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房子的“幸福”生活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着心疼,不买肉疼。现在的房价已经顶到嗓子眼了,可仍是“涨”声一片,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我有一个朋友,从外地来北京做生意,全家人一直租房子居住。
  3年前,他告诉我想买辆车,车价加上手续费和保险等,全部费用要23万元左右。我有点不以为然,劝说他:“你还是先买房吧。20多万交首付款足够了,要是买像你现在租住的这种二手房,也差不了多少钱了。房子是涨价的趋势,车是降价的趋势,如果你不是业务上急需车的话,可以先买房后买车,或者买辆比较便宜的车。”
  朋友还是比较固执,没有听我的话。后来我也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这辆中高级轿车对他的业务没有多大支持,可他开车回老家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面子是有了,可代价也不小。时至今日朋友仍在四处看房,不停地抱怨飞涨的房价。我仍然能理解他的感觉:买着心疼,不买肉疼。现在的房价已经顶到嗓子眼儿了,可仍是“涨”声一片,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如果要算经济帐,确实让人心疼:3年时间,原本23万元的轿车,今天至多还有10万元的剩余价值(车价的不断下跌和使用贬值),而北京的房价却翻了一番,再加上这几年车的使用成本(比打出租车贵多了)和租房子的费用,会有多少钱呢?
  北京的房子,让许多人头疼。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生活,不可否认,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来讲,房产是当今中国最好的投资对象之一,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一些黄金地段的不可替代性是房价长期走牛的坚实基础。更有人说,世界上的有钱人都会到中国来买房,房产的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多美好的前景啊!老外的事我不清楚,但从我自己的直接感觉来讲,国内的很多有钱人都在国内的大城市投资了房产。山西煤老板的豪阔已经被媒体说过无数次了,其实’,不为人知的是,长江以北的经济实力人士很多都在北京有房产。这其中,有许多人并不是什么老板,有的是经济投资,有的是子女在北京上学,希望将来留在北京发展,那么就提前布局,买好房子先出租,等自己将来退休了来北京居住,就近与子女也有个照应。
  这一来可苦了许多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如果家中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仅仅靠自己的工资收入,想在北京买一套比较满意的房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居乐业,房子问题是个重要问题,但绝对不是因为市场经济和改革才出现的新问题,、只不过在过去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笔者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参加工作后赶上了单位分房的末班车。那个时候房地产没有市场化,你有钱也买不到房子,惟一的指望就是单位分房。为了在单位能分到一套房子,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且,在原有的体制下,基本上是资历和关系主导一切,年轻人同样是受尽折磨。今天的“房奴”是市场经济的“房奴”,那时候的“房奴”,是主管分房干部的“房奴”,为了房子,多少英雄好汉被逼得人格扭曲心态裂变?
  纵向比较完了再横向看,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房价的门槛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房。有统计数字表明,在美国,工薪阶层第一次购买房子的年龄也基本集中在30—35岁之间,即上班工作10年左右。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租房居住。
  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这个时期,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瓶颈阶段,是住房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大家都要买房: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要改善生活条件,60年代出生的人要投资,70年代的第一次置业,80年代的在着急嚷嚷。市场经济搞了这二三十年,有相当的一部分人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大量释放到房子上,再加上赌人民币升值的老外,房子还不是有多少就卖多少?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朋友们可以看看战后日本以及台湾的发展轨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房产的价格是长期走牛的,一段时期后幅度放缓。如果政府管理调控不好,甚至会有大量的泡沫隐藏在其中,一两代人(四五十年)后,那些“跑马圈房”的人也许会把房子当白菜卖出去,限于篇幅,我无法再展开分析,但人口高峰已经过去,老年化社会步步逼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回到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大家该努力还是努力,因为房子毕竟不像汽车,它不完全是消费品,有长期的价值存在,不要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为了面子不顾“里子”,只不过,房价再涨你也别生气,买不起大的买小的,买不起新的咱买旧的,买不起北京的咱买外地的,在北京咱先租上几年房,回头退休咱到海边养老去!而且,还有政府不断在努力,经济适用房啦,廉租房啦,总有解决的办法。
  没有北京的房子,咱也要过幸福生活!
