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到意境,探究古典诗词教学的起点和落点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中秋词兴起于北宋,后绵延数代。在中秋词的发展过程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首。前有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后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古往今来,研究《水调歌头》之人数不胜数,现简要梳理如下:
  一、作者生平及思想(略)
  二、写作缘由(略)
  三、文本内容
  词的上阕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下阕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但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美好的祝愿,充分显示出词人超凡脱俗、旷达飘逸的精神境界。
  四、主题研究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对这首词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看法,现梳理如下:
  1.共识:苏轼借月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第一,美好祝福说。人们遭遇离愁困扰时,常用这首词来排遣苦愁,“词的末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也超越了一般手足之情之界限,成为对普天之下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美好祝愿。”;第二,旷达乐观说。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表达自己旷达襟怀的明月。
  2.分歧:蘇轼到底是积极入世的旷达还是消极出世的超脱?主要观点有:第一,入世占主导。第二,出世占主导。杨阳提到:“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一是‘在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如此清静,哪里像人间那般吵闹?’前者的理解倾向于苏轼是眷念人间的,后者的理解则倾向于苏轼是超脱俗世的。”这里集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出世,一种入世。第三,出世与入世共存。孙绍振曾说:“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而又清醒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傍徨,才有特点,才精彩。”孙绍振觉得,这里本身就是矛盾的,苏轼的情感是复杂的,出世和入世,二者兼而有之。
  以上说法,各有道理。笔者更加倾向于苏轼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因为从苏轼后来的种种经历来看,无论身处中央还是地方,无论获得君主的再次信任还是被贬天涯海角,苏轼总是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在当时的位置上,做出自己当政时期该做的贡献。也正是因此,苏轼才能够成为数千年来中国文人心目中的楷模,他所流传的诗文才能给人们无穷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五、艺术特色
  (一)感情深挚,语言蕴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问句领起全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而不答,下句仍用问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前两句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春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相似之处,后两句引自唐传奇《周秦行纪》中的诗句“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诗词化用全无痕迹,浑然如同天成,只寥寥数十字便传神地勾画出一位饮者的疏狂形象。然后用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引出下面几句对月宫生活图景的想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个无主句,用体物入微的细致观察写出了月亮光与影的变幻。表面看来是对月的描摹,其实它与“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样,看似写月,实则写人。月光照着无眠之人,无眠之人惆怅满怀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沉浸在对亲人的怀念之中。不着一字,却将伤怀念远的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几句,词人跳出个人的愁绪来透视宇宙人生,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情感深挚又富有哲理意味的名句。
  (二)意象鲜明,借月抒情
  “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水调歌头》中词人就通过月直接抒发了对弟弟的相思之情,在中秋之节,苏轼举杯望月,遥想远在他乡的弟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作朋友,把酒相问,体现了他豪迈的性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将月宫的高寒与月光的皎洁促成了对比,把那种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表现了出来,从而显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最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通过月的圆缺来表达人之间的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思念却不能相见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围绕着“月”的意象,传递苏轼内心的情感。
  (三)想象奇特,意境高远
  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的审美价值,在于创设了一个空灵高远的意境。胡寅在《酒边词·序》中曾说过:“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这一股超乎尘垢之外的“逸怀浩气”是苏轼真实的情感与智慧在词作中的自然流露,它决定了苏词魅力独具的疏朗开阔的风格,表现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便是营造了奇逸高旷的意境。词作中,天地交融,不但空间距离大,而且在此空间中,蕴含了词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思考,也蕴含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词人借着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揭示悲欢离合的现实人生,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词作的审美境界得到升华。
