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师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午餐是幼儿在园活动的一个中间环节,它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与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创设宽松、合理的就餐环境,让幼儿更加科学合理地进餐,是每为幼教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职责。
关键词:午餐管理;自主;良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幼儿在园午餐时,孩子们一边低头不停的往嘴巴里塞饭菜,一边还时不时地抬头看看他们周围不停巡回督促的老师......而老师为了班上的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不要说话,好好吃饭”、“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等等----整个教室里一片紧张、严肃、压抑。幼儿在这样氛围中无法感受到吃饭的快乐,好似在完成一项任务。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情绪,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指南》中指出:幫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并能愉快就餐呢?
一、餐前活动激发幼儿食欲。
1、请幼儿猜测菜谱。
每到就餐时,孩子们的目光全部聚集在教室门口,保育员阿姨推着香喷喷的餐车来了,孩子们闻到饭菜飘香来了兴趣。于是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马上有很多孩子举手回答。然后,教师估计孩子的胃口已被吊起来了,就打开餐车盖子请幼儿播报菜谱,孩子听到菜谱后,有的说“老师,老师,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都说“我的口水也要流下来了!”通过“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往往会很快被午餐中的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想吃的欲望。
2、让幼儿自主盛饭菜。
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吃完所有的饭菜的,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吃每天的饭菜。那么幼儿的个别差异就需要老师和保育员阿姨关注的。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了自我服务的能力,想吃多少由自己决定,也可以在盛饭前先告诉幼儿“如果你今天不喜欢吃哪个菜,你可以少盛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全吃完了。”这样效果很好。既不会让他们吃不完油压力,也可以让原本挑食的孩子逐渐地吃更多的菜。一开始,孩子都比较胆怯来添饭,老师通过一次次的鼓励“如果你还想吃饭或菜,你可以自己上来添咯。”鼓励孩子自由添饭,这样既能满足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又能不浪费粮食。
二、宽松的用餐环境确保幼儿情绪愉快。
好的用餐环境有益于幼儿愉快就餐,应该是宽松、融洽、和谐的,对幼儿没有太多限制,能把吃午餐当作一种享受,那么,需要怎样营造一个好的用餐环境呢?
允许孩子们在用餐时轻声自由交谈,自由地选择座位,并采用师生共餐形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环境中特有的温馨和快乐。
由于在一个上午的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谈”的素材,因此当发现孩子们想继续餐前某一活动的交谈,谈兴浓时,我们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更愉快,从而快乐就餐。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师生平等、民主。那么试想一下,如在我们成人进餐时也是这么一规定为“进餐时要安静,不许自由交谈”,并且还有一位专门的监督员时时“监督”着我们是否遵守着这一规定,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当然,若一味放任放任孩子们漫无边际的交谈,也会使交谈没完没了,过度延长进餐的时间。因此这一环节必须有教师介入其中,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以同伴或朋友的身份介入其中,参与话题。这样不仅会让幼儿觉得老师更可亲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便于教师随时进行自然地调控,婉言引导孩子话题要围绕午餐进行。
总之,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交流的需要,也可以在此同时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就餐环境,使午餐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欢乐时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午餐质量,也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餐后活动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后擦嘴也是午餐后必不可少的,教师多给予一些关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吃好饭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搬着小椅子到走廊或小花园,分享各自带来的玩具,或者去做点小手工。饭后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散步,帮助其消化,还可以发现大自然的变化。
午餐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但却蕴含着许多教育时机。另外,我还以为任何一项常规的建立都不能过分的强调环境的有序性,更不能管理者的便利为基点,而是应该考虑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是否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利,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张庆敏.浅议小班幼儿进餐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C].2009.
[3]黄蕾.浅谈幼儿的膳食营养教育[J].职业技术,2013(11).
[4]张敏.吃的科学,长的健康――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浅谈[J].山东教育,2009(Z3).
