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之形式:视角与叙述者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颂,其中两篇小说《百合花》和《哦,香雪》以其不同的青春热情感动了我们。同作为叙事作品,内容的传达必须通过叙事的形式来完成。从叙事意义上讲,这两篇叙事都有一个叙述者,“我”的痕迹或多或少的在叙事中出现,下面我们通过比较探讨两篇小说中叙事形式之叙事视角和叙述者,深入小说的内部,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一、视角:全知与有限
  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观察的角度不同,同一事件会出现不同的结构和情趣,视角在叙述中地位非常重要。《哦,香雪》和《百合花》在叙事视角方面完全不同,前者以全知视角为主,后者以有限视角为主,但在具体叙述过程中又有转换,不同的视角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哦,香雪》以其清新脱俗的叙事、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我们平时在阅读和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该小说的内容,事实上“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唯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奥秘”(歌德),除了小说内容,我们还需从小说的叙事形式技巧抵达内在奥秘。这将建立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小说阅读模式。而《哦,香雪》中全知叙事视角和有限视角的转换运用使得小说故事摇曳多姿,形象丰满。
  全知视角是“叙述者站在局外,不出现在故事中,但他仿佛是无所不知的‘神’,对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十分了解,对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也都清清楚楚,有时甚至都到前台发表议论、对人物进行评价。”(《语文教科书必修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p59)一般用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又称非聚焦型视角。《哦,香雪》的敘述者外在于人物世界,在小说中无所不能,既看到了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各种心理,又看到了整个村庄的变化,通过全知视角俯视人间,带领读者进入了香雪所生活的世界:一个相对闭塞淳朴但又在慢慢接受新事物变化的世界,看到了一群年轻姑娘的青春。
  小说开头“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你”和“它”人称的出现和变化,一下子引起了阅读者的兴趣。先是“你”,从火车铁轨看到了台儿沟,把阅读者拉进了故事中,进入了台儿沟的世界。然后又用“它”的人称开始介绍台儿沟,放大着整个台儿沟。“你”和“它”的连接其实正是外面世界和台儿沟的交融。
  在后面全文的叙事过程中,全部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前半部分全知视角无所不能,在整个故事中察言观色,既能窥视香雪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又能看到其他人的表现,甚至直接为人物故事发展而悲欢。全知视角的运用使得小说趣味横生,书中无微不至的叙述使我们看到的不仅有香雪,还有一群年轻姑娘的风采。到了后面,视野逐渐缩小,到了最后视角索性落到香雪一人身上,丢掉了全知视角所惯有的特权,转向有限视角,叙述人知道那一群姑娘在寻找香雪,但是故意向读者隐瞒,有意回避,限制观察范围,造成小说故事情节的不透明性和悬念,用香雪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香雪的回忆、香雪的所见所闻,都沾染上了香雪个人主观的想法,用她的眼光来看过去看现在,她所不知道的不写,使得最后香雪和她的伙伴相遇变得意外惊喜,一个一个女孩儿的渐次出场,就是一道一道天真美丽的风景。这样的视角转换更利于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去关切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命运。结尾五个字“哦,香雪!香雪!”既有作者由衷的赞美,又有作者的期待。
  而《百合花》一文主要运用有限视角,“有限视角完全是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也称聚焦视角。文中“我”的出现使得小说故事一环扣一环,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我”是作家茹志鹃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的一种独特的视角,同时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叙事人“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组织故事情节,严格按照“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推动整个小说的发展。《百合花》中故事随着“我”的所见所闻一步一步推进,通讯员进入“我”活动的圈子,“我”就能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旦他离开了“我”的视线,“我”就无从知道他的情形。如通讯员第一次去新媳妇家借被子的具体情形是“我”所没有看到的,所以不写,只有一句:“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但是我们可以想象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的场景,“我”所没有看到的反而成了留白和悬念,读者可以根据“我”观察到的细节去揣测。但是到后面通讯员牺牲的过程,作者却是采用另外一种视角,文中通过担架员的叙说,把通讯员牺牲的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这里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面具体,使读者明朗,无需揣测。
  文中视角的变化使得文章变化多姿,隐去的借被子情节使读者感受到通讯员的可爱腼腆,后面全知视角叙述的通讯员牺牲的过程则让读者为之动容,更能感受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歉疚及其难过的心情,也能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