  第二部分 典型教学案例综述
  一、人教版新旧教材编排对比(略)
  二、教学点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课例综述
  本文收集了多篇公开发表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例资料。现选取2012年到2018年的10则课例材料,对课例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点进行分析比较,推论出教师们确定的教学点。   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10则教学设计或案例的教学点基本相同却各有侧重。老师们在教学中,都关注到重要一点:即古代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朗诵、鉴赏、理解,10则资料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差异,但教学重点则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思考。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古诗词文体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展开教学设计。以上资料中颇有新意的教学设计有:郭晓玲老师注重“景”与“情”的结合和交融;陈丽娟老师旨在教会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而诗词本身只是一个例子;刘文华老师进行的主题式教学颇有新意,面对这篇经典之作句句皆佳的实情,却只集中在“隐喻”这一点下功夫,切入点准确而富有新意。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依循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词,这一文体决定了文本的教学内容离不开“诵读”“鉴赏”“理解”“积累”这几个基本教学点。词具有韵律美,在朗诵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鉴赏的时候,要抓住几个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比如经典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在理解时,则要重点探讨几个有分歧的句子,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同时,这首词是千古传唱的佳作,其中很多诗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在理解整首词的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这首词的精神内涵,去理解词人寄托在词中的意蕴。从10则案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对这首词的教学主要围绕三点来展开:
  (1)诵读与积累:朗读、背诵、积累名句。
  (2)品析与鉴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意象、借景抒情、联想与想象等。
  (3)理解与感悟:体会词中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点基本把握住了“词”的教学重点,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不同的设计各有侧重。有些设计侧重于朗诵,以朗诵来贯穿课堂;有些设计侧重于鉴赏,如对词中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对词的表现手法的学习等;有些设计侧重于对词的理解,苏轼在这首词中的思想情感是较为复杂的,主线基本上是“虽然内心有矛盾和抑郁,但最终却是豁达开朗的”;大多数的设计则是将这三点融合在一起,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和理解全词。
  二、分析学情拓展教学内容
  部编版教材中,这首词放在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更加丰富,思维也更加理性成熟,但是这首词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且写作时代也已经非常遥远,仅仅阅读文本本身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做适当的拓展。“古典诗词记录了古人的情感、意趣、心志,但由于诗词含蓄蕴藉的文体特征,加上作者身世、抱负、个人遭际、所处时代的复杂性,以及今人与古人在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今人在破译古代诗人情感密码、了解其创作意图方面存在困难。知人论世,能掘开一条走向诗人心灵的通道。”
  这首词中,最难理解的莫过于苏轼情感的变化与起伏,尤其是上阕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为什么“欲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呢?这里的“人间”又是指哪里?要理解透这几句,就需要我们相机导入词人写词的背景,在了解苏轼其人以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之上来理解全词。
  三、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的设计来看,品读法是教师广泛运用的方法,这也是学习诗词的基本方法,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词的美,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才能慢慢领悟。
  品读法是诗词鉴赏必不可少的方法,我们从收集到的课例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包含了品读这个环节,或“知人论世”,或“以問带品”,或“品美词美句”,但是却缺少一些有特色的品鉴方法让学生感悟到词中语言、意境之美。语文专家洪振涛曾提到“加字”“减字”“换字”等鉴赏方法,通过修改文本中的词句,然后与原文对比从而品鉴出原文语言意境之美。这种方法实用、有趣、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诗词鉴赏的教学。
  探究法也是近来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或教师引导,给出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比如“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 ,你觉得苏轼在这首词中的寂寞与欢愉孰多孰少?”或比较研究,将相同题材的诗词与之对比,如“比较李白的《把酒问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说两者之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或拓展延伸,将苏轼其他文学作品整理在一起,感受苏轼诗词风格以及人格魅力。
  此外还有一些正在摸索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自主学习法。如在一篇教学设计中谈到“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其特点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人,自读、自悟,而不是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
