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多元性。课程目标不仅要反映社会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各地区各学校发展不平衡的要求,单一的课程目标已经不能做到这一点。
(2) 整体性。后现代课程学者倾向于把课程放到更大的教育、社会网络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才能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正确的引领作用。此外,在后现代课程视域下,课程实施应该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因此,课程目标所指向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3) 开放性。后现代课程学者主张把课程作为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主张为课程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解释。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够允许多种解释的产生。
(4) 不确定性。在后现代视域中,课程实施时,课程目标和学生、教师、教学材料都在经历着变化。变动的力量与方向的落脚点从课程经历的外面移到了课程经历的里面。此时,目标以联合的形式从过程中涌出,质询和创造开始渗透于发展的全过程。于是,课程变成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再是一个确定的需要学完的知识体系。
——摘自:范敏、汪建均《后现代课程目标及其实现》,《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12期
(2) 整体性。后现代课程学者倾向于把课程放到更大的教育、社会网络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目标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才能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正确的引领作用。此外,在后现代课程视域下,课程实施应该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因此,课程目标所指向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3) 开放性。后现代课程学者主张把课程作为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主张为课程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解释。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够允许多种解释的产生。
(4) 不确定性。在后现代视域中,课程实施时,课程目标和学生、教师、教学材料都在经历着变化。变动的力量与方向的落脚点从课程经历的外面移到了课程经历的里面。此时,目标以联合的形式从过程中涌出,质询和创造开始渗透于发展的全过程。于是,课程变成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再是一个确定的需要学完的知识体系。
——摘自:范敏、汪建均《后现代课程目标及其实现》,《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