  我已经过了孩童的年纪。现实,也早已向我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然而我依旧相信很多世人早已不再相信的事。比如理想,比如爱情。
  很多身边的人说我还不够成熟。我要说,其实每个人都还在成长。我之所以还坚信那些我所珍视的,是因为那是我活着的理由。我宁可死在最后的天光里,也不愿在无尽的黑夜苟延残喘。仅此而已。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我早已看清现实。正如我和朋友喝酒时说过的,我作为我自己,已经死过了一次,我的灵魂已经死了一次。正因我所经历的,对于人生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我对这偌大的世界的无视,并非源自我的无知,而是源自我的阅历。财富也好,地位也好,在我眼里都只是一场虚无的海市蜃楼,就如大戈壁中的一场飞沙,漫天而来,倏尔逝去。曾经我失去了一切,成为地狱的孤魂野鬼,所以这世间的一切浮华在我眼中也就早已失去了光彩。因为我知道,所有的那些,只不过是一场梦,梦醒了,也就全都过去了。
  那么,为什么我还站在这片肮脏的土地上,呼吸着这污浊的空气?因为,在这里,依旧有我所珍视的,短暂而又永恒的事物支撑着我的骨肉,让它复活,向着末世的天光,为着上帝创造的这仅有的美好事物而虔诚祈祷,赞美他的伟大。
  我和朋友说过,我活着,只因我所爱的这些人,以及我和他们之间的那份感情。如果没有这些,整个世界对我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亲情、爱情与友情,是我眼中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上帝创造的最伟大的事物。虽然它们与人共生共灭,然而在人生这个闭合的时间段中却真实地实现了“永恒”这个只在上帝的角度存在过的字眼。
  所以我在这世界上所做的一切,只因我们的情感。我作为个人的理想早已随着上一个我而死去。如今的我的一切所谓“理想”,都因他们而存在。我的理想便是和我爱的人一起,幸福。
  “幸福”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我曾经奢望这个字眼不知多少年。而今的我也依旧在向着幸福的方向努力着。我的幸福需要财富与地位以及世上的虚荣作为保护,因为幸福是个太容易破碎的东西。这便是我奋斗的理由。我之所以奋斗,并非为了那些浮华,而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幸福。
  记得和朋友在不久前的夜晚长谈。他问,假如我失去了我的恋人,我会怎样。我说我会疯掉,我会精神崩溃,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么一个人,一旦失去,也便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些话是我的心里话。我从我與家人的亲情中来,一路经过朋友们的友情的扶持,而爱情则是我的归宿,因为爱情的终极并非坟墓,而是向着亲情的回归,就像一个圆,从这一点出发,转过一周又将回到原点。一旦失去了这个方向,我便会像被风暴刮得偏离航道失去方向的孤船,葬身在宿命的巨浪里。
  所以在这一生中,我所畏惧失去的只有你。这个“你”,并非单一的爱情,而是亲情、爱情与友情共同凝结成的我生命的意义。你,你们,此生,我只愿与君共乘。
其他文献
曾读过云南瑞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冬写花的诗集《归真》,难抑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漫步花的世界》的评论(见《中国建材报》)。没成想,两年之后,由著名乡土诗人王耀东写序的散发着清新油墨香的诗集《花落无声》又飞上了我的案头。  天冬的《归真》是写自然实界实有并赋予灵气传达意旨鞭恶扬善——用新声新韵写成的格律诗;而杨宝玉的《花落无声》则是以当下意识用新诗形式写成的略带忧郁、典雅、别具特色的现代诗。  大凡爱
期刊
那年,那同事凭着岳父是组织部长,一下子当上了我们局的局长。  当上了局长的那同事,便长篇大論地作报告。  植树节那天,他在会议室里读了一个多小时关于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讲稿。我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便出去小解,乘机买了一张《江汉平原报》来消磨时光。只见那报纸副刊上有篇题为《话》的闪小说,我立马便读。其中有这么两句我特别感兴趣:领导的话,你得听;要是不爱听,你也得听!看後,我不免好笑,心想,难道是圣旨不成?
