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为我是妇女而骄傲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接:
  文_板子 编辑_赵萍
  妇女——其实是两个词。在古代,它是妇人与女子的集体称呼。妇,繁体写作“婦”,引申为已婚女性。“女”,大都是说没结婚的小女s孩。“夫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重点都在于家庭关系而不是性别。
  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和思想启蒙双炮并响,那时大力推广双音节词,“妇女”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汇被广泛使用,不专指已婚女性或未婚女性。
  “妇女”一词一度离我很远,甚至,我作为一个“女生”的时间也没多少。
  刚出生,奶奶只扫了我a一眼,“小丫头片子!”便唉声叹气地背着哥哥出门了。那是1980年代初期,很多村子里还流行着老观念——女孩就是赔钱货。没能给祖上多多“开枝散叶”,年轻气盛的老爹在四邻八舍轻视的眼神中,落荒而逃,找了个“工作忙”的借口,一个多星期都没回家。月子里,我妈只能自己清洗沾了恶露的床单被罩,下床给自己做口热汤饭,同时,给刚会走路的哥哥洗衣喂饭哄睡陪玩,往往身边,还偎着一个哇哇大哭的我。其实就算老爹在家,他也不会搭一把手,他能在吃饭时不让老妈盛饭布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老家,男人做家务,是会被整个家族都瞧不起的。
  等我妈上班,奶奶帮忙照看,我就成了“守门婴儿”了——奶奶没办法同时带两个孩子,村里对待女孩的态度一向又都是任其“自由成长”,于是她拿被子把我一笼,确保不会掉下床去,再大些往小车一放,就颠着小脚牵着哥哥打牌去了。有次姥爷到家里来看我,发现偌大一个院子里,一棵香椿树上,拴着辆小木头车,只有我一個小人儿,孤零零坐在小车里哇哇大哭,惹得那个暴脾气的老红军,当场落了泪。
  尽管如此,颇得空闲的姥姥还是不能来照看我,因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帮闺女看孩子,是要被七姑八婆说到抬不起头的。因为老二是女孩,村里某些苟且便蠢蠢欲动。有人种地时会故意刨掉我家的地垄,多占你几分土,也有相近的林地伐木时故意砍伤你几棵树,找他们理论,对方站出来三个膀粗腰圆的儿子,冷哼着不说话。


  大概也因此,奶奶一直把我当男孩养。稍大些,我就被剪很短的头发,穿背心短裤,跟在哥哥屁股后头,混进男娃堆里,扔泥巴、打弹弓、爬树、掏鸟窝……这些都是奶奶鼓励的,她时常不无得意地跟邻居们说:我家老二,就是个小子!
  我妈不管这些,她只知道,为了成为“优秀教师”,她不能像个“偎蛋的母鸡”。她对我的要求是,只要能吃能睡不生病不惹她生气就可以了。她对我说话,从来都是高八度,全然没有跟学生们说话时的柔声细语。她会把学生带回家免费辅导,却在我遇到头疼的题目时抬手一指:出门右拐,第三家,找你老师!不到十岁,我和哥哥就学会了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脖子上挂串钥匙,玩累了自己回家睡觉。
  印象里,我从没见我妈穿过裙子,更别说化妆美肤了。大表哥婚后她去做客,回来她不无鄙夷地说:你表嫂洗个脸都得半小时,抹抹画画,能过好日子吗?那种女人叫妖精。
  初中时,小姨从韩国给我买回来一条百褶裙,却让我妈锁进了柜子里。在我妈眼里,歪戴鸭舌帽、走路一步三晃、粗声大气以“XX哥”自居,为了排班打扫卫生能拿着扫把追得男生满操场跑的我,是不会喜欢“妖精”的裙子的。殊不知,我早已拿出来偷偷试穿了很多次。
  我的内心,也是想变成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女孩的。
  对,女孩,女生,甚至女性,都不会是妇女。因为,那时的我,认定了妇女就是我妈,就是我奶奶,就是我身边那些粗枝大叶不修边幅操劳忙碌的中年大妈黄脸婆们,我才不要变成她们的样子。