其他文献
不起眼的行业照样成就大市场,这一点也不令人意外。这其中,主要靠的是毅力。    创业赚钱,是很多人的梦想,尽快赚大钱更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心态下,很多人急于求成,贪大,盲目发展。幸运的能在不短时间内赚到钱,更多不幸的,却是在无声无息中死掉。其实,这时候不妨做个“蚂蚁商人”。  所谓“蚂蚁商人”,指的是创业从低微的利润做起,经过日积月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生意人。比如,一支铅笔的利润是一分钱
期刊
在洁白的石膏像上,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给石膏像涂上彩色的外衣,一个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就诞生了,这就是时下流行的DIY—自己动手玩。这个项目一经推出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孩子们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家长们也十分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玩一把,所以在一些城市一出现,生意就十分火爆。  石膏彩绘属时尚类技术,目前,只有宁波、沈阳、吉林等少数几个地区有这类技术,其他绝大部分地区的市
期刊
几张简单的花纸,几条纸藤,几根细铁丝,一条小塑料棒,在上下翻飞的剪刀中,神奇地变成了漂亮的纸花。如今,纸花DIY(自己动手做)成了一种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流行时尚,开始在大中城市风行起来。  “没有任何手工基础的人,也可以在半小时内做出漂亮的玫瑰花。”在深圳一家名为“纸情坊”的纸艺馆里,肖小姐很自信地对前来学纸艺的人介绍。  在这间纸艺馆里,柜台上摆满了手工纸艺作品,有娇艳欲滴的玫瑰、含苞欲放的马蹄
期刊
4年前,一个20岁刚出头的东北小伙子,只身一人从东北来到京城,从当时一个连普通相机也不怎么会用的“菜鸟”,到今天摇身一变成为照相器材行业里出了名的大玩家,蔡亮举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DIY出来的各种基辅配件,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莱特照相器材商行。  北京莱特照相器材商行店虽不大,可名气却着实不小。事实上,还有不少大老远从外地赶过来的顾客,“不来不行啊,我想要的东西,全国也就只有莱特有的卖。”
期刊
如果在这几个圈子里混坏了名声,实在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你占了多少便宜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你损失了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去年底,有个多年没有联系的老朋友D君忽然给我打电话,说找个时间坐坐,大家一起吃顿饭。我应承了几句,就挂了电话。随后的一段时间里,D君又打过几次电话,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推却了。  我实在是不想见他。  D君是我的老乡,也是大学的校友,我们当年有过很密切的交往,按说关系应该是很近的
期刊
炒股7年不被套的秘诀  我是一个7年股龄的老股民,因为资金量比较大,他们一般称我超级大户。其实我只能在这个营业部里算超级大户,放在整个中国就见笑了。  我不知道中国几千万股民中,有多少人关心大盘,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头没有几个。我经常看到散户朋友(包括中户甚至大户)在电脑前研究日线、分时线,看MACD、KDJ、RSI,什么M顶、W底、三浪四浪、资金密集,1000多支股票筛一遍又滤一遍,无微不至,其诚可
期刊
1999年初夏,河南省濮阳市一家酒店的厨师琢磨出一道菜,这道菜不仅令厨师名声大振,酒店的生意也因此而日进斗金。这个人就是刘建民。  这道菜就是牛肉耗辣椒,仅仅这一道菜每天销量达到几千元,可以说是创了酒店纪录。刘建民因此成了酒店里的一个大人物。刘建民的日子过得很满足,但他的妻子却产生了另外的想法:凭着这道菜,他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不是每月的3000元。  刘建民很满意酒店的工作,不想出来单干,但此时
期刊
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患有一点轻微的强迫症。比如说,有人走在路上就会想,我这一辈子走了多少里地了啊?能走多少里地啊?其实他就是去楼下小商店买个汽水,来回不到300米,但他有一种满足感,觉得在自己的公里数上又添了一点。  除了加法以外,还有人喜欢减法。比如像我这样的房奴,总爱拿个白纸记帐,上个月的房款总数加利息是多少,减去这个月上的供,又是多少。尽管离还清贷款还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但每次算帐心里都多一丝
期刊
近期以来,北京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美丽园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起因是物业管理公司的突然撤离。  美丽园最初的物业收费是每平米2.72元,包括中小修费。在业主委员会的努力下,物业公司不再代收中小修费,物业费降为2.04元。随后,业主委员会认为物业公司有不实收费,将之告上法庭并打赢了官司。法院判决物业收费标准为1.58元——这是全国首例业主告赢物业的官司,所以法院判决后许多媒体都给予了关注。但是,
期刊
金交所全面放开实物金交易,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自此,个人炒金时代真正来临。    实物黄金交易,以前大多局限在黄金生产和直接使用黄金的企业之间,一般投资者要想进行实物交易,只能通过黄金首饰柜台。从7月份开始,个人投资者也可以进行黄金实物交易了。  7月6日,兴业银行成为内地首家全面代理个人实物黄金交易的商业银行。此后,包括华夏银行、深发展银行在内的4家银行也将成为开展该项业务的第一批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