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一直以来,它都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难点,犹如高处不胜寒,让许多学生望“文”兴叹,特别是学生们上高中以后,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差不多都是散文,更是让他们感到畏首畏尾,不知道从何下笔。于是,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散文教学的一些粗略的感悟。
  首先,教师要根据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渲染气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将文本吃透,完整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渲染氛围。如,在上《谈生命》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之余,体会这位音乐家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让学生们感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乐观、生命的坚韧。真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后面的散文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将他们引入散文需要的气氛中。
  在气氛中渲染到够火候时,进入美读阶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散文教学,尤其要注重读,而且在读的时候要注意美读,要带着自己对散文的情感的理解朗读,体会散文语言的魅力。在美读时,要注重将教师的范读与学生的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也成为带动学生情感感悟的一个载体。同时,学生读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班齐读,也可以让男生读,女生读,请个别同学读等。如在上《地下森林断想》时,我为学生范读了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我读出了豪迈,雄壮的感觉,然后让学生点评,再个别同学读,后来全班齐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去体味散文的美。
  接着,进入语言赏析阶段。在赏析语言时,要先美读,读了以后,告诉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赏析,比如说:可以从句子的修辞,句式,内容,哲理等方面着手赏析,当然还可以找出觉得最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但有一个宗旨:一定要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万不可段章取义。然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赏析的表达方式。如我喜欢……因为……,如:在上《谈生命》这一课时,我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我赏析的是:“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我的赏析是这样的:“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它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的温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犹如徐志摩笔下不胜凉风娇羞的日本女郎,在一泻千里之后变得平和了。在举了这个例子以后我就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接着依葫芦画瓢,进行赏析。同学们都赏析得很不错,有个学生在赏析“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时,她说道:“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它写出了人在面对生命中的诱惑时的一种妥协,我们能够经历艰难困苦却不能抵制糖衣炮弹,这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里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
  赏析了散文优美的语言之后,要指导学生们对散文中的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重点学习。因为散文的“神”就蕴含在这些句子中,而且针对这些抒情议论的句子,要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谈自己的感悟,将书本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上《谈生命》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针对最后一层中的“生命中不是永远的快乐,也不是永远的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同学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现实生活的甜蜜与伤痛,在磨难中的成长感悟说出来,这就不仅将散文的中心领悟了,而且升华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仿照散文优美的语言书写自己对于这种情感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学以致用,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如在学习《谈生命》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们运用本课出现过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仿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写出的句子优美,婉转,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散文教学是一段遥远的征程,还需要更多的方法来指导,需要同仁们的努力。以上仅为笔者的拙见,请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单位:625606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
其他文献
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短,极易走神,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教学效率不高。细细想来,低年级课堂组织教学难度大,固然有学生生理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我们又不能只归咎于此。作为执教者,我们更应该面对现实,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激起低年级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学生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近年来,从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出发,我始终把写字教学当做新课改重点内容之一,深深体会到:写字教学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学生有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基础,才能写出一手好字,而且终身受益。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下面谈谈自己
期刊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课堂教学则是诸多方法中最主要的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开场白”。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开场白”常常关系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
期刊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的思绪引入课堂、引入书本,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长期地保持这种好奇心理。  信息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由于上课的形式以及内容的与众不同,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是能否把这门课教好的关键。  一、包容好奇心  有好奇心并不是坏事,一些教师总是压制学生的好奇心,不允许他们考虑任何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这样做使得许多学
期刊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明确告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目的和归宿,是语文的根。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依据则是文本,故要凸显语文课的特点,守住语文的根,就必须咀嚼文本。  课前设计时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咀嚼文本。教师头脑中必须明确,借助某一文本应让学生积累哪些基础?训练学生哪些能力?陶冶学生什么样的情感?给学生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写作上对学生又有哪些帮助
期刊
针对前抛实心球项目,教师往往会更多的强调腿的蹬、撑,以及身体和手臂的鞭打动作,而对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和换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因过早地换脚而影响“撑”的效果。其中,部分学生不得不采用后退一步与投掷线保持一段距离,以免出手后脚跨出线犯规,部分学生则是为了确保不犯规而束手束脚,最终影响成绩。对此,通过对前抛实心球技术的有利分析,同时借鉴其他投掷项目出手后的动作特点以及针对学生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化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教师与文本真真切切的对话,将获得无穷无尽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陶冶,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意性所决定的。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
期刊
进入21世纪,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于公民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大挑战。众所周知,教育在提高公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石,自然而然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
期刊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  笔者现就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