  总之,根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体式、特点及初中学生的学情,可将其教学点概括为:(1)背景知识的拓展,包括词人的生平事迹、主要思想、写作背景等;(2)反复诵读全词直至背诵,读出词中蕴含的情感;(3)重点句子的分析、鉴赏、理解,尤其是词中能反映苏轼独特抒情方式的关键词句:如“把酒问青天”中的“问”,“不应有恨”中的“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欲去还恐的矛盾心理等;(4)领悟苏轼飘逸旷达的精神境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一、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感知人物的人格美。
  2.熟读成诵,在朗读中体味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并背诵积累。
  3.品味字句,批注赏析,把握词的文字美。
  4.质疑探究,读出内涵,把握词人借“月”抒怀的表现方式,读懂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印象中的苏轼
  问:同学们,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请大家回忆一下印象中苏轼的形象。
  2.文人笔下的苏轼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王国维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问:从林语堂和王国维的评价中,你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3.苏轼词中的自我
  问: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去探寻词人内心深处的灵魂。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词中有月 诵读入境
  诵读是走进一首词的重要方法,在诵读中,我们可以慢慢理解词意,感受词的韵律与节奏,读出词中的情感。首先,就让我们自由朗诵全词,走进这首千古绝唱。
  1.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全词,并借助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2.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学生独诵,互相点评
  要求:哪位同学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词,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他同学做好点评的准备,说说哪里读得好,哪些还需改进。
  (2)小组展示,相互比拼
  要求:现在请大家分小组朗诵,并上台展示,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
  (3)教师范读,引领示范
  明确: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教师掌握学生自读情况,相机点拨。在学生个别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轻重音、情感等。
  诵读提示:
  ① “情”在节奏中(从词作的二三、二四节奏中把握情感)
  ② “情”在疏密中(从词句的疏密变化中体味抒情指向)
  ③ “情”在起伏中(从词句的起伏变化中体味情思变化)
  3.词中有画,画中有月
  (1)在朗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东坡词的图画美,这首词写于中秋之夜,词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是什么?
  明确:月
  (2)同学们说得很对,这首词围绕着“月”这一意象展开,作者借“月”抒怀,如果用三幅图来概括词中描绘的景象,你会怎样给这三幅图命名?
  提示:大醉问月图——?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弄月图——?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共月图
  明确:大醉问月图——起舞弄月图——千里共月图
  请大家聚焦这三幅图,在接下来的品读赏析中,我们重点关注词的语言,感受词的文字美,体悟词人情感态度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月中有情。
  教学活动二:月中有情  品读入情
  1.自由批注,读出情感
  在我们眼前,有三幅意境优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置身于中秋月圆之夜,感受月夜的清凉与美好。那么词人又是怎样用文字将这种美好的情愫传达出来的呢?请大家默读全词,请把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特别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且写一段赏析的话。
   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词(句)中品读到?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因此这是一轮倾诉?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之情)的明月”。
  例①:我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品读到作者内心的疑虑,他在“问”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因此这是一轮倾诉自己内心疑虑的明月,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例②: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读到夜很深了,但是诗人内心却并不平静,无法入眠。转”和“低”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暗示时间流逝,词人由于思念亲人,彻夜难眠。因此这是一轮倾诉自己思念亲人之情的明月。
  要求:这里要求学生自由批注,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感悟赏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点拨。
  2.自主探究,读出矛盾
  图画虽美,但词中有些句子却反映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心理,有种难以捉摸的情感,你是否注意到这些词句?请找一找,并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示例:
  (1)词的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的小序中写到:“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欢与醉是否矛盾?“兼”怀子由,那苏轼还有哪些其他情感?
  (2)词的上阕:
  ①“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中词人欲去还恐,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的心情?
  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何似”该如何理解?是“好像”还是“不如”?   (3)词的下阕: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作者明明内心惆怅,难以入眠,为何又说“不应有恨”?