  叙述视角的不同与转换源于叙述者的叙述动机的不同。对《百合花》而言,第一人称的叙述动机是切身的,是植根于他的现实经验和情感需要的。情感的强烈通过第一人称展示出来了。而第三人称的《哦,香雪》,叙事者的叙事动机却不是源于一种内在的生命冲动,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考虑。
  二、叙述者:隐与显
  如果说小说的叙事视角是“看”,那么叙述者的出现则是“说”。“看”并不等于“说”,“观察角度并不等于表现方式,它仅只意味着表现所依据的视界(Perspective)。在叙事作品中,聚焦者和叙述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但也常常分开,不能把聚焦与叙述这两种行为混淆起来。”叙述者的安排对于作家来说,往往是小说艺术的核心课题之一。任何叙事中都至少有一个叙述者,这个叙述者可以明确用“我”直呼,也可以不那么称呼。   《百合花》中很明显“我”是叙述者,是叙事文中的故事讲述者。可以称为同叙述者,是公开的叙述者,同叙述者作为故事的次要人物,有机会和主人公接近。在“我”眼里,新媳妇和通讯员之间的那种美妙的情义如同百合花那样纯洁,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换一种写法,以通讯员或者新媳妇为中心,直接写出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冲突、通讯员的牺牲、新媳妇的感动,太直接了反而没有真实感,效果也会差很多。在读者与主人公中间隔了个叙述者“我”,不仅拉开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而且增加了小说的层次感和客观性,不仅让人感受到真实感,更为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空间。虽然叙述者不同于作者,但作者茹志鹃说过:“那时候,我确实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里做战勤工作。我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也正是去借被子。”“心里不可遏制地设想着他们的家庭,亲人,朋友,他们生前的种种愿望,在他们尚有些许暖意的胸膛里,可能还藏有秘密的、未了的心事……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实在用不着小本本,即便有,也是无从落笔。它们就這样刻在我的心里了,直到现在,清晰度仍然很好,毫不受岁月的干扰。”作者采用了“我”作为叙述者,“我”的了解比一般人更多更全,更能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所以“我”的叙述使得故事更加深情感人。
  而《哦,香雪》中叙述者隐藏在文本中,没有直接参与故事的情节,可以称之为异叙述者。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声音在叙述香雪和她同伴的事情,以及周围的环境,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声音来自哪里。这个叙述者能以间接的方式来表现香雪的思想言行,也就是说叙述者其实还是介入了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叙述者与被叙述事件、所表现的人物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让读者和小说人物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恰恰就是这个隐藏的叙述者,让读者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整个台儿沟世界,看到了香雪和一群姑娘的青春,体会到了现代文明对封闭、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跳过了叙述者,读者直接感悟,而叙述者不动声色地躲在一边,没有了限制,情感不受任何人的节制,这样更便于大肆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浓厚的诗情画意,所以整个文章更多呈现出一种抒情意味,这是和《百合花》完全不同的一种形式。
  三、教学建议
  根据两篇小说不同的叙事特点,我们可以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比较阅读。
  学习任务一:区别不同视角,转换叙事
  试着将《百合花》中的“我”换成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再叙述,把“我”视角转换成文工团员鲁兰的视角,根据鲁兰的叙述来讲解故事,用“她”的口吻进行叙述,原文中“我”的一些感悟都要删除,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叙事:通讯员借被子、通讯员牺牲、认出通讯员,全知全见。将《哦,香雪》换成“我”的视角,比如“我”是“凤娇”,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来写香雪和台儿沟,那么香雪后本部分的内心表述都要删除,“我”没有办法知道香雪发生的事情,除非她自己说出来。再和原文进行比较,重新解读,分析小说原文选择相应视角的意义。
  学习任务二:读写结合,进行小说创作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也会见证或者参与别人的青春,请你以“青春”为主题,尝试着用不同的叙述者(显性的“我”、隐藏的叙述者)创作小小说。可以班级进行交流评比,选择出最感人的小说或者最优秀的小说。
  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丰富多彩的,而多彩内容的背后更多是奇妙的小说形式,如果说这两部小说如同两幅青春的织锦,那么小说的视角如同丝线的颜色,不同颜色的效果完全不同,各取所需;而小说叙述者和小说的关系就又如同电影导演与剧本的关系,是小说技巧的关键。所以关注这两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叙述者,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深入体会这个单元青春的内涵。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多少个春天的夜晚  面对你的诗句  却读不懂你的沉默  你的悲伤与惆怅  轻轻的合上你的诗集  满是你困惑的眼神  你梦想的翅膀在春天里折断  而你的诗歌却在春天里高亢  已经春暖花开了  可为什么那些在季节里  穿行的春风  却难度你的心田  春天因为你的诗歌而美丽  春天也因为你的诗歌而忧伤  诗歌就是你年轻的生命  一首比一首凄凉悲壮  春天的深处  仿佛在向人们述说  一个圣洁的诗人  要
期刊
