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学的科学性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影响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经济学的科学性质长期以来受到包括部分经济学家在内的学者的质疑。试图从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角度,从科学的可证伪性、科学的发现方法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角度来说明经济学的科学性质。
  关键词:经济学;科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0402
  
  1经济学科学性质之“惑”
  
  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从经济学的出现至今就没有停止过。罗森伯格指出,经济学是一门“处于纯公理系统与应用几何学的交叉点上、类似于数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学;米塞斯(L.V.Mises)认为:“经济学不是来自经验,它先于经验,是行动和事实的逻辑”,“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于事实的观察,而是从行动的基本范畴中演绎出来的”。按照米塞斯的这段话,其认为经济学因为无法进行精确可控的实验,所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在获奖后批判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因其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
  
  2波普尔的科学划界标准
  
  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波普尔在其自传中简单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对科学的划分标准:可证伪性。从逻辑上来说,每次的实证描述都只是单称描述,而一个全称陈述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一个个的单称陈述所证实的。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资源是稀缺的,我们可以从对某种资源的观察得出结论来证实“资源是稀缺的”这一假定。但是我们是不可能穷尽世界所有种类的资源是否稀缺来证明这个假定的。因此它是不可证实的。但它却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这个假设的反例,从而推倒这个假设。但是人类发展至今,还未能找到什么资源不是稀缺的,因此这个假设暂时未被证伪。但是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命题的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正说明了科学的科学性。波普尔从这个角度说明,科学的分界应该是可证伪性。此外,对科学性质无任何争议的物理学,有存在无法实证的假定,例如物理学中的随机性假定。
  
  3经济学的客观性
  
  3.1关于客观性
  科学的客观性并“不是建立在脱离了科学家个人的价值判断采取超然态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波普尔的前提观点。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在于科学方法的公共性质,所以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偏见的社会科学家们正是在充分彻底的讨论中产生出客观性。所以,相信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比社会科学家的态度更客观,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社会科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因为他们将以前自然科学的标准强加于社会科学的后果,是对客观性本身的误解。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察客观性问题,而不是去注意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的问题。“与此相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建立在科学家们的不带偏见的心境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事业的公众性和竞争性的事实……客观性建立在相互的理性批评,建立在批评的方法,批评传统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出,波普尔认为的客观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是方法的客观性,而不是内容的客观性。
  3.2关于经济学预测不准确
  经济学家预测的不准确性是受人们诟病的一个方面。历史决定论者主张:在经济科学中不可能建立起客观性。其根据之一就是预测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的双重效果,波普尔把这两种效果总结为俄狄浦斯(Oedipus)效果。具体来说,这种效果也就是指预测既可以成为引起某事件的原因,也可以成为阻止该事件的原因。如果经济学家有意图的进行预测,那么,他就要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进行行动。这种价值判断就会影响预测本身的内容,给预测内容的客观性和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曾经说过,在他认识的人里,很少有因为根据经济预测采取行动而赚钱的人,倒是有不少靠卖经济预测赚到了钱。
  但是,波普尔认为俄狄浦斯效果属于科学的处理操作内部的事情,即预测的准确与否不能成为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乔治•荷曼斯(GC.Homens)也认为:有效性和精确解释等科学构成因素虽然说对一门科学而言极为重要,但它们只是社会科学的目标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乔治•荷曼斯(GC.Homens)举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例:虽说它并未精确地叙述进化的过程,也未从其理论中引申出有效的预测,但没有任何科学家会否认进化论在科学界中的地位以及它对现代遗传学的贡献。
  3.3关于经济学受经济学家意识形态影响
  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罗宾逊夫人坦言:经济学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不包含自己主观性偏见的论述。
  从波普尔对科学的客观性的看法可知,经济学常受到的关于阶级属性的质疑是无意义的。因为经济学的客观性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客观性。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其研究方法在任何制度、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里都是可以借鉴的。在经济学的方法上,是无阶级意识之分的。因此,对经济学的阶级属性的质疑是对经济学不公正的对待。至于部分经济学家的带有阶层性质的,“巧”借客观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为某个阶层服务的经济理论,那就是那些经济学家个人问题,而不能成为论证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论据。
  
