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立法质量,实现良法善治”教学设计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dent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rn“科学立法”是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第三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与前两个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构成了统一整体.在回顾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进而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重点任务.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阐述坚持厉行法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环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为本课第一框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本课下设两目:第一目“科学立法的内涵”,阐述科学立法的内涵,分析科学立法的原则.第二目“推进科学立法”,阐释了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其他文献
议题式教学能够将问题情境、议题设置、学习任务、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是建设活动型思政课程的有效形式之一.本文借助“议题式”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目标“顶层设计”,实现情境知识“合二为一”,达成学科思维“行远自迩”,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打造深度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中国幅员辽阔,形成了丰富多样、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鼓励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教育资源,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常州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以锡剧、青果巷、常州三杰精神、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驰誉中外,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期刊
如何落实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摆在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道法课教师可在教学中坚持“四个统筹”,即统筹知识和价值“两个目标”、统筹教材和生活“两个资源”、统筹课内和课外“两个空间”、统筹过程和结果“两个评价”,并将“四个统筹”整合在一起,发挥道法课上党史教育的价值魅力.
学校美育是“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劳四育相互融合,和谐共生.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育除了可以通过学校艺术课程开展以外,还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教学的内容、形式、氛围、情感交流及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包含着美育的因素.笔者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尝试审美化教学实践,积极探寻思政课审美化教学的价值追求与现实突破,探索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
期刊
在实现中国梦的教育进程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尤为关键.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树立青少年正确价值观之所需,是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之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所向.从精神内核来看,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致力于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实现路径上,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功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最优化的教育合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科知识的建构水平;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钥匙,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和深度学习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趣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思维潜力,引领学生结构联想、理性思辨、批判质疑,培育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深刻性.
期刊
“四史”教育中的历史内容、历史情感、历史逻辑、历史细节在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是突出各学段特点、保持各学段连贯性,整合各学科资源、发挥出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而“四史”教育中层次丰富的历史内容能满足大中小思政课各学段特点的不同要求;天然贯穿的历史情感能维系大中小学思政课感情线的稳定,不断深化滋养爱国情怀;清晰流畅的历史逻辑有利于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编写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生动鲜活的历史细节有利于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整
进入“泛偶像”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榜样教育面临着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榜样教育方式单一化、传统榜样形象边缘化、媒体榜样宣传驳杂化.从构成要素、内在实质和主要功能三个方面对“泛偶像”时代的榜样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可以明晰榜样教育实效性弱化的根源.基于根源探究,进一步寻求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的契合点,提出建构互动性榜样教育活动、建立偶像一榜样教育模式、营造风清气正的媒体环境等路径,以提高青少年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教学中的知识补偿课,是教师在分析学习者前概念和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上正式实施的弥补性教学.思政教学中的补偿性教学,不是要求教师脱离“思政课程”另起炉灶,而是要结合现有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经验“盲区”或“缺陷”进行补偿,使其认知符合思政学习要求.补偿性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期刊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美德,也是新时期加强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须扛起培育学生节约认知的大旗,履行好教育责任担当.同时,成功的学校教育还可以起到辐射家庭成员坚持勤俭节约的社会功效.基于节约认知议题,我们可以从课程资源发掘、校园文化渲染和日常行为体悟等方面入手,着力培育学生的节约认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