[5]王有智.园长的困扰与管理改革的深化[J].学前教育研究,1994(01).
关键词:午餐管理;自主;良好习惯
一般情况下,幼儿在园午餐时,孩子们一边低头不停的往嘴巴里塞饭菜,一边还时不时地抬头看看他们周围不停巡回督促的老师......而老师为了班上的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不要说话,好好吃饭”、“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等等----整个教室里一片紧张、严肃、压抑。幼儿在这样氛围中无法感受到吃饭的快乐,好似在完成一项任务。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情绪,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指南》中指出:幫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并能愉快就餐呢?
一、餐前活动激发幼儿食欲。
1、请幼儿猜测菜谱。
每到就餐时,孩子们的目光全部聚集在教室门口,保育员阿姨推着香喷喷的餐车来了,孩子们闻到饭菜飘香来了兴趣。于是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马上有很多孩子举手回答。然后,教师估计孩子的胃口已被吊起来了,就打开餐车盖子请幼儿播报菜谱,孩子听到菜谱后,有的说“老师,老师,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都说“我的口水也要流下来了!”通过“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幼儿往往会很快被午餐中的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想吃的欲望。
2、让幼儿自主盛饭菜。
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吃完所有的饭菜的,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吃每天的饭菜。那么幼儿的个别差异就需要老师和保育员阿姨关注的。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了自我服务的能力,想吃多少由自己决定,也可以在盛饭前先告诉幼儿“如果你今天不喜欢吃哪个菜,你可以少盛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全吃完了。”这样效果很好。既不会让他们吃不完油压力,也可以让原本挑食的孩子逐渐地吃更多的菜。一开始,孩子都比较胆怯来添饭,老师通过一次次的鼓励“如果你还想吃饭或菜,你可以自己上来添咯。”鼓励孩子自由添饭,这样既能满足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又能不浪费粮食。
二、宽松的用餐环境确保幼儿情绪愉快。
好的用餐环境有益于幼儿愉快就餐,应该是宽松、融洽、和谐的,对幼儿没有太多限制,能把吃午餐当作一种享受,那么,需要怎样营造一个好的用餐环境呢?
允许孩子们在用餐时轻声自由交谈,自由地选择座位,并采用师生共餐形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环境中特有的温馨和快乐。
由于在一个上午的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谈”的素材,因此当发现孩子们想继续餐前某一活动的交谈,谈兴浓时,我们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更愉快,从而快乐就餐。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师生平等、民主。那么试想一下,如在我们成人进餐时也是这么一规定为“进餐时要安静,不许自由交谈”,并且还有一位专门的监督员时时“监督”着我们是否遵守着这一规定,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当然,若一味放任放任孩子们漫无边际的交谈,也会使交谈没完没了,过度延长进餐的时间。因此这一环节必须有教师介入其中,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以同伴或朋友的身份介入其中,参与话题。这样不仅会让幼儿觉得老师更可亲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便于教师随时进行自然地调控,婉言引导孩子话题要围绕午餐进行。
总之,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交流的需要,也可以在此同时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就餐环境,使午餐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欢乐时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午餐质量,也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三、餐后活动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后擦嘴也是午餐后必不可少的,教师多给予一些关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吃好饭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搬着小椅子到走廊或小花园,分享各自带来的玩具,或者去做点小手工。饭后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散步,帮助其消化,还可以发现大自然的变化。
午餐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钟,但却蕴含着许多教育时机。另外,我还以为任何一项常规的建立都不能过分的强调环境的有序性,更不能管理者的便利为基点,而是应该考虑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是否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利,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张庆敏.浅议小班幼儿进餐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C].2009.
[3]黄蕾.浅谈幼儿的膳食营养教育[J].职业技术,2013(11).
[4]张敏.吃的科学,长的健康――幼儿园膳食营养工作浅谈[J].山东教育,2009(Z3).
[5]王有智.园长的困扰与管理改革的深化[J].学前教育研究,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