  4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性
  
  4.1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情况比自然情况更加复杂——这在经济学科的研究中不胜枚举,计量经济学者更是常常为变量的选取与舍弃而大伤脑筋。也因此,认为经济学没有自然学科诸如物理学那样的客观性。波普尔认为这种偏见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我们往往把不应比较的事情加以比较,即具体的社会情况和人工隔离实验的自然情况。二是一个古老的想法,认为社会情况的描述必须涉及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乃至生理状态。他认为,这种看法是一种曲解,是不加思考随波逐流的一种看法,“社会科学不但不如物理学那么复杂,而且具体的社会情况一般说也不如具体的自然情况那么复杂……”。波普尔的话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不必考虑进社会全部的因素,我们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这种简化的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在自然科学的模型中,我们同样不可能完全的掌握所有的变量。而那些普遍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可以更简化,乃至可通过实验来模拟,由此认为自然科学更具客观性的看法只不过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具深厚的传统罢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模型分析和应用的困难只是程度问题而并不是性质问题。
  4.2科学发现方法
  除了提出理论的划界方法这一对经济学有利的论断之外,波普尔在理论发现的看法上也有力支持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发现的方法是试错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应该是坚持试错法,他们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性是可批判的,因而在可错性这一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经济学中,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再到新古典综合派,无不说明经济学是在问题的不断提出、解决过程中发展的。二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正是为了解决当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经历了约40年的统治时期,资本主义进入滞涨发展阶段,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也渐渐地失去其威力,于是新的学派出现。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发展流派恰好体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发现遵循着波普尔的科学发现公式,这一点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4.3经济学发展现状
  波普尔指出:“所谓科学学科不过是以人工的方式划分的问题与尝试性解决方法的混合物,真正存在的是问题和科学传统”。由此我们甚至不应该太过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划分,这可能只是一种传统的偏见。确实这一看法也是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现实,随着自然科学家的新论点和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根本上破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个超级领域之间的组织分界”。许多科学家都承认不仅两个领域的彻底区分是不可能的,就是对“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鲜明制度性区别也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
  
  5总结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点,应用在经济学的科学性质上,从科学的划界标准,研究对象,到科学发现方法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论证,可以得出经济学是科学这一结论。另外,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由于其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更有“经济学帝国主义”之说。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新兴交叉经济学的兴起,更是说明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可分割性,他们在科学性质上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参考文献
  [1]A.Rosenberg,If Economic Isn't Science,What Is It[M].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s: an anthology 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米塞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3]卡尔•波普尔箸,周熙良,周昌中译.科学:猜想和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谭华海译.物理学家质疑随机性假设目前的物理学地位[EB/OL].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20060214.
  [5]卡尔•波普尔箸,赵月瑟译.波普尔思想叙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乔治•荷曼斯箸,杨念祖译.社会科学的本质[M].台湾:桂冠出版社,1987.
  [7]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8]卡尔•波普尔箸,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 要:酒店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介绍了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意义,剖析了目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
期刊
摘 要: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节点,其周边的交通网络系统的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空间形态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现有的中心城市以及区域交通网络规划以及改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区域交通网络规划及优化方法的不足,指出了中心城市周边的交通网络形成以及不断优化过程中,个体出行行为应当作为交通网络系统优化的根本依据,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出行行为的中心城市周边交通
期刊
摘 要: 经历了十年预算改革之路,我国开始建立现代的公共预算制度。随着越来越多难以控制的支出出现,各国进入了新的预算时代,逐渐弱化控制。但通过J市的调研可以发现,在不发达的中部地区,预算领域仍需坚持“控制取向”,加强行政控制和人大监督权。  关键词:预算改革;行政控制;政治控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042-02  0 引言  
期刊
摘 要:国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和税务处理的研究,按内容来说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收入确认、税务筹划和融资这几个领域;按对象来说,主要针对商品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的其他内容,如公共基础设施的论述较少。停车场所的建造开发已成为现今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建造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一级市场对停车场所的相关
期刊
摘 要:近来,深圳地铁公司家属免费乘坐地铁的福利制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认为这是国有垄断企业特权的表现;学者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福利腐败。而从福利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反映出国有垄断企业福利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消除员工传统的福利特权思想、设置弹性福利机制、建立良好的福利开支机制等措施,改变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传统国有垄断企业福利制度,从而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并能够激励员工
期刊
摘 要: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资本市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其中股市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正确引导投资者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异常现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165-02  股市20年波澜壮阔,中国资本市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截至
期刊
摘 要:庞大的跨省移民工作是三峡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移民的生活品质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诚信。本研究对安徽省L市的48户三峡移民进行了入户调查,分析了移民的人际交往状况及生活状态。结果显示,移民初期所遇到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移民群众更多面临的是诸如政府对移民后期的扶持、移民的社会融入度、移民的人际交往以及移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从一个寓言故事出发,对现代社会的“快生活”进行反思,从哲学与经济学角度中探寻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人生如何更幸福。  关键词:现代社会;“快生活”;视角;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073-02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
期刊
摘 要:室内配饰设计是艺术的一个类别,主要是从色彩、外部形状、质感等诸多方面作为出发点,其中的内容均含有了审美观点。要求设计是具有良好的室内空间整合能力,通过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来创设所追求的气氛。同时还要服务于休闲娱乐场所的用餐、交往、娱乐等具体的实用功能,从而进一步推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室内环境;配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
期刊
摘要:采用200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四变量的SVAR(3)模型,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的传导途径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但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过于猛烈,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
期刊