  要求:学生自读并提出问题,在此前提下,老师搜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入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情感。
  同学们,知人论世是一种解读古诗词的重要方法,在大家初步赏析的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写作的背景。
  写作时间及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确:苏轼内心的确是复杂矛盾的,中秋之夜,本该阖家欢乐,而词人却无法与亲人相聚,与此同时,苏轼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让他内心无法完全释然。
  要求:这一环节是理解词意的重点,关键在于理解词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品析、鉴赏、质疑、探究,而不要过度干涉,以现有的解读代替学生自己的理解,至于学生回答到何种层次,答案是否符合我们心中的标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思考。
  3.置身诗境,读出变化
  问:经过我们的批注赏析和质疑解惑,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幅图的内容各不相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随之变化。那么,有哪些变化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可以这样回答:“从?摇?摇?摇?摇?摇?摇句中,我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从而看出作者是一个?摇?摇?摇?摇?摇 的人。”
  明确:这三幅图始终围绕着两个字:“醉”与“月”。上片作者因情而醉,醉后抒情,问天咏月;下片作者由月生情,以月明理,托月寄意。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极其苦闷与无奈,又因思念弟弟子由,所以借酒消愁;由“醉”看到了作者面对官场的无奈与愤激;由“千里共婵娟”中的遥祝看到了诗人对自己心灵的抚慰,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看出了作者思绪的徘徊和旷达的胸襟,由作者的境遇和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他们兄弟二人两相契合,都有自己的无奈,最终得以释怀。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郁郁寡欢,又有豁达明朗,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倍感唏嘘。但从词的结尾来看,作者还是从抑郁中走出,走向了豁达,这也是苏轼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在。
  教学活动三:月中有意?摇研读入心
  1.月本无情,诗人有意
  “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宠儿。
  “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偏好十分明显。
  问:你认为中国文人为何如此偏爱“月”这一意象呢?
  明确:①月亮的形、色、光客观的美感特质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②月亮的原型特征决定了它在诗词艺术中的独特地位;③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强化了文人对它的偏爱。
  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并说说“月”在这些作品中有哪些意蕴。
  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2.月也多情,悲欢杂绪
  古往今来,人们对这轮明月的解读各有千秋:
  ①词前有小记,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就明确表示了,在中秋之夜,作者对于弟弟子由的思念。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这是一轮思念之月
  ②人们遭遇离愁困扰时,常借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排遣苦愁和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这是一轮祝福之月
  ③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一是“在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如此清静,哪里像人间那般吵闹?”前者的理解倾向于苏轼是眷念人间的,后者的理解则倾向于苏轼是超脱俗世的。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这是一轮朦胧之月
  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使得月亮这一意象在词中达到美学的最高境界。就情趣来说,是对弟弟子由的想念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就理趣来说,是把自然之月的“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揭示出来,最后与人的分离团聚结合起来,表现出苏轼的豁达情怀。
  ——这是一轮遣怀之月
  问:你认为这是一轮怎样的明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个问题的指向是对主题的探讨。自古以来,对这首词的理解丰富多样。如“豁达开朗说”“美好祝福说”“出世入世共存说”等,既是比较公认的主题理解,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能够理解的主题。本环节旨在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3.月寄我心,读出自我
  苏轼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从被贬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一次比一次远离政治中心,一次比一次艰辛困苦,苏轼也时常徘徊在积极与消极之中,寻求生命的解脱。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金山寺,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他的后半生作一总结。此时,已经到了苏轼生命的终点。
  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問:人生难免起起伏伏,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读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有怎样的启发?(要让前面的两个环节内容与你这个问题发生联系)
  明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因其浑然天成的文字美、大爱包容的情感美、圆融空旷的意境美、情理交融的哲思美而被冠以“中秋词之最”。词中词人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但最终,他却超越苦难,心境开阔。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心胸豁达、乐观积极的人,在苦闷矛盾中,问天问月问人生,最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相信词中苏轼的情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也相信词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能够带给大家无穷的力量。