【设计说明】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散文,作为一篇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论述文,其最大写作特色在于借例说理。文章通过列举语言运用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咬文嚼字的道理,从而阐明了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的观点。作者以漫谈的方式,娓娓道来,看似随意却很用心,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  本课抓住文末“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一句切入,紧紧围绕教学目
期刊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中秋词兴起于北宋,后绵延数代。在中秋词的发展过程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首。前有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后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古往今来,研究《水调歌头》之人数不胜数,现简要梳理如下:  一、作者
期刊
在当前现实的教学情境中,知识点、单课时、讲授灌输、纸笔测试,可以说是一套备受教师青睐的组合拳。知识中心大行其道,训练主义甚嚣尘上,教学胶着于知识的表层结构,导致知识学习符号化、知识管理碎片化、知识测评单一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孤立理解的浅层学习,无法实现由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的有序推进和螺旋进阶。教与学固守着传统的舒适区,遑论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期刊
号角声中流淌着“未来必胜”的旋律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所聚。《春花依然盛开》的主旋律还是让人很容易听出来的。这里“春花”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象征著希望与光明。作家坚信:东风送暖,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之际,明媚的春光下,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必将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依然”一词看似无实义,却颇有深意,它表示病毒肆虐的寒冬过后注定是阳光明媚的春天,因为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的。这就是作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练教学生悟到并习得语言表达艺术的规律和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生学会说好话和写好文章。这里的文章,当然主要指常用的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学生学会阅读也主要该指学会能够独力读出文章何以这样而不那样写的奥妙,悟到并习得语言表达艺术的规律和方法,为一辈子做一个比较在行的文章阅读者和语言表达者奠基。诚然,就文章阅读本
期刊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历程,他的所有课堂几乎离不开他独特的个性。他所讲的内容、形式、特色等既离不开他读过的书,也离不开他的个人爱好;既离不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离不开他的幸福与苦难。同样是一位老师的课,去年今年不同,昨天今天各异;同样是相同的内容,运行质量不一,产生效果有别。我对此有非常深刻的体验。所以,我给自己定下标准:没有现成绝对备好的课,从来不沿袭以往的模式。旧课要新上,新课要美
期刊
《读书:目的和前提》发表于《读书》杂志1990年第4期,是该杂志“黑塞说书”系列的其中一篇。由杨武能选译黑塞的原文并加上标题,编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该文编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时,又由编者对杨武能的译文进行了删减。但不管在《读书》杂志上还是教材中,这篇文章的行文顺序并未改变,都遵照了黑塞的德语底本。此文所在单元的学习任务群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但与本单元前四篇思辨类文章相比较,本文无
期刊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情感”既是课程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活力源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品”以及健康成长的“营养品”。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它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蕴藏着非常丰富且无可比拟的人文元素。积极开展“以教动情、以生促情、以文品情”的情感教学活动,既可顺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又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教学的独特优势,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结合自身实
期刊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1923年《故乡》被选入商务印书馆版《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它长期是中国各个时期、各种版本中学语文教材的精读课文。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将其全文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为固定教材。《故乡》在中外小说阅读中的经典地位可见一斑。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写作背景  1919年8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