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模式设计合理的导学案,并发挥其作用,减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对新知进行预习、学习,并在课外和课堂进行讨论和质疑,培养其自学能力。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教学模式 自学能力
一、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
1、导学案
①所谓导学案及导学案与学案的对比。导学案是指教师在準备教案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的导学方案。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同时导学案中还应包含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关联知识点。而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其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前置测评、自学指导、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学生虽然看到学案中重难点却不知道如何去突破重难点。
②“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A、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B、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C、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D、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③“导学案”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1预习导学;2课堂研讨;3延伸拓展。
课后巩固
自我小结(教后记或学后记)
2、导学案教学模式
① 学习目标。设计时要从化学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化学总体教学要求、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切合学情。要少而精。
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导学案要帮助学生,指出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避免把重点与难点颠倒位置,甚至混为一谈。
③学习过程。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的思考、归纳总结相关概念、现象、结论。
④达标检测。学习目标在本节课能否实现,通过达标练习检测,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编制符合本堂课要求的习题,编写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检测,使学生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差异性,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⑤建立网络。在学生利用刚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进而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这一过程可以使用图表,如脉络图等。学生借此加深感受,提高领悟程度。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1、课前对教师学生的要求---预习质量是课堂高效的突破点:
学生要求:①学生则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②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要求:①有了导学案,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③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2、课堂教师学生应做的事--有效讲解时激活课堂的有效点:
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3、课后教师学生应做的事--情景再设是课堂活力延续的支撑点:
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学生在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每隔一定时间,将化学“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认真复习以使自己的知识网络化。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
1、化学“导学案”教学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做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让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导学案”教学进行了不足之处:
教师没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民主,教师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学情、班情的不同而作必要的调整,没有创造出“导学案”教学的变式来。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教学模式 自学能力
一、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
1、导学案
①所谓导学案及导学案与学案的对比。导学案是指教师在準备教案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的导学方案。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同时导学案中还应包含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关联知识点。而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其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前置测评、自学指导、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学生虽然看到学案中重难点却不知道如何去突破重难点。
②“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A、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B、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C、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D、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③“导学案”基本格式: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1预习导学;2课堂研讨;3延伸拓展。
课后巩固
自我小结(教后记或学后记)
2、导学案教学模式
① 学习目标。设计时要从化学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化学总体教学要求、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切合学情。要少而精。
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导学案要帮助学生,指出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避免把重点与难点颠倒位置,甚至混为一谈。
③学习过程。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是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首先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的思考、归纳总结相关概念、现象、结论。
④达标检测。学习目标在本节课能否实现,通过达标练习检测,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编制符合本堂课要求的习题,编写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检测,使学生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差异性,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⑤建立网络。在学生利用刚刚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进而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这一过程可以使用图表,如脉络图等。学生借此加深感受,提高领悟程度。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1、课前对教师学生的要求---预习质量是课堂高效的突破点:
学生要求:①学生则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②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要求:①有了导学案,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③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2、课堂教师学生应做的事--有效讲解时激活课堂的有效点:
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3、课后教师学生应做的事--情景再设是课堂活力延续的支撑点:
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学生在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每隔一定时间,将化学“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并认真复习以使自己的知识网络化。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
1、化学“导学案”教学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做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让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导学案”教学进行了不足之处:
教师没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民主,教师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学情、班情的不同而作必要的调整,没有创造出“导学案”教学的变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