  (三)作业布置
  1.“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月”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请你搜集更多以“月”为意象的古诗词摘抄、背诵、品析,并且说说“月”在文中的内涵。
  2.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无论是他的人格魅力或是文学作品,都是哺育中华儿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荐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更好地了解苏轼生平经历,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
  (四)板书设计(加上课题及作者)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这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   我看见冻云下,   雄风盖日月,豪气冲斗牛,   整个中国在行动,   不分男女,无论老幼,   我们都成了战士!   长江翻滚热血,楚天飘动旌旗。   流动的是爱心,挺起的是脊梁,   山岳请缨,长河列队,   所有的森林草木   都在齐声呼喊: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白衣战士逆风而行,   阻击!阻击
期刊
日前,拜读了胡双全老师《〈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感言》,现将读后的一些粗浅想法呈于读者,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同仁尤其是胡双全老师批评指正。  一、“促进生成”还是“阻碍生成”?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性课堂最
期刊
《谈文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论文集,属于文艺随笔。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本书多为经典篇目,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其中篇目《咬文嚼字》入选人教版教材,《文学的趣味》入选职教版中职语文课文,足见《谈文学》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性。  新课
期刊
基于整本书阅读体系的构建,创设活泼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既定专题进行阅读、研讨,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从而解决课程设置的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教学方案,即整本书的情境化阅读任务。这种理解来自笔者的实践探索,更多源于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解领悟。  课程标准中,“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任务群確定了课程内容。任务,是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朝诗人白居易明确指出,文学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开始抒写人的内心世界,抒写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隐秘与幽微,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发掘和探索,虽然在诗歌的表达深度和表现方法上有所表现外,大多是无关痛痒、无病呻吟之作,甚至云雾弥漫、不知所云。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诗歌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诗人们好像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自我吟唱、自娱
期刊
有人说,中国当代诗歌日益丰富和发育的过程,就是诗歌的地域文化与美学属性不断生长的过程。在当代诗歌创作格局中,某些诗人或某些诗人群体明显地带有地域色彩,或者说具有地域意识,如徐俊国的“鹅塘村”、江非的“平墩湖”、路也的“江心洲”,如北京、上海、广东、大西北和大西南等的诗人群。他们的创作在文化特质和诗歌精神方面都个性鲜明,为中国当代诗歌影像奉献了多元而丰富的资源与景观。诗人哨兵喝着洪湖水,长在长江边,
期刊
“塞纳河在密腊波桥下扬波/我们的爱情应当追忆么/在痛苦的后面往往来了欢乐//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我们就这样手拉着手脸对着脸/在我们胳膊的桥梁底下/永恒的视线/追随着困倦的波澜//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爱情消逝了像一江流逝的春水/爱情消逝了/生命多么迂回/希望又是多么雄伟//让黑夜降临让钟声吟诵/时光消逝了我没有移动//过去一天又过去一周/不论是时间
期刊
著名教师于漪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初中起始阶段正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起点,也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保持良性发展的基点。这个阶段是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关键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期,虽然其理性思维有限,知识经验和心理品质还带有小学的幼稚,但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快速发展,思维能力大为提高。这样一个“承前启后”
期刊
多少个春天的夜晚  面对你的诗句  却读不懂你的沉默  你的悲伤与惆怅  轻轻的合上你的诗集  满是你困惑的眼神  你梦想的翅膀在春天里折断  而你的诗歌却在春天里高亢  已经春暖花开了  可为什么那些在季节里  穿行的春风  却难度你的心田  春天因为你的诗歌而美丽  春天也因为你的诗歌而忧伤  诗歌就是你年轻的生命  一首比一首凄凉悲壮  春天的深处  仿佛在向人们述说  一个圣洁的诗人  要
期刊
【设计说明】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散文,作为一篇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论述文,其最大写作特色在于借例说理。文章通过列举语言运用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咬文嚼字的道理,从而阐明了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的观点。作者以漫谈的方式,娓娓道来,看似随意却很用心,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  本课抓住文末“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一句切入,紧紧围绕教学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