期刊
天气温暖的时候,或薄暮十分,或月上东山,或曙光初照,窗外的马铃声会翩然而至。欢畅如歌,如春天的细雨洒向原野,唰唰唰唰……  每当铃声响起,我总是屏住呼吸,支愣着耳朵,全身心去追随聆听,似乎迎接一个神圣的节日。  凭感觉,这应该是一辆景区的马车,但总舍不得去看。于聆听中独享着这份天籁,在想象中让美好延伸。那马儿的碎蹄或许早已消失在路的另一端,耳边的铃声却依然萦绕,经久不散。  铃声中浮起中学时代的一
期刊
内容摘要:文章讲述处于情感淡漠、异变和泛滥的时代,把握好自己的感情,以一生地忍受、抗拒而付出的牺牲精神,维护发展、进步和崇尚道德品质的社会旳需要;并用与之相匹配的人格尊严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凸现文明和“小康”社会主义祖国的形象,彰显新生活的幸福、快乐和美满的悲壮与忠诚。(文章2012年5月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巻)第28至31页,因伤病未汇购书款而被撤销作品。  记得孩提时,我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
期刊
这样的日子,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天空明净,白云悠悠。  这样的日子,柳丝起舞,花儿盛开,湖水荡漾,空气轻柔。  这样的日子,适合在宁静的午后,静静地享受阳光,任阳光瀑布般流泻在身上。  这样的日子,适合在温馨的阳台上,洗衣浇花,晾衣晒被。花儿草儿们喝饱了水儿,在温暖的阳光里眯上眼小睡,乖乖地不出一丝声息。偶尔在风里轻轻抖动一下枝叶,像在梦里甜蜜的舞蹈。文竹枝叶细柔,袅娜的身姿很像秀美苗条的少女,让
期刊
苏东坡爱竹,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屈原爱兰,世人爱牡丹,而我则爱盆间的花花草草,知名不知名的都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带来无限的生机与乐趣。苏东坡亦云“青青翠竹尽不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欢喜般若不就此与花草为友廖廖私语吗?  我的母亲(我爱人的妈妈)慈眉善目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老人,虽七十有三,且文革时期在校任教期间被几名劣质青年打伤了腿,造成现在的腿脚不便,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到母亲热爱
期刊
(一)  尼古拉·叶莲金娜与郑江虹离婚的时候,已经到了季节的秋天。极目远眺金黄色的白桦林,耀眼的树叶宛若片片秋阳的碎屑四处溅落,从柔软细绵的山地间铺了一层遥远童话般的梦境,令人心驰神往,遐梦缭绕,留连驻足。  屹立于喀尔汗斯河畔的霍曼斯山山谷灿烂的秋天,总显得要比南方到来得早些。一眼望去,它欲把大自然原始梦幻般的景象镌刻在叶莲金娜年轻清纯的记忆深处,让她珍藏一种永难忘怀的天穹式唯美的肃穆与宁静。 
期刊
擂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晋书》中记载:“吴人采之,日茗粥。”汉代以前就已出现茶粥,至三国时期最兴盛。擂茶一词最早出现应在北宋的《都城纪胜。茶坊》一书。擂茶起源已将近两千年,她是中国岭南的产物,是岭南的文化瑰宝,亦世界上最古老的茶道。擂茶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湖南安化、桃源、广西的贺州、福建的将乐、江西的赣州和广东的梅州、陆河等客家山区以清远的英德和清新县。擂茶在广东清远清新县滨江山区一带颇为盛行。据《清远
期刊
小时候生长在农村,走出家门便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熟悉的乡村生活无疑给我的想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这五彩缤纷的乡村四季里,我一次次沿着家乡的田埂,聆听春风秋雨,聆听鸟啼虫鸣,聆听庄稼拔节的声音,聆听人欢马叫,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田园交响曲,挥洒着生命的天籁之音,给我童年生活涂上一层梦幻色彩,使我能够在远离土地多年重新拾回那流淌在悠悠岁月里的美好记忆。  曾经无数次感佩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师们对乡村对田园
期刊
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仿似一场虚惊,无不汗流浃衫。  命途之一切,仅在一念之间。  我时常在回想,时常在反思,于昔时之状,无不让我觉之险惊。于人生之途,我恰似走了一个擦边球。  回想,初中时。那时,我只心于学习,但往日的玩伴很多都成了混混,不再勤于学习。其实,那时候这种诱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十足的诱人。成为混混,可以一呼百应,想去揍谁就去揍谁,也免了被人欺负的惨景,群仗的场面也甚是壮观,那时我确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