  等有了女儿臭蛋,我终于被笑称“妇女”时,我的内心是挣扎的。我还是希望自己能保持青春朝气的模样,我还是向往能洒脱出游邀一二友人读书观影的时光。
  那时,“妇女”二字,对我不亚于独立人生的否定。它意味着我有了妈妈的身份,再也不能好好地玩耍了。甚至连说话,都不能再用“中二”的词汇了。
  直到,我遇见叶子。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很明显,繁重的家务、奔波的事业并没有让她变得憔悴而暴躁,她很享受忙碌的时光,她也从没放弃自己的爱好,画画、游泳、瑜伽,一样不落。她跟孩子说话,从来都是耐心而温柔,她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很舒服,90后员工跟她一起,就像姐妹。慢慢地,我发现,像她这样的女人,还有不少。她们的人生,自己是主宰。
  我想起了自己故作刚强“变成”假小子的时光。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只有向“男人”的身份靠拢,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更不希望,我的孩子,只能像她的祖辈那般,为家庭为孩子牺牲自己的全部。
  尽管养育孩子时,我渐渐理解了母亲当年对我粗放管教的不得已,但这不代表我的内心就认同她们的人生。在她们的世界里,男人是家主,女人是保姆。我的母亲会在我生臭蛋时心疼得大哭,却也会在我成婚后拒绝在我家常住,因为那是“外人的家”。我的婆婆会在我生病时给我多埋两个荷包蛋,却也会在她儿子刷碗时劈手夺过来,“男人刷碗没出息”。
  最看不起女人的,往往也是女人。
  当我看到某些高校男生挂出群体意淫女生的横幅而很多女生不以为然时,我就为臭蛋的未来担心。当我看到有女大学生因为单身找工作被拒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时,我就为我们的现状难过。
  这些年,铁姑娘一再被嘲讽,女人味一再被召唤。但女人味不等于肤如凝脂的皮相,不是我妈鄙视的“妖精”,更不等于小鸟依人般的依附。叫自己女生的,内心往往没长大,不是想做棵树,而是想做株藤。一旦做了藤,又怎能跟树比肩而立?我希望,女儿将来是棵树,是独立而美丽的“妇女”一枚。做这样的妇女,我会为她骄傲。
其他文献
连续几天听到不同人这样描述一个人:“她没有安全感”。我心里第一反应都是:谁不是呢?  如果我问你,“你有安全感吗?”你会说“是”吗?就好像我问你,“你觉得你现在钱赚够了吗”?你会答“是”吗?  不会啊。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有安全感。这个表述、形容一个人的特别状态,最后归结起来,不过是泛泛存在的普遍现象。正如每个人都会觉得孤独,都会有焦虑,都会有迷茫一样。  这只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根本
期刊
小的时候对味道的认识很单一。妈妈的中学里有个小花园,第一次在花园里闻到了玫瑰的香味,很长一段时间执著地认为只有玫瑰这样的花香是“香”,其他味道不能叫做香味:炒鸡蛋的味道,青草的味道,食堂里大屉甜馒头出锅的味道,妈妈衣服上的味道,下雨过后的味道,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味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好闻,我喜欢,但是在心里从来不把它们叫做“香”。  我们老家讲究冬至要炖当归肉汤,家家户户都飘送着中药混合着炖肉的复杂
期刊
台风过后,住在内湖的我开车进城,没想到根本上不了快速道路,所有高架桥及较高的路面都成了停车场。那时才知道,台北惨了!徒步来到基隆路口,放眼望向八德路的那一头,马路竟成了河,无论是大卡车、小轿车,全抛锚了。  天灾起于人祸。在消费时代来临前,人们并不觉得匮乏。经济发展了,生活好过了,大家却开始感到这也缺那也缺,这样不显豪华、那样不够享受。森林砍了开牧场、种高山蔬果,地下水抽了养殖水产,山洞挖了建公路
期刊
我注视着工具棚墙上的家什。该把鹤嘴锄带上吗?地可能很硬,不容易挖。还是……用那把十字镐?  11岁的女儿辛迪突然出现在门口。  我吓了一跳。早上她说要去看外婆,我本以为她要过三四个小时才会回来。  “爸爸,你在找什么?”辛迪问。  “铲子。”  “干什么用啊?”  “我想去挖芦笋的苗床。”  “那你怎么不用铁锹呢?”她说,“用铁锹挖地最省力了。铲子是用来铲土的。”  我拿起铁锹。  辛迪若有所思地
期刊
童年往事大多是美好的,而我记忆里最深的是母亲自制的豆瓣酱,至今想起来,那一股饱满充盈着的香味仿佛还在往我的鼻孔里钻。儿时的嗅觉似乎专为食物而生,我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嗅出各种食物的细微差别,这也许是我吃着母亲亲手制作的豆瓣酱长大的缘故吧。  豆瓣酱的原料是黄豆、小麦粉和食盐。黄豆和小麦都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做酱的黄豆要挑拣饱满的大黄豆,淘净后在水里浸上几小时,然后放在铁锅里用旺火烧熟,再用小火煨半小时后
期刊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胡兰成)。  辛夷就没有这个问题,即使云蒸霞起开满了一树花,它也是极静的。  因为你看,辛夷的花朵和枝条之间都留有小空间,有一股气。  所有想通过字句去接近辛夷之美的古诗,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的,有灵动的仙气和春山的空寂,读了让人抓狂。  在中国,当然有这样的地方在,比如四川绵阳的药王谷。据说开花的时候特别当真,满山满谷,都是这种大朵大朵
期刊
谣言:用夜灯会使得宝宝发育提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啰嗦几句:生完孩子出院,爸爸收拾好儿童房,放好儿童床,在床尾安装了一盏小夜灯,希望妈妈夜里醒来照顾宝宝时,小夜灯能提供一些微弱的光亮,可是妈妈说:开着夜灯睡觉会抑制宝宝在夜里分泌褪黑素,导致早熟,不许用!  真相:  褪黑素能够间接影响一些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变化与青春期的启动有着密切联系。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照的控
期刊
今年是名副其实的“VR元年”,索尼、苹果等知名厂商纷纷推出自家的VR设备,正式准备在全球开展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  对于世人来说,VR 技术还是样新玩意儿,有些人甚至觉得它只是用来玩游戏的小众娱乐产品。随着VR技术的成熟,开发者们已经能够将它应用到各种领域上,包括且不仅限于游戏、教育、医疗、影视、新闻、旅游、购物、军事以及娱乐等多个领域,如果你还完全不知情,那今天就一起来看看,VR 到底有多少脑洞
期刊
据说,“女生节”这个日子,是我的母校山东大学1986年倒腾出来的。发起的动机,源于“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但又不想放弃女性节日的特权”。  咦!“妇女”这个词怎么了?  新媒體的认定里,“女生”是朝气蓬勃的代言,“妇女”则是人老珠黄的象征。大姑娘给小朋友让座,家长一句“快谢谢阿姨”,瞬间带来上亿点伤害,若称“姐姐”,则喜笑颜开。呵呵!“妇”之一字,仿佛就是“粗鄙”“毫无魅力”的承载。称自己是妇
期刊
乌云渐渐稀疏  我跳出月亮的圆窗  跳过一片片  美丽而安静的积水  回到村里  在新鲜的泥土墙上  青草开始生长  每扇木门  都是新的  都像洋槐花那样洁净  窗紙一声不响  像空白的信封  不要相信我  也不要相信别人  把还没睡醒的  相思花  插在一对对门环里  让一切故事的开始  都充满芳馨和惊奇  早晨走近了  快爬到树上去  我脱去草帽  脱去习惯的外鞘  变成一个  